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6年科技與文化重點整理5章

92年學長之重點

第五章 科技發展與倫理道德

一、 請說明「倫理」與「道德」兩語詞的關係與差異。

答:

  倫理道德屬於文化的規範系統。「道德」一詞與「倫理」密切相關,有待吾人澄清。此兩詞雖在中西皆有偶被混用的情形,但二詞之殊義,無論西方哲學或中國哲學皆試圖予以辨。繼康德之後的德國哲學家,一般皆區別倫理(Ethik)與道德(Moral)。例如:謝林(F.W. Schelling)認為,「道德」僅涉及個人,要求個人的自性(selbstheit),然而,「倫理」則涉及社會,旨在保障群體之人格。又如黑格爾(G.F.W. Hegel)認為「道德」涉及人的主觀意向之範圍,而「倫理」則代表實現於家庭、市民社會和國家之中的客觀精神。就中國哲學而言,道德雖與倫理相關,卻又與之有別,道德所指涉及者,乃大學所言之誠意、正心、修身;或莊子所言之「內聖」之道,另一方面,「倫理」則指涉及大學所言之齊家、治國、平天下或莊子所言之「外王」之道。

  整體來說,倫理是某一特定社會中人們依以彼此互動的行為規範。它代表了一個必須透過社會和歷史的方式來自我實現的行動者。它代表了一個必須透過社會和歷史的方式來自我實現的行動者團體內的相互關聯性。道德則關涉到主觀意向,以及個人實現其主體性的方式。它代表一個人提升其主觀意向,以及個人實現其主體性的方式。它代表一個人提升其主體到達普遍性的歷程及其結果。換言之,道德指一行為主體努力實現其人格的歷程及結果,以主體性為其中心指涉,雖然說他的自我實現必須在倫理關係的脈絡中實行。簡言之,道德乃以倫理關係為基礎,並在發展倫理關係之中去提升歷程與結果。

二、 為什麼近代科技雖解除了宗教的魔咒,但是如果人不提昇倫理道德,科技有可能再度成為新的魔咒?

答:

  科技時代的倫理道德問題之所以重要,一方面固然是由於科技的發展不斷進步,世界各國在科技方面的支出、科技人員的數目皆不斷成長,科技儼然成為國家實力的重要表徵;另一方面也是因為科學研究所獲得的知識,以及技術進步所帶來的效率,在一般社會大眾的心目中佔有愈來愈重要的分量,成為其認知與行為的準則。

  由於科技發展的日新月異,尤其在生物科技、工程科技、農業科技、資訊科技等各方面的長足進步,一個建立在科技發展上的「新社會」逐漸在形成之中,為人類帶來更光明之希望。但這個希望如果缺乏人類本身倫理道德方面的長足進步,也可能再一次的成為新的魔咒。就如在西方自十六世紀以來,科學運動的興起,解除了宗教的魔咒,使人們袪除了迷信的外衣,從此以科學的理性為依歸。不過,在今天,科技與經濟發展的失控,也造成了環境的污染、生態的失衡、人類生活的機械化、人際的疏離……等等弊端。科技越精確、越有效,人類卻更不快樂,也更為墮落。如果缺乏倫理道德的提升,科技有可能再度成為新的魔咒。也因此,人類如果不承擔責任,發揮?D德精神,科技的魔咒將為人類生活帶來新的威脅。就此而言,科技刻正塑造的「新社會」,一方面固然要有科技進步作為支柱,另一方面也應該有倫理精神充盈其間,才能營造一個合乎人性的生活世界。

  大體來說,過去我國在科技發展上,重點多放在提升科技水準,改善產業結構,加速國家現代化,對於科技發展所帶來的倫理問題,以及科技發展和科技人員、社會大眾的價值觀的關係,仍未充分加以注重。大部份的科技人員多相信科技是價值中立,無關善惡的,也因此忽視科技既可以為善,也可以為惡的雙重性。科技人員在過去並沒有特別留意科技工作的專業道德,研發工作的忙碌也使其難以兼顧,無法透過生涯規劃來提昇其倫理道德和人文素養。至於社會大眾多只習於享用科技成果,對於科技的認知仍然不足,更有必要加強學習科技所含的積極精神,並認清科技所可能的濫用。

三、 請說明自二次大戰以來,有關科技倫理意識演進的五個階段。

答:

  世人對於科技的倫理問題的覺識,是經由一段時期的演進而愈趨明朗的。依照先進國家科技發展的經驗,科技的倫理問題越來越受到重視,科技倫理意識的演進大約經歷以下五個階段:

第一階段:自二次世界大戰至一九六五年,各國的科技活動鼎盛,研究經費不斷成長,一般人與科技人員皆忽視科技與倫理的關係。尤其當時流行的思潮,如實證主義、行為主義、?#92;能主義、心理分析,甚至馬克思主義……等等,都侵蝕了「實然」與「應然」之間的區別,將人類的道德動機予以相對化,甚或加以存疑。社會中的道德情操和宗教情操一度式微。而哲學方面的研究亦轉往有關倫理道德的邏輯分析或語意分析,只從事道德推理或後設倫理方面的研究。大致說來,這個階段可以說是一個科技繁榮、倫理衰微的時期,人們普遍相信科技是價值中立的。

第二階段:自一九六六年至一九七二年,由於?#92;多科技產品的使用,造成了各種不良的後果,例如美軍在越南使用的化學武器、除草劑、引起大眾對科技不良後果的注意;而且社會上科技成果的分配不均,例如富人使用昂貴的醫療設備、窮人卻求藥無門。這些現象使得研究者很難再對?鴔牏云滬蛢z問題保持漠不關心的態度。加上思潮方面,哈伯瑪斯(J. Habermas)和羅斯夫婦(H. Rose & S. Rose)批判科技中的意識型態;羅塞克(T. Roszak)則認為科技只是在沒落的西方文化中的次文化。此時反科學運動興起。加上科技造成的環境污染、生態失衡的不良後果愈益凸顯,而對科技反省的思潮與運動競起的情況下,所謂科技的中立性,以及「為知識而知識」的說法受到質疑。科技人員的倫理責任開始受到重視,社會大眾也開始介入科技政策,注意科技成果的分配問題。

第三階段:從一九七三年石油危機以降,以至一九八0年,各國的科技研究受到經濟不景氣的影響,科技研究的預算的增加趕不上通貨膨脹。加上羅馬俱樂部提出「零成長」的理論,對於科技研究者以及一般國民的心理影響很大,在這種氣氛之下,對科技研究的抗議或制衡的力量逐漸制度化,往往須經由總統、閣揆、國會(例如其中的科技評估辦公室)或部會命令來加以規範。尤其在能源方面的政策,往往要徵求大眾的意見。對一些重要的科技政策,亦經由政府有關行政部門下令進行整體的評估報告,例如法國財政督察諾拉和敏克(S. Nora & A. Minc)為法國總統所作有關資訊化社會的報告,以及葛羅斯(F. Gros)和雅各伯(F. Jacob)所作有關生命科學的報告,皆成為當代的經典名著。

第四階段:從一九八0年以後,能源危機逐漸解除,科技中的倫理問題普受注意,科技中的倫理問題普受注意,科技研究經費再度成長,但是大眾也逐漸認識到,科技在真理上、價值上並沒有絕對的地位。追求客觀真理誠然是科學研究的重要誘因,但是科學的理論並沒有絕對的地位,也沒有永久的效果,至於技術,也相對著不同的文化社群而有其不同的影響。科學家在研究上的自由,往往必須與支持其研究的基金會相互妥協,並且考慮到公眾的利益。科技政策的擬定,常常須從公眾選擇的角度再作評估。從此所謂科技中的倫理意涵,逐漸脫離觀念的層面,不再只是純哲學的倫理研究,而轉變為依據公共的選擇,來評估科技政策的方向。

第五階段:由於科技產生的弊端愈益明顯而深沉,甚至由公共領域轉入日常生活的領域,使得人們生活中多了更多的危機與不確定性,也更重視科技研究與科技人員的倫理責任。俄羅斯發生的車諾比爾核電廠事件、法國發生的輸血染毒事件、英國發生的瘋牛事件、比利時發生的餵雞飼料污染戴奧辛事件,以及英法等歐洲國家有關改變基因食物(GM food)的合法性與倫理爭議……等等,都使得一般人對於科技產生普遍的不信任,甚或漠不關心的態度。根據法國研究人員丹尼爾.玻依(Daniel Boy)經過二十餘年的研究調查,於一九九九年出版了《爭議中的進步》(Le Progress en process)一書,其中的調查結果顯示,「認為科學既帶來好又帶來壞處的人比例大為增加,這清楚顯示對於進步的不信任」,話雖如此,一般人仍然支持研究經費應予增加,只不過「比起二十年前,人們更希望研究經費由私人企業支持。不過這僅只是在科學領域朝向盡量減少政府干預的心態的普遍演進的結果。」

  比較起來,在認知方面我還受到國的現階段大致還受到上述第一階段的影響,相信科技的價值中立。至於科技具有正面、負面的雙重性,則尚未受到科技人員和社會大眾普遍的注意。雖然在晚近的社會運動中,有反核運動、環保運動,對科技與經濟發展的負面影響有所抗議,但仍然不是建立在對科技的正確了解上,尤其不是建立在對科技正、負兩面的雙重性的了解上。

四、 請說明科技在道德善惡方面的雙重性。

答:

  今天科技方面的進步,例如在生物科技、工程科技、農業科技和資訊科技方面的進步,人類愈來愈能改變其生活條件,但是亦會產生傳統觀念所無法預料的情形,很難在依照傳統的倫理規範來處理。例如諾拉(S. Nora)和敏克(A. Minc)所指出的:資訊科技的進步減少工作的人力,但亦改變了工作的價值觀,並且使得社會衡突由原先的工業部門轉向文化層面。生產部門的重要並不一定超過服務部門的重要性;資料庫中儲存與運用資料的方式,使得程式語言代替書寫語言,因而改變了一般人獲得文化、記錄文化的方式,使得社會的演進大異於往昔,人們對於自己正在寫的歷史感到模糊。

  由於資訊化的發展,使得人們將「知識」(knowledge)逐漸等同於「資訊」(information),並向資訊網路去尋求知識。從此以後,人們較傾向於,理性而有效的知識追求,求知的歷程等同於精確、可操作之資訊的記憶和累積。過去研讀詩書對人格陶成具有重要的意義,而今後知識的獲取與人格的陶成逐漸分開,勢將對個人的道德產生衝擊,知識的獲取可能與個人的道德素養難以結合。

  其次,再以生物科技為例,自從一九五三年發現DNA,一九六一年發現傳現遺傳語,一九七二年發現脢切割術,從此便出現了基因組合與倫理與文化問題。長此以往,希臘神話中的人面獸身是否將會出現?這種可能性不但產生文化衝擊,而且涉及人性的問題。究竟此類研究是否應予設限?此外,器官移植、試管嬰兒等,也都成為人們關心的問題。器官移植如今已經成為?#92;多大夫的經常業務,但是能石慫恿一個活人捐贈器官?可否把墮胎而有的胎兒當作器官的來源?晚近國際上發生販賣人口,用以強迫取得器官的案例,受到國際社會譴責,主要也是因為其中包括了不道德的成份。總之,技術上可以做到,並不等於道德上可以做。

  科技的本性既非純然是善,亦非純然是惡。科技是雙重的,能善亦能惡。就以DDT為例,它雖然可以殺死病菌,但亦會對食物鏈造成不良影響。為此它一方面救人命,另一方面亦可能使人類陷入飢餓的危機。不過,返回自然也不是最高的智慧,因為自然本身仍然會造成其他嚴重的疾病與災害。用科技開發自然也會造成若干災害,例如伐木會改變氣候和水土;設立工廠會產生工業污染。由於高科技影響之層面既深且廣,過去一個人或一個團體若要作惡,如傷人或殺人,可能受到自然力和技術的限制,但今天卻有大量作惡的可能。生物、核能、化學武器,都是由於技術進步,而提供了大量的殺傷力。

  雖然如此,抑止科技所可能造成的破壞比發展所造成的破壞來得嚴重。科技知識的擴散本身是無法停止的,重要的是讓公眾認識科技,並且對科技進行較適當的選擇和控制。科技具有雙重性,可善亦可惡,然其為善或為惡?A則決定於吾人所設定的目的,人若有好的使用目的,則科技能為善;人若有壞的使用目的,則科技能為惡。例如用藥來救人,或用藥來治人、嚴酷施刑,彼此之間有很大的差別。藥物本身可以救人,亦可殺人,但是醫生只該救人而不該殺人,則是天經地義的道理。不過,大致說來,科技純粹為惡者少,為大善而行小惡者多。科技的目的大多是為了某種善的目的而產生的,只不過後來的結果是為善而致惡,或者只能在局部限度中行善,而未能顧及全體,以致造成惡果,因此,除了善良的動機之外,人還需要更詳盡的知識和道德的勇氣。

  科技的行為亦可能犯錯,因此,有必要透過更詳密的研究,更謹慎的評估,以及更夠格民眾的監督,來減少科技犯錯的可能性,增加科技對人類福址的貢獻。

五、 請說明科技對於倫理的正面影響。

答:科技具有雙重性,可以為善,亦可以為惡。其為惡之處,經常受當代思想的批評,然而其對倫理與道德的面正面影響,卻鮮少受到注意。其實積極面來看,科技對於倫理也有值得吾人留意的正面影響。

(一) 科技發展擴大了倫理道德的範圍:因為凡是涉及到人能清楚認知,可以自由抉選,因而必須負責任的行為,都是與倫理有關的行為。由於科技的發展,使吾人對周遭的事物有越清楚的認知,使我們能夠憑藉科學知識,而介入自然和社會之中;而技術的進步又提供我們有效的工具,來駕馭迄今難及的領域。如此一來,人類的責任範圍更為擴大。例如在生物科技方面,如遺傳工程,或有關腦神經之科技,過去科學對此所知甚微,技術上更無能為力,便談一其中的倫理道德責任。但是現在吾人對此方面既有知識、又能介入,道德責任的範圍也因此而擴大了。

(二) 科技發展創造了新的倫理道德問題:這包含內在問題與外在問題兩方面。就科技發展的內在問題而言,科學家和技術人員具有某一方面的專長,並非單屬個人之事,而是因著該項專長而具有社會責任。至於科技發展的外在問題,則是由於科技的發展對社會和文化的衝擊,例如環境污染,生態平衡的破壞,直接涉及到生命財產與安全的問題,也因而製造了新的倫理道德問題。

(三) 科技發展創造了新的道德價值:使人類能夠進一步控制自然或社會,也因此增加了人類的道德責任。如果在人的行為當中人可以進行有自覺的管制,也可以對行動的目標提出明碓的評估,此時自由意志的自我認識便會更為徹底。自由意志在這種行動之中得以認識自己,如此一來便使其中使到的科技知識和行動具有了道德價值。當人們能夠控制環境,或控制自,不只單憑運氣或迫不得已,此時自由意志便作為具有實效的轉化能力。我們對科技系統的控制雖然常常是局部的,不能夠滿足自由意志的全面要求,但是就其能夠有效地實現自由意志而言,也就創造了?#92;多倫理道德的價值。

  此外,科技發展對倫理最重要的意義,是在於它變了道德規範的決定方式。面對科技的發展,人類需要新的道德規範。傳統的道德規範已經暴露了?#92;多的缺陷。在科技社會當中,人們固然必須強調正義和仁愛,但是如何實現正義和仁愛,就需要科技的介入。例如:一個醫生為了仁愛,必須救人,為了正義,救人亦是義不容辭的職責所在。然而醫生不是單憑滿腔血就足以救人,卻必須運用其醫學的知識和技術。醫學科技提供的行動規範,同時也就成為其救人的道德規範。綜言之,生物科技、工程科技、農業科技、資訊?鴔煄K…等等各種科技,提供給了人類對某一現象的結構法則,以及其在時間中演進的法則認知,並進一步提供給人類介入這些組織結構與演進歷程的適切能力。此時,科學的知識和技術所提供的行動規範,便進一步成為倫理道德的規範。

  在現代社會當中,如果沒有以科技為憑,人們在行動時恐會魯莽從事,甚至傷及所要救治的生命,或所要服務的社會。因此,科技對於某一生物、社會、資訊系統所提出的?#92;能命題和演進命題,也可因為行動者對於倫理價值的追求,而轉化成為規範的命題。人們如果採取科技所提供的行動規來實現正義和仁愛,實際上就是在採取某種道德立場。如此一來,道德的價值便可依據科技的規則而獲得實現。

  由此可見,科技規範本身也可以成為道德的規範。科技人員或依據科技的知能而工作的各行各業的人們,只要發揮其道德勇氣,追求道德價值,並藉此將專業的科技知識所提供的行動規範,轉化為倫理道德的規範。在所針對的自然或社會的具體情境中採取行動,便成為科技社會中實現道德價值的嶄新方式。

六、 請說明科技人員與社會大眾有哪些推動科技倫理的實際作法。

答:(一) 科技人員工作倫理規範之形成:

 首先,各種科技人員,如生物科技人員、工程人員、醫護人員等等,皆應透過學會或公會的協助,擬定各種的工作手冊,在其中明定各種的作業標準與行為規範,在手冊當中訂定各種安全指標、?#92;能指標,以及人性化的考量,例如建築工程為殘障人員的特殊設計,文化氣息的營造等等。

  然而,單只有工作規範,不一定能夠成為道德的,因為人們也可能心不甘情不願地遵守各種工作規範。如果單純只是為了個人或團體的聲譽,也不會使其對工作規範的遵守成道德的。人一定要能發揮內心的道德情操,有自覺地遵守工作規範,才能夠使行為本身成為道德的。這時候就涉及到如何有自覺地將科技的法則轉化成為道德規範的問題。

  一般說來,各種工程手冊或各種專業人員的作業規定,都是依照工程科技、醫療科技、農業科技、資訊科技……等各種研究而來。有關科技的倫理道德規範不能只是來自傳統道德或宗教,例如只是來自於儒家所言的仁心仁德,道家所言的天道好還,佛家所言的業報不爽……等等。這些超越的依據不足以成為科技的規範。科技的規範本身仍然必需來自科技本身。但是進一步還得有自覺的運用科技的規範,去實現?窈R和正義,才使科技規範本身有了倫理意義。換言之,科技的規範是要透過高於科技的道德價值來予以提升,而不是透過低於科技的名利來加以貶仰。總之,透過科技的進步,對於工作的規範,須經由學會或公會群體的討論,訂為工作手冊;甚至透過立法程序,明訂作業規範,但這仍然需要透過教育的歷程來引發道德的自覺。

  總之,首先有科技的研究,才能對作業的規則有更精確的認識;其次透過群體規範的研擬,才能夠訂定手冊,普遍遵守;最後必須經由倫理的教育,才能夠發揮仁義,使作業規範的遵守具有道德的價值。

(二) 科技人員的專業倫理與終身教育

  除了透過討論和立法,形成科技人員的工作規範之外,最重要的還需要提昇科技人員本身的專業倫理。科技人員首先應明白並實踐科技人員本身的倫理道德要求,事實上,在科技活動之中,就有一些來自科技本身的道德要求,例如:尊重事實,在事實之前必須保持謙虛、尊重理性、勇於認錯、排除錯誤,藉以逼近真理、科學家必須彼此真誠相互溝通……等等,這些科技活動本身的要求,同時就成為科技人員應遵守的內在道德要求。

 其次,科技人員專業倫理,還包括了一些來自道德規範的要求。科技人員的道德規範至少應該包含以下幾個:

第一科技發展的最高價值在於尊重生命、愛護生命、提昇生命。

第二、 在研究過程中,對於任何人,除非由當事人完全知道後果及自由意志下的同意,否則不能對其進行實驗。

第三、 某項研究對人類及其環境有危險時,研究者有義務向社公布其對可能危險的評估與克服的能力。

第四、 在以下情況中必須限制研究繼續進行:

1.研究的結果是為了邪惡的使用(例如傷害、破壞及削弱生命)

2. 獲取知識或技術的方法本身是不道德或是不合法的

3. 所獲取的知識會毀滅參與者或使用者秉承以上原則,科技人員必須經常透過討論,以達致專業倫理規範的共識。此外,也可經由立法的程序,訂定科技人員的專業倫理規範的共識。尤其針對上述醫學、藥劑、工程、農業、能源、資訊等影響甚鉅的科技研究,必須不斷經由溝通、研討和立法的程序,形成應有的倫理規範和法律範。關於科技的一般倫理要求,或是每一項科技中所包含的特殊要求,有些可以透過科技人員的養成教育,例如高等教育的過程,培養其認知與實踐的精神;有些則仍待在實際工作中,以及終生教育的歷程中,去學習、認知和發現。為此,科技人員如何進行生涯規劃,透過終生教育逐漸體認並塑造其科技工作中的倫理意義,是未來科技發展的重要課題。

(三) 提昇社會大眾對科技發展的認知與判斷能力

   關於科技發展對臺灣地區社會大眾價值觀的影響,迄今仍乏大型的調查以顯示其實況。不過,本書作者國科會的研究專題「臺灣地區資訊化歷程與文化變遷之研究」的調查結果顯示,資訊科技的發展已影響到臺灣地區民眾的價值觀,且使得民眾主觀上期待今後會愈來愈重視效率和資訊的價值,對於傳統價值的重視則逐漸退居其次。雖然這項調查僅止於資訊科技,但是對科技影響社會大眾的價值觀,亦可略知一斑。

  最重要的問題在於,社會大眾若要能夠正確地影響科技的決策,分配科技的結果,他們對於科技的認知不能夠僅止於皮毛,卻必須進一步認清科技中所含有的正面和負面的價值,以及每一項科技的實際後果。關於後者則視各項科技的不同而異,須待實際的評估報告而定。但是一般而言,科技本身也包含了正面的價值,對社會的人文精神也有其積極的貢獻,例如:科技重視的客觀性、規範性;科技的批判與創新的精神、尊重事實……等等,都是值得社會大眾學習的。不過,科技也有其負面的價值,不利於社會人文精神的發展,例如:科技的控制性、化約性,以及量化的傾向、機械化的趨勢、造成人性的疏離?扔央C科技的正面價值,有賴社會教育的釐清,得以避免。因此,增加民眾對科技的認識,目的不僅是在於促使民眾支持政府的科技政策,而是在於使其學得科技中所包含的積極的人文精神,並增加其參與科技政策的能力,甚至使其能夠更善盡對科技的理性監督。

  總之,科技的發展如果沒有倫理道德的精神,是盲目的;而倫理道德如果沒有科技,則是空洞的。我國致力科技發展的同時,應致力發掘科技本身正面的倫理意涵,解決科技所造成的新的倫理問題,並透過科技的發展,來實現道德理想。如此一來,科技不再盲目,道德亦不再落空,而能兩相結合,在科技時代重建我國為禮儀之邦。

七、請說明何謂人的位格、何謂人位格的自律性與相關性?

答:道德與倫理皆以人性為基礎,前者扣緊人性的主體面,後者扣緊人性的相互關係面。就人學而言,人性有下列特性:

(一)人性有其特殊性,不可化約為其它存在物。為此,希臘人稱之為「能說話的生命體」,士林哲學家稱之為「理性動物」,較為重視從理論面掌握人的特殊性。由於人的特殊性,因而孟子以人禽之辨為其哲學的重要主題之一。他認為人與禽獸之別,就在於人的道德意識,可謂較重視此種特殊性的實踐面。海德格為了避免片面強調理論或實踐,因而指出,人為此有(Dasein),以追問存有並顯現存有為本質,在此人所擁有的特殊性是存有學的,以上的哲學家們雖然對於人的特殊性究屬理論面、實踐面、或存有學性質,意見有別,然而對於人有不可化約為其它存在物之特殊性,則一致同意的。

(二)人性有與其他存在物之相關性:雖然人有特殊性,但仍與自然、甚至整個宇宙相關。儒家視宇宙為一活潑潑的相關的整體。就此層意義而言,人的自我實現甚至與整個宇宙歷程相關。「一體之仁」的看法可謂此種普遍相關性的最好明說。

(三)人性擁有邁向發展之動力:人性擁有邁向發展之動力。人性之中便包含著深不可測之動力,足以發展自我。以更為滿全的方式,實現其潛能。此一動力一方面傾向於提昇其特殊性,其人性的本質;另一方面傾向於發展與其它存在物的相關性。道德涉及人性提昇其特殊性-其自律性-的歷程與規範;倫理涉及擴大人性與其他人、其他萬物的相關性的歷程與規範。兩者均處於對比之情境。

  所謂道德教育是一種人格陶成的方式,無論透過道德主體本人之努力或憑著老師之範塑行動,藉以實現人的自律性和相關性,而兩者仍以對比之方式互動,提升以致人性的究極實現。

  然而,在快速的科技發展衝擊之下,現代人的道德和倫理處境究竟如何?在科技時代我們必須採用何種道德教育的內容?當然,這些問題的答案終究必須訴諸其人類學基礎。康德所提的問題:「什麼是人?」在此科技時代重新思之,吾人必須避免走入片面,例如西方近代哲學自笛卡爾開始從自律的主體來定義人;或如某些中國哲學只從人與萬物的相關性來瞭解人。相反地,我們在瞭解人性之時,必須把人性的自律性和相關性之對比納入考慮。此一要求促使吾人重新士林哲學裡的「位格」(Person)觀念所含蘊的豐富智慧。

  鮑愛狄(Boethius)曾為位格下了定義,十分有名:「位格是一個以理性為本性的個別實體(Persona est rationalis naturae Thomas)」。此一定義已經蘊含了自律因素-個別實體,和相關性的因素-理性。此一定義再經聖多瑪斯(St. Thomas)予以發展,似乎更能對人性的自律性和相關性的互動有更深刻的洞見。

  首先,聖多瑪斯深明人的自律性,指出位格乃自我控制的行動主體。他在《神學大全》中寫道:「現在,特殊性和個體性特別地、完美地呈現在能控制自己的行動的理性實體身上-他們並不像別物,一般只被動承受」,而是能自律的行動。因為個體或獨立實體的本性就在於能行動,因此,我們給有理本性的個別實體一個特別的名稱,那就是位格。

  其次,聖多瑪斯似乎把人的相關性安置於人的理性面-理性並不僅止於智力,而是包含了智力和意志、認識和愛。對於聖多瑪斯而言,人的智加和意志兩者擁有某種「超越」的能力,能夠潛在地把全體存有領域當做對象。就此意義而言,人的智力和意志在潛能上即是萬物並與萬物相關。十分有趣的是,聖多瑪斯在分析智加與意志、認識和愛的關係之時,似乎特別注意到自律性和相關性做為人的根本構成,其間的對比特性。他說「萬物皆有雙重之美;一種完美乃該物所憑藉以獨立自存者,另一種完美乃該物所憑藉以與他物相關者……然而精神體在這兩者皆達致某種無限性,因為他們就某觀點看來即是萬物,?#92;精神體之本質,或以現實、或以潛能的方式,而為萬物之範型?M肖像……並因此而有知識。同樣的,他們亦有某種指向萬物的傾向和動力,就此而言,則有意志,藉此萬物變成在現實上或在潛能上令人愉悅或令人厭惡的。……因此,明顯可見地,知識屬於認知者的完美,認知者藉此而獲得完美;而意志則屬於一物由於與他物之相關而有之完美。正如同認識能力的對象是真,存於靈魂之內……同樣,意志能力的對象是善,存於萬物之中。」

  聖多瑪斯以上這段類似現象學的描述已經清楚地區分了在人性之中這兩種普遍化的動力。兩者雖然有別,但亦在人的位格之中構成一個統一的存在。這兩種同中有異,異中有同。同此,人的位格是由對比所構成,並由對比所推動。

  科技對現代人的道德實踐的衝擊的新的發展處境,我們似乎必須把人的本質視為位格,是由「自律性」和「相關性」之對比,中構成,所推動之位格。這種對於人的瞭解,才能真正維繫人的整全性和內在動力,並避免其它哲學人觀之片面性。例如:笛卡爾(R. Descartes)的「我思」(Je Pense)是一種思想的實體;而康德(I. Kant)的先驗統覺(transcendental apperception)則僅為人的實證知識的可能性條件,此外,康德亦把靈魂的自由,當成是人道德行動的設準之一;當代新儒家牟宗三先生則強調人的道德主體性,認為道德主體不但有自律性格,而且其本體是無限的。以上這些哲學都是從「自律性」的一面來看待人。另一方面,構成傳統中國道德教育之基礎的古典儒學,則似乎比較強調人與自然、人與社會、人與天的相關性。

  為了避免這些片面的人觀,我們所主張的人觀,是認為人是由自律性和相關性所構成、所推動的位格。位格的這兩個構成因素,以動態辯證互動的方式前進,邁向人性的完滿實現,對比的互動形成了人的自我實現的邏輯。人若要實現自我,必須透過「採取距離」與「共同隸屬」兩個互動階段之動發展,始能達致。

  首先,為了達成自律,人必須對來自自然、社會,甚至超越界的異質束縳和外在限刖採取距離,這也是現象學所謂的「存而不論」的真正意義所在。人終究必須?#92;脫一切外在的決,按照自己的自由決定而行動。所謂自律,意指由行動者本人來頒布行動的律則。人的意志不能制定任何相反其自我實現的行動規範。相反地,他只能尋求以最高程度來實現其自我。在此意義下,我們可以贊成康德和當代新儒家所重視?漲菻萿漸D體性,但並不以之為涵天?#92;地的道德無限心,而是以之為自立自主的位格。人的位格更傾向於更圓滿地實現其潛能,並以獨特的方式來確定自己存在的意義。海德格對於笛卡爾的主體哲學之批判,其?#92;勞在於指出人是存有在此-「此有」(Dasein),是以開顯存有為其本務,但是,不能因此忽略了自律性、主體性仍在形成之中。而且,人的自律主體仍與其它存有息息相關,人的自由是相關的自由,人的自律是相關的自律。

  其次,人的位格在追求自律的過程中,仍然隸屬於其他的存在物所共同分享的同一領域。當代的心理學、社會學、人類學的思想家,似乎皆重新發現了人類此丘相關性的層面。例如法國心理學家拉崗(J. Lacan)重新詮釋佛洛依德(S. Freud)所言的「欲望」,認為欲望是人的無意識中本有的指向意義的動力,不斷地指向別人和別物。如果我們不能忽視也是人格的構成因素,那麼,欲望的動力便顯示出人與其它人、其它存在物之間的內在相關性。

  由此可見,人的位格的相關性與自律性之間的結構性的對比和動態性的對比,正是道德教育的人學基礎所在。但是,必須注意,科技對於此一基礎的影響是相當歧義的。一方面,科技的發展提升了人的自由和自律,並擴充了人的相關性的體系。這是科技影響的積極面的後果。但是,另一方面,它亦有其消極面的後果:科技促動了人去濫用自由,並且盲目地、被動地接受社會體系和科技體系的影響與決定。在此脈絡下,如果人要成為科技的主人,而不是科技的奴隸,就必須重視人的位格是道德教育的核心。問題並不在於科技如何損傷人的位格的自律性和相關性,而是在於我們必須把科技的發展,當成是從人的位格追求提高自律性和擴充相關性的活動中引伸出來、發展出來的。

  首先,我們要把科技的自律性當成是人透過其道德行動、社會行動、歷史行動,所要實現的自律性的環境與園地。透過科技的幫助,人可以從外在環境的不良決定之中解脫出來,免除純屬偶然與巧合之行動,建立起一個清楚認識、有效控制的世界,由人的位格來予以管理,並協助人類邁向自我實現。

  其次,我但也要把科技的系統特性當成是人與自然、人與社會的內在相關性的象徵,並為其最有效的表白。科技系統由於會越來越發展為更為細部的次系統,同時又會越來越集結更多的次系統,成為更大的系統,此種不斷自動複雜化的歷程,似乎終究能為人煩與其它生物的相關性的具體實現,預備出一個理性的園地。

  簡言之,確立人的位格是科技社會的倫理教育之核心,表示人的位格的自律性和相關性的陶成與實,是優先於科技的自律性和相關性,並且有能力主導科技的自律性和相關性。此乃邁向成為科技主人之途徑。

八、 請從人學基礎、道德規範、道德品格,以及生活方式等層面說明科技時代道德教育基本內容。

答:

  道德教育的內容在於使學生能把某些基本的道德規範加以內化,並且陶成某些重要的道德品格。當然,這一切最後皆需以人性的動力和要求為本。

  所謂道德規範,是用顯態的方式表現出,在某些具體情況中,為要實現人的自律性,發展人的關聯性,人所必須採取的行動方式。由此可見,道德規範所擔任的是一種中介的?#92;能。透過它,人可以在具體的行動狀況中肯定其自律,並體現其與外在世界在存在上的關聯。就此層意義而言,道德規範是由前文所解析的人的位格的結構力和動力所引申出來的。

  從人的位格追求自律、自由和自我實現,可以引伸出正義的規範。「正義」的概念雖然有?#92;多定義,不過主要指的是「人必須尊重每一個人實現自我的欲望」的道德規範。至於羅斯(John Rawls)所謂「分配的正義」,則屬於第二義,因為分配的正義有在有貢獻於所涉乃的人的自我實現之時,始具有道德上的意義,否則僅只有其社會意義而已。至於「報復的正義」更是由道德的正義和分配的正義所派生出來的,因為實際上往往是由於有人不尊重別人或分配不公,才會引起報復。就其道德規範而言,正義在根本上即是尊重每一個人有這種實現自我、成就自律、自由的人格的權利。

  從正義的道德規範,可以引申出其它相關的規範,例如尊重人權。關於人權,雖然可以具體化為一個人權清單,然而此一清單的具體內容如,則可以因國情而有異。從人與其它存在物的相關性,吾人可以引伸出仁愛的規範,此一規範正濃縮於耶穌所言:「你們應彼此相愛。」仁愛是溫馨地關懷別人的美善,以致顯示並純化個人與別人或別的存在者的內在關聯。在仁愛之中,唯有所愛之人或物的美善能有貢獻於我的主體的美善。

  從仁愛的規範出發,吾人可以引伸出尊重生命的規範,此一規範在一切文化中皆是普遍的規範。此一規範,在消極方面禁止傷害和殺害任何生命,在積極方面則規定要拯救和改善別的生命。

  除了將以上這些道德規範予以內化以外,道德教育還有另外一個任務-那就是陶成某些重要的道德品格。當代的科技世界需要具有批判精神,批判並如康德所言是尋求所研究對象的可能性條件,亦非僅如黑格爾所言的「棄劣揚優」(Aufhebung),黑格爾的棄劣揚優經常是以否定的方式來運作。對我們而言,「批判」意指在此日愈複雜、急劇變遷的社會中,特別留意適宜於每個人的自我實現所需要的恰當的自由和自律。另一方面,仁愛則要求我們具有參與精神。所謂「參與」並不表示毫無宗旨、盲目地介入於行動之流,而是一種具有自我瞭解的分享,並且主動的實現人與人、人與物的共同存在。批判扮演採取距離的角色,以便使得正義的自我實現成為可能;參與則扮共同分享的角色,來加強、加深吾人與其它存在的內在關聯。由此可見,批判和參與是邁向人的主體性和社會的共同主體性圓滿實現的動態歷程中兩個辯證性的環節。

  為了實現正義的批判和仁愛的參與,我們必須度一個既能行動,又能反省的生活方式。行動和反省對狹義的道德教育-一種教導和學習如何成就道德的制度-而言,是極為重要的。批判要求吾人進行反省,在此,反省並不意指在自然科學或社會科學中形成理論,或指涉某一理論來判斷某一個現象的思想過程。反省之真義,是在心理上採取距離,以便審?囓蕈q的情境,並依據理想來加以批判,此外,參與則要求人付諸行動。在此,行動並不意指在技術上應用科學理論來操控自然或社會現象。行動之真義,在於創造性地介入由世界的相關性所引發的事件之流。

九、 請說明何謂道德教育的奠基歷程和顯發過程。

答:在此科技快速發展的時代中,正確認清科技倫理意含與道德育之並明白其人學基礎,是十分緊要的一件事。在今天,道德教育之?#92;能在確保人性並藉此使人類能堪任科技之主人,而非其奴隸。人的位格在結構上和動態上都是由自律性和相關性的對比所構成,此乃一切道德教育之人學基礎。至於科技的自律與系統之特性,則是由人性此種深刻結構和動力所引伸發展出來的。如此瞭解科技,使吾人能將科技連結於人類全盤實現自我潛能的計畫之中。

  再者,在陶成個人人格和在道德教育課程中訓練學生之時,我們必須樹立起一個既能反省又能行動的模範人格。所謂反省是為了透過批判,達到正義;所謂行動是為了透過參與,實現仁愛。在反省與行動、批判與參與、正義與仁愛之間的對比發展,終究會引導我們走向人的主體性和互為主體性的圓滿實現。但是,這一切皆立基於其人學的基礎上-做為既自律又相關的位格,此即人性,此即人的可普遍性的存在。

可以清楚地看出,道德教育的「奠基歷程」是由反省、而批判、而正義、而達自律的位格。道德教之「顯發歷程」,則是由位格之自律、而正義、批判、而反省;由位格之相關?A而仁愛、而參與、而行動。其中,位格之自律與相關是屬於人學基礎;正義與仁愛是屬於道德的生活方式。每一階段的兩端(反省與行動、批判與參與、正義與仁愛、自律與相關),都是處於既差異又統一、既採取距離又共同隸屬、相互斷裂又相互連續的互動關係之中。道德教育,無論是做為教導和學習的制度化歷程,或是做為人格陶成的整全歷程,都必須考量並納入奠基的歷程和顯發的歷程。吾人若能因此而陶成更多既能自律又相關的人格,則如此的道德教育,終究有一天能使人類成為科技之主人。

十、 按照你的想法,應該如何使人做為科技之主人,而不是科技的奴隸。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徐德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