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暑 品德教育 素雲提供 (空大書香園地)

國立空中大學100學年度暑期期末考試題【正參】科目品德教育

一、 為什麼人類的行為需要有所規範?為何法律的規範不足,還需要道德?

二、 希臘哲學家亞里斯多德認為道德是幸福最穩定的必要條件,為什麼?

三、 自由社會的公民需要哪些品德?為什麼?請從自由主義和民主政治的角度作答。

四、 職業為何需要講倫理?

參考答案:

一、(1)人的同情心有限、生存所依賴的物質資源限,如果人的行為沒有一定的規範,最後會因為競爭而產生衝突,人類的處境會變得更差,所以有理性的人為了長遠的利益,訂定規則、對行為設限,彼此遵守這對大家都是有利的。

(2)法律可以對違規者進行制裁,但是這種制裁只是外在制裁,在某些特殊狀況下當行為者發現其違法的行為不會被抓到,而且可以因此而得到好處時,他可能為了私利而違規。只靠法律的外在制裁要有效,必須盡量阻止這種搭便車的行為,否則一旦有搭便車行為發生,就會鼓勵別人也搭便車,最後社會可以接近「自然狀態」。但是為了使一般人的搭便車行為變成對自己不利,對違規的懲罰必須非常嚴重,而且也需要更多的執法者,需要更多警察、司法人員,需要越來越細的法令規定,也需要更多監獄,街道可能到處都要裝設監視器。因此這不但表示執法的成本高,也導致人民的隱私減少,更嚴重的是,我們可能還需要建立另一個監督機制,來監督執法者,因為執法者也可能違法。道德是一種內在制裁,有道德的人等於自己心中住著一個警察,這樣不但可以減少社會成本,也可以建構一個彼此關心、互相信任的和諧社會。

二(1)亞里斯多德透過功能論證,證明一個能夠發揮人的功能的人就是好人,也是幸福的人。由於人和其它生物不同、也是人的獨特點就是人擁有理性,所以能夠把理性充分發揮的人,就是發揮人的功能。將理性充分運用到實際生活中的人,就是具有實用智慧的人,而實用智慧能夠使人在適當的時間、適當的情境下,以適當的方式、適當的情感,從事適當的行為。所以具有實用智慧的人也是具有良好品德的人,因此良好品德的人也是人的最佳典範。

(2)品德是內在善,當然一個人的幸福也需要一些外在善,譬如:財富、榮耀等,但是外在善會受到環境和機遇的影響,一個人的物質條件是否富裕、身體是否健康、生活過得是否安全,都是構成幸福的必要條件,但是要得到富裕、健康、安全,都需要一點運氣,所以這些條件並不是穩定的,而一個要不要成為有道德的人確完全操之在己,所以在構成幸福的許多必要條件中,道德是最穩定的。而如果幸福是穩定的,幸福的追求應該依賴最穩定的元素,所以道德是幸福最穩定的必要元素。

三(一)從自由主義的基本精神出發,成熟的自由主義公民,最重要的是學習和不同主張的人和平相處,所以這樣的公民需要具有容忍歧見、公德心和禮節的品德。

(1)容忍歧見:人擁有自由,一定會產生不同的意見和想法,如果每一個人都是平等的,我們必須容忍別人表達意見的權利,否則就會產生衝突,如果要經營一個不同想法卻能和平共存的社會,容忍歧見是公民最起碼的品德。

(2)公德心:自由而不會變失序,就是建立在公共規範上,譬如法律和公共道德,就是維持社會多元而有秩序的關鍵,所以自由社會公民必須養成守法和重視公共道德習慣,這就是公德心。

(3)禮節:即使一個不參與公共事務、不投票、不關心政治的消極公民,也必須用平等尊嚴的態度對待其他公民,這就是禮節,譬如:不能因為對方是身障而瞧不起人,所以禮節是以平等的態度對待每一個人。

(二)民主公民:民主的基本精是人民當家作主,一個積極公民的決定不只影響到自己的前途,也影響到他人及下一代,所以任何想要參加民主決定的人至少必須有能力作主,因為民主公民需要的能力和品德包括

(1)推理和理性批判能力:理性思考才能作出較正確決定,批判能力才能正確評估政治人物的表現;(2)自主性和相互尊敬:自己真正有能力作主,才是負責任的積極公民,而想要參與公共決策的人,不只必須容忍不同意見,而且願意尊重對方,才能真正和他人達到理性對話的民主目的。

(3)開放心靈:沒有人完全不會犯錯,保持開放是願意接受比自己更好的主張,這樣才能實現

最佳的民主決策,所以傾聽他人的聲音,隨時準備被更好的道理說服,是民主公民應有的品德。

(4)公共合理性:民主最重要的是講理,所講的道理應該是公共所能接受的,所以公民必須具有公共合理性,願意提出一般人也能理解、對大家都具有說服力的理由。

(5)積極參與:冷漠是極權主義的種子,多數不參與的結果是:少數決定大家的未來,所以養成積極參與的態度才是合格的民主公民。

四、職業講求倫理有兩層意義,(一)從社會合作的角度來看:任何一種行業都是社會分工、創造社會共同福祉的一環,因此職業倫理就是個人適當扮演其分工角色的行為指引,輕視或違反職業倫理的人,等於缺乏社會合作的意願,這時候人際關係會失去應有的秩序。以醫生為例,如果一個醫生不重醫德,病人會對他失去信任,即使他的醫術高明,病人不得不仰賴於他,但是病人心中一定不會尊敬他,當這名醫生將來在其它事物上需要別人的幫忙時,別人也不會以社會分工所該有的態度對待。選擇擔任一種社會公認的職業角色,等於是向大眾承諾:願意遵守對於此一角色如何執行的公共期待和道德共識。如果從業人員忽視該行業應有的職業倫理,等於公然宣稱缺乏合作的意願,不但使得這個職業無法扮演促進社會利益的分工角色,也使得人們對於這個行業失去信心。以醫生為例,如果一個醫生不重醫德,譬如:病人開刀需要另送紅包,這樣的醫生即使由於醫術高明,病人不得不仰賴於他,但是病人及其家屬心裡一定很不愉快,病癒之後到處批評這名醫生的醫德是可以想像的事。如果這名醫生將來碰到官司纏身,幫他打官司的律師如果知道他醫德不佳,也許律師也會認為:對這樣的人,我何必要顧及我的專業道德呢?因此一個重視職業倫理的行業,等於展現這個行業願意和社會整體合作分工的誠意,這不但使這個行業得到信賴,其行業的成員也會贏得社會其他人的尊敬;而缺乏職業倫理的行業,不但得不到社會的信賴,人們對其成員也會產生不佳的印象。

(二)從個人角度來看:一個人如果只重視金錢、名譽、權力等外在價值的過度追求,不但容易違反職業倫理,也會威脅到內在價值的實現,所謂內在價值就是職業本身的價值。如果工作者忽視內在價值,表示他不能在工作中找到價值,也表示他不能從工作本身得到樂趣,對工作者而言,這樣的工作本身是沒有意義的。一個人能找到工作的內在價值,一定是把該專業的社會價值當成個人追求的理想:一個最關心社會正義的律師、真正關心人們健康的醫生、非常在乎交通安全的工程師,一定是具有服務取向的工作動機的人,只有這種人才能真正獲得工作的樂趣。換句話說,只有具有真正道德關懷的人,才能發現他們的工作有意義,因為每一個專業的最高目標,都是社會某一項道德理想的實現。也就是說重視職業倫理的人使自己的工作有意義。

國立空中大學100學年度暑期期末考試題【副參】06科目品德教育

一、請說明道德是相對還是客觀?pp.29-37.

二、請說明道德所產生的內在制裁有何意義?pp.68-74.

三、請說明正義問題對於效益主義(Utilitarianism)構成的挑戰是什麼?pp.105-116.

四、一個具有審議民主素養的公民,需要具備哪些品德?pp.140-166.德行取向之品德教育理論與實踐 李琪明 (台灣師大公民教育與活動領導學系教授)

2003 年刊登於哲學與文化,351 期,153-174 頁

摘 要

本文係以教育角度為關切點,嘗試論述德行倫理學運用於品德教育之理論與實踐面向。

首先,藉由探討Aristotle 及A. MacIntyre 二位古今倫理學者之思想,歸納傳統與當代德行倫理學諸主張與特點,並引為理念基礎。其次,探討品德教育因受德行倫理學影響所具之理論特點,包括: 1.兼重理性、情感與行動等層面,並期達致知行合一;

2.強調

自由與關懷,並以中庸之道達致具卓越品質之全人;3.著重修德過程,並強調在實踐智慧中加以開展且養成習慣;4.強調德行係多元共識之社會建構,亦是內在善之展現。再者,針對德行取向品德教育的實踐部分,除介紹當前美國推行新品德教育運動並蔚為思潮之外,並以我國實施數十年德目教學即將因教育改革而有所轉變為之對照,藉以思考影響品德教育實踐之相關因素。最後,本文提及德行取向之品德教育固有其特點,但在理論與實踐上亦仍有其若干限制,故其乃動態發展之教育歷程,亟須於理論與實踐之反省及批判中,持續修正與不斷更新,以開創道德教育深度思維與多元反省之視野。

關鍵字: 德行倫理學、品德教育、道德教育

壹、前言

德行倫理學(virtue ethics)係現代倫理學思潮之一,亦為規範倫理學中除目的論與義務論外之另股新興力量。約自1960 年代前後起即有多位學者(諸如E.Anscombe,P.Foot,A.MacIntyre, B.Mayo, E.Pincoffs, R.Taylor等人)針對以規則主導(rule-governed)或行動中心(action-centered)之既有規範倫理學系統提出批判,其主要論點歸納有四(Pojman,1990) :一是認為以行動為主之倫理學,缺乏激發行動之動機因素(motivational component),僅僅依據結果或義務而為 ; 二是行動倫理學乃奠基目的-合法模式(theological-legal model ),但此種源自於神學與自然法則之典範,於今強調人之主體性時代趨勢中,似已不再適用 ;

三是行動倫理學往往忽略道德之精神層面(spiritual dimension),尤以關於情感之適度表露與人格陶鑄等多未提及 ; 四是行動倫理學之道德決定似處於真空狀態之理性原子式思考,忽略傳統或文化所提供之道德共有脈絡(communal context of ethics)。故德行倫理學迥異於行動倫理學,其著重於「行動者」(agent)而非「行動」(action) ;關注於「是」(being)什麼而非「做」(doing)什麼;期許於「我應該成為怎樣的人?」(What sort of person should I

2 become?)而非「什麼是我該做的?」(What should I do?)(Pojman,1989)

J.Dewey 曾於《民主與教育》(Democracy and Education)一書提及:「哲學理論沒有阿拉丁神燈那種魔力,能把它所要建立的價值一下子變出來。……經由教育,哲學將人們導向理想的生活方式,教育則是將哲學具體化及實驗的場所。」1 德行倫理學與教育之關 係亦可做如是觀,前者在現代哲學思潮之復興,進而乃促成德行取向(virtue approach)之品德教育(character education)再度受重視,二者可謂相伴而生。然本文重點並不在於對德行倫理學之深入探討與詮釋,而在於統整傳統與當代德行倫理學之主張與特點作為基礎理念後,乃自教育角度,分別論述德行倫理學運用於品德教育之理論與實踐,期以開創道德教育之深度思維與多元反省。

貳、德行倫理學之主張與特點

一、傳統德行倫理學

關於德行倫理學之主張須溯自希臘三哲之Aristotle( 384-322B.C.),其《尼各馬克倫理學》(Nicomachean Ethics)係針對倫理學闡述相當完整且結構嚴謹之著作,可謂開啟德行倫理學濫觴。該書主要討論人類存在與倫理學之本質,提出人生追求之終極目標亦是至善之最高範疇--「幸福」,而幸福即是「靈魂遵循完美德行而生成之一種實踐活動。」

2惟幸福由何而來 ? Aristotle以為「幸福不是神的贈禮,而是透過德行,通過學習和培養得到的。」

3 由此確認德行是個體生存於社群中,以獲致美好生活之重要關鍵。

德行既為倫理生活之重點,何謂德行殊值深究。據Aristotle之看法,德行包含倫理德行(moral virtue)與理智德行(intellectual virtue)二類,倫理德行來自社會風俗,理智德 行出於思考;故倫理德行在倡導良好習慣之養成,理智德行則是在於使倫理德行之範疇加以拓廣與加深4。就倫理學角度言,倫理德行尤被強調,Aristotle於其書中之主張略以:「我所說的倫理德行,它是關於感受與行為的,在這裡面存在著過度、不及與中間, 例如恐懼、堅定、慾望、憤怒和憐憫,總之,感受到痛苦和快樂。這有的過多有的嫌少, 兩者都是不好的,而是要在應該的時間、應該的情況、對應該的對象、為應該的目的、 按應該的方式,就是要在中間,這是最好的,才屬於德行。在行為中同樣存在過度、不 及和中間……德行就是中道,是對中間的命中。此外,過失是多種多樣的,正確只有一 個,由此可以斷言過度與不及都屬於惡,中道才是德行。」5 另其亦提出「德行作為對於我們的中道,它是一種具有選擇能力的品質,它受到理性的規定,像一個明智人那樣

1 本段話轉引自J.Dewey 原著,林寶山等中譯之民主主義與教育一書338 頁,不過筆者認為該書原名”Democracy and Education” 譯為<民主與教育>較為適宜。

2 引自苗力田及徐開來所譯之<亞里斯多德倫理學>一書37 頁,原文為《尼各馬克倫理學》(Nicomachean

Ethics)第一章(以羅馬字I 簡寫)1098a 頁, 15-20 行,以下本文皆縮寫為NE 代表書名, I 表示章次, 頁及行二 字不標出;另書中將virtue 翻譯為德性,筆者認為「性」一字傾向於本性與天生,此與強調後天學習的概 念有些不符,故皆以「德行」二字代之。

3 同註2, 41 頁,NE I 1199b10-20。

4 同註2,53 頁,NE II 1103a14-24。

5 同註2,61 頁,NE II 1106b25-30。

3提出要求。中道在過度與不及之間,在兩種惡事之間。在感受和行為中都有不及和超越 應有的限度,德行則尋求及選擇中間。所以,不論就實體而論,還是就其之所以是的原理而論,德行就是中道,作為最高的善和極致的美。」6

由前述可知德行強調之中道(golden mean),乃指「發而皆中節」、「君子而時中」之中庸之道,故過與不及均屬不當。換言之,中道並非數量上之平均數或平庸之意,反是種追求「卓越」(excellence)之最適切點7。故Aristotle認為 :有關德行,若以物品比喻,只要某物具有某種德行,意思就是其不但狀況良好,並且要有極優良的功能,例如眼睛的德行,就須功能正常且要明亮;而人的德行亦同,德行就是使人成為良善,並養成具有品德(character)的一種卓越氣質(disposition)。

8然德行又從何而來 ? Aristotle主張德行既非出於本性,亦非反乎本性生成,而係自然地接受與透過習慣(habit)養成而達致,習慣則透過實踐將之開展,如其所述 :「我們自然地接受那些事物,先以潛能的形式把它攜帶,然後在實踐活動中把它開展出來,正如其他技術一樣,我們必須先進行實踐活動,才能獲得這些德行,就如同技術必須透過製作才能真正學會。」

9綜合歸納Aristotle之德行倫理學,其具若干特徵10: 一是德行蘊含了理性、情感及行動;二是德行乃出於自願,並強調人的自由、自主、慎思與抉擇;三是德行乃以中庸之道為目標,避免過猶不及,以達致卓越;四是德行在於知行合一,且每種德行均蘊含了實踐智慧;五是德行是由後天努力修德而成,其亦是一種習慣養成的結果,進而形成一個人的品德;六是擁有美德的人,必然因相關的行動而帶來快樂或幸福。

二、當代德行倫理學

論及德行倫理學之復興當以A. MacIntyre 為最佳代表,並以其於1981 年出版之《德行之後》(After Virtue)一書最具影響力。MacIntyre在書中除承繼Aristotle強調德行傳統外,並試圖解決諸多德行中是否存在共通之核心概念(core conception),以及社會活動中 是否有重要必須成份等問題jman,1989)。

MacIntyre 首先分析Homer, Sophocles,Aristotle,J.Austen, B.Franklin,新約聖經與 中世紀一些思想家所提出之德行,初步發現德行不僅有其相異或無法相容之意涵,且其 所著重德行之優先順序亦存有極大差異;若將此推演至不同文化脈絡(例如日本文化與美 國印地安文化之比較),則更可映證德行在各個特定時空中之不同意涵(MacIntyre,1984)。惟MacIntyre指出,縱存有差異似仍可歸納出三類德行(MacIntyre,1984;林火旺,1999): 第一類乃強調德行是一種品質(quality),此品質可使人們執行社會角色的需求, 譬如Homer史詩中所描述的德行,即強調是善盡其某樣社會角色所應當表現的作為,所6 同註2,62 頁,NE II 1107a1-5。

7 此觀點可參考Hartmann,N.(1963)Ethics(3thed.)London : George Allen & Unwin,pp.407-432。Hartman詮釋Aristotle的理論係以半圓中的直徑兩端分別表示過與不及,將弧形上的頂點視為中道。

8 同註2,61 頁,NE II 1106b15-25。

9 同註2,53 頁,NE II 1103a25-30。

10此段統整文字乃參考黃藿(1996)理性、德行與幸福—亞里斯多德倫理學研究,209 頁;以及曾仰如(1989)

亞里斯多德,388-393 頁二書內容綜合而成。

4以是從社會功能的角度加以界定德行;第二類係強調德行本身是達致良善生活的要素, 其可稱為以幸福人生(包括自然的或超自然的世界)為目的之內在手段,例如Aristotle主張 依據德行而為的生活即為幸福,而新約聖經的思考主軸亦雷同;第三類則是從效益(utility)的觀點來談德行,主張德行是達到快樂(指成功或財富)的一種外在手段,例如B.Franklin指出遵從貞潔純樸(chastity)的德行是為了健康和後代子孫,故顯露出其外在價值。

衡諸前述三類德行之不同界定,MacIntyre 仍意圖從中尋求出統整諸多德行之共通 概念,指出無論是德行界定為社會角色、美好生活或是達到效益,均係依循著概念發展之三邏輯階段(MacIntyre,1984) : 第一階段是需要先對此一概念加以背景陳述(background account),其將之稱為實踐(practice);第二階段是凸顯維繫該時空的人類生活有關敘事性秩序(narrative order)的特點,即為既存且維繫該時空脈落的秩序,即德 行;第三階段則是繼而對此道德傳統予以重新補充與詮釋,以形成新的德行界定。由此, 實踐便成了統整諸多德行而歸結出共有的整體概念。

MacIntyre 進而認為,實踐是藉由社會既存之人類合作,所建構之既複雜又一貫之形式,透過此種活動形式可嘗試獲致最適切之卓越標準(即為德行),此標準乃屬活動之要素,進而透過此一最佳標準可實現人生之目的與善價值,故德行可謂是維繫實踐且內在於實踐之必要條件,亦即各社會活動均存有重要必須成份(MacIntyre,1984)。此外,包含了 卓越的標準、遵從規則與善的達成,故每當進行某一個實踐時,意味著必須接受一個標 準以及此一標準的權威性,因為每個實踐均有其歷史性,一個人必須先融入其規則中才 能有所超越;二是實踐的最佳標準乃為達到內在善(internal goods)而非外在善(external goods),因為外在善常是以一種競爭的形式去爭取名利、權勢或所有物,導致明確輸贏的結果,而內在善則是促進整體相關社群的共利;三是實踐並非是技藝(technical kills)亦非制度(institution),因為實踐固然須要技藝,更關注技藝所達的目標,不過實踐是著重歷史層面且並無不變或固定的目標,另制度著重的是外在善,而實踐則是著重內在善,因此依據德行才能彰顯實踐的內在善與達致該時空的善目的。

歸納MacIntyre德行倫理學之主張,其所謂德行是指一種人類經由實踐過程中,所獲 取而得之品質,擁有並熟練此一品質可使人們達到良善,此良善是內在於實踐之價值而 非外在目的。故其理論特點為: 一強調德行是實踐之最佳標準與品質;二主張德行是一種內在善之展現;三凸顯德行是要在實踐中開展並非天生;四提出德行與社會歷史文化具有重要關聯性。

參、德行取向之品德教育理論重點

一、品德教育之名稱與內涵

不同倫理學取向有其互異之教育目標與歷程,故德行取向之道德教育不僅在名稱上稱為「品德教育」(character education),以與一般「道德教育」(moral education)有所區隔,其亦具有與其他道德教育取向有所差異之特點11。首先論及品德教育之名稱11 廣義德行取向道德教育之理論基礎,除德行倫理學外,有時亦包括義務論;但本文僅採狹義觀點,將德問題,何以稱之為品德教育 ?

理由有二 :

一是消極性地避免混淆與誤解,因當代論及道德教育泰半是自心理學角度出發,強調價值澄清(value clarification)或道德認知發展(moral cognitive development),並以實徵性研究典範為主,故與強調核心概念之品德教育有所不同;二積極性地希望凸顯「品德」二字之特點,因品德(character)即多數德行(virtues)之累積與習慣養成,德行亦可說是品德之其中蘊含特質(Carr & Steutel eds.,1999)。

論及品德教育內涵,依美國當代品德教育推動之學者T.Lickona主張,品德乃包含三個相互關連且具影響之層面(Lickona,1991): 一是道德認知(moral knowing)層面,包含對於道德議題之意識與察覺、理解道德價值、具有角色取替能力、有道德推理能力、能慎思與做決定、以及自我知識統整等內涵;二是道德情感(moral feeling)層面,包括具有良心、自尊、同情、珍愛善價值、自我控制與謙遜等重點;三是道德行動(moral behavior)層面,包括實踐德行之能力、擁有實踐之意願、以及進而養成習慣等內涵。故經此多元內涵可得知,品德教育是期望學生成為知善(心智習慣)、樂善(心靈習慣)與行善(行動習慣)等具道德教養與成熟之人,並使之能擁有良善之道德生活。

二、品德教育之特點

由Aristotle演至MacIntyre等人之德行倫理學復興,加以前述品德教育之興起與內涵,可歸納與推演出德行取向品德教育特點為:

(一) 品德教育兼重理性、情感與行動等層面,並期達致知行合一

品德教育強調統整與多層面教育,不僅重視長久以往西方哲學與教育傳統所強調之理性思維與判斷,且益加重視情感與實踐對品德培養之重要性。換言之,情感與情緒在教育過程中,時而被誤為難以控制且產生負面影響之源頭,然品德教育之主張乃對情感與情緒存有中性甚或正面看法,進而強調「德行倫理學基本上要對理性、情緒、各項德行(美德)、完美的人格與美好的生活進行哲學思考,其目標是要培養出實踐智慧來管理各項情緒,並經營感情生活。」(黃藿,1996:203;2002:1) 誠如「水能載舟,亦能覆舟」原理,品德教育絕不能忽略情感層面,必須使理性、情感與行為達致和諧狀態,方是適切與有效之教育。另在教育中,「知行不一」或「知行脫鉤」現象時而有之,品德教育藉由動機之激發與良好習慣養成等策略,並以理性慎思與情感和諧等層面加以統整,較可使知與行得以合一。

(二)品德教育強調自由與關懷,並以中庸之道達致具卓越品質之全人德行倫理學既強調以行動者為本之倫理取向,品德教育亦係針對全人之一種教育。故品德教育不僅是種品質選擇傾向而已,更是對德行關懷與承諾所展現之特質;進而在此卓越特質上,統整為重視心靈之全人教育(Carr & Steutel,1999)。是以此種全人教育所展現者不僅是種不偏不倚之中庸之道,亦是種自由與自然精神之發揮與美感之呈現。易言之,「德行之美感是來自於自由而不是壓迫,唯有出於自由共鳴的和諧之美才具有意義,故德行倫理學所強調的氣質養成,將有形規則化為無形慣習,正是一種潛移默化的行取向道德教育與受德行倫理學影響產生的品德教育視為同義。

6自然精神。」12

(三)品德教育著重修德過程,並強調在實踐智慧中加以開展且養成習慣德行非由天成,因而品德教育須在順應本性之基礎上重視修德過程。於修德過程中一要強調在實踐智慧主導中藉以養成良好習慣,亦即德行之養成並非空想或盲目,須在日常生活中履行且須有實踐智慧之引導,藉以表現適切卓越之言行,進而形具某些特質之習慣;二則強調典範性人格 (paradigmatic character),即道德標準僅在具有實踐智慧之有德者身上方可找到,因而品德教育之修德過程中,是否提供正向榜樣之學習與適切身教等,均為品德教育成效與否之關鍵(黃藿,1999;2002)。

(四)品德教育乃係多元共識之社會建構,亦是內在善之展現任何德行並非孤立於時空而生,乃源於家庭、學校或社會等之價值而成,故品德教育亦非中立,其價值基礎則在於社群(community) (Molnar,1997)。此有關社群意識呈顯出三點意義(Molnar,1997): 一是強調將個人之現在與其傳統與未來相互連結,以形成過去、現在、與未來之歷史延續性,故德行並非與其歷史切割,亦非有古今優劣之別13;二是將個人藉由參與進而與其群體文化相互連結,以創自由多元文化脈絡中之共識,故德行實乃該社會脈絡之核心價值,群體則為達此核心價值共同努力;三是社群有賴共創共建而成,各德行亦即是種社會建構,但卻非依外在目的與需求而為,而係由外在善轉為內在善之展現。

肆、當代品德教育之實踐舉隅與啟示

一、美國之品德教育

(一)美國品德教育之興起與發展

品德教育對美國而言並非新概念,其實早於1920 年代耶魯大學心理學家H.

Hartshorne 和 M. Mayer即提出恢復傳統品德教育(是指美國建國初期之國家認同教育)之呼聲,其立論基礎以為品德教育之功用在維繫社會秩序並促進社會化為目的,故若干 品德特質在當時社會仍屬需要,諸如忠誠、愛國、勇氣等。然面對1960 年代個人主義(personalism)盛行,誤用自由與權利概念,不僅導致品德教育式微,有關道德教育之研究亦傾向相對化(例如價值澄清等方法)與過程化(例如道德兩難討論等),往昔之核心價值受批判,甚而被標籤化為意識型態灌輸之污名。

直至1980 年代,美國面臨校園與社會問題愈益嚴重之情況,品德教育之迫切需求乃再度浮現,加以倫理學中德行倫理學之復興思潮推波下,新興(或稱當代)品德教育始獲大眾認同,並以重視教育內容勝於過程、重視社群勝於個人、以及重視統整人格勝於單12 此乃引自筆者本學期授課倫理學,學生蕭敏亨所繳交報告部分內容文字,其稱此一概念引發得自於本校教育系林逢祺教授。

13此處強調的是德行與不同時空的關聯性,但非主張個人或文化的相對主義。

7一認知或情感面向為特點14;此外,當代品德教育強調多元、民主、活潑及以學生為本位之教學方法,以與傳統品德教育較為標準化與單一化之方式加以區隔。

美國在新興品德教育推動歷程中,陸續成立諸多官方與非官方組織,紛而規劃與推動相關方案與課程,是以蔚為品德教育發展之重要里程碑,如: 1987 年全國學校董事會(National School Board Association)推動一個超過15,000 位地方學校董事成員參與 之品德教育方案;1992 年督導與課程發展協會(the Association for Supervision and Curriculum Development)召開全國品德教育會議,同時成立傑佛遜倫理中心(Josephson Institute for Ethics),成為推動品德教育之據點,該組織於次年更蛻變為品德教育夥伴(character education partnership)之非營利與非官方全國性組織,迄今仍為長期發展青少年品德與公民德行之重鎮;1995 年美國官方始重視品德教育,以獎勵制度鼓勵各州推動品德教育方案,並舉辦品德學校之甄選;1996 年推動品德教育運動之成員共同簽 署品德教育宣言(Character Education Manifesto),強調當前教育改革之重心應為品德

15。品德教育於美國各地如雨後春筍不斷地萌芽發展,然在多元豐富中或有可能喪失其本質精神,故在1995 年時,「第四R與第五R中心」(the Center of 4th R & 5th R)(即強調尊重與責任)主任T.Lickona 等人提出「有效品德教育的十一個原則」(Eleven Principles of Effective Character Education ),作為學校推動品德教育之重要指標p://www.character.org the Character Education Partnership):

1.品德教育是促進核心倫理價值(例如關懷、誠實、公平、責任、自尊尊人等)以成為良好品德之重要基礎。

2.品德乃包含認知、情感與行動等多元面向,以使學生能理解核心價值、關心核心價值並將之付諸行動。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徐德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