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生活教育導論期未整理7-12章重點留言者

Gini Rabbit 留言時間 2005-09-12 00:02:33

第七章 親職教育

一、親職教育:經由不同形式的教育方案和活動,提供和教導現在或未來成為父母親與照顧者,擔負父母

親角色責任和教養子女的能力,以成為有效能的父母親,最重要是培養身心健全的下一代。

二、歸納親職教育在定義上的演變:

1.實施對象:從早期提供給父母親,後來延伸給將來會為人父母者,現在更擴大提供給多元家庭之

父母親及擔任孩子之照顧者。

2.實施目標:從先前提昇父母自身親職的能力為主,到後來也重視孩子的發展及福祉,認為應同時

注重父母親自身親職的能力為主。

3.實施內容:從早期提供父母親一套標準化的親職知識和技能,到現在重視不同文化之教養觀和多

元家庭型態的需求,提供父母照顧者的增能。

三、九頂關於親子關係及親職教育的重要假設:

1.父母是孩子社會化的重要影響人物。

2.透過親職教育的努力,能夠正向地影響父母的教養態度、知識、技巧和行為。

3.父母的親職教育與教養技巧是可以透過學習和經驗而增強的。

4.當父母能主動積極地參與親職教育方案時,親職教育將更有效果。

5.親子關係會受到多元社會和文化系統的影響。

6.親職教育的方案需隨著不同類型的父母而有所彈性?峟蚰縑A以回應父母的需求。

7.有效的親職教育能夠藉由不同的方式達成。

8.親職教育應符合父母以及孩子的需求。

9.親職教育的目的是藉由增強和教育父母或照顧者,增進其照顧孩子的能力並能促進孩子的身心健康和能力發展。

四、國內親職教育的沿革

(一)中國早期傳統的親職教育:

1.我國自古就重視母教、胎教和幼兒教育。

2.教子之道的傳遞,多半透過家中長輩的口述或是家訓。

3.秦漢時期有一些家庭成員共同遵守的「家約」和專門教子弟的短語箋言。

4.魏晉南北朝開始出現有系統的總結個人治家、教子經驗的著作。

5.父母教養子女方式和內涵儒家思想影響最深,提出五教「父義、母慈、兄友、弟恭、子孝」及一些立身處事的格,以提供給後世父母用以教養子女的方針。

(二)近代的親職教育

1.34年教育部公布「推行家庭教育辦法」中,提到由各級學校推動親職教育。

2.75年由各縣市設立「親職教育諮詢中心」推動親職教育工作。

3.82年「兒童福利法」中明文規定,當父母親未盡父母之責,或讓孩子遭受到危難時,必須強制接受親職教育輔導。

4.92年「家庭教育法」頒布,具體將親職教育列在家庭教育的範圍中。

五、美國的親職教育沿革

1.正式的親職教育開始於18世紀。

2.18世紀初在美國的緬因州的波特蘭市成立「母親協會」,主要目的是想發現及分享有效的親職方法以教養孩子。

3.1897年是親職教育很重要的里程碑,由慈善組織團體所推動的國家母親大會,是美國親師會的前身,傳達教養子女知識和方法。

4.1925年密蘇里州的哥倫比亞市的大學院校首先開設親職教育課程。

5.1946年「照顧嬰幼兒」一書,改變?#92;多美國父母教養孩子的方式。

6.1960年親職教育的重心與對象由中產階級轉移至貧窮及有需求家庭之父母親。

7.1990年初,開始重視多元文化對親職與家庭教育之影響,強調尊重不同文化之教養觀。

六、親職教育的理論 p149~152

1. 心理社會發展理論2. 行為與社會學習理論

3. 當事人中心理論4. 阿德勒理論5. 系統理論

6. 氣質理論7. 教養型態觀點8. 學習型家庭

七、父母教養之重點包含溫暖與管教,區分為:

1.放任2.權威3.民主

八、父母教養方式分為四個類型:

1. 獨斷型:高度權威而不溫暖。

2. 威權民主型:既權威也溫暖。是對孩子發展最有益的類型。

3. 放任冷漠型:既不權威也沒有溫暖。

4. 寬容溺愛型:非常溫暖而不權威。

九、親職教育方案進行方式中,可分為三種模式:

1.個別模式:父母親尋求在教養子女上的個別諮商與輔導。

2.群體模式:針對一個團體進行親職教育。

3.大眾媒體模式:利用媒體,如報紙、電視。

十、家庭生活教育常見使用的六種群體模式:

1. 行為理論親職教育訓練2. 人文策略親職教育模式

3. 溝通分析親職教育模式4. 父母效能訓練

5. 父母效能系統訓練6. 主動教養方案

十一、常見的行為改變技術:

1. 增強:指當某一個行為出現後,隨之而產生具有強化行為的後果。

2. 懲罰:當負向行為出現時,給予孩子嫌惡的刺激,以減少行為的出現。

3. 隔離:將孩子短時間與原先環境隔開,以使他們的行為能受到控制和改善。

4. 代幣法:利用積點、積分和貼紙等方式累積,負向行為可扣回,累積到一定代幣後可換禮物。

5. 社會技巧訓練:父母教導孩子學習如何表現合宜的社會行為,也就是與人溝通、交往和建立良好的關係。

十二、促進親子間良好溝通的重點:

1. 與子女溝通應能相互尊重及善用技巧。2. 不過度給與增強和鼓勵。

3. 說時避免威脅和諷刺。4. 試著讓孩子去承擔自己行為的責任。

5. 引導孩子表現好的行為。6. 避免體罰。

十三、溝通分析親職教育模式的基本概念:

(一) 人格結構::三種「自我狀況」所組成:

1.父母:早年由父母身上所內化的價值觀,具有保護和關懷的作用。

2.兒童:是個人內在生物本能的狀態,為直覺、創造及開朗。

3.成人:是能夠過理性和邏輯的思考,隨著環境的變化有效的採取適當的行為。

(二) 人生地位:人生從幼年期開始與他人互動,並產生自己與他人互動的關係。可分為四種形式:

1.「我好-你好」:相信且積極的面對自己和他人。

2.「我好-你不好」認為自己好但不相信他人善良。

3.「我不好-你好」自我貶抑認為自己沒有價值。

4.「我不好-你好」悲觀的看待世界,覺得自己和他人甚至整個世界都無意義。

(三) 溝通型態:三種人際間常出現的溝通型態:

1.互補溝通:直來直往,有話就說。

2.交錯溝通:反應與預期不同。

3.曖昧溝通:不明確,溝通訊息隱含了其他意義。

(四) 生活腳本:是指一個人常會受到其人生地位及父母成人指令的影響,而累積一套屬於自己的

生活方式和其表現的情形,也就是個人的生活腳本。

十四、父母親在父母效能訓練上需具有三種角色:

1.積極傾聽:完全投入孩子的世界和心情,在談話過程中,不斷給予反應,正確接受孩子訊息。

2.我訊息:正確的讓孩子知道他的行為對他人所帶來的影響,並負擔改變自己行為的責任。

3.不敗的方法::親子衝突產生時,讓親子產生雙贏的溝通方式:

(1) 認清並界定衝突(2)尋找各種解決的方式(3) 評估這幾種方法

(4) 決定何種方法最適合(5)尋求實行此一方法的途徑(6)追蹤評估實行後的效果

十五、父母想要改變孩子的行為必須從兩個角度來看:

1. 孩子的情緒反應,是引導孩子在整個不合適行為的經驗和事件中的重要因素。

2. 要能準確的判讀孩子的行為成因。

十六、想改善孩子行為可運用兩種方式:

1. 自然結果:指兒童面對自己不良行為所帶來的後果,受到教訓後自己改正。

2. 邏輯結果:是父母去形成一個合宜的情境,邏輯的面對子女的行為,並堅持自己的立場,讓孩子自然受到教訓。

十七、父母效能系統訓練是以系統化方式,其步驟包含:

1. 了解孩子的行為和不適當行為的成因與動機。

2. 幫助孩子了解自己的行為成因與動機。

3. 讓孩子能用正確有效的方法替代錯誤的目標及方法。

4. 鼓勵孩子建立正確的目標。

5. 教導孩子自然和邏輯的結果。

6. 利用家庭會議討論家庭的規則及問題。

十八、兩種常見的評估方式:

1.親職教育評鑑模式2.親職教育評鑑方法

十九、過程評估與結果兼具量與質的資訊並重,應是適合評估親職教育方案的方式。

第八章 家庭資源管理教育

一、 家庭生活教育強調:協助家庭中個人及整體有能力去達成其需求。

二、 社會經濟的負面影響:

1. 造成家庭資源的困頓、缺乏或失去。

2. 無法提供充分的物資源給予其中的成員。

3. 無法有精力與時間去照顧及關心家人。

4. 資源應用的限制。5. 家人互動品質下降。

三、 家庭資源與家庭資源管理的主要目標:

1. 透過認識資源及學習管理的過程,可獲得新的技巧,使有限的資源發揮最大的效能。

2. 學習如何在家庭需求與實際資源的差距中,尋求最大的利益。

四、 家庭資源管理內涵的主要前提:

1. 資源管理提供個人及家庭在生活中具有相當程度的自我控制,並對目標的選擇及資源的安排,亦有相當的自由度。

2. 資源管理會隨著不同的家庭,在問題的解決方法及決策的過程中而有所差異。

3. 資源管理是充滿在家庭中的各個面向,從每天的例行活動、到得少發生或令人困擾的問題。

4. 資源管理依據文化環境、決策情境、家庭目標及資源的差異,提供不同的應用方式。

5. 資源管理需要了解家庭經濟?#92;能在社會及對個人的相互關係及影響。

五、 家庭資源管理的定義:是透過管理的知識及技巧,有效的使用家庭資源,以滿足家人發展的最大需求。

六、 家庭資源的主要概念:

1. 問題:當結果並非所預期的狀況時,要分析狀況及採取行動以改變現況,以符合預期或調整期望。

2. 價值觀:價值觀是動機的來源,有些價值觀是社會共同建立的指引著人際的互動,有些則是受到個人成長的家庭、學校及朋友的影響。

3. 目標:目標是我們努力追求的價值,將目標分為短期目標、中期目標及長期目標,以協助家庭及個人在目標執行上更有效能。

4. 標準:不論標準太高或太低,都需要重設定,包括客觀的量的標準及主觀的質的標準。

5. 資源:是指一種可協助我們達成目標、維持標準、解決問題的「能力」。

6. 決策:是一種有意識且非固定的比較、選擇、決定及評估的過程。

7. 計畫:是一連串家庭生活的規劃安排,以達成家庭設定的目標。

七、 家庭資源管理的主要過程:

1. 問題解決:是在追求目標時,企圖改變、結束或克服障礙和困擾的過程。

2. 決策形成:追求所期望的滿意度時,評估現在的客觀資源並從?#92;多的可能決策中分析過濾。

3. 選擇:在可能的方案中,選擇一最佳且最適合的決策。

4. 決策實施:將決策付諸實行的過程。

八、 家庭資源管理教育主要的理論: p174~177

1. 人類生態理系統構:主要分析人類社群與環境之間的相互影響性。

2. 習慣性問題解決架構:指一些長期存在我們家庭中的問題,因為普遍現象,會視為理所當然。

3. 批判性思考架構:主要指的是使用有推理及反省能力的思考,以決定什麼是我們的價值或行為。

九、 家庭資源管理教育的方案推出要件:從五個W出發來考慮:

1. 對象(who):可以是小孩、青少年、成人或老年人,亦可能是針對男性或夫妻一起參與。

2. 場所(where)可在正規學校系統,亦可在非正規組織中進行。

3. 時間(when)選擇最佳的時機教育,比過早或過晚給予更重要。

4. 內容(what)除了知識、技能外,一些預防性、諮商性、互動性及介入性的方案皆可推出。

5. 實施方法(how)可真實帶領學習者走入市場,而非僅限於教室或課堂中的操作

十、 家庭資源管理教育內容的整合性三種方式:

1. 清楚的陳述資源管理的定位

2. 強調資源管理的真正意涵

3. 資源管理的意涵是可以調整

十一、家庭資源管理教育者的挑戰:

1. 就教育者本身:家庭的需求太多,但資源太少。

教育者本身應具有工能;多其他基礎學門的知識,並知道如何將知識變成行動過

程,調整教學的方式及內容。

2. 在學習方面,對於家庭資源管理教育者而言:應是如何提高他們的學習動機。

如何針對不同年齡的學習者,發展出與其生活相關的主題,並將家庭資源管理的

知識及技能融入其中。

3.對家庭資源管理教育者:文化、價值、性別及個人的差異。

第九章 家庭倫理教育

一、家庭倫理教育的意義:

(一)在古書:「倫」是指人類的生活中,與世界萬物一樣必須符合自然界的秩序與節奏。

「理」引導家人生活關係的規則,使得互動中有合理的秩序感,也就是倫理之意。

(二)在儒家思想中:「倫」就是類,有條理、道理、秩序、次序的意思。

「倫理」是指人與人之間的合理秩序、道德關係以及應當遵守的行為準則。

(三)禮記:倫理教育:探討人與人之間關係,以及人與人之間相處方法的學問。

二、五倫:

1.父子有親:是指親子原為血緣關係,在人身上,發展出倫理親情,親子之情經由維繫與發展,不僅是倫理親情,也是倫理美德。

2.君臣有義:

3.夫婦有別:指夫妻在生理與社會角度上,是有區別且各司其職的,然而在人格尊嚴上,是平等的,夫妻關係恆其貞德。

4.長幼有序:是指兄友弟恭,兄弟姊妹必須盡悌,在同輩分之手足由年齡序列,形成倫理親情與美德。

5.朋友有信:

三、家庭倫理教育:是指透過教育方式,教導人們遵守這些倫理規範,在古代也就是所謂家庭中的禮法,透過家訓、家規世代相傳,以讓整個家族能持有良好的家風。

四、「禮」包括:

1.尊上:是指臣子對君主的尊敬和服從。<>2.親親:是指家人之間的父慈、子孝、兄友以及弟恭。

五、儒家思想中的家庭倫理,有兩個向度:

1.不同輩份、年齡之間的關係,基本倫理規則為父慈子孝、兄友弟恭、父為子綱等老少高低之別。

2.不同性別之間的關係,基本倫理規則為男尊女卑、男女有別、夫為妻綱等男女內外之分。

六、傳統社會,透過三種方式來習得家庭倫理及禮法:

1.學習古代禮書上對於家庭、家族的理想模式。

2.具有時代或地區風俗之家庭、家族禮俗。

3.各家特別所著的家訓、家規等

七、在儒家文化中,家庭的人際關係是以三倫為根本,在家族中以父子為倫理關係中最重要的主軸。

八、家訓:是記載家族內的長輩對於晚輩的一些教誨或教訓。

九、傳統家庭倫理關係:

1.親子關係:強調「父子有親」,父慈子孝的倫常系統。

2.夫妻關係:夫妻之間是「夫為妻綱」:婦女對待丈夫必須非常恭敬,且依從其要求不可違抗。

3.手足關係:除了親子和夫妻之倫外,一切同輩分者之間的關係,皆可通稱之。

4.姻親關係:包括婆媳、妯娌等。

十、親子關係及倫常特色:

1.孝親觀:子女對父母應盡子職。

2.尊卑觀:子女應當尊敬順從父母長輩。

3.親疏觀:子女對待父母,必須能夠區別出父母受到的是子女最好等級對待。

十一感激之情是指子女要以不傷父母的心為主要準則,就算父母有過失,在規勸過程中,需要婉轉以對。

十二、孝親的部份可歸納三大重點:

1. 經濟的奉養2. 精神贍養3. 祭祖思親,光大宗門

十三、日後家庭倫理教育的新方向:

1. 使個人的潛能可以獲得充分發展

2. 家庭成員之間能相互關懷,建立家人間有意義及良好的互動關係。

十四、現代親子關係的發展:

1. 現代父母對子女的相處模式,受到西方民主思想的影響。

2. 尊重子女是獨立個體,會以孩子的需求為考量。

3. 衡量孩子的個人興趣與能力,讓孩子能得到自然發展的機會。

4. 父母的角色從傳統的塑造者轉變為協助者,讓子女有表達自己意見的機會。

5. 重視與孩子的溝通和互動,並會直接表達對孩子的感情。

十五、現代父母在教養模式與親子互動的觀點上:

1. 加入平等的解讀。

2. 父母不是經濟的主宰者,影響其家長權威。

3. 孝親的型式轉變,子女會表達對父母感恩與孝意,但不是所謂的愚孝行為。

4. 子女為了追求更高的個人成就,與父母相處的時間與機會,大大減少。

5. 過去老年父母與子女同住之必然規範,轉而以老年父母的健康為考量之有條件同住

6. 過去子女敬佩父母的權威與知識,現在轉而互相學習。

7. 老人與其成年子女之間存在著相互協助與互惠關係。

十六、文化反哺現象:父母願意向子女學習新的資訊或是知識性的訊息。也會在其它方面受到子女的影響,如社會和人生的理解、對消費和金錢的看法、對審美和生活情趣的部分等。

十七、現代親子關係趨於平等及尊重的互動,經過轉化的孝親,有幾點與傳統不同:1. 孝親僅屬於家庭倫理範圍

2. 親子的個體是自主、獨立及對等的,沒有尊卑貴賤之分。

3. 親子的依賴性大幅減弱,彼此以情感文流及經濟資助的互惠為主。

4. 父母應尊重孩子的權利,考量孩子的最佳利益。

十八、共親職:雙薪家庭中的父母親,共同參與教養子女。

十九、兄弟手足之間的倫理可分為兩個階段:

1. 童年期與青少年期,稱為「兄弟之情」。

2. 成年期,各自建立家庭,稱為「兄弟之義」。

二十、台灣民眾的家庭價值觀,可分為:

1. 感情因素:年長者較重視。2. 規範因素:年齡較輕者較重視。

二十一、家庭倫理的重要價值與意義:在於對個人家庭互動中有適度的約束、控制與調節,避免非理性與

偏激的個人行為,對於個人發展與社會穩定有很大的?#92;用。

第十章 其他家庭生活教育相關領域

一、 休閒的定義:

3. 時間:休閒可視為一種「自由自在的時間」。

4. 活動:休閒為一種可依自己的自由意識所從事並帶來滿意感受的活動。

5. 經驗:強調休閒的自由自在感受,不論所做的事為何,能達到此一經驗感受即是休閒。

6. 行動:強調自由行動的決策力,個人可選擇自己行動的自由。

二、 休閒教育:是一種提供給全民學習透過休閒能力的養成,達到有助於個人及家庭生活品質的教育活動

三、 休閒教育的理論: p210

1. 古典休閒論2. 社會階層休閒論3. 休閒的遊憩活動觀

4. 休閒的自由時間觀5. 綜合性的理論觀

四、 透過教育能培養學習者在休閒方面的七種能力: p211

1. 擁有休閒的自覺力2. 具有休閒的欣賞能力3. 了解休閒的自主性

4. 具有休閒參與的決策力5. 善用休閒的資源6. 了解有效的社會互動能力

7. 休閒活動參與的技能

五、 依據休閒教育方案規劃模式概念,應注意幾個方向:p212

1. 培養學習者休閒技能2. 培養學習者自我決定的能力

3. 增加學習者社會互動的技巧4. 避免學習過程中的無助感產生

5. 提高休閒的內在動機6. 培養樂在其中的人格特質

7. 培養學習者休閒資訊收集的能力

六、 休閒教育活動規劃與實施,應注意: p213

1. 活動結構2. 實施程序3. 實施時應注意的事項

七、 健康:包括了生理、心理及社會三個面向的健康。

八、 健康教育:透過教育的過程,促使人們健康知識及行為的增進,以達到理想的健康狀態。

九、 健康教育與健康促進兩者的差距:

1. 在執行層面上:健康促進涵?#92;了健康教育,並融合了政府、經濟、法律,以及環境等各項因素的整合性策略。

2. 在發展時間上:健康教育發展在先,1790德國及1830美國即有衛生教育課程。

健康促進1970年代才開始。

3. 都是在協助人們改變其行為及生活型態,以達到理想的健康狀態。

兩者皆強調「預防」功能,屬初級及二級預防範疇。

十、 飲食所具有的五大營養成分: P.216

1. 碳水化合物2. 蛋白質3. 脂肪4. 維生素5. 礦物質

十一、飲食與健康教育方案實施家庭生活教育人員應注意之處:

1.專業人員的資格及限制2.方案設計的整合概念

3.參與對象的內容需求4.參與對象的限制5.其他

十二、環境教育:是指對環境認知價值及澄清概念的一個過程,主要是發展認識及重視人類、文化及環境互動關係的技能與態度,同時也承擔關切環境品質的決策,及自我的行為規範。

十三、環境教育:

1. 整體性概念:環境教育考慮的應包括自然和人為的環境,亦應包括生態的、政治的、經濟的、技術的、法律的、文化的各層面。

2.科技整合概念:環境教育應結合不同的學門才能了解人與環境的關係。

3.它是一項終身學習的教育,強調主動關心及參與環境教育的事物,並協助解決環境的問題。

十四、環境教育最常被提到的三個主要觀點:涵?#92;三個主要元素:美學、實證、倫理。

1. 從環境中教育2. 教育有關環境事物3. 為環境而教育

十五、環境教育除了三個元素外,另一個重要元素是:整體性元素。

十六、整體性元素:強調三個觀點間的互動性及重疊性,形成學習者對環境應具有關懷、體驗及參與。

十七、三個環境教育觀點的核心:「知識」、「情感」、「技能」、「課程設計概念」

十八、環境教育的方案與實施,從鉅觀到微觀不同的角度,特別應考慮的地方:

1. 方案應結合經濟、文化、政策等不同面向的因素

2. 地域性的方案特色3. 教育的多元化4. 環境教育強調從個人著手

第十一章 家庭生活教育方案之發展過程

一、 方案:是一個仔細考量需求與目標,綜合運用嚴種資源,創造並提供學習經驗的一個歷程。

二、 Maslow需求階層分為生理的需求、安全的需求、愛與歸屬的需求、自主的需求和自我實現的需求。

三、 需求評估:是利用有系統的方法來蒐集相關資料的一個連續過程,也是減少現狀與需要或期望狀態之間差距的工具。

四、 兩種不同的學習需求概念架構影響方案規劃者進行需求評估:

1.功能性觀點:將需求視為可測量的,可藉由實證方式獲得客觀的資料。

2. 賦權增能觀點:重視民眾主觀認知的需求,藉著主觀需求的建構及對社會現況的反省、批判,方案規劃者希望協助民眾獲得賦權增能的啟發,以改變現行的社會體制。

五、 泰勒將學習需求視為是一個人知識技能的現況與特定標準之間的差距。

六、 泰勒將個人需分為兩類:

1. 是指需要或欲求,是屬感覺需求。

2. 是指在某客觀標準下有所不足或缺乏的狀態,是屬規範的需求。

七、 Arcus等人提出三種基本類型的需求:

1. 感覺需求:是非常個人化,而且是建立在學習者對於該主題有關的經驗上。

2. 規範需求:指在可欲的標準與實際存在的標準間,存在一種不足或差距。是真正的需,隱含價值判斷。

3. 未來需求:是提供兒童及成人在進入生命全程下一階段時,對於所面臨的任務及預期性發展轉變預先做準備。

八、 家庭生活教育需求評估的三個W:

1. who:參與者、學習者。

2. what:指學習者的需求,特別是有關家庭生活教育內容的學習需求。

3. whom:界定者,由誰來決定學習內容。

九、 需求評估的歷程三要素:1. 詢問2. 學習3. 觀察

十、 需求評估的方法:1. 焦點團體法2. 問卷調查法3. 訪談法

十一、方案:是考量需求與目標,綜合運用各種資源,發展並提供學習經驗的一個歷程。

十二、方案涵?#92;三要素:

1. 意圖:方案的目標或目的。

2. 活動:指為達成方案目標所進行各項活動內容。

3. 資源物質:達成方案目標所需各項資源、安排等。

十三、方案具有以下特徵:

1. 彈性化2. 有次序3. 持續的4. 包含一個以上的活動

十四、課程:進行一段探究的歷程,現代課程的定義認為課程的概念是包括了完整的學習情境。

十五、方案發展:方案規劃者透過資料的分析,考慮機構的目標與資源,經過一連串溝通協調過程,確立了計畫的方案內容,並付諸行動的過程。

十六、進行方案規劃時,必須考慮的三種情境要素:

1. 方案所要服務的個人2. 贊助機構或組織3. 社區或社會需求

十七、方案規劃模式:是提供給家庭生活教育專業人員的一個思考方式,由於個人的行為深受其思考方式的影響,片段思考將造成片段的規劃,整體系統的思考,則可形成比較統整的規劃。

十八、規劃家庭生活教育方案須考慮下列問題:

1. 適用性的問題2. 複雜性的問題3. 周延性的問題

十九、系統:是由一組彼此影響的元素所組成,這些彼此互動的元素是為達成共同且特定的目標所組成。

二十、系統化教學設計:以系統化的觀念在訓練、推廣或教學的過程,訂定分析教學的目標,設計、發展教學內容,執行與評估教學活動,並根據評估的結果修正該教學系統。

二十一、系統化教學設計模式的五個階段:

1. 分析階段(1)問題分析(2)需求評估(3)方案目標訂定

2. 設計階段:

(1)訂定各課程單元學習目標(2)設計教學策略與活動(3)選擇教學某體(4)設計評量方式

3. 發展階段:(1)編寫教材或講義(2)發展教學媒體與教具(3)編寫學生手冊(4)發展評量工具

4. 執行階段:(1)實施前的準備(2)實施教學課程(3)實施學習評量

5. 總評鑑階段:(1)分析階段的工作與評估(2)設計階段的工作與評估

(3)發展階段的工作與評估(4)執行階段的工作與評估

第十二章 家庭生活教育方案之評鑑

一、評鑑:是透過蒐集資料、分析資料、發現證據、判斷結果、並提出建議的系統化過程。

二、新的評鑑概念:

1.評價是價值或優點的判斷。

2.評鑑可以對現象作質的和量的描述。

3.評鑑不只是為評定績效,更可以作決定。

4.評鑑對象可以是個人,也可以是方案或行政措施。

三、家庭生活教育方案評鑑:

1.系統化過程2.分析資料3.發現證據4.結果判斷5.提出建議

四、家庭生活教育評鑑的對象

(一)鉅觀的分類

1.家庭生活教育方案評鑑2.家庭生活教育政策評鑑

3.家庭生活教育組織評鑑4.家庭生活教育產品評鑑

5.家庭生活教育工作者個人評鑑

(二)微觀的分類

1.家庭生活教育方案計畫評鑑2.家庭生活教育方案執行評鑑3.家庭生活教育方案追蹤評鑑

五、評鑑人員需遵守下列五項準則:

1.系統性探究2.足夠的能力3.完整/誠實4.尊重他人5.一般及公共福祉的責任

六、評鑑模式作分類,其目的是為了瞭解不同評鑑類別有其特殊目的與應用。

七、評鑑模式分類

:(一)依評鑑時間分類1.前置性評鑑2.形成性評鑑3.總結性評鑑

(二)依評鑑系統分類1.行為目標模式2.背景、輸入、歷程、成果評鑑模式

八、CIPP模式結合四類評鑑,這四類評鑑可以分開執行,也可以整合起來依序實施。1.背景:旨在提供確定目標的依據。

2.投入(輸入):在確定如何運用資源以達成目標。

3.歷程(過程):在提供實施過程中的定期回饋給予方案執行者。

4.成果:則是在瞭解教育系統產生的結果。

九、家庭生活教育方案評鑑的功能:

1.增加相關人員對方案的瞭解2.檢討方案目標是否達成

3.修正或發展新的方案4.改進組織運作的過程

5.提昇組織的士氣6.做為人事考核的參考7.繼續爭取經費補助

十、家庭生活教育評鑑結果的應用

1.作為工具用2.作為概念用3.作為說明用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徐德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