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96年科技與文化重點整理6-7章

92年學長之重點

第六章 科技發展與藝術表現

一、 請說明技術與藝術的關係,及其主要的改變情勢。

答:

  藝術屬於文化中的表現系統,運用感性的方式,例如文字、繪畫、建築、雕刻、音樂……等等,來表現某一歷史性團體(如一民族)的終極信仰、認知和規範,甚至表現其對於全體存在與個體生命的感受,因而形成種種文學、藝術的活動與成果。

  傳統上,「藝術」的觀念與「技術」有密切的關係。基本上在傳統觀念裡,生產的技術和藝術創造都歸屬於創造的科學。例如,希臘哲人亞里斯多德(Aristotle)曾按照人的心智作用,分為三個方面來分類知識。他區分了三種心智活動,一是理論(theoria);二是實踐(Praxis);三是創作(poiesis)。亞里斯多德根據這三方面的心靈?#92;能,區分出三種主要的知識或科學:「理論」包涵了物理、數學及形上學。實踐部份包涵了倫理學、政治學與經濟學。創作的部份,則涉及詩學、修辭學和生產技術。由此可見,技術和藝術均屬創作,創作亦需兼具技術和藝術。

  此一想法一直影響了古希臘、中世紀,甚至文藝復興的藝術觀。尤其文藝復興的藝術家們,不只停留於過去「創作」需兼具「技術」與「藝術」的想法,而且更實踐了兩者的結合。像杜勒(Durer)、阿博蒂(Aberti)、?F文西(Da Vinci)、米開朗基羅(Michelangelo)、布內雷斯基(Brunelleschi)、瑪撒丘(Masaccio)、芒帖納(Mantenga)、德拉芳切思卡(Piero de la Fancesca)……等人,都是技藝精湛、理論與實踐兼具、精通藝術與技術的大師。

  就以達文西為例,他不但是非常了不起的藝術大師,創作了不少像「蒙娜麗莎」、「聖母領報」、「三王來朝」、「最後晚?#92;」……等曠世名作,而且他也精通於數學、幾何、解剖、建築……等種種科學與藝術。他曾設計了?#92;多橋樑、武器、機械,甚至構想了像降落傘、飛行器、火箭炮……等超時的技術產品。文藝復興多的是類似達文西這種兼具藝術與技術的人。也因此,名藝術家潘諾夫斯基(E. Panofsky)便曾在其名著《藝術作品及其意義》(L’ Oeuvre d’art et ses singfications)裏論及文藝復興時說到「結合了科學與藝術……在此時期,最偉大的自然科學的進步都是出自工程師的作品、工具的製造和藝術家……。」

  不過,由於近現代科技的發展,技術與藝術有逐漸分離的趨勢。一方面,藝術儘量從技術領域撤退,盡量避免與科技攪和在一起;另一方面,技術似乎逐漸失去了美學或藝術的價值。所幸晚近這兩者又有逐漸復合的趨勢。不但照相、電影等都成為藝術創造的新領域,而且連電視、雷射、電腦……等也都成為藝術創作者的新工具。甚至工業產品、工業設計……等,也都越來越重視美感與藝術的價值。不過值得注意的是,當前科技發展所提供的藝術與美感的趨勢,較多屬於大眾口味的美感特質,環境與人的互動、都市生活情調的營造、身體美學的建構等等,尚未能達到純藝術的境界。

  有鑑於科技發展的神速,我們有必要進一步認識科技發展對於藝術的深刻影響。一般說來,現代科技的發展改變了人類的全體存在處境、改變了人類所思所感的對象,並改變了人和對象的關係。由於藝術家敏於感受、善於表現,因此其活動和作品最會顯示文化的處境。此外,科技發展將人導向嶄新的存在處境,促使人變革已有的價值、創造新型藝術,在科技的影響下,當代藝術可有以下幾點明顯的變遷:藝術時空結構變化、摒棄傳統藝術原理、創作題材更新、探索新的創造泉源、新形式的尋求。

(一) 空間結構的變化:

  首論空間。自西方近代以來,在數學、物理、地理學、藝術……等皆表現一致的空間觀。四百年來雖有一些細節上的改變,卻大體上顯出基本的一致性。自十九世紀末、二十世紀初,才開始發生根本的改變。

  大體來說,近代藝術中是以歐幾里得幾何學為基礎,運用透視法則來再現視覺於巨觀層次所把握的事物表象。無論空間被認為是一客觀的感性材料(經驗主義)、或一思想的表象(理性主義),或感性的先天形式(康德),它皆是一個穩定而統一的系統。文藝復興以降的近代藝術的空間觀念可分述為以下三點:

1. 自然界或實在界的空間為一幾何空間,是由長、寬、高三個向度合成的立體形狀。

2. 以二向度的畫面來表示三方度的立體空間之時,可以運用線條來表現長、寬、高。線條之進行在畫面上縱會消逝,但全部消逝之皆會集中在畫的底部的某一點上而有究極的統一點。

3. 用色彩和光所表現之形式基本上亦線條所表現的形式相符合,因而色彩系統與線條系統亦有統一性。

整體來說,近代藝術的空間是把世界作為一個舞臺空間來看待。人生如戲,自然歷程亦如戲,人和物體在世界舞臺上演出各種事件和現象,一如戲場上所見。此種空間觀統治了西方近代文化達四世紀之久,其中雖有細節上的變動和新因素的加入,是由於題材的更新。過去基督宗教藝術的主題,例如基督、聖母、聖家……種種聖經故事題材在幾世紀以來似已畫盡,文藝復興時重現的希臘神話亦然。逐漸,像法國大革命、科學發展和工業革命造成的社會狀態又成為題材。這些是由於場景轉換而加入的新因素。至於細節上的變動,則是增加了一些新的情節,製造一些變化,無論如何,這也只是在統一的空間架構上所做的變奏而已。人物重視圖畫性,圖像重視新聯想,極端發揮想像力,甚至連旋律、風景都予以變奏,但基本上,空間結構仍是一致的。

然而,在科技發展的影響下,現代藝術最重要的空間結構本身的改變,針對文藝復興以來的空間觀的三點原理,我們分述其變化如下:

1. 空間不再只是一個三向度的立體結構,而是加入了時間向度,成為四向度。自1830年起已有波里愛義(Bolyai)的非歐幾何出現,物理學亦漸不受制於機械力學。藝術家亦不再使用歐氏幾何的理想線條。空間不再是實物的屬性或包容,藝術家亦不再依統一的觀點和線條與色彩的協調來計算效果。例如:塞尚(P. C’ezanne)使用如圓、方、圓錐等基本形狀來重新構成空間,而不以空間為物體聚集之所。立體派在空間之中引入了時間的向度,設法使之成為四向度的構造。正如吉迪翎翁(S. Gideion)所指出:立體主體給予了二十世紀的藝術最為決定性的導向。這亦受到立體派的科學家朋友們的影響,例如明寇斯基(H.Minkowski)在1908年便宣稱:自今以後,時間和空間,分則消失有如陰影,合則維持真實存在。電影的發明亦引起藝術家們的注意,想法子使形象起運動。立體派把運動的概念和移位的概念結合起,把古典形式的輪廓排除,在畫的平面上平置並架疊起現實的部分片斷,因而創造新的知覺向度。

2. 自立體派開始,現代藝術與文藝復興以來的透視法決裂,嘗試用相對的方式,從不同觀點來感知對象,不再接受空間的統一觀點。當代藝術不但加入了時間的因素,而且透過「同時性」和「運動性」兩觀念,從不同角度來呈現畫面。這點與科學上的進展密切相關:愛因斯坦在1905年關於運動體的電力學的論文中提出了同時性(simultaneity)的觀念,自此以後,當代物理學不再把空間當如同牛頓物理學中那樣絕對靜態的、統一性的系統,而是從運動中的多元觀點來思考空間。空間的統一性遭到摒棄,從此在建築、繪畫、甚至理論冥想中的新的空間知覺,都是一種多元結構化的空間。西方自近代以來的統一空間觀被多元的空間觀所取代。

3. 現代的空間知覺,亦打破了線條的表象系統與色彩的表象系統之間的統一性。文藝復興時代的藝術家,借用達文西所提供的光影法,營造出陰影的地帶,透過顏肥的暈混來維持形式的統一性,這是以顏色來為輪廓的形式服務。但自印象派起,便放棄物體形式的優先性,使用色點的輪廓只由色彩來暗示。梵谷(V. Van Gogh)用顏色表達深度與情深,雷諾瓦(A. Renoir)用色彩表現親近的對象,打破有距離的旁觀,使其所繪之對象皆如可用眼、手觸摸一般。雷傑(F. Leger)認為每一色彩就是光,對象的每一部分皆出現光,皆可帶光,而不是由統一的光源來主宰色彩、區分光影。他用顏色來引入多元空間、深度、距離。至於畢卡索(P. Picasso)的空間世界則是由毗連和曲界的原則所構成的,重視連續體與細節的排列,因此畢氏的空間更接近銳曼(Riemann)的愛因斯坦的空間觀。總之,當代藝術認為顏色、線條本身就有其意義,不必為了表現實物纔有意義。

(二) 時間結構的變化

  次談時間結構的變遷。在廿世紀初期十年內物理學發生的大革命,主要與時間觀念的變化有關。在此以前,人們認為時間是客觀之物,如亞里斯多德認為,時間是認知主體使其感性經驗成為可能的內在條件。愛因斯坦帶來新的時間觀:第一、時間與空間結合為第四向度;第二、提出同時性的觀念。在當代日常生活和藝術創作中,運動和速度扮演越來越重要的地位。每一個人每一天皆會經歷到迅速移動的經驗。運動之迅速改變了當代人評價的方式,非但速度本身,而且事物彼此的關係,例如古今、遠近、甚至因果的關係,皆大不同於前。原先舊的知覺方式認為毫無關係的事物,現代都彼此連接了起來。科技產品如電視、電影皆涉及了運動的連續性,因而促使藝術家努力表達人類對於速度和運動的反應。

 例如,未來派重視科發展和工業社會中生命的動感,它所處理的題材多為工廠、港灣、飛機、船舶……等,特別重視其中運動力和速度,在處理方法上常把物象分解為?#92;多線和面,來表達運動的連續與無止的進行,並將此動作力以線條表出,加以整理、和諧與錯綜,以之表現心中的激盪、驚亂或愉快。一般說來,未來派的作品常以運動、速度、時間之特性直接命?W。除了未來派以外,新的時間觀亦表現在其他畫家和藝術家當中,例如杜桑(M. Duchamp)的作品「下樓之裸體」(Nu descendant l’escalier)亦是用數學方式來分解運動,以表現一個正在下樓的運動中之裸體人物。建築和都市設計亦需考慮時間和運動,交通的設計往往需考慮不同速度和運動系統,例如人行道和車行道之區別。

二、 請說明當代藝術對於實在論原理的質疑與否定。

答:

從哲學上看來,西方傳統文化的兩個基本組織原理在於:一、實在論理論,相信經驗(尤其感覺經驗)所提供的世界之真實性;二、理論性原理,相信理信及其法則可以組織一個合理世界。由於科技的發展改變了人類的全盤存在處境,這兩個原理在當代文化的各方面,例如科學、藝術、哲學等等,皆遭到懷疑。就藝術而言,更特別顯著和激烈地表現對這兩原理之摒棄。

  拒斥實在論理論

    誠如康汀斯基(W. Kandinsky)所指出,現代藝術就是以拒斥實在論理論為起點。康氏在評論莫內所繪的「乾草堆」(Les meules)時說:「直到這以前我都只看到自然主義的藝術。驀然,我首次選到一幅按目錄說是乾草堆,但我卻辨認不出來,在作品中涉及的對象雖屬不可或缺的因素,對我而言卻失去了重要性,這一切對我而言仍很模糊,我還無法預測此一發現的自然結果。」從印象派到立體派到抽象藝術,我們越來越看不到任何在感覺經驗中呈現的實在物體。如果我們抱著觀賞再現於畫板上的實物的態度來看現代藝術,則完全看不懂現代畫。今日藝術已然與實物完全切斷關係,而尋求按照自律的規則去發展,至於實物的再現則留像攝影和電影等科技產品去把握了。

 換句話說,在現代藝術中,原來在實在論觀點下所看到的事物逐漸逃逸,變得模糊,以致消失。代之而起的是事物的內在精神。再現的、表象的世界被放棄,現代藝術試圖剝棄表層而直溯神髓。從表現派、立體派、抽象派……等等現代藝術層出不窮的流派當中,我們可以指出一個重大轉變:放棄實物,走向新秩序;從一個藝術的零度起點出發,探索迄今尚未定型的表現方式。這是科技改變了人所追求的則是隱藏在事物表面之後的能量的轉換,至於實物的表現及其運動之再現,已經有充分勝任的科技產品(照相機)來擔任。現代藝術亦如是:放棄感?惜漁e而走向從零度起點上的再建構,至於實物只成為一藉口或引子而已。

三、 請說明當代藝術對於理性論原理的質疑與否定。

答:

  現代藝術的種種發展,表現出現代人對於傳統理性主義所造成的新秩序投以不信任的眼光,試圖從更原始的源頭出發,建立新秩序。新秩序可能亦是依據某種合理性,但絕不是傳統意義的理性。

  在現代文學與藝術裏,這種對於理性主義的排斥現象表現得最激烈和具體。自象徵主義開始,創作者便力求超越邏輯心態。在文學或使用超越精確語意之外的意象,來獲致世界上潛藏的更深刻、更隱微的意義。脫離精確、清楚的邏輯規定,而展向模糊、不確定的層次,盡量順服於潛意識的出現。在繪畫上,莫羅(Gustave Moreau)和雷東(Odlion Redon)等人象徵主義皆繪出一個如夢似幻之境,呼喚著潛意識的出現,預示了後來更超現實派宣言之旬。第一次世界大戰以後的達達派和超現實派更先後從消極面和積極兩面來摒棄傳統理性論的原理。由查拉(Tristan Taara)和阿爾普(Arp)等倡導的達達主義(Dadsaism)可以說代表了一種否定的?#92;能(fonction de ne’gativit’e),極力否定、破壞前述實在論原理和理性論原理的美學觀和價值觀,因而表現出純粹的破壞主義及虛無主義。其後,超現實派(Surrealisn)則不止於求破,更求所以立,因此探索佛洛依德所昭示的潛意識的領域或夢境。由於掙脫了理性的控制,因而進入潛意識中最為隱微難求的層次。

  按心理分析理論來說,潛意識中的慾望是吾人所有一切有意義的活動最為原始、最深刻的動力。由慾望而來的意義追求若不獲滿足就會絲毫不經意識的控制而直接表現於夢境、肉體症狀、失語症、書寫錯誤等現象。超現實派藝術的主旨就在於把握住表現在睡夢中、在自動書寫、在白日夢……等自動浮現的意念。重點在於不要接受理性的控制,而要任意義自動地展現出來。卜勒東在《超現實派》宣言(Manifeste du surr’alisme)把「超現實主義」定義為「心理的純粹自動運作(automatisme),藉此我們用語言,或用書寫,或用任何其他方式來表現思想的真實?#92;能。在沒有任何理性控制之時,在任何美學或道德關係之外的思想記錄。」換言之超現實藝術定相信在這種自動運作中,思想會?#92;脫理性的控制和自私,得以自動純然的展現。

  自然運作(automatisme)在當代藝術中成為十分重要的概念。所謂「自動運作」的意義在於把創作過程中的偶然因素變成藝術的創造性的本質所在,破壞約定俗成,並探索日常生活中先於科學反省的無意識行為,甚至以之為創作內容,來突破理性的組織和控制。現代藝術從達達派至超現實派的到拼湊藝術(Bricolage)到新達達派(Neo dadaisme)到行動藝術,皆以不同程度、不同重點來強調否定性、偶然性、自動運作、日常性……等概念。

四、 請依據你的觀察,說明科技的發展發現並製造了哪些藝術創作的新材料。

答:

  科技的發展,發現並製造了?#92;多的材,可資藝術創作使用。此外,科技發展衝擊人類存在的處境,因而亦提供給藝術創作?#92;多新的題材。

1. 建築:當代藝術在材料上受到科技的影響最為明顯,尤其在建築上,由於鋼筋水泥、金屬鋼架等的使用,使建築超越了巨石、木頭、磚塊等材料的限制。而發揮更自由的藝術想像力,不但外形的設計上,可以涵?#92;巨大空間、造型特異,在彈性上和力學上盡隨設計家的差遣;而在內部的裝潢佈置上,亦由於各種合成材的使用而在表面處理上極盡美感之能事;加上照明與空調之使用,使人類能夠擁有一完全獨立於外在環境,並盡量適合使用者的心理、生理需要的人造環境。新材料的產生亦改變了建築的進行方式,例如成品建材和巨型起重機械的使用,改變了建造的速度和勞力的結構。建築堪稱為科技與美學結合的典型代表。

2.造型藝術方面:亦由傳統的畫筆、剪刀…等代之以噴槍和電弧的使用繪畫和雕刻亦不只在帆布、石頭、銅料…等傳統材料上製造出形式和顏色的效果,而且使用科技產品。例如波普藝術(Pop ret)使用通俗科技產品或廢料,如可口可樂空罐、歐普藝術(Op)利用光學上的原理與效果、電射藝術更是用尖端材料來創造藝術之例。至於像電視、電影這類影響藝術更占據大部分人的生活,甚至影響人們情感和對生命意義的詮釋。

3. 音樂藝術:亦有新的新音料供創造使用,起初音樂家只用錄製、剪接自然音和人造以以擴展原受古典樂音限制的領域。其後,由於電子科技可製造出新的合成音,因而開創了更豐富的可能性。電子音樂打破古典調性和音色的限制,而能按照一定指數來自由變化或確定人所要的樂音。對於新的音色的掌握需要我們把音響學和電子學結合起來,如果加上電腦程式,吾人甚至可以創造材料,而不止於使用材料。電腦音樂顯示出,電腦程式加入了藝術領域,改變了藝術創造的本質:藝術不再只是直接在材料與形上的綜合上所做的努力,只品評其中感覺與情感的特質,而且是一種程式原理之設計。在此,藝術似乎亦一種全面決定的必然原理的創作,但在程式預先的全面決定之中,似乎又允?#92;偶然和自動效果的產生,可供藝術家發揮其創造性的想像。這可以說是現代藝術在發展自己的本質時,憑藉著它與科技的結合而走出新的方向。此外,電腦動畫、建築設計都離不開科技。

五、 請根據你的觀察,說明在科技的衝擊下,人類存在的處境有哪些改變,可以提供給藝術創作新的題材。

答:

科技的發展對於藝術創作不但積極提供了?#92;多新的材料,同時也提供了新的創作題材,成為藝術主題。

1. 造型藝術或文學:為了表達合乎現代社會特性之題材,自亦不能忽略科學與技術。例如在文學裏面,科幻小說便是一個典型的例技。科幻小說把科學知識變成文藝想像構作之題材,這點即使在科學上亦有其?#92;勞,因為它不但能使廣大讀者熟悉科學概念,因而有其通俗化科學之?#92;勞,而且亦可在想像中探索某種科學假設若在目前的實質條件下不太可能實現或僅屬臆測者,則在何種條件才可能實現,此外,科幻小說亦經常反省所設想的未來科技情境對於人類生存條件的影響和人類可能有的反應,甚至反省人類在其中的實存感受。

2. 科技的發展改變了人類的全盤存在處境,在消極方面所造成的人類心靈的空虛與焦慮、悲慘與害怕、甚至人類在這種處境弓的摸索,都成為現代藝術的主題。因為藝術家心靈的敏感,使他們比任何人更尖銳地感受到這些存在性的處境。為此,當代繪畫的主題常顯示出一種破壞性的否定。在現代繪畫常見的具象為夜、月、死亡、魅魎、夢魘、阻礙……等等,常見的主題則是空無、孤獨、焦慮、背棄、悲慘、害怕……等等。

3. 由於科技發展造成人類全盤存在處境的改變,使人存在於其間的負面感受愈發凸顯出來,並且被藝術家們所捕捉,成為創成上的主要題材。現代人在摒棄了實在主義和理性主義,返回潛意識的源頭之時,主要的感受就是虛無與不安,但在其中亦醞釀著更原始而尚未成形的動力。現代藝術在這虛無的起點要覓新生的力量,要在沙漠之中見蓓蕾開放,要在光禿的物質中見生命之初。

六、 請根據你的觀察,說明現代藝術如何探索新的創造力泉源,另方面亦試圖創發新的形式。

答:

現代藝術一方面探索新的創造力泉源,另方面也試圖創發新的形式。科技的發展不但指出物體表面之下能量的變換與組合的歷程,且科技本身的發展亦需要更多的能量予推動。在以科技為主導的社會和文化中,諸般事物繁雜多變,在在皆需更多創造力。無論科技發展、政治經濟、藝術創作、道德行為、甚至日常生活皆需要有更新鮮、更活潑的創作力。藝術家當然會感受到這種迫切的需要,並表諸藝術創作之中。

西方藝術家在這種新創造力泉源之探索之下,一方面走向其他文明,因而有所謂「遙遠主義」(Exotism),在遙遠主義的風潮影響之下,西方藝術開始受到像日本藝術、非洲藝術這類其他泉源的影響。另一方面是走向原始文明,亦即所謂原始主義(Primitivism):認為越是少受文明洗禮的藝術越是真實。如此一來,也開始重視開始重視兒童藝術,因為兒童是每一個人都經過的原始時期,兒童藝術正表現出這種新鮮的創造力;此外也開始重視原始民族藝術,因為原始民族代表了人類集體的幼年期,其中尚存未經科技文明洗禮的原始生命力。

現代藝術這種重返源頭的關懷,想要返回藝術的純?撉牯A,企盼一種未受理智和文明洗禮的創造力,促使它走向各種創作方向;原始藝術、兒童藝術、癡狂藝術、粗野和非形式藝術(I’art brut et informel)等等,都是出於現代藝術這種尋求新的創造力泉源的衝動。

七、請根據你的觀察,說明科學觀念和分析方法,如何能引發新的藝術形式。

答:

  現代藝術亦在科發展的暗示之下,逐漸創發出新的藝術形式。不但科技所產生的新材料會引發新的藝術形式,而且科學觀念和分析方法,亦能引發新的藝術形式。以音樂為例,由於科技發展的影響,不但創發出更豐富的音樂,而且促發了新的創作規律,使音樂獲取了基本上與古典音樂不同的新形式。現代音樂的先知瓦雷茲(E. Vare’se)說:「當前電器、聲波等等方面的改良,為我展開了一切嶄新的途徑。然而,這些工具顯然不該叫我們思考如何複製現存的聲音,相反地,卻要我們以全新的觀念導致全新的成果。目前所使用的平均律系統,對我已屬於陳腔濫調,就以音樂表達我們的情感與思想而言,它已不敷使用,亦無以滿足我們形容新的表達形式之需要,平均律系統用武斷的規律來限制我們,然而新的途徑卻使我們對音樂和邏輯的法則能有無限的遐思。」

  再以建築為例。建築乃是科技與藝術的結合,其中新的形式的創發最為明顯。現代的建築首先由於?#92;能主義而革新,產生新的形式,在設計上處處考慮實際的?#92;能,並設想新形式來窮盡這些?#92;能。其後由於科技設備介入建築設計,亦導致新形式的誕生。一座多?#92;能的綜合大樓之設計,勢必動用詳密的科學分析,甚至訴諸電腦參與作圖。摩天大樓、流線型建築等這些聳立的巨型構造正顯示出藝術與科技結合所產生的嶄新形式。

  除此之外,流線型的汽車、飛機,各式新型器物的設計,不但是技術條作的結果,而且也代表了這個時代在形式的創造方面的新境界。動態的形式到處出現。現代人的眼光和心靈處處皆有新的要求,不但為滿足速度方面的需要,而且亦?膆亄{代人對於新形式的欲望。新時代的新形式雖然尚未完全定型,但我們似乎已經可以嗅到它所走的新方向。

  思考科技時代的藝術,特別突顯兩個重要的觀念:一是「參與」、二是「行動」。所謂「參與」對於藝術家而言,就是把心靈投注於作品當中,去建構一個有意義的世界來。藝術家不能太汲汲於參與社會與政治活動,惟有首先把心靈投注於作品,在作品建構出有意義之世界,藝術家纔能真正有貢獻於社會,在纔有憑藉去進一步參與社會。

  當代思潮批判近代西方文化的「表象思維」,其目的就是要脫離表象,講求參與。如果以再世界或人物的表現觀點來看當代藝術,無法了解後者的意義何在。如果要瞭解現代藝術,就必須讓心靈參與到藝術作品裏面。但是,心靈需要修煉和琢磨。藝術家在創作的行動中展開自己的心靈,此一心靈當然不能太過幼稚,否則只徒然反應現代人的焦慮而已。科技時代的世界瞬息萬變、資訊來源愈多,藝術家的焦慮也愈嚴重。因此心靈的陶治對於現代藝術家而言是必須的。只有不斷提昇心靈的境界,纔能以簡馭繁,免除現代人的焦慮。藝術家應該致力於開發內在的光明之德,纔能把由直接反應所造成的干擾和焦慮簡化,還原為一單純的清澈境界。

  ?鉿腹A關於「行動」。當代哲學講求實踐的行動,現代文化無論科技或藝術都以行動和創造為本質。科技和藝術的行動使當代人感受到自己好似柏拉圖《提勱烏斯篇》(Timaeus)所述的戴米奧吉神(Demiurge),在行動之中結合了形式與資料,因而創造了世界。科技的行動是以科學理論為形式,以技術所處理的材料為質料,並在運作性的行動中將兩者結合起來,創造了科技世界;藝術的行動則是以藝術家的靈感及觀念為形式,以各種創作材料和題材為質料,而創造出作品的世界。克羅齊(B. Croce)的美學觀念認為藝術乃完成直觀,至於執行直觀的創作則屬剩餘,此種觀念在今日已難成立。因為當代人以為,即使吾人先有某種直觀或觀念,畢竟只有在行動中創造之時,才有真正的藝術可言。

  行動不能等同於自動運作或直覺反應。藝術家應該以心靈的提升和觀念的反省來轉化原先太過直覺式的反應。所謂「自動運作」(Automatism)並不就是真正的行動。藝術家若以自動運作為行動的真諦,似乎是假定在不自覺的潛意識中有極珍貴的藝術內涵。其實,恰恰相反,這樣做等於把藝術家自己當成是潛意識的奴隸。因為如果是任憑潛意識直接而無自覺地操作,藝術家只是毫無自制地放縱潛意識,則藝術家便可以服用各種迷幻藥物來完成創作。實則這僅是化學藥物反應造成的自動運作,並非真正的藝術創作。

  真正的藝術行動還需要精神的自覺及心靈的陶鍊,用心靈的光明轉化潛意的無明。總之,科技時代的藝術創作,更需要高度的精神成就作為支持。

第七章 科技發展與環境倫理

一、 請說明科技發展所造成的生態危機,以及對此危機人類應有積極態度。

答:

  人類利用自然資源,也破壞生態環境。自人類會用火之初,大氣污染的歷史便隨之開始。此後,由於人類濫伐濫墾、濫用資源、忽視環保,在歷史上也造成?#92;多城市與文明的滅亡。由於濫伐森林和過度墾殖,造成水土流失、土地沙漠化,使得古文明煙滅的例子,有樓蘭古城、巴比倫文明、馬雅文明、腓尼基文明……等等。以樓蘭古城為例,樓蘭居絲綢之路要衝,農業發達十分繁榮,於公元三世紀達到全盛時期。樓蘭人導使孔雀河、塔里木河南流灌溉農田,不再流入羅布泊,因此羅布泊地區逐漸沙漠化,隨之耕地減少、糧食減少,造成樓蘭於公元542年毀滅。

  自從近代世界的工業革命以降,由於過度的工業化、科技化與都市化,人類對自然的過度開發與工業污染,更加速破壞生態均衡,造成嚴重的污染,使生物圈與維生體系都慘遭破壞。大體說來,由於沙漠化、侵蝕、非農業用地的擴張……等等,造成耕地與牧地的消失。根據聯合國報告,每年約有二千萬公頃土地完全喪失生產力。全世界的熱帶雨林逐漸?#92;竭,據估計,到二十世紀末已有一億公頃的熱帶雨林濫遭砍伐,使得年絕種的動、植物超過一千種。快速的人口增長與第三世界國家城市的快速擴張,將會製造更多的生態難民。淡水資源的不當使用,將使水資源逐漸匱乏。由於過度的捕撈,加上過多垃圾及有毒物質的入侵,造成魚類棲息地的破壞與海洋環境的污染。不當使用殺蟲劑和有毒物質,造成對人類建康的威脅。溫室效應造成全球氣候變遷與溫度升高。酸雨和污染對漁場、林場和農場造成不良影響。總之,由於破壞、濫墾、污染與不當使用,造成能源匱乏的壓力逐漸升高。

  科技的快速發展與濫用,造成了環境的污染嚴重,使得人類與大地的生存,同遭威脅。檢視當前大地與人類的濫用,造成環境污染,生態失衡,溫室效應遽增,全球氣候變遷,生物圈備受催殘,即將危及人類自身。更嚴重的是,當前人們一味追求眼前的快樂和利益,內心卻充滿著空虛、挫折與焦慮,進而更對自然肆無忌憚的破壞。為了自然與人類均衡與長久的未來計,於是有「永續發展」觀念的提出。夠嘲諷的是,此一觀念的提出,正是人類與大地整體的永續發展已成問題之際。

  其實,生態的危機也正是人類可用資源的危機。人類目前極度浪費、過度開發、濫用與污染的結果,正在使得後代子孫縮小生存的空間,沒有選擇的餘地。日愈嚴重的酸雨侵蝕、溫度升高、臭氧層?#92;竭、地表沙漠化與物種消滅,正在危及人類所賴以生存的環境。看到環境與人心的雙重困頓,往往令人對於未來不自主地產生悲劇的念頭。

  其實,人類並沒有悲觀的權利,更何況悲觀也無濟於事。即然人類是環境污染、人與自然關係惡化的罪魁禍首,人類與其悲觀,不如勇敢地承擔起責任,用負責任的態度來解決自己所造成的環境問題。為了我們的下一代,我們必須設法在滿足人類基本需求的同時,兼顧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使人的智慧與自然法則相互協調,推動健全的、人道的和生態的經濟發展型態。進而,人類更應改造自己的內心,從心靈做起,調整人與自然的關係,豐富不假外求的心靈生活、重建人與自然的和諧關係,進而參贊自然整體的創進歷程。

二、 請說明「環境倫理」的定義,以及環境倫理學者泰勒所謂環境倫理的五項原則。

答:

1. 環境倫理的定義:簡單的說,應可以將「環境倫理」定義為人在與環境的互動的過程中應遵守的行為規範。當代西方環境倫理學家李奧波(Aldo Leopold)強調,人類應該以愛護、敬意與欽佩的態度,對待萬物並重視其價值。我們首先要指出,在人所遵循的環境倫理規範中,總含有對人與自然關係的預設。人與自然的互動假定了所謂的自然觀,因為人都是依據其自然觀來對自然採取行動的。譬如在西方近現代科技中,所謂的自然被定義為自然科學所可以解釋與預測的全體現象,以及技術步驟所以可以組合與轉換的全體資源。這是造成今天環境污染、生態失衡,在觀念的罪魁禍首。西方近、現代科學所試圖建立的自然觀,是出自於一種宰制性的建構(dominative construction)。至於我國傳統哲學是如何看待自然萬物的呢?基本上,後者是屬於一種參贊式的建構(Participative ),重視「贊天地之化育,與天地相參」。也就是參贊自然的創造歷程,而不是予以宰制。

2. 環境倫理學者泰勒所謂環境倫理的五項原則:

(1) 自我防衛的原則:表示人只在環境危及人類的生存之時,才能採取自衛,維護自身的安全。

(2) 合理比例的原則:表示人類應依照基本需要(例如生存)和非基本需要(例如享樂)的合理比例,取用自然物質。

(3) 最小犯錯的原則:表示人類文明發展雖難免會傷害到環境,但兩害應取其輕,盡量減少對自然的破壞、污染與殺害。

(4) 分配正義的原則:人類與其他生物在基本需求的滿足上,例如生存權的維護與地球資源的享用,都應合乎分配的正義。

(5) 補償正義的原則:表示若因人類過度開發資源或其他行動而侵犯到任何生命體,應立即予以補救;對於人類的經濟活動所引起的危害生物的情況,也應予補救和改善。

三、 請說明泰勒的五項原則中所隱含的兩項預設。

答:

1. 人與自然的平等

2. 人與然然同屬一個生態社群

泰勒認為人與萬物屬同一生態社群才會將五項原本為人與人之間相互對待的倫理原則,轉而適用於人對待自然的原則。雖然在原則上,這兩項原則表現了人類在環保工作上所需的寬厚胸懷。

四、 請說明以人為中心的自然觀有何不妥。

答:

將原本為人與人之間的倫理原則,轉用為人對待自然的原則,基本上仍?#92;脫不了以人為中心的基本假設。人若仍以自己為中心則仍免了以人為中心的而濫用自然的種種後果。其實,視人與自然萬物平等,且屬於同一生態社群,並不需要以人為中心的假設。

事實上,早在我國的道家哲學思想中,已經有所謂人與自然的平等性說法,但並不以人為中心。道家哲學認為,人與自然萬物皆為「道」所生,宛如同為一母所生之子,也因此意謂著自然萬物全體平等的想法。道家有一套完整的哲學思想來解釋此一理念。至於泰勒的主張,則是將原屬社會哲學和倫理學中人與人的原則,應用到人與人自然的倫理原則,終免不了還是以人為中心的想法。其實,西方近現代科技中的自然觀,雖然造成環境污染、生態污染,也是一種以人為中心的想法。也因此,在目前西方科技的宰制建構之下,像泰勒這類西方的環境倫理,還需另尋出路,建構較完整的自然觀。不過,若仍以人為中心,還是有一段距離。

就此而言,可從我國傳統哲學的自然觀獲得啟發事實。當然,傳統哲學必須經過創造性的詮釋,也就是說必須重新予以脈絡化,才可能得到較為清楚的自然觀輪廓。我?怳竣撽珨搌漲蛣M觀,必須追溯傳統思想,才能有本有根,不會妄自菲薄;然而傳統的哲學思想也必須與時偕行,才能常保活力。

五、 請用現代環境哲學角度詮釋老子所謂「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的意義,及其中所含不以人為中心的自然觀。

答:

不以人為中心來看待自然,可以說是我國傳統哲學的基本看法,道家哲學對此有一套完整的思想,基本上可從老子所謂「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的詮釋獲得理解。

1. 人法地:老子所謂「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如果就今天的理解來講,所謂「人法地」,其中的「地」就是指環境,地就是大地。大地這個概念就是指狹義的自然環境,其中包括陽光、水、大氣圈、岩石圈所形成的維生體系,及其中興起的生物圈。所謂「人法地」就是說:人應該效法或遵從自然環境的法則,也就是認識生物圈和維生體系的法則,並根據這些法則來生存,而不是加以破壞。

2. 地法天:「天」,指廣義的自然,指整體宇宙的法則。換言之,我們這個維生體系與生物圈,只不過是整體宇宙中非常渺小的角落而已。它必須完全遵循整體宇宙的法則,因為宇宙的法則也規定並影響大地。天體的運行,不論是太陽系、銀河系或是整個宇宙的運動,連同那些在我們不知道的地方產生的力量、引力或撞擊,對於大地都有很大的影響。所以,「地法天」在今天看來,就是表明大地環境也不是唯一的判準,因為大地環境最後也還要遵從宇宙的規則,以整體宇法為法。在此,法的意思,是必要學習這樣一個規則性,並與它和平共處。

3. 天法道:就把整體宇宙和存有學的層面聯合起了。這話的意思是說,整體宇宙的運行是來自於「道」生生不息的存在活動。所謂「道」是生生不息的存在活動。天之所效法、所依循的規則,是來自於道。「道」是生生不息的存在活動,按照老子的看法,道在自我分化和複雜化的過程中,產生了整體宇宙萬物。所以「天」是「道」為法。

4. 道法自然:並不是在「道」上面又設立另一個「自然」的概念。「道」既然是生生不息的存在活動,應該道生發一切、主宰一切。所以在此「自然」一詞,應該是「自其本然」之意。「道」是「自其本然」,表示「道」的法則是來自於它自身。

六、 請說明我國傳統哲學的自然觀中所包含的整體論、有機論和歷程論三項特色。

答:

1. 整體論:肯定萬物形成一個整體。最明顯的說法是莊子所謂「天地與我並生,萬物與我為一」,以及「道通為一」的說法。由此可見,道家認為,萬物因為道的貫通而成為一個整體。此外儒家亦認,人可發揮同情相感的力量,感通萬物,而與萬物為一體。儒家講究「仁心仁德」,即人可發揮同情相感的力量,去感通萬物,因而感受到渾然與物同體。所謂仁就是人見到他人他物,就會有感覺、能溝通的一種力量。也因此程明道說:「仁者渾然與物同體」。王陽明亦說:「大人者,以天地為萬物為一體者也。」

2. 有機論:認為各種自然現象普遍存在著內在連繫,會彼此相互影響,像天文、氣象、地理、動植物、人類……等等,都是相互影響的。例如,《黃帝內經》中認為節氣變化、飲食味道和人的生理機能都會密切連繫。如《黃帝內經.五運行大論》曰,「南方生熱、熱生火、火生苦、苦生心、心生血、血生脾。其在天為熱、在地為火、在體為脈、在氣為息、在臟為心……熱傷氣、寒勝熱、苦傷氣、鹼勝苦。」意謂夏天火德當位、氣候炎熱,因此其味為苦;配人體器官為脈、為氣息、為心臟(皆屬火德)。如果天氣過於炎熱,便會影響血脈和心臟,至於吃苦味食品過多,也會有損健康。

另一個例子是方以智針對宇宙所提出的類似系統理論的看法,他在《時論合編.繫辭上》中認為「統在細中、有統統、有細統、有細細。差別不明,則無開物成務,而釋疑辨惑者無從徵焉。」這一說法將宇宙視為一個統一體,「統」是整體,「細指部分」。「統統」指宇宙最大的系統,「細細」則是宇宙中最小的層次。統中有細、細中有統,彼此既有差別,又相互連繫,形成一個有機的整體。

3. 歷程論:傳統哲學不將自然視為由?#92;多實體及其彼此的外在關係所構成,而是視自然為一生生不息、變化不已的過程,且此一過程本身及一種相互變化,循環不已的歷程。<易傳>曰:「一陰一陽之謂道、繼之者善、成之者性也。」這話正表明了陰陽互動、循環推移、繼善成性的歷程。邵雍在《觀物外篇》中說:「陰生陽、陽生陰、陰復生陽、陽復生陰,是以循環而無窮。」更進而指出宇宙歷程是循環無窮的。方以智更進以提出以「輪轉」為物質變化的原則。他在《東西均.三徵》中表示:「物物皆自輪」、「舉有形無形,無不輪者,無所逃於往來相推,則何逃於輪哉。」進一步以「輪轉」的模式,講明了宇宙循循無窮的歷程。

七、 請分析我國傳統哲學對於環境倫理的基本原則,以及其對環保的目的與方法的看法。

答:

  從「整體、有機、歷程」的詮釋來看待人與自然的關係,就可以有一套較明確的人與自然互動的規範,藉此建立合乎本土文化的環境倫理哲學。我國傳統哲學在整體體會自然萬物中生生不息的歷程,尊重生命的存在與發展,進而由此自然觀轉出倫理的基本原則,簡言之,是「尊重生命、仁民愛物」,仁者因為在與萬物在動態的關係之中,隨時會有感通,故能尊重生命,即對生命有感覺、能溝通,進而會有尊重、有分寸,因此可導出行為的規範。

  詳言之,在環境倫理學方面,我國傳統哲採取尊重生命、仁民愛物的道德原則。就尊重生命而言,易經曰:「生生之謂易」,又說「天地之大德曰生」。朱熹亦曰:「天地之大德曰生。人受天地之氣而生,故此心必仁。仁則生矣。」王陽明也說:「仁是造化生生不息之理。」歷代哲人大都能體認天地萬物生生不息的道理,並且尊重生命的存在與發展。再就仁民愛物而言,孟子說:「親民而仁民,仁民而愛物。」朱熹亦謂,「仁者心之德」。程子所謂「心如榖種,仁則其生之性是也」其大意皆在於仁民愛物。

  就以上倫理原則出發,確立了我國傳統哲?奰糮O的目的與方法的看法。就環保的目的而言,主張應知性盡性,也就是人應認知並顯萬物的本性,並以技術善盡萬物之性。孟子曰:「盡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則知天矣。」中庸說:「唯天下至誠,為能盡之性;能盡之性,。則能盡人之性,能盡人之性,則能盡物之性,能盡物之性,則可以贊天地之化育;可以贊天地之化育,則可與天地之參矣。」用今天的話來詮釋,科學的目的在盡物之性,人文、社會與自然科學的目的,分別是在認知自我、人群與萬物之本性,至於技術的目的則是在以最充實的方式發揮自我、他人與萬物的本性,而不在於加以宰制或剝削。

  按照以上的原則,合乎環保的科學應該不是宰制性的科學,而是盡性的科學,簡言之,所謂「盡物之性」是為讓每一物發揮自己的能量與本性,而不是為了控制其能量,以便短為我所用,人若要用物,也是以物本有的形式來予以發揮。科技的發展應以「參贊式」方法來推動,才能真正的盡物之性,而符合環保的要求。

  事實上,人的科學與技術均為一建構的活動與過程。不同的學科、語言、方法所建構的世界雖不盡相同,但皆可透過外推(Verfremdung strangification)的方法將各學科的主張,翻譯為另一學科可以了解的語言,即用對方可懂的語言,來說自己的主張,才可使不同的學科進行科整合的研究。至於何種科技建構才是合乎環保的需求與概念呢?「參贊」及「盡性」應是不可或缺的要素。中庸所提倡的參贊式建構,其目的在於盡物之性,這才真正合乎環保的要求。

  此外,老子所謂「道可道,非常道」,指出實在本身(Reality Itself)雖可以用建構的實在(Constructed Reality)來予以表現,但是,建構的實在並非實在本身,人必須有此瞭解,才不會以自己的建構實在去控制實在本身。人若只是為了控制,則並不合乎真正環保的佺埋,反而造成更嚴重的環境污染與生態失衡。換言之,所謂倫理就是心中有別人別物。如果心中沒有別人別物,一心只想控制,那就毫無倫理可言。

  就方法而論,則我國傳統哲學主張順時節用、愛物惜物。由於資源的稀少性以及萬物(包含人)的發展皆有其時間性,為此應順時節用。孔子說既要順:「道千乘之國,敬事而信,節用而愛人,使民以時。」孟子亦謂:「不違農時,榖不勝食也。數罟不入池,魚不可勝食也,斧斤以時入山林,林木不可勝也。」此外一方面又要順時節用,也因此就有愛物惜物、不浪費的規範。但不浪費還只是消極的作法,積極方面還是要盡物之性,盡物之用。這種精神不但遠遠超過《甘於簡樸》的作者愛爾金所謂:「用到底、用到破」之意,而且在哲學上也更為深刻。

「順時節用、愛物惜物」,主要強調資源的稀少性,以及自然萬物的發展(包括人類在內)都有其時間性,所以才要順時節用。既要仁民愛物,又要順時節用,因此就有愛惜物、不浪費的規範。但不浪費還只是消極的作法,積極方法還只是消極的作法,積極方面還是要盡物之性,盡物之用。人雖無法避免使用自然資源,但人也可以成為資源的一部分。我們可以從資源的幾個層次來探討傳統哲學的詮釋。以可再生資源來說,中國傳統哲學中強調生生不息的概念。而針對不可再資源如礦產等,則必須符合節用的原則,針對所謂的空間資源,則嚮往可游可居的的生活空間,強調人與自然之間作融入式的互動。另外還有文化資源,自然可啟發無窮的文化創作,一如李白所謂「大塊假我以文章」,劉勰所謂的「情往以贈、興來如答」,道家所言人與自然的親密關係等,皆表現自然提供人以寶貴文化創作資源。

八、 請根據你的看法,說明為什麼無論自然世界或科技世界,皆需經過人的精神創造力的轉化,使之成為宜人的生活世界。

答:

  我國傳統哲學無論儒家或道家,都主張在自然之中瀰漫著生生不息的創造力,人應汲取以為自己創活動的根源。《易經》所謂:「大哉乾元,萬物資始,乃統天。雲行雨施,品物流行。」這段話指元乾是是促成雲行雨、品物流行的偉造能力。人應感受自然的創造力,從中獲取感動,藉以振作自己的生命,積健為雄,發而為人的創作活動。在如此的自然觀之下,人的創作須講究「生意盎然」,旨在結合天地之間創造不息之生命。董源嘗謂「外師造化、中得心源。」其中「外師造化」就是效法自然生生不息的創造力,至於「中得心源」則是體會並發揮內心創造力的泉源。李白曰:「援彼造化力、恃為我神通。」正是要以自然之力為我神通,在自然的創造力中,覓得無限力量來源。如此一來,個人的創造力才會永不衰竭、永無畏懼。

  總之,國人在過去的傳統社會中所面對的自然社會,在現代社會中所面對的科技社會,但無論是自然世界或科技世界,皆需經過人的精神創造力的轉化,使之成為宜人的生活世界。然而,一個可游可取的宜人世界,對於中華文化而言,總是?@個在其中人的心靈可以與自然親切互動的世界。正如劉勰所言:「水沓水匝,樹雜雲合,目既往還,心亦吐納。春日遲遲,秋風颯颯。情往似贈,興來如答。」的微妙關係。在今天,我們也應當在這種人與自然微妙互動的歷程中,營造人間的居住與存在,這才是講究環境倫理的真正目的。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徐德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