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教育社會學楊滿玉老師2010-09-20 11:03:13【筆記】

第一章第一節 教育社會學的概說

教育社會學(Sociology of Education)是運用社會學的觀點與概念,來探討教育與社會關係的一門學科,其兼具社會學與教育學的性質。

一、教育社會學的基本認識

(一)初步認識【1】教育社會學不是社會教育/成人教育【2】教育社會學與教育哲學、教育心理學探討教育現象時採用的角度並不相同【3】教育社會學的定義;性質(中介學科、運用社會學來解決教育問題);特徵(驗證性學科、強調教育情境中的社會互動與社會關係、重視社會互動的整體而非個人、發現真相);功能(描述、解釋、諮詢)、目的。

(二)社會學簡介【1】18th後期隨科學發展,開始以系統、客觀方式認識所處社會,其中法國大革命與工業革命造成重大影響,學者們於是對社會的成分、相互的關係、組成的方式、型態和影響因素進行討論,因而產生「社會學」【2】1838法人A. Comte首創「社會物理學」是「社會學」一詞之始,至今不到二百年歷史【3】教育社會學常用的社會學概念:表1-1(p.6)【4】社會學的想像力(sociological imagination)是利用社會學的觀點與角度探討社會現象,即將個人生活與社會結構相連,並轉以社會結構的角度分析日常生活事件(「卡奴」的社會學想像?)【5】好的社會學教科書應涵括「社會的變遷」與「社會的互動」二大部分【6】當代社會學經常探討的主題:表1-2(p.7)

二、教育社會學探討的主題:分為六大類

(一)教育社會學本身:特性、發展、理論、方法等

(二)鉅觀層面(macro-dimension):以整體社會角度檢視教育的現象,著重教育制度與社會結構的關係,如社會階層、社會流動等

(三)微觀層面(micro-dimension):分析教育系統的社會本質,著重學校、班級中人際互動關係與過程,如學校文化、學生同儕等

鉅觀—研究人所構成的「社會」—功能論、衝突論

微觀—研究社會中的「人」—互動論、俗民方法論/解釋取向

(四)教育與社會其他部門/部分的關係:包括教育與政治、經濟、家庭、社區等之關係

(五)教育議題的社會學分析:如升學主義的社會學分析、全球化與教育等

(六)其他:不易歸類者如社會語言學、教育知識社會學(p.27)

三、教育系統的社會學分析

(一)Ballantine(2002)建議以「開放系統取向」的概念來檢視教育系統,即避免僅著重一個組織的內在功能,而忽略組織其實處於更大的社會情境之中,故強調各部分在整體系統中的關係。

(二)當應用在教育情境時,開放系統取向的教育系統模式如圖1-1(p.9),包含組織、環境、輸入、輸出、回饋等五個基本成分。

(三)有些教育問題的社會學分析需兼具鉅觀與微觀層面的探討

 

第二節 教育社會學的理論基礎與研究類型

一、教育社會學的理論基礎:表1-4(p.22)

(一)功能論(functional theory)【1】起源:人類學(文化)與社會學(社會),但基本觀察來自生物學(有機體)【2】主張:對社會實務與社會機構的瞭解,在於其如何滿足社會系統的繼續生存,故視學校為促進學生社會化的場所,以讓學生適應各種社會的需求;現代化工業社會驅使學校大量擴充,朝向教育機會均等邁進,並注重學生的表現和追求優異的成績【3】代表人物:E. Durkheim(1858-1917)是第一位在著作中討論到教育的社會學家,其特別注意教育對社會的功能、教育與社會變遷的關係等;T. Parsons(1902-1979)亦探討教育對社會的功能,其認為教育系統要發揮功能,年輕人應該準備在社會中負起責任與做出貢獻【4】重要觀念:學校教育具有社會化(socialization)功能;教育選擇(selection)則採功績導向,重要機制是升學考試,目的是讓優秀學生脫穎而出,將來即可貢獻社會。

(二)衝突論(conflict theory)【1】批判:1.學校增強了社會中的不均等現象;2.學校教育的過程受到意識型態所左右【2】思想來源:其中馬克思理論(Marxist theory)最具影響力,社會階級與生產方式為基本主張;其後(+新馬克思主義/西方馬克思主義)轉而討論支配階級在非經濟性社會形式的支配情形,如文化、傳播等【3】重要觀念:資本主義社會的學校功能在於複製/再製(reproduction)生產方式中人們的關係,因此社會變遷與教育改革勢在必行;學校教育中合法化(legitimation)現象等同了社會化,以維持社會支配階級的支配地位;霸權(hegemony)是支配階級透過強勢、高壓、同意而產生指揮附屬階級的想法,但其實則內化了支配階級的文化價值。

(三)解釋取向(interpretivist approach)【1】研究目的/觀點:1.在地導向進行瞭解某特定的教育情境中,發現某團體如何使用特殊框架來界定生活意義與規則,如學校即是人們藉由在地遊戲規則而進行溝通的一個場域,互動過程中確定意義,也各自扮演被賦予的角色;2.基於文化差異,相同行為可能有不同解釋,唯有愈多文本的被閱讀與解釋,詮釋才愈有效益【2】探討焦點:意義在社會脈絡中是複雜的,如實際參與其中的局內人和局外人解釋有所不同,因此為了解社會情境,事件的意義與訊息的解釋具有重要性;規則包括正式法律和一般習俗,除瞭解事件本身的意義之外,還有事件背後的規則/用語;目的是參與者的意向,其是一個社會活動中,真正瞭解規則/用語的行動者【3】層次分類:社會的層次上,探討一個社會如何藉由意義和規則而建構起來;個人層次上,則探討個人目的和意向,又如何經由社會性學習而建構出來【4】經典案例:Paul Willis(1977)《Learning to Labor》

二、教育社會學的研究類型:表1-3(p.20)即社會科學的研究類型

(一)研究典範:研究者從事研究活動時,所持有的共同信念與方法【1】實證典範(positivist paradigm)追隨自然科學的研究模式,認為社會實體具有獨立性、客觀性,故強調科學性、量化、客觀性、通則性【2】自然典範(naturalist paradigm)認為社會實體是主觀意識與個體認知共同建構的多面向結果,不應抽離脈絡進行研究,故強調解釋性、質性、主觀性、異質性

(二)研究類型【1】量化研究:以實證典範為本,初期教育社會學顯學,多採用功能論觀點【2】質性研究:以自然典範為本,隨之衝突論批判功能論而興起,故衝突論研究多為質性研究,而解釋取向的研究則定為質性研究,成為當前教育社會學研究的顯學【3】量化與質性兼具的研究

第三節 教育社會學的歷史發展

教育社會學興起於20th初美國,迄今約百年歷史,1960年代建立全球性的學科地位。

一、教育社會學的整體發展:表1-5(p.29)-前四者(規範性、證驗性、解釋性、後現代取向)有先後順序,現今則為後四者(證驗性、解釋性、後現代取向、女性主義觀點)並行時代

(一)奠基期(1880-1950)-規範性教育社會學(educational sociology)【1】屬性:此時期將社會學的知識應用到教育的探討上,教育社會學像是教育學的一支【2】人物:L. F. Ward(1841-1913)最早有系統將社會與教育連結,提倡「社會導進論」,認為教育的力量可以成社會進步,著《動態社會學》;E. Durkheim(1858-1917)主張教育的社會化功能在於傳遞文化,造成社會的統整影響;M. Weber(1884-1920)認為科層體制穩定社會制度的法定權威,並以教育的選擇說明教育制度與社會結構的關係;J. Dewey(1859-1952)視學校為一種社會制度,強調教育的社會功能,而主張學校教育應與社會生活結合【3】發展情形:1907美學者H. Suzzallo在哥倫比亞大學開設教育社會學講座,呼籲成立教育社會學門→1916哥大、紐大創立教育社學系→1917W. R. Smith出版《Introduction to Educational Sociology》,為第一本冠有教育社會學名稱的書籍→1923美國「全國教育社會學研究學會」成立→1928《教育社會學期刊》發行→1930前美國已有近百所學校提供本科課程【4】特色有五:強調規範性和應然面;具哲學導向;具應用導向;重視社會行動;參與探討多是教育學者,較少社會學者【5】理論基礎:功能論。

(二)成長期(1928~)-證驗性教育社會學(sociology of education)【1】建立學科地位:1961英國出版有關教育社會學的專書,1977英國的師範學院普遍化提供教育社會學的課程,隨後世界各國受之英、美影響,相繼發展教育社會學【2】屬性轉變的挑戰:早在1928美R. C. Angell即主張教育社會學是社會學的分支,建議教育社會學由educational sociology改成sociology of education,象徵教育社會學已由教育性轉為社會性,屬於社會學的一支;社會學者大量參與教育社會學的相關研究,並以社會學的研究方法進行教育社會學的探討;至於英國因發展較美晚,自始就採用社會學的研究取向【3】實證論的影響:轉變是受到社會學領域的實證論影響,主張研究應為科學證驗性的(empirical),故稱之「證驗性教育社會學」,1950-60間達到高峰【4】此時期特徵有四(p.26)【5】理論基礎:功能論。

(三)(+批判期)(1970~)-解釋性教育社會學/新的教育社會學(new sociology of education)【1】批判風潮的興起:1970批判風潮引起「新的教育社會學」來臨,其不同於證驗性教育社會學而採以解釋取向,特別是影響課程研究方面,研究者以教育學者為主【2】主張有三:1.知識為社會建構的一種意識型態表現,並非客觀存在;2.學校教育再製社會與文化的不均等,及將不合理的權力分配合法化;3.學校教育是衝突、對立與抗拒的真實面,其無法促進社會的統整【3】特色有五:知識社會學、意識型態批判、再製、抗拒、批判性俗民誌研究(指以意識型態、再製、抗拒等概念來批判學校實際生活的一種質性研究)【4】理論基礎:衝突論、解釋取向

(四)後現代取向教育社會學(postmodern approaches)【1】反應當代社會特質:20th末期許多社會學者建議採用後現代取向,以反應當代社會特質【2】後現代的意義:後現代是拒絕現代;後現代是晚進的現代【3】後現代的主張有六:拒絕現代宏偉論述、理論應結合實務、重視他者聲音、批判父權體制和歐洲中心、所有論述都與權力與支配結構有關、跨越差異的對話【4】代表人物:Henry A. Giroux倡導「批判教育學」【5】後現代取向的教育論述:1.重視差異性2.建構新型態的知識3.加入另一種觀點

(五)女性主義觀點教育社會學(feminist sociology of education)【1】討論議題:對教育中的性別議題作社會學的分析【2】特色有三:1.批判教育中性別關係的不平等現象2.分析教育性別議題與社會結構的關係3.探討性別關係中的女性主體經驗

二、台灣教育社會學的發展:表1-6(p.36)

(一)萌發期(1950-1970)【1】前身:「社會中心教育」運動是重視學校與社區的結合,在於補強學校與社會隔離、教育與生活脫節的缺失【2】設科:1960台中師範專科學校始設「教育社會學」一科,不過課程內容還是以「社會中心教育」為主【3】人物:朱匯森於1960著《教育社會學》為台灣最早的教育社會學教科書;尹蘊華出版《教育社會學》;曹先錕出版《教育社會學原理》【4】特色有六(p.33):此時期的台灣教育社會學具有規範性教育社會學的色彩

(二)扎根期(1970-1987解嚴前)【1】主流思想:「證驗性教育社會學」為主流,不過「新的教育社會學」亦在發展中【2】發展情形:起時期台灣經濟起飛,社會急遽變化提供教育社會一個發展溫床,並扎下穩固基礎【3】人物:謝徵孚、林清江、陳奎熹、林生傳【4】研究取向:功能論、實證典範、量化分析為主【5】特色有七(p.34)

(三)狂飆期/開放期/轉型期(1987解嚴後~)【1】發展因素:1.師資培育課程需求的影響;2.研究人力及其專業背景的影響3.如社會變遷、政治民主化、威權瓦解等社會基礎結構改變的影響【2】指標:2000成立「台灣教育社會學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徐德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