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內設計與佈置~重點整理 2008/09/04 23:11第二章-第五章

1.空間:是一種圍塑出來的感覺,不論是實質可量的空間或是抽象不可量的感覺。P13

2.廚櫃是一種進深較淺,實質可量的空間,也是一種實質的量體。P13

3.圍塑空間的材質並無限制,即使是薄而透明的面依然可以圍塑成空間。P13

4.實質空間:由實質的物理方式組成,如用四面實際的隔間牆,加上地板及天花板圍塑而成的實際空間。諸如此類有實質範圍及用途的空間,均稱為「實質空間」。也是我們最常接觸到的室內空間。P13

5.抽象空間:不一定是由實質的隔間牆所圍成的空間。是由抽象的感覺、印象或由意識形態所組成的空間。室內的實質空間稱為實的空間,而玻璃外的戶外空間則稱為虛的空間。

6.空間也可延伸至戶外,即使是虛的是空的,只要有圍塑成空間的感覺,依然可以成為虛的空間。P14

7.形狀較著重於點、線、面上,任何兩度空間所組成面的形狀。如方形、長方形、圓形、三角行等平面的形狀。用最簡單的線條即可圍塑出不同的形狀。P15

8.形體較著重於三度空間體的形,如方形體、長方形體、圓形體、三角錐體、金字塔形等。用簡單的幾何形狀,就可以組成不同的形體。P15

9.線與線之間所圍成的形狀,則有面積或大小的意義。P15

10.面與面所組成的形體或空間,則有量體或體積的意義。P15

11.直線性的感覺:是一種有秩序、沉悶、缺少變化的感覺。以90度之直角關係組合時,會產生穩固安全的感覺,會有契合的歸屬感。直線較易於簡潔了當的組合,如果重覆在組合中使用,能塑造出基本的「統一感」及「節奏感」。P16

12.折線性或折角性的感覺:常以三角形、金字塔形或對角性之組合出現,形成較大的變化,亦會產生一些戲劇性的效果。如斜屋頂的組合,在自然界中常見的有蛛網、蜂巢等。P17

13.弧形或弧線形的感覺:這類形狀或形體是最常見、最接近大自然的。裝潢易與大自然的環境連想在一起。如花、草、樹、雲、甚至人體等,亦常以圓形或圓球形出現,是跟人滿親近的一種「形」。*特性:P17

(1)是自然界中最保守,亦是最經濟的形狀或形體,如隧道或蛋類的斷面與形體。

(2).與方形或方體同樣的穩固,卻更具有流線形及動感。

(3).其曲面或弧面具有「聚焦」的作用,是一種凝聚向心力的導向功能。

14.弧形與弧線形的運用,跟人有親切感且有聚焦及導向的功能。

15.垂直線條:有穩固而抗拒重力的特性,延長至相當程度時,即有相反的變化。例如獨立柱太高或太長即有不穩固而易彎曲折斷之感覺。P19

16.水平線條:有平靜、安祥、保守的特性,但加上其他組合亦會有變化。如鐵軌的舖設成平行線加上另外一向的枕木即組合成平行有(節奏)而又有(韻律)無限延伸的感覺。P19

17.斜線或對角線:有活力、動感、方向性的特色,在廣告業中的平面設計,如商標、圖案等。在室內設計中,如參觀動線的安排,或銷售櫃檯動線的安排。P19

18.向上的大弧線:有向上舉力及提神性,有著不穩定的動感。P20

19.水平弧線:具有範圍感,有溫和而自在的動向力。P20

20.向下大弧線:有較複雜的感覺,具嚴肅性或悲淒性。與大地或水平線或水平面有親和力。P20

21.小弧線:具有趣味性及幽默感,較易組合成簇群。P20

22.質感:是由物質的觸感、視覺感官給我們對空間尺度、風格、氣氛,等的一種感受,而此種感受是來自材質在三度空間上的立體表現,如木材的粗糙感給人溫馨、親切的感受,石材的堅硬及平滑給人穩重安全的感受。光線可造成陰影而加強材料本身三度空間的立體感。P22

23.質感的表達可分為必要性及可變性兩部分。必要性指的是建築勿本身的結構,如建築物未修飾前的鋼筋水泥;可變性指的是裝飾部分,如木質材質將水泥遮蓋住。P22

24.對稱性平衡:採取此種平衡的理由為取得正式或穩靠及統一的感覺。為了重要因素須取得注意力的焦點。為了刻意的對等而設計對稱時。為了與其他較自然的狀況取得對比。P23

25.非對稱性平衡:採用此種平衡的理由是為了取得非正式性或彈性時的效果。為了取得擴大空間的效果時。為了刻意的非對等性而設計非對秤性的平衡時。P23

26.放射狀平衡:為了配合特殊空間的安排,為了打破方向性而做的安排,為了求變化而作的安排,為了配合自然空間而做的安排。P25

27.節奏與韻律:必須靠重覆的表現才能表達。不論是形狀、形體、色彩、質地均可製造重複的效果。重複如果使用太多易形成單調,應該重複而使用太少則易產生混亂。在重複中加以變動則可使節奏與韻律產生加速性與減速性。P25

28.擴張與壓縮:不論是形狀、形體、色彩、質地、均可製造此類效果。擴張過度,則難以控制。壓縮過度,亦形閉塞。P26

29.重點強調或視覺焦點:如由窗子來取景就是一種重點強調。如用壁爐樓梯或古董油畫重點強調。如主要傢俱組、天花板處理、若干雕塑品之裝飾。如整面地板,其他配件之配合。P27

30.調和、統一、變化:室內設計中「調和」所強調的是空間或物件的平衡感及韻律感,這些物件可能是不同形狀及材質但共同具有相同的某些特質及一致性,使整體的感受相當的和諧,然而室內設計中所追求的和諧並非缺少變化及趣味性,而是在「統一」中有「變化」,統一指的是不同元素在大小、形狀、顏色及質感上韻律的和諧,但這些不同的元素仍具有其獨特的特質及特殊性,而使得設計中也具有變化性。

31.比例、尺度(室內設計的基本):比例在室內設計中所強調的是指物件或空間的相對性,而非絕對性,例如臥室的大小感受決定於和其他空間的比較,而非本身實值得空間尺寸。尺度是由比例與度量所組成的,比例是相對性的特質,而尺寸則是絕對性的特質。

32.在室內設計中尺度的應用常見於人體工學的設計,以人體的尺寸、行為模式及活動範圍做為依據,使空間的應用達到最合理及有效率的安排。P28

33.動向:指的是人在特定空間中的行為模式及軌跡。動向是自然形成或設計出來特定的方向感。P31

34.動線:指的是個人活動時聯繫空間與空間之間的路徑。P30

35.動線是因人的動向而造成的方向性,如「參觀動線」、「行車動線」等,往往在同一空間中有數條動線,如主動線,次要動線等可能產生動線交叉或動線交點。P31

第四章元素

1.濕式舖設:此類地板「泥水」方式舖設,大多在選用水泥、面磚、石材、磚材等為面材時使用之。這類地板材料必須利用水泥的黏著性將面材固定於底層上,是一種較永久性的施工方式。在氣候較為濕熱之地區更為適宜。台灣此類地板應該很適用。P42

2.乾式舖設:此類地板則不以「泥水」方式舖設。大多在選用木質面材,如木板、木條、木塊、或地毯、塑膠地板或塑膠地磚。這類的地板材料不需要用泥水的方式來固定底層,是一種較為輕便乾淨的施工方式,其施工期限因不涉泥水,應可較短,此類地板之面材感覺較為溫暖甚至柔軟。P43

3.地面材料的選擇:外觀、觸感、耐久性、防火防水性能、表面質感、底襯性能、吸音效果、經濟性考量。P45~47

4.牆面的設計:牆面在使用人眼中,是種空間分隔,是視覺的阻隔,是種私密性的保障,是種可以掛畫的地方。P52

5.牆之結構:濕式牆、乾式牆。P56

6.濕式牆:最常見的是磚牆,其砌法有「一磚砌」,其厚度以磚的長向尺寸為厚度。「半磚砌」,其厚度以磚的短向或橫向之尺寸圍牆之厚度。沙漿平常均用「1:3水泥沙漿」之比例混合滲水搖勻。P56

7.乾式牆:施工時可以不必動用泥水的狀況。常用如以木條為襯筋,外釘夾板為底襯。或以輕鋼架為支架,外釘石膏板為底襯。兩者構架完成後,再由油漆工將接縫貼補、批土補平,再做面材。P57

8.踢腳板:通常是5~ 15cm寬的木條板。P57

9.掛畫線腳:牆面與天花之間,用不同之「線腳」收邊,有時稱為「掛畫線腳」,也有可釘掛畫釘,吊線掛畫之功能,故有人稱之為「掛畫線腳」。P57

10.樓梯的功能,「踏步」包括水平的距離,稱之為「進深」,其垂直爬升距離稱之為「升距」。這兩者是控制爬升行走時的舒適與安全的主要因素。「進深」一般家庭用之尺寸最好在25~30cm。「升距」最好是介於15~ 18cm左右。P58

第5章色彩

1.將色彩與光線兩者有組織有系統的整合,其原理可歸納為三類:p70

(1)光線的物理性。(2)光線及色彩的心理影響。(3)顏料與染料在美學上的應用。

2.原色:在常識中知道「三原色」,是指紅、黃、藍。這是因為它們已是無法用其他色彩混合或其他複製的步驟整合出來的基本色。此三種基本色幾乎可以調配、混合而複製出其他任何顏色。P70

3.主原色:即紅、黃、藍三大原色。為無法混合複製的「基本色」。P71

4.次原色:已經混合程序的過渡顏色,即橙、綠、紫。P71

5.中間複合次原色:及紅橙、黃橙、藍綠、藍紫、紅紫,這些又稱為「複合原色」,是經過更多一次混合複製的顏色。P71

6.原色之間的效應:當原色排列在一起時,彼此產生的效應,有很大的差異。可以由像談戀愛般「調和」的範圍,甚至轉換到爭吵般「對比」的範圍。P71

7.色彩亮度:色彩的亮度是指反射光線的明、暗。亮度其實可以視為「相對的明暗」。所以亮度的視覺效果也是相對的,所以在組合色彩而用於設計上時,要注意期間的相對效果。

8.色彩明度:明度則是指色彩本身的純度或強度。任何的原色有它的清澈度或強度。簡單的說就是它與「灰色」的差異度,以粉紅色為例,它是種混合色,以原色的紅色為主,加入了「白色」或「灰色」,而有較紅色為高的「亮度」。但可以調成很清純鮮明的「粉紅色」,這種差異稱為「明度」上的差異。

9.調和色系:在色環上互相緊鄰的色彩,都是可以組合成調和色彩的效應。如上面所示的藍、藍綠、或紅、紅橙、橙等。P72

10.互補色系:在色環上剛好在對面的色彩組合,都會產生對比的效應。如藍色與橙色,紫色與黃色,紅色與綠色的組合。P72

11.退縮性原色:如果將房間的牆漆上大紅顏色,則因所述效應會將牆的距離感拉近,而使房間顯得小一點。又如藍色、綠色、紫色等就顯得冷清而穩定。會顯得與我們有段距離,也會比實際的位置距離更遠一點,所以被稱為「退縮性的原色」。P73

12.三叉色系:對應的原色組合,如紅、黃、藍三原色,或橙、紫、綠或紅橙、藍紫、黃綠三組,都可以形成三叉色系的組合。P84

13.交錯互補色系:選用一主原色及其對應互補原色兩邊的調和色為組合。如色環中取橙色與藍紫色及藍綠色為配合色系。一方面也是增加配色的變化,同時也略為降低對比,放棄了藍色的直接對比關係,而選用了對比關係略低,又多一些色彩複雜性的兩種對應色彩。P84

14.十字形色系:以十字形交叉對應的四組原色為組合的配色。如藍、橙、紅紫、黃綠的組合。其中包括兩種互補的主原色,再加上一組互補的而混合的次原色。其組合結果很豐富,又多變化,但仍有統一的感覺,也可以看成一種廣泛平衡的組合。P85

15.色彩的功能:往往是很單純的,可以使物體「吸收」及「反射」光線。其結果可以使物體「平淡」而不明顯,也可以使物體「突顯」出來。

16.「白色」或「無色」的光線,包含了所有可見光譜內的「原色」--如紅、橙、黃、綠、藍、錠、紫,很均勻而平衡的混在一起,其得到的效果就是無色或白色。

17.暖和的光線也會強化紅、黃、橙色,也會中和藍色及紫色,而青冷的光線,其功能則剛好相反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徐德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