1. 四一、獨立媒體購買公司媒體購買的優點:
    1. 專業性、2. 更大的效率、3. 客戶選擇的彈性增加。
    四二、獨立媒體購買公司媒體購買的缺點:
    1. 控制與安全性的問題、2. 協調上的問題、3. 評估較為困難。
    四三、廣告主自設廣告公司媒體購買的優點:
    1. 溝通線縮短、
    2. 可針對廣告主個別需求向媒體要求更好的條件、

3. 成本效益、4. 安全性增加、
5. 品牌整合較具彈性、6. 金融上的獲利。
四四、廣告主自設廣告公司媒體購買的缺點:
1. 失去獨立與外在的諮詢、

2. 失去與其他廣告客戶整合的購買勢力、
3. 專業技能的限制、4. 工作流程較無效率、
5. 增加企業負擔、喪失廣告主與媒體之間的緩衝體。
十、焦點團體討論法的優點:
1. 經由多人參與討論常有意想不到的建議、
2. 可以找出對廣告或商品的誤解之處、
3. 可以獲得一些對廣告或商品的非預期的反應、
4. 可以觸發創意人員的新點子、
5. 可藉此探索構想動機、
可提供未來作為量化研究的基礎。

張貼者: hikaru.chu 位於 下午8:37  

 

第七章:家庭擴展期
第一節:為人父母轉變階段
(一)、為人父母的選擇
一、選擇為人父母:
1.子女的代價:(1)金錢(2)居住環境(3)夫妻情感(4)母親健康。
2.子女的好處:(1)親密度(2)安全感(3)新的生活目標與重心(4)家庭地位。
二、延後為人父母:1.女性教育程度提高2.追求自我事業的發展
3.經濟的壓力4.單身生活的吸引力。
三、不為人父母:分為-自願性、非自願性。
1非自願性的夫妻多半因為身體或壓力等因素,造成無法受孕的情形。
2自願性原因(1)有經濟壓力或負擔(2)為達成自我成就及發展(3)強調夫妻關係。
(二)、為人父母的轉變及影響
一、對母親的影響:除了身體的影響外,孕婦在生產過程中擔心子女的健康情形,也使得他們在懷孕後期更為敏感且有壓力。產後的憂鬱症更是深切的影響?#92;多剛生產完的母親。
二、對父親的影響:大多數的父親都感到不安,尤其看到妻子不適時更為明顯,在懷孕過程中有流產經驗者更為明顯。
妻子的生活重心改變:夫妻相處時間減少,夫妻感情受到很大的影響。
(三).為人父母轉變階段的重要發展任務
1.家務分工的重新調整2.子女教養態度的協調3.新的父母角色學習與適應
4.工作與家庭的重新調整。

第二節:子女養育階段
一.夫妻關係:
最常用來說明夫妻關係的有:婚姻品質、婚姻調適、婚姻滿意度、婚姻幸福度。
子女出生後影響到家庭的因素:
1.經濟因素2.夫妻角色的分工3.夫妻單獨相處減少4.子女教養問題5.外出工作情形
二.親子關係:
(一)子女養育觀念的錯誤想法:1.養育子女永遠是有趣及愉快的2.好的父母就有好的子女3.愛是最有效的子女教養方式4.孩子到了18歲就離家了5.子女會永遠抱持感激的心。
(二)影響親子關係的因素:
1.照顧者的特質:嬰兒對母親的表現大致可分為A、B、C型。
(1)逃避型A型:A型嬰兒的母親-多半傾向表現出較多的拒絕行為,或對子女的表現較不敏感。
(2)安全依附型B型:B型嬰兒的母親-較為敏感,對子女的反應較積極,較多接受及贊同的行為,也較有配合。
(3)抵抗型C型:C型嬰兒的母親-除了對嬰兒較多拒絕外,也常表現出較多的干涉或忽視孩子的活動,並隨時留意孩子的需求。
2.父母教養子女的類型:主權型、獨裁型、放任型。
3.父母親的婚姻關係
4.社會階層:教育較高的母親雖然對子女的期望也較多,但對子女的限制及處罰較少,且對孩子的行為反應較敏感及親切。收入較低的父母對子女的態度上,傾?V於較不親切、較多處罰,並強調服從,不重視子女的理解認知或自主性,對育兒知識不夠,也沒有學習動機;居住環境往往較為不足,品質亦較為不佳,易造成?#92;多家人間的衝突。
三.手足關係:
(一)新的手足加入
(二)手足互動關係的類型:1.符合社會規範的行為2.爭論性與反社會行為3.替代親職行為。

第三節:子女青少年期
一.子女青少年期的夫妻關係
(一)工作發展:當?#92;多中產階層的女性進入了專門職或管理職之後,其丈夫面對的將不只是自己工作的發展瓶頸,更有來自妻子工作表現的壓力,而這也往往會影響到夫妻的感情及互動的情形。
(二)婚姻關係:影響夫妻關係較不佳的因素:1.家庭需求仍大2.夫妻角色改變3.親子關係的影響
4.家庭分工5.工作的因素6.個人因素。
二.子女青少年期的親子關係
(一)青少年子女與父母之關係:衝突與和諧。
(二)影響青少年時期親子關係的因素:1.父母親的差異2.子女的成熟度3.子女的性別
4.文化因素5.工作態度。
整體而言,雖然青少年的女孩承受較大的壓力及較多的限制,但他們較容易從母親、姊妹、朋友之中獲得?#92;多成長的經驗與知識,使得此一階段的女孩面對成長有較充分的準備.青少年的男孩較少從父親及兄長方面得到這方面經驗,使得男性轉而由自我來做判斷,並從行為中證明自己的成熟。
(三)親子間的代溝問題
1.最常用來說明代溝的指標即是:價值觀的一致性。親子間價值觀一致並不代表著行為及認知上亦是一致.代溝的問題存在於心目中大於存在於實際的態度及看法.青少年子女另一不正確的看法是認為父母的觀點是相似的,但實際上父母之間的觀點是有顯著差異的.
2.青少年對父母的期望如下:傾聽及了解、真心誠意、信任我們,讓我們從錯誤中學習、表達你們的愛,關心,及永遠的支持、不要生活在過去之中、教導但不要支配、相互讓步和了解。
三.手足關係
手足關係影響因素:個人年齡的影響、排行順序、手足間年齡差距、照顧弟妹的情形。
第八章:家庭收縮期
子女離家期及空巢階段:從第一個子女離家開始,家庭即面臨了收縮期。
一.夫妻關係:1感情提升2子女離家的文化差異3錯誤的中年危機。
二.親子關係:影響子女離家階段的親子關係因素:1子女婚姻及家庭狀況2父母親對成年子女的期望3成人子女與父母同住的原因4文化因素。
三.手足關係:影響空巢期手足關係原因主要有:
1手足相處的經驗2性別的差異3個人狀況4年齡的改變。
第二節:老年期家庭階段
老年期:一?諞
漪O退休(約65歲)~婚姻生活結束。
一.老年期的夫妻關係:
1老年期有較佳的婚姻關係
2影響老年期夫妻關係的因素: (1)妻子的就業狀況(2)退休後的財務狀況(3)自我評價(4)情感的親密及相互依賴(5)身體的健康(6)休閒活動。
二.老年期的親子關係
(一)影響老年期親子關係的因素:1.居住的距離2.成年子女的性別3.成年子女的年齡4.孫子女的出生5.家庭的大小。
「數目限制論」:強調子女人數愈多,親子關係將愈不好。
「競爭忠誠論」:認為子女的養育將與個人的工作、朋友的互動、甚至夫妻關係相互競爭.但家中子女數愈多時,此部分的競爭力愈高,父母投入子女照顧的時間也愈長,而親子的關係愈。
「女性主義觀」:認為大家庭中較容易產生共同的工作及遊戲活動傾向,這使得子女成年之後,仍因有此一家庭共通的網絡而較易聯繫在一起。
(二)老年期親子相互的協助:包括精神上的支持、財務的協助、生活上的幫忙。
三.老年期的親戚關係
(一)祖父母的角色
1.祖父母的類型:(1)正規型祖父母(2)趣味尋找型祖父母 (3)父母代理型祖父母
(4)家庭智慧儲藏庫型祖父母(5)疏遠型祖父母。
後期的研究針對不同的對象及不同的目的,亦分類出不同類型的祖父母類型:
「家庭智者型」:提供?#92;多的知識及哲理給孫子女,也受到孫子女的喜好。
「社會象徵型祖父母」:是屬於社會對老年人及為人祖父母角色行為期望的類型。
2.影響祖父母角色的因素:(1)孫子女的年齡(2)祖父母的年齡(3)外祖父母與祖父母之間
(4)祖父母的性別(5)孫子女的性別 (6)祖父母對他們的角色認知(7)父母角色
(8)父母親的離婚與再婚(9)角色社會化(10)敏感課題的避免(11)祖父母的效力
(二)老年人的手足關係
年齡愈大對手足的情誼愈重視、親密的主要原因:1.子女發展任務的衝突 2.手足間性別的差異3.價值觀及看法 4.依戀感覺的增加5.手足間一人的死亡

第三節:婚姻關係的結束-配偶的死亡
一.配偶死亡後角色的轉變:1夫妻角色的認定2社會位置的改變3行為模式的轉變4配偶死亡的預期5新角色準備的認知。
二.新角色壓力來源:1新角色的任務2人際關係的衝突3新角色的束縛4新角色的重建
三.喪偶的影響:1悲傷持續2死亡率3生活滿意度4心理健康5知覺身體健康6寂寞感。

第九章:單親家庭
第一節:單親家庭的定義與形成原因
一單親家庭的定義:泛指單一父親或母親與至少一位子女的家庭。
1國外學者的定義:依家庭形成是否經法律程序而劃分:單親家庭、獨親家庭。
單親家庭:男女雙方循公開儀式結婚,具有婚姻之法律認定,並育有子女後,因故與配偶分離者。
獨親家庭:未經婚姻的法律程序,育有子女,並長期由父親或母親與子女共同居住者。(二)國內學者定義:我國對單親家庭的定義中,並未特別提出有關婚約或法律的相關概念,僅強調單一家長非雙親家長的特質。單親子女方面,並未對子女的年齡加以界定。凡形式上由單一父親或母親和其未滿18歲的未婚子女所組成的家庭均稱之。
二.單親家庭的形成原因:1.喪偶2.離婚:(1)協議離婚(2)判決離婚。
3.分居:(1)夫妻雙方基於某些理由,暫時無法居住在一起(2)夫妻雙方經常意見不合,而刻意分居兩處。4.遺棄:(1)惡意離棄(2)行蹤不明。
5.未婚生子:(1)不婚單親媽媽(2)未婚單親媽媽。
6.單身收養。

第二節:單親對家庭的衝擊:(一)經濟情況的改變(二)身心適應問題
(三)角色負荷加重:1.責任負荷過重2.職務負荷過重3.情緒負荷過重。
(四)子女教養問題:單親家長常出現2種矛盾心結:
a.因需照顧子女兒限制自己,是一種長期的負擔。
b.擔心子女不在身邊而受到傷害或學壞,而滿懷?#92;疚或補償的心理。

第三節:單親家庭對子女的影響:
(一)學業表現方面
(二)人格發展方面:1.自我概念2.性別角色
(三)社會適應方面:1.同儕關係2.偏差行為
(四)心理特徵與困擾方面-1.個人缺乏安全感2.對人不信任且不易開放自己
3.有時會存有破壞與報復心態4.性格表現極易趨向極端。

第四節:單親家庭的親子關係
一.親子關係的轉變:
(一)親職減少的情境:1.母親缺席的情境2.兼職或工作時數增加的情境3.單親家長無法提供不同性別青少年,成長所需協助的情境4.單親家長在意識型態上,視子女為經濟上、社會上、心理上負擔的情境5.單一管教的窘境
(二)親子關係的轉變:學者認為,由雙親過渡到單親家庭的1~2年內,單親家庭的親子關係有趨劣的現象。原因是監護家長常限於自身的困境中,無暇全心照顧子女,而忽略與子女的互動。因此,在經歷家庭重組過程中,能否提供並建立良好的親子互動關係,是單親兒童適應良好與否的重要關鍵指標。
二.單親家庭中的親子關係類型:
1同儕關係的親子關係2情緒緊密結合的親子關係3世代聯盟的親子關係
4代罪羔羊式的親子關係:分為兩種典型(1)過度苛責型(2)過度保護溺愛型
三.非監護家長與單親子女的關係:單親兒童與非監護家長維持可預測及持續性探訪,是促進兒童調適良好的重要因素。友伴角色取代監督管教角色。單親家庭之監護與非監護人間的關係轉換,若未能在財產分配、子女探望、教養方面達成協議,則家長間的衝突關係,勢必帶給子女生活調適上的困擾,並造成終身遺憾與不良影響。

第十章:再婚與繼親家庭
第一節:再婚
一.影響再婚的社會因素:1.年齡2.性別3.社會階層4.工作狀況與職業 5.子女
二.再婚的意涵:再婚的穩定性低於第一次婚姻;初婚與再婚夫妻的快樂感覺並無太大差異.再婚的穩定性偏低,是因為在婚者對再婚的本質並沒有深刻的認知,以致於當問題來臨時,再婚當事者即會以離婚手段來結束令其不快的婚姻狀況.再婚是一種漸進的過程,引用「離婚6部曲」的概念來闡釋再婚的過程:
1情感層面的再婚
2心靈層面的再婚
3社區(社交生活)層面的再婚
4雙親角色層面的再婚
5經濟層面的再婚
6法律層面的再婚
三.再婚中的社會條件交換:男女兩性均會將「作伴」放在極重要的考量標準上。再婚夫妻的年齡、教育水準、宗教信仰的差異性都比第一次婚姻大;離婚到再婚的間隔期愈久,再婚對象的差異性就越大.當再度面臨婚姻對象選擇時,傳統社會條件交換的觀念,又會再度成為選擇的重要依據.再選擇再婚對象時,通常彼此的互補性、互助性會優先考慮.女性選擇再婚,是希望得到經濟的支援與安全的保障;男性再婚的需求,則是基於獲取賢內助以協助處理養育子女等考量.再婚家庭往往因現實經濟或子女教養等問題,而在共同創造彼此最大利益的前提下,又回復到傳統社會交換的運作模式中.在這種互惠、互賴的再婚關係中,若配偶一方感覺無法從再婚關係中,以最少成?輕咧
怳j利益時,極可能會面臨婚姻破裂的危機.因此,再婚者的離婚率始終保持在一定的水準.再婚對經濟條件較差的婦女而言,無疑是受到社會的三重剝削:
1.由於傳統上有夫大妻小的年齡觀念,因此使得女性再婚對象的可選擇範圍減少?#92;多。
2.在既有父權的社會體制下,男女兩性存有同工不同酬等問題,阻礙女性獲取較優渥經濟的不平等社會限制.使得女性在經濟上趨於劣勢。
3.由於多數婦女會有養育子女的經濟問題,所以當面臨再婚時,必須放棄個人的偏好與部分社會條件,並將經濟支援與安全保障,視為選擇再婚對象的重要依據.所幸,現代婚姻與家庭生活中,男女兩性在情感與經濟上呈現平等交易的轉變。
第二節:繼親家庭的特質
「繼親家庭」:父母雙方中至少一方曾經結過婚,並帶來前次婚姻所生子女,而所組成的家庭稱之.(或稱「重組家庭」、「重建家庭」、「混合家庭」、「雙核心家庭」)。
(一) 家庭成員大多會經歷失落的感受,與情緒投射的經驗
(二) 分歧的過往家庭經驗,致使繼父母難負管教之責
(三) )親子關係先於新的夫妻關係
(四) 生影如影隨從
(五) 子女分屬兩個家庭,且須承受兩套不同的家規與期待
(六) 繼親家庭需經歷一段調適期:
階段1:幻想-大人幻想,此次婚姻會比上次好;孩子會幻想親生父母的破鏡重圓,將繼親家庭視為暫時性的。
階段2:實現-此階段繼父(母)往往發現繼子女的親生父(母)或多或少干擾自己的心家庭,或發現自己是一個「外人」而引起忌妒、憤怒、困惑的情緒反應。
階段3:進入行動-「溝通」是此階段重新建立與發展親密關係的關鍵過程。
階段4:加強夫妻、親子和手足關係-親生父(母)對繼親子女的影響力逐漸退去,代之而起的是繼父(母)與繼子女間的關係強化。
(七) 家庭的調適力高,並更努力於增進家庭的凝聚力與向心力

第三節:繼親家庭中的夫妻關係與繼手足關係
一.繼親家庭中的夫妻關係:
1婚姻穩定性:(1)再婚的穩定性會呈現低於第一次婚姻的現況(2)再婚成?#92;與否,受到雙方或一方是否曾有過婚姻經驗的影響(3)雙重再婚比僅有一方離過婚者,有較高的離婚率.有無前次婚姻子女同住,亦會影響婚姻穩定性及夫妻關係的品質,其原因:1.子女限制夫妻間的隱私與親密關係;2.子女的實際行為引起家庭衝突;3.需承受教養子女的無形壓力。
二.婚姻滿意度:一般的初婚或再婚夫妻的快樂感覺並無太大差異。繼親家庭的結構與婚姻滿意度有關;當繼父沒有前婚姻子女時,婚姻滿意度較高。影響婚姻滿意度的主要因素尚包括:子女監護權、探視權、撫養費等之尚未斷絕的衝突議題.繼父母的子女關係比繼父母的配偶關係更能影響婚姻滿意度,及繼親家庭的和諧.
二.繼手足關係(或稱半手足)
a.繼親家庭中的孩子會對新的手足感到憂懼,擔心新手足的加入會影響自己在家中原有的優勢地位;
b.必須學會克服心理障礙,並設法了解這些新手足的喜惡、行為態度等,以便在家庭生活中與之和平相處.由於共同生活的頻繁接觸,沒有血緣關係的異性繼手足間,很可能產生性吸引與性緊張的情形.
第四節:繼親家庭中的親子關係
(一)繼親角色的困境
1.迷思與刻板印象:一般社會大眾往往也會對繼親家庭產生二種迷思:
(1)把繼親家庭當作核心家庭的重組(2)繼親家庭能給予孩子立即的愛或立即的適應。
2.家庭疆界無法劃分與繼親角色不易確立。
3.繼子女的敵意與分歧的忠心。
4.繼父母的偏心與容忍。
5.資產、金錢與服務上的緊張。
(二)親子關係的特質分為:1.生母-繼父家庭2.生父-繼母家庭 3.繼父-繼母家庭

第十一章:其他類型家庭
第一節:同居家庭
一.形成同居家庭的社會因素:1.性規範的鬆動2.離婚率高漲與缺乏對婚姻生活的信心
3.受教育年數增長與向後順延的婚齡4.經濟水準的提高:有閒錢過獨立而寬裕的同居生活.
5.避孕方法及人工流產普遍6.多元觀念的開放與影響
二.同居的動機與同居家庭的意義
1.同居:沒有婚約的婚姻.
2.同居的4種動機型態:(一)缺乏安全感(二)尋求解放(三)生活便利(四)試婚
三.同居家庭的特質:1.無正式法律契約的保障2.社會支持薄弱3.重目前的情感與情緒需求
4.無法掌握未來5.雙方經濟較獨立6.生育小孩是重要考量7.要不要結婚是敏感話題
四.同居者的壓力與困境:1.習性暴露無疑的分手危機壓力2.性生活協調與壓力
3.懷孕對女性的傷害與抉擇的壓力4.缺乏制度與法律保障的生活壓力法律地位等.

第二節:隔代家庭
「隔代家庭」:指孫子女因故無法與父母親同住,而只與祖父母同住;且祖父母代理父母親
角色,對孫子負起所有養育管教職責的家庭;又稱「祖孫家庭」.
一.祖孫關係的建立與發展:祖父母有豐富的人生經驗及對家庭與家族的深入了解,能在孫子女社會化的過程中,提供更多的引導.在照顧孫子女生活起居方面,往往會有體力負荷過重困擾.
(一)祖孫情節:成?#92;的祖孫關係因素:(1)祖孫高度的親近感(2)孫子女強烈地覺得被祖父母了解
(3)孫子女也十分了解祖父母(4)祖父母對孫子女日常生活有相當大的影響力;
(5)一個真實或獨立不受父母世代影響與支配的祖孫關係.
(二)孫子女眼中的祖父母:隨著孫子女年齡的增長,祖父母角色及其對孫子女的意義,逐漸從生理的養育者角色蛻變發展為情緒上溫暖感覺的提供者.
(三)依附關係與情緒距離的改變:
1. 壓力緩衝假說:認為青少年在緊張生活的急遽轉變期間,會產生與父母親情緒緊密的一段歷程,來減緩壓力的衝擊.當孫子女處於青春期的急遽轉變期間,祖父母同樣的會成為孫子女情感依附的對象.
2.情緒距離假說:認為個體到了青春期時與父母的衝突最高、情緒距離也最遠,隨著年齡的繼續增長,此衝突與距離感會逐漸的縮小.這種情緒距離遠近的調整,是個體成長過程中,調整自身於獨立自主與依賴間的具體表現.雖然青少年仍認為祖父母是他們社會網絡中重要的一份子,但祖孫關係會隨著孫子女年齡的增長而變差,直到青少年晚期,祖孫關係才又會再趨於緊密.
(四)彼此成就的祖孫關係
1孫子女方面:祖父母除具協助照顧孫子女之?#92;能外,同時也是孫子女成?#92;的楷模,成為孫子女認同與學習的對象.此外,祖父母在孫子女的早期社會化過程中佔有極大的地位.
2祖父母方面:由於與孫子女的頻繁接觸下,祖父母也會產生生命延續、還老返童、自我情緒完滿的情緒感受.在照顧孫子女生活起居過程中,成為孫子女的人力資源或良師楷模,也讓祖父母產生某種成就感.祖孫生活在一起,並不具有互補?#92;能,但在相互依存的現實生活中,卻有彼此成就對方的實質互惠關係.
二.影響祖孫關係的因素:1祖父母的年齡與健?d狀況2祖父母的性別3父母親的中介影響
三.隔代家庭的困境與因應
1隔代家庭依相處時間及監護權來界定為:(1)監護型(2)居住型(3)日間照顧型等3種.
2對孫子女父母重回家庭的心理掙扎
(1).監護型隔代家庭背景:祖父母對孫子女的監護權通常是來自法院公開的判決,並將監護權從父母親轉移到祖父母身上.特徵:祖父母擁有孫子女的監護權.不僅要負起全權的養育責任,也是孫子女的決策者.困境:此種祖父母無法對自己的孩子寄予厚望,所以很容易將情緒轉移到孫子女身上.監護型的祖父母常會面臨一些生活上的兩難情境,一方面希望孫子女的父母能出現在孫子女的生活中;也擔心一旦孫子女的父母親回來後,祖孫間以建立的依附關係會發生變化.
(2).居住型隔代家庭
背景:通常來自父親有問題的家庭(祖父母給予財政方面的資助)、孫子女的母親有全職的
工作、孫子女的母親是未婚媽媽、孫子女的母親有情緒困擾問題等.特徵:孫子女與祖父母住在一起,但無合法的監護權.困境:若孫子女是遭父母遺棄,一旦孫子女的父母親回來後,會對孫子女有不良的影響;若是長期委託祖父母照顧,可能會擔心在管教上,需與父母親的管教方式有其一致性.
(二)監護權的歸屬與管教上的困境及因應
孫子女通常與具有監護權祖父母的接觸頻率高於無監護權的另一方祖父母.擁有監護權的祖父母:在教養孫子女的態度上通常會更加嚴厲與慎重.無監護權僅居住型隔代家庭:教養孫子女過程中,較無法提供具體的教養方針與親職策略.在無監護權的隔代家庭中,充分授權給代替父母親角色的祖父母,讓祖父母能提供明確的教養方針與互動方式,會是協助孫子女順利成長的有利方式.

第三節:同性戀家庭
一.婚姻壓力
同性戀者婚姻壓力的來源與大小,與下列幾項因素有密切關係:1現身與告白時間2父母的接受程度3家人關係的親疏遠近4親朋好友或家族網絡緊密程度
二.解除婚姻壓力的策略
1現身2隱藏: (1)雙重生活(2)假結婚
三.同志與原生家庭
2. 1對同性戀的不同觀點:先天論者認為,同性戀與基因、荷爾蒙分泌有關;
後天論者認為,同性戀與家庭環境及成長經驗有關.
2男同志與原生家庭:處青年期的男同志選擇向父母現身的動機:(1)紓解社會歧視的外在壓力;(2)不想再說謊、欺騙父母;(3)與父母分享自己的心情;(4)建立更親密的親子關係.
(三)女同志與原生家庭:因同性情感的不確定性,及想藉著結婚離開原生家庭以改變生活型態,通常都是女同志進入異性婚姻的重要原因.
四.選擇同性的伴侶家庭
(一)同志伴侶家庭的相處方式
男同志伴侶家庭與異性戀家庭的最大不同在於:(1)沒有固定的性別角色扮演;
(2)不需養育小孩;(3)伴侶間的情緒表達與感受性高.
(二)同志伴侶家庭的壓力與困境:1.社會大眾的歧視2.家人的不諒解與不支持
3.缺少法律的保障4.婚後的生活適應

第十二章:婚姻與家庭的危機與展望
第一節:家庭暴力
一.家庭暴力的定義:發生在家庭成員間的暴力行為,造成其中一方的生理或心理上的傷害.
家庭暴力防治法:「家庭暴力,家庭成員間故意實施身體或精神上不法侵害之行為,而成立其他法律所規定之犯罪」.
家庭成員包括:1.配偶或前配偶;2.現有或曾有事實上之夫妻關係,家長家屬或家屬關係者;
3.現為或曾為直系血親或直系姻親;4.現為或曾為四親等以內之旁系血親或旁系姻親.
二.家庭暴力的類型
(一)婚姻暴力
1.定義:發生在已結婚並居住在一起配偶間的暴力行為.
2.發生原因:個性問題、溝通問題、經濟問題、家庭問題、婚姻問題.
3.形式:(1)身體毆打、(2)性暴力、(3)破壞東西或寵物虐待、(4)精神虐待、(5)情緒虐待.
4.婚姻暴力對子女的影響:(1)外在行為問題-較有攻擊行為;
(2)情緒問題-較易有消沉、焦慮、沮喪、害怕等問題;
(3)社會?#92;能-比一般兒童差;
(4)學業-較容易上課不專心影響學業;
(5)發展-語言發展或認知學習都比一般兒童低.
(二)兒童與青少年虐待
1.定義:父母或親友對18歲以下的兒童、青少年施加身體或精神上的傷害、性虐待、疏於處置、惡待等,致使兒童、青少年的健康與福利遭受損害或威脅.
2.形式:(1)身體虐待、(2)精神虐待、(3)性虐待及亂倫、(4)疏忽.
(三)手足間的暴力
(四)對長者暴力
三.家庭暴力的迷思與事實
p328~329圖表

第二節:外遇
一.外遇(EMS)的定義
外遇的標準包括6項:(1)時間長短;(2)感情投入的程度;(3)性交與否;
(4)秘密與否;(5)單方或雙方外?J;(6)同性或異性.
有人認為外遇只指婚外性行為,有人認為應包括性關係的外遇與情感上的外遇.
二.外遇的原因:1.尋找快樂;2.尋求多樣化性經驗;3.尋求感情滿足;4.渴望浪漫的羅曼史;
5.好奇;6.友誼;7.反叛;8.報復;9.配偶的鼓勵.
三.外遇的危險人口群
最容易發生外遇的組合是「已婚男子+單身女子」,其他的危險情況歸納如下:
1.有婚前性行為者;2.結婚?#92;久,有婚姻倦怠感;3.性生活品質差者;4.認為婚姻品質差者;
5.較獨立者;6.容易模仿到外遇狀況者;7.上班族.
四.外遇的形成過程
1.有人特別吸引自己;2.雙方開始談心3合理化自己的婚姻不幸福感4找機會增進雙方關係5.提升自己的吸引力;6.找機會多相聚;7.發生婚外性行為.

第三節:離婚
一.離婚的意義:離婚:「法律上有效婚姻的合法破滅」.
二.離婚的方式:1.兩願離婚
3. 2.裁判離婚:(1)重婚者;(2)與人通姦者;(3)夫妻一方受他方不堪同居之虐待者;
(4)夫妻一方對於他方之直系尊親屬行為虐待,或受他方直系尊親屬之虐待,致不堪為共同生活者;(5)夫妻之一方以惡意遺棄他方在繼續狀態中;(6)夫妻之一方企圖殺害他方者;
(7)有不治之惡疾者;(8)有重大不治之精神病者;(9)生死不明已逾3年者;
(10)被處3年以上徒刑或因不名譽之罪被處徒刑者.
三.離婚的層面:1.情感上的離婚2.法律上的離婚3.經濟上的離婚
4.親職身分的離婚5.社交的離婚6.精神上的離婚
四.離婚對子女的衝擊與適應:1.發展層面的影響2.經濟層面的影響
五.離婚對配偶的衝擊與適應:1.健康問題2.孤單3.社交與性方面的再適應

第四節:邁向健康的婚姻與家人關係-學習型家庭的建立
一.家庭生活教育
1.家庭生活教育起源:家庭生活教育是一處理問題、預防問題、發展處理能力的教育活動.
2.家庭生活教育的內涵:
(1)人類發展與性
(2)人際關係
(3)家庭互動
(4)家庭資源管理
(5)親職教育
(6)倫理
(7)家庭和社會
二學習型家庭的建立
1.學習型家庭的意義:學習型家庭是一種家人共學的家庭型態,除了個人的自我學習外,全家人也共同學習, 使家人有機會透過共同學習,強化個人的知識與經驗,增加家人的對話與分享.
2.學習型家庭的特徵:
(1)家庭成員對學習、成長有期待,對彼此學習活動相互支持.
(2)家人立於對等的對話關係,進行有效溝通.
(3)有基本數量的共享時間,共同休閒或學習.
(4)著重非正式學習,學習經驗是自主、自由、愉快的.
3.學習型家庭的建立:
(1)硬體學習環境:配合每個家庭的情況,可配置一些裝置與設備.
(2)軟體學習環境:非威脅性的環境、培養對話氣氛.
20世紀的婚姻與家庭變遷,學者們歸納出3種不同見解:1.婚姻與家庭變得更茁壯;
4. 2.婚姻與家庭只是隨著社會的變遷而改變;3.婚姻與家庭將會面臨解組.
5. 21世紀的婚姻與家庭較不固著在所謂的「健全」、「完整」的家庭概念,而是以「健康」家庭的概念來看婚姻與家庭,「健康」家庭並不代表婚姻與家庭完全沒有問題,而是有問題能全家人同心協力去對付.

張貼者: hikaru.chu 位於 下午2:05

標籤: 96上婚姻與家人關係

 

 

主旨: Fwd: Fw: 蜀之僻,有二僧,其一貧,其一富真令人感動 必看

 就當個窮和尚吧看完後才覺得自已有多渺小在台北火車站後一棟老舊大樓裡,有一間寂靜的病房,這裡的病人不會哭、不會笑,更不會喊疼,他們在生命仍未結束之前, 提早關上了和世界握手的門,註定終生沈睡。
他們有一個共同的名 植物人 。
卡在生死之間的灰色地帶,植物人和家屬總有無窮悲苦磨難, 然而,即使上帝開了一場殘酷的玩笑,還是派來了天使,一位七十歲的老人 --- 曹慶。
他奉獻二十年心力安養植物人,成立創世社會福利基金會,陪伴四百多個沈睡的生命,在寧靜中走過數千個黎明黃昏。
曹慶和多數外省老先生一樣,有著顛沛流離的前半生;但虔信基督的他,曾在年輕時向天父許願:「要做別人不做的社會福利工作。」
 最後,他選定以植物人為奉獻對象。
 民國六十九年,他從台糖退休,帶著退休金告別妻女, 背著大背包,裡頭裝著幾十份北方乾糧「侉餅」開始「全省走透透」。
逢人就問:「你知道哪裡有植物人嗎?」 「我想從事植物人安養工作,你願意贊助嗎?」
他被罵過「瘋子」、「騙子」,被人趕過、被狗咬過。最後,總算有七百多位善心人,在曹慶的「贊助人名單」了姓名和連絡地址。 有了這份名單,曹慶開始實現自己向上帝許的願,他到處去拜訪貧困的植物人家庭。
 在台北,他發現被棄置在幽暗、腐臭角落的植物人; 在台中,他看到全身長滿褥瘡的植物人,傷口鑽出十多條又肥又大的蛆;還有一次在花蓮, 他看到一個植物人瘦的只剩一把枯骨,躺在糞便與餿水中, 讓曹慶再也忍不住 紅了眼眶,誓言要為他們找回為一個「人」的尊嚴。
 曹慶同時到衛生部門「拜託」政府幫助清寒植物人家庭,也到企業財團去尋求財力支援,但執著的身影卻始終落寞,總在華麗卻冷漠的會客室裡被草草打發。
 有一次,曹慶見到一位位高權重的大人物, 就在他滿懷希望的時候。
「兄弟,我從不做沒把握的事!
曹慶回憶,那一剎那,他堅持多年的熱情徹底被擊潰,走出辦公室,站在亮晃晃的台北街頭,他揮著拳頭咆哮痛哭, 詛咒全世界的無情無義,最後頹然倒在路邊緣像一個洩氣的皮球。
 然後,他突然想起七歲那年在學堂裡讀過的故事「兩個和尚」:
古時四川有一個窮和尚和一個富和尚都想到南海取經,富和尚因為擔心錢不夠、體力不夠和路途遙遠,一輩子未能成行,窮和尚卻只帶了一只缽,靠著雙腿和決心,數年之後帶回南海萬卷經書 . 一瞬間,曹慶笑了,告訴自己「就當個窮和尚吧!」。
不久之後,七十五年十一月,他租了房子成立創世紀植物人安養院.
 再親自到三重,從五樓背下創世免費收容的 首位植物人林麗美,一個父親中風而母親癌症的年輕女孩;而那時創世沒有任何設施, 林麗美的床還是路邊撿來的,舊櫥也是,曹慶自己則打地舖。
 事隔十四年,曹慶還記得,正當安養院開張的前兩天 , 空蕩的房子裡什麼也沒有,幫他管錢的一位女孩拿著存摺,你一百多萬元的退休金只剩下一萬! 曹慶沒說什麼,只找出那張寫滿七百個姓名地址的贊助人名單,開始寫信:「還記得嗎?您曾承諾願意贊助植物人安養,現在,時候到了,您是否願意實踐諾言?一封一封,全是曹慶虔誠熱切的親筆筆跡。
七百多封信寄出後,奇蹟似的,小額捐款不斷寄來。 一個月後,義工統計創世第一個月的支出合計十三萬元,而當月收到的捐款剛好

是十三萬元, 第二個月支出十八萬元,捐款收入就是十八萬元,
第三個月支出廿三萬,捐款竟也是廿三萬元。多年執著播下的種子,從此開始萌芽。
但曹慶並未就此停手,早年因為缺乏人手和經費. 他還身兼雜役和看護; 林麗美入院的第一天,曹慶親自幫她洗澡處理穢物 ;因為看護害怕幫植物人洗澡的感覺。為了治療植物人常見的褥瘡,曹慶更翻遍醫書土法煉鋼,先用棉花棒清除腐肉,把碘酒滴滿碗大的傷口,再拿吹風機對著傷口吹,讓碘酒快速滲入乾燥,那時病房裡就常見到曹慶拿著吹風機的身影,而一個個沈睡的植物人也在暖風中長出了肉,紅潤的雙頰。十四年來,曹慶沒有向任何植物人家屬收過一毛錢, 他只要求家屬每個月奉獻三天 ?
 到安養院當義工,碰到不聞不問的家屬,他也多半算了。 還曾有兩位植物人的年輕妻子,每個月帶著幼兒到創世,曹慶因不忍心他們埋葬後半生,便主動開具「丈夫終生無復原希望」的證明,建議她們離婚,由創世扛下未來的照顧責任, 讓她們另覓伴侶,再也不必到病床邊垂淚相伴。
 安養工作上了軌道,九年前,曹慶又開始關心街頭的流浪漢。那時,六十多歲的他先到萬華街頭考察,白天陪著流浪漢遊蕩、翻垃圾桶,夜裡則在街頭拿硬紙板當床。

八十年的除夕夜,曹慶更拜託十多位朋友自製便當捐給遊民當年夜飯,當他帶著便當到萬華龍山寺前發放,親眼看到一位年近八十的老先生顫抖雙手拼命似地啃著雞腿時,曹慶又哭了,他當下決心要挑起照顧遊民的責任。 這些年來,創世天天為遊民發便當,提供生活日常品,農曆年前辦尾牙,並設立專為遊民服務的街友平安站。帶著植物人和遊民走過十多載的風雨艱辛,如今創世已從當年只有一張舊衣櫥當床的窘境,發展到在全台有六家安養院,收容過四百多位清寒植物人,並照顧五百多位遊民,近年又開辦失智老人收容、老人益智中心服務。更讓曹慶驕傲的是從當年的七百人開始,創世至今共收到三十一萬人次的捐款... 而且每一筆錢全來自平凡的小老百姓,
 創世沒有向任何大財團拿過分毫。
 曹慶呢?今年已七十多歲的他,頭髮全白,皺紋多了,但 不變的是 即使頂著基金「董事長」的頭銜, 他仍是穿著地攤買的布鞋,以及一件袖口磨破的舊夾克,
夜裡就睡在病房樓上的小臥室,平時到醫院拿藥,為了省錢,更堅持要散步去。曹慶的辦公室裡,還有一張簡陋凌亂的國畫工具檯, 他最愛用棉花棒沾墨汁畫(當年為植物人塗碘酒治褥瘡後養成的習慣)
!
畫好的作品裱框義賣換了錢,再給植物人添病床。奉獻對他來說,早已是生命的全部。
 二十年前如此,二十年後亦然。
 春暖花開,但創世的植物人還在沈睡,如果你有機會拜訪創世的病房,不要忘記去看看牆角有一張保存完整、功成身退的舊衣櫥,還有董事長陳舊的辦公桌墊下,有一張泛黃的紙片 上頭寫著:

「蜀之僻,有二僧,其一貧,其一富」。看完這篇故事,相信大家一定都有滿滿的感動在心中。如果可以,我們就將這篇文章再度轉傳出去,讓更多人知道,繼而讓他們得到更多的幫助!
 在要刪掉它之前,請幫忙傳給你們的朋友,

 

 

標題 <創造與生活>重點整理

第四章:
1.
列舉二件你開發自己視、聽、觸、嗅、味覺的經驗。你從中得到怎樣的樂趣?(作業題目)

第五章:
1.
人際關係的功能:工具性、情感情、混合性。
2.
何謂「共時性」?列舉二件生活實例來說明其內涵。(作業題目)
3.
上一題延伸,讓自己能受惠於「共時性」的方法:跨出自己的舒適區、換上不同的鏡片看世界、從他人的眼光看世界。
4.
建立創意社群的管道:公共資源、生活商店、專業組織、活動報、朋友的口耳相傳。
5.
腦力激盪法的六條原則。(課本P170)
6.
有助於提昇自己和朋友搭檔動腦時效果的六項原則:確定彼此都有動機、選定主題時間地點、腦力激盪、獨自思考、選擇令人滿意的方案、避免破壞性的爭執。(課本P169~171)
7.
創意聯盟成功關鍵:界定聯盟的願景、確定每位成員不僅貢獻資源想法也共享利益、別放棄架構、面對問題、述諸文字。(課本P176)
8.
目前部落格的主要發展方向:日誌式、主題式、媒體部落格。(課本P181~182
9.
建立成功的人際網路之關鍵:建立自信、克服恐懼、別妄自菲薄、樂於分享、虛心請教、培養幽默感。

第六章:
1.
靜心冥想的意涵、功能、方法。(課本P199第二節)
2.
直覺力的種類:發現、創作、評估、執行、預感、靈啟。(課本P221~222
3.
培養直覺力的步驟:歡迎直覺、喚醒直覺、認識直覺、信任直覺、記錄直覺。(課本P223228

1、人際網路心製圖:()建立人際網路()創意社群()尋找師父()創意夥伴()擴展網路()清除路障。
1
、「六度分隔」理論。
1
、社會學家費孝格局通(1991[1947])就提出了「差序格局」(情感關係圖)的概念,
1
、人際關係的功能區分為三種:()工具性:多層次傳銷()情感性 ()混合性
1
、心理學家榮格用「共時性」,來形容生命中的「偶然」。
所謂「共時性」:是指二種或二種以上的事件,同時發生時的一種「意味深長的巧合」,其中包含著某種並非意外或所謂「偶然性」的東西。我們也可用「冥冥之中」。
1
、「共時性」的方法有三:()跨出自己的舒適區()換上不同的鏡片看世界 ()從他人的眼光看世界。
1
、人的性格分為四組特質:()內向型 / 外向型()直覺型 / 辨識型 ()理性型 / 感性型()熟思型 / 決斷型。
1
、網路的定義是:「以非正式的方式交換資訊或尋求支持的行動或過程,在專門組織的會員間尤其流行。」便是所謂的「創意社群」。
1
、建立創意社群的管道:()公共資源()生活商店()專業組織()活動報()朋友的口耳相傳
1
、激發創意:()和創意的朋友連結()主動連結()共同動腦。
1
、尋找創意夥伴:()創意的領域()強棒出擊()強項整理()創意目標()決定對象
1
、創意聯盟的成功關鍵:()界定聯盟的願景()確定每位成員不僅貢獻資源、想法,也共享利益()別放棄架構()面對問題()述諸文字
1
、網路殺手級應用,它們依序是 ()電子郵件()BBS(電子佈告欄系統)()部落格()即時通訊
1
、目前部落格的主要發展方向有三種:()日誌式()主題式()媒體部落格。
1
、成功的人際網路關鍵歸納成六點:()建立自信:1.自我盤點2.建立專長3.創造自己的肯定用語()克服恐懼:1.認識恐懼2.轉化恐懼()別妄自菲薄()樂於分享()虛心請教()培養幽默感
1
、創意的己際關係:()意識的轉換()靜心的冥想()()直覺力。
1
、呼吸法:()動態的:快速呼吸、情緒發洩、跳躍、()靜態的:「鼻吸口吐」法、「腹式呼吸法」。
1
、肢體放鬆法:()靜中覺察()動中覺察()綜合性覺察。
1
、靜心冥想的意涵:
(
)靜心:靜心是暫時停止意識對外的一切活動,把焦點轉回到內在,這個過程也可稱為「收心」。
(
)冥想:是較主動的參與,我稱它為「觀想」。
1
、靜心冥想的方法:
(
)視覺冥想法()蒙娜麗沙的微笑()「連結宇宙生命力」()光的冥想。
1
、夢的解析注意幾個重點()感覺()意義及隱喻()人物()殷示。
1
、組成人體的四大元素「地水火風」:
(
)牛象徵地()老鷹象徵水()獅子象徵火()以人面象徵風
1
、直覺的種類六種不同型態的:發現()創作()評估()執行()預咸()靈殷。
1
、培養直覺的步驟包括五個步驟:()歡迎直覺()喚醒直覺。()認識直覺1.洞見2.重複的念頭3.突現的視訊4.強烈的感覺5.突來的情緒6.突來的靈動()信任直覺()記錄直覺
1
、阻礙創造的因素:()習慣性()恐懼失敗()缺乏信心()害怕別人的批評()時問不足()尋求立即的答案()難於從事有目的的心智活動()不能放輕鬆的嬉戲()難於分辨解決方案的優劣。
1
、人際網路心智圖:()建立人際網路()創意社群()尋找師父()創意夥伴()擴展網路()清除路障。
1
、創意的己際關係:()意識的轉換()靜心的冥想()()直覺力。
1
、夢的功能:儲知的功能、創造的功能。
1
、創造性的環境心智圖:空間、視覺、聲音、嗅覺、味覺、觸覺、感覺統合。
1
、創造力的方法與心法:()方法:迪士尼策略、新智圖、自由聯想、養成記錄習慣()新法:好奇、開方、冒險、能量()生活儀式
1
、創造力的發展心智圖:()頭腦:腦波研究、活化大腦十招、全腦開發、左/右腦研究()智力:智能結構模式、多元智力、創造力評量()歷程:準備期、醞釀期、豁朗期、驗證期()迷失與障礙:人格特質、阻礙因素
1
、五力:流暢力、變通力、原創力、精進力、敏覺力。
1
、五隨四定:()五隨:隨便、隨處、隨時、隨喜、隨緣。
(
)四定:定題、定時、定量、定期。
1
CORE()好奇()開放()冒險()能量
1
、共時性:是指二種或二種以上的事件,同時發生時的一種意味深長的巧合,其中包含著某種並非意外或所謂偶然性的東西。我們也可用「冥冥之中」。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徐德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