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大俠漢堡包 2006-10-30 19:42:43 教育概論重點整理

第一章:教育的涵義

一、教育的涵義:教育的意義:區分為狹義及廣義的意義

(一)狹義的意義:係指正式的教育,是指社會有意識地傳授社會組成份子技術或者思想方式的努力,而學校的教育就是最典型的教育,亦是一般人談論教育的部分。

(二)廣義的意義:泛指任何塑造個人潛力能力的正式及非正式過程;例如:文化、傳統、價值觀、人際關係。

二、教育的本質內涵:分為下列三個項目說明:

(一)教育的認知性:教導學習者真正地增加知識,而且知道如何追求知識,辨別真理,培養理解、批評、明是非、辨真偽的能力。

(二)教育的價值性:應教導合乎價值要求的知識與態度。

(三)教育的自願性:依據自己的身心發展和屬性,自動自發的學習,才易達到真正的學習效果。

三、教育的目的:最主要重點是規範教育活動方向的指針,是為教育活動所預先構築的理想,或是教育活動所欲達到的結果;分為教育宗 旨、教育目的、教育目標及教學目標,分述如下:

(一)教育宗旨:是用在指稱國家整體的教育目的。(僅有大方向)

(二)教育目的:屬較高的等級,是比較概括性和抽象性的(達成的層度及等級);分為「變」及「不變」的兩部份:

1.「變」:是指在不同的社會歷史背景之下,不同的社會條件而有不同的社 會價值與需求,因而教育的目的是必須變動的。

2.「不變」:追求個人精神發展和自我實現,強調個人的自我價值,所以教育目的是固定的。

(三)教育目標:屬較低的等級,通常是具體性、條舉性,是比較著重可以達到的鵠的,對教育活動具有立即的指導性。

(四)教學目標:是教學活動中最立即、最具體的指標,是教學活動預期的結果,具有高度特定的目標,是要溝通教學意向給學習者,要求以 可觀察、可測量的學生行為來敘述學生的學習。

教學目標由上至下分為認知、情意、技能等三大領域:

1.認知領域:分為知識、理解、應用、分析、綜合、評鑑等六個層次。

2.情意領域:接受、反映、價值判斷、價值的組織、由價值形成品格五個層 次。

3.技能領域:區分為反射動作、基礎性的基本動作、知覺能力、肢體能力、 技巧性動作、有意的溝通六個層次。

四、教育的因素:分為教育者、受教者、欲達成的目的、教學的內容或材料、教學的方法、教育活動的場所。

(一) 教育者:主要是指擔任教師工作的教育人員。

(二) 受教者:主要是指學生。

(三) 欲達成的目的:是教育活動的引領指標,指引教育活動實現的方向。

(四) 教育的內容或材料:即是課程與教材;主要探討課程理論與課程設計、課程結構與課程發展;教材的選擇與教材的組織。

(五 教育的方法:分為教學的方法與輔導方法;前者有關知識技能、學習材料的傳授和解惑,後者為有關學生個體本身行為和理念的建立

(六)教育活動的場所:分為狹義與廣義兩種涵義:

1.狹義:主要以學校的設備為主,主要探討學校的建築、學校的組織學校行政運作、學校與社區的關係及教室的佈置。

2.廣義:則推及家庭及社會,主要探討家庭教育、親職教育、健康衛生教育,以及社會教育、成人教育、進修教育、社區終身學習等…。

第二章:教育的哲學基礎

一、哲學的涵義與功能:

(一)涵義:哲學是愛好智慧之學。

(二)功能:重要的功能是在幫助人類思辯、分析、判斷、批評、評價以及如何以統整的觀點,審視宇宙萬物及人事現象。

二、教育與哲學的關係:區分為下列兩個方向說明:

(一)哲學是教育的普通原理:教育目的需要哲學的引導,才不致迷失或誤入歧途,而選擇教育內容時,需要哲學的批判來究其原因,認定其有否價值;另教學方法的應用要有哲學的依據,因為教學方法與哲學上的知識關係較為密切。

(二)教育是哲學的實驗室:哲學是教育的基礎,而檢驗哲學的理論是否合乎真理,其最好的方法是透過教育將其理論付諸實施。

三、理性主義、經驗主義、建構主義、實驗主義

(一)理性主義:理性主義主張知識是由人類與生俱有的理性所產生的,強調建立知識的方法不是歸納,而直接的演繹;具有下列四項特質: 1.實在的性質。 2.「理性」的先天能力。 3.萬物皆備於我。

4.先天論。

(二)經驗主義:主張個人主觀經驗可以作為知識的基礎,強調一切的知識都是來自感覺以及反省所得的後天經驗,具有下列三項特質:

1.後天論。

2.知識的演進過程:經驗→觀念→複合觀念→知識。

3.融入生活的科學。

(三)建構主義:建構主義與理性主義及經驗主義的主要差別在於,後兩者知識論將重心放置於認知的客體,即知識,強調知識應是客觀的、普遍的、真實的、確定的;而建構主義強調知識論的重心應置

於人;其主要的論點如下:

1.強調認知主體在知識形成的過程中,有主動建構的能力

2.所謂的真理就不只是單一的,而是複數的真理,是主觀的同時也是相對的,而不是客觀與絕對的。

(四)實驗主義:強調「做中學」,認為知識的來源來自活動及個體與環境的交互作用,知識的形成來自活動,其主義者認為發展知識的目的在於做為改善人生的工具,作為一種服務社會的手段;對於知

識的發展認為是日積月累而獲得的。

第三章:教育的心理學基礎

一、發展的三大原則:

(一)先後的規律性:過程中總是循著一定的先後順序展開,絕非隨機而無目的的改變。(EX:先會走才會跑)

(二)個別的差異性:指的是發展的速率和形式的差異;發展的快慢顯現每一個體速率不同,發展的趨勢不同則是發展形式的差異。

(三)前後的一貫性:是指發展的現象是連續性的而不是跳躍性的。

二、認知發展階段論:皮亞傑的認知發展論分為四大階段:

(一)感覺動作期:由出生至與語言出現,約0至2歲左右。

(二)前運作期:由語言出現至6、7歲。

(三)具體運作期:約由7歲至11、12歲。

(四)形式運作期:約由12歲以至成人。

三、柯伯格的道德發展論:分為三層次及六個階段

(一)道德成規前期:

1.階段一:避免懲罰與服從權威取向。

2.階段二:現實的個人主義取向。

(二)道德成規期:

1.階段三:和諧人際關係取向。 2.階段四:社會體制取向。

(三)道德成規後期:

1.階段五:基本人權和社會契約取向。

2.階段六:普遍正義取向。

四、弗洛伊德心理發展階段

(一)口腔期:從出生到2歲;是感官滿足的原始來源。

(二)肛門期:從2歲到4歲;兒童從肛門帶得到快樂。

(三)性器期:大約4歲時;包括生殖器的愛撫和展現以及性的幻想。

(四)潛伏期:約在5歲至12歲階段。

(五)兩性期:青春期的性徵出現是此階段的開始。

五、心理學發展五大派別:

(一)行為論二)心理分析論三)人本論四)認知論五)生理心理論。

六、輔導、諮商、心理治療。

(一)輔導:偏向靜態資料的運用與建立。

(二)諮商:比較動態的互動交談過程。

(三)心理治療:比較深層個人心理狀態的探究。

七、團體輔導的性質:

(一)人際關係訓練團體:EX:學習團體、敏感性團體。

(二)團體的心理治療。

八、輔導或諮商情境:

(一)輔導員的因素

1.輔導員個人特質(資質)。

2.輔導員的教育訓練(專業程度)。

3.輔導員的道德責任。

(二)輔導關係的因素

1.輔導員溫和與應答的態度

2.輔導員應允許自由自在地表達情感。

3.輔導關係應具有一些限制,EX:時間、情感、能力。

4.輔導關係應擺脫一切壓迫和強制,EX:慾望、先入為主的觀念。

第四章:教育的社會學基礎

一、社會學與教育社會學研究取向:社會學以探討的內容區分,可概分為普通社

會學及特殊社會學。

(一)普通社會學:為一般社會學,對社會現象及生活脈絡進行概括性的系統研究,以提供整體或鉅觀分析的理論基礎。

(二)特殊社會學:是從特定的社會現象或議題進行聚焦或微觀層面的分析,性質上較接近應用社會學。

(三)教育社會學研究取向:

1.結構功能論取向:強調社會結構對社會生存與發展的重要性,社會各體系如能得到穩定的發揮,則有助於社會的和諧發展,亦稱為和諧理論;分析角度為:體系、角色、規範、功能。

2.衝突理論取向:強調鬥爭現象與社會變遷具普遍關聯性,認為社會結構中 的彼此對立、團體間的目標不一致,支配者與被支配者的

利益,無可避免會產生衝突與鬥爭,其形式及結果反映在財富、地位、地位與文化資本上的差異;分析角度為:權力、地位、階級、利益。

3.解釋論取向:從人際的互動關係以及教育活動本質的理解著眼,主要以班級社會學及知識社會學兩大領域為主;前者以日常學校生活及存在其中的教育現象為研究的重點,後者以探索知識形成、分配、傳遞過程以及分析潛存於其中的意識形態;分析角度為日常生活及語言、人際互動及溝通、活動的本質及意義、歷史文化及脈絡。

二、教育與社會化的關係:

(一)教育與社會化的功能:社會化是使社會成員習得主流社會價值與規範的過

程,以發展其適當的行為角色,其過程是持續不斷

的歷程,主要透過下列途徑進行:

1.正式的教育訓練過程。 2.獎勵與懲罰。 3.潛在的課程。

4.考試制度。 5.典章儀式。

(二)社會階層化與教育:

1.教育與社會階層、社會流動:

(1)社會階層:係指依照某些指標或屬性,將社會成員的地位區分為不同等級,而所形成的社會地位差異。

(2)社會流動:就是社會階層變動的歷程與結果,具有三項功能:

○1激勵志向與成就。 ○2社會階層重分配。 ○3維持社會忠誠。

(三)教育選擇:在教育資源機會有限的情況下,社會必須發展出選擇機制來進行教育資源和機會分配,即稱為教育選擇。

三、政治與教育的關係:

(一)民主是一種政治制度。

(二)教育是民主政治化的必要條件。

(三)教育的重要功能之ㄧ:在於啟迪民智。

(四)教育是政治社會化的重要工具。

(政治社會化乃是指政治社會成員將政治社會的行為規範與會值體系等經學習模仿的過程,內化成個人人格;如中山先生所主張的「訓政」理論)

四、學校教育現象的微觀分析:運用社會學概念進行教育現象的微觀分析,主要層面分述如下:

(一) 班級社會體系:是學校教學體系的最基本型態,也是一個微觀的小社會,具有下列幾項功能:

1.選擇的功能。 2.社會化的功能。 3.照顧保護的功能。

4.教學的功能。

(二)師生關係:良好的師生關係,同時也是良好親師關係的基礎,也常被家長是為評鑑教師是否稱職的重要指標。

(三)學生同儕次級文化:是指存在於學生同儕間的特有行為模式與價值觀念,各自有著不同的次級文化。(EX:城鄉差距)

(四)學校組織與文化:從社會學的觀點,學校是一種社會體系,也是一種社會組織,其內涵包括學校的行政文化、教師文化、學生文

化、社區文化、學校物質文化以及學校制度文化等。

第五章:教育與文化

一、文化的意涵:一個複雜的整體,包括知識、信仰、藝術、道德、法律、習慣以及其他作為社會一份子所獲得的任何能力與習慣。

二、文化的組成要素:

(一)符號:指一社會特有、約定俗成的產物。

(二)語言:蘊藏著意義與經驗,能夠反映文化與形成思想。

(三)信念:包括價值觀念規範,以及對所居住世界的各種觀念看法。

(四)愛好:包括對飲食、衣著、住宅等活動的愛好。

三、文化的特性:

(一)普遍性:是指社會成員一致參與和接受的文化。

(二)選擇性:文化中某些特定的活動因社會無成文、硬性規定,便有充分的自主及選擇權。

(三)特殊性:僅適合具有某些特徵之個人或團體參與的文化。

四、學校文化:學校是一個特殊的教育社區、有特別設計的環境及有一定的組成份子,很容易形成一種特別的學校文化,有下列因素所形成,包括六方面:

(一) 教師文化:是指教師同儕之間所形成的文化,具有成人團體與專業團體的特徵。(EX:是權威的角色、有寒暑假的時間)

(二) 學生文化:學生多是年齡相仿的同輩,很容易形成獨樹一格的學生價值與行為模式,對生活其中的成員產生無形的規範。(EX:沒有價值觀、沒有好壞)

(三) 行政文化:由專兼的行政人員所形成的文化,稱為行政文化。

(四) 社區文化:學校身處於社區之中,這些社區文化的特色必定會影響到學校的運作

(五)學校物質文化:學校的物質環境,亦指學校文化。

(六)學校制度文化:是指學校的傳統、儀式、規章與制度。(EX:朝會、住宿)

五、青少年次文化:在教育上的功能如下:

(一)協助青少年學生社會化:幫助青少年發展正面的次文化,導正負面的次文化。(EX:看電視時功課成績也要好)

(二)反映社會中各種差異因素的影響程度。

(三)提供同儕價值與行為的參照標準。

(四)影響學生學業成就。

(五)具有「潛在課程」的影響力。

(六)有助於社會流動。

六、青少年次文化在教育上的運用:要運用同理心,瞭解他們在想什麼?

(一)瞭解與掌握。 (二)接納青少年學生。(三)具「同理心」。

(四)充分的溝通。 (五)課程的改進。(六)適時的輔導。

七、多元文化教育的宗旨:(族群認同的教育)

(一)多元文化知識的教育。

(二)消弭歧視、敵對心態的教育。

(三)促進族裔、族群交流的教育。

(四)提倡地球村觀念的教育。

八、科技文化與教育:

(一)科技文化:物質世界的未來進展、發明創造、進步與控制及其傷害所形成的複雜整體。

(二) 高科技上癮症:

1.從心靈宗教到生理營養,寧取簡易方案,速戰速決。

2.莫名恐懼科技、莫名崇拜科技。

3.在真實與虛擬之間遊蕩。

4.視暴力為正常現象。

5.把科技當作玩具。

6.人與人之間的生活空虛疏離。

九、文化觀的科技教育:

(一)強調科技文化的人文思維教育。

(二)加強培養設計歷程的問題解決與創意思考能力。

第六章:教育政策與行政制度

一、教育政策之定義:為教育發展方向及教育行政運作之重要依據。

二、教育政策分析的內涵:

(一)政策形成的脈絡:係針對影響教育政策形成的歷史事件、社會文化、經濟以及政治環境等因素,分析其內涵。

(二)政策形成的歷程:分為下列三階段

1.教育政策的形成,是複雜的動態歷程(包括利益團體及利害關係人)

2.教育政策的形成,是取得正當性的歷程。

3.教育政策的形成,是確定行動取向歷程。

(三)政策的內容:

1.政策的決定技術:分為程式化及非程式化的決定。

2.政策的決定組織:分為策略性、行政性、及運作性。

3.政策的決定主體:分為組織及個人二種決定主體。

4.政策決定的資訊完整性:區分為確定性、風險性及不確定性。

5.政策決定的問題性質:分為事實及價值二種。

(四)政策的執行:基本上可分為「從上而下或是「由下而上」二種。

三、教育行政的意義:係政府教育行政機關為貫徹教育政策或實現教育目標,據其職權以執行相關行政事務之歷程與行為;具有以下意義 

(一) 係政府教育行政機關之公共事務。

(二) 旨在貫徹教育政策或實現教育目標

(三) 是歷程與行為的展現:分為下列四項:

1.業務行政。 2.人事行政。 3.總務行政。 4.公關行政。

四、教育行政的要素:分為下列五項

(一)做選擇:其範圍可以大至國家層級的教育政策,亦可小至學校的垃圾處理。

(二)領導行為:

1.特質論取向:將領導行為視為是領導者特質的展現。

2.行為論取向:將領導者行為視為領導者行為的展現。

3.權變論取向:將領導者行為視為領導者能因地制宜,適時採行彈性權變的領導行為。

4.新型領導理論:將領導者行為視為領導者變革取向行為的展現。

(三)激勵:係指教育行政機關或領導者,針對組織成員的心理需求,以有效的鼓舞方式激發其工作動機與士氣;常見的激勵理論有:

1.需求理論:認為心理需求的滿足,有利於工作動機的激勵。

2.差異理論:認為個人工作動機的良窳,和其心理期望與實際情形之間的差 異有關。

3.因素理論:認為教育行政相關或領導者如能控制不利因素及營造有利的因 素,將有利於工作動機的激勵。

4.公平理論:認為工作動機的良窳,與組織成員自覺所付出的努力與所獲得的回報是否公平有關。

5.行為增強理論:認為工作動機的消長和行為是否得到增強有關。

6.目標理論:認為工作動機的良窳與是否提供組織成員明確的奮鬥目標有關。

(四)溝通的重要元素:

1.目的。 2.對象。 3.內容。 4.管道。 5.媒介。 6.環境7.影響。

(四-1)溝通的性質:

1.正式溝通與非正式溝通:

(1)正式溝通:經由正式溝通管道所進行的溝通行為,通常經由組織科層體系傳遞。(EX:公文、正式會議)

(2)非正式溝通:係指非正式組織或次級團體成員之間所進行的溝通。(EX:社團、同學會)

2.直接溝通與間接溝通:

(1)直接溝通:係指面對面、會議…或個別晤談的方式進行。

(2)間接溝通:藉由第三者或個人轉達、意見調查、電子郵件等方式進行溝通。

(五)評鑑:係指以科學方法所蒐集而得的資料訊息,用來衡量、評估和判斷教育行政組織及成員表現的基礎,並將結果提供回饋,用以修改的依據;評鑑分為下列幾類:

1.績效評鑑:主要目的為瞭教育行政組織及成員的表現,是否符合既定的標準或完成目標。

2.責任評鑑:主要目的在於瞭解教育行政人員,是否在目標的完成、出勤、工作表現、經費支出以及聯繫協調上,能按計畫的履行其應負 的責任。

3.認可評鑑:主要目的在於瞭解教育行政單位、組織或機構,是否符合既定的標準和條件,以作為承認其資格、给予補助或向社會大眾推薦的依據。

4.視導評鑑:主要目的在於瞭解教育行政組織那些缺失需要改進及輔導。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徐德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