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面對痛苦2丹增嘉措活佛著庭西 譯
關於痛苦性質的認識
首先我們討論痛苦的性質。我們應該懂得:在沒有解脫之前,痛苦是輪回中生命的一部分,在凡夫人的一生中,要想遠離痛苦是不可能的。如果掌握了這個道理,遇到了痛苦,就會認為這是一種必然,而不是意外的事,就能正確地對待它,即使面臨了痛苦,也不會大驚小怪。因而,在遇到痛苦時就可以做到隨遇而安。
有一些人喜歡用種種誇張的言辭大力渲染幸福和歡樂,並將之用來形容現實生活。他們認為,這樣才能使生活充滿活力。這種觀點,在暫時沒有遇到痛苦和困境時,有其積極的作用,但是這種觀點忽略了生活的另一面。假如突然遇到一些挫折和稍微嘗到一點痛苦的滋味,他們內心就感到震顫,以至無法接受這種事實而變得驚慌失措,完全失去了與痛苦搏鬥的勇氣和能力。他們不光苦惱憂愁,還會陷入危險的境地。因此,我們應該理智地去認知生活的每個層面與角落,而不應該只是生活的一小部分。
佛教非常重視對痛苦的認識,佛陀在初轉法輪時,一開始就強調認識苦諦。有關對苦的認識,佛經中一般分為苦苦、壞苦和行苦三種層次。在此我們依次闡述:第一是苦苦,即在現實生活中,我們眾所皆有的身體上和心理上出現的痛苦。比如疾病傷痛和心靈創傷等。這種痛苦一產生,包括動物在內的所有眾生都能明顯感覺到是難以接受的,屬於粗大之苦。第二是壞苦,即暫時以為快樂的,但過段時間就變成痛苦。比如美食華衣等,最初帶來滿足榮耀感,隨著時間的推移,卻很可能引發痛苦。所有世俗的快樂,我們自以為是快樂的,但事實上只要我們還處在迷惑的狀態中,這些都不是清淨的,而終究會帶來痛苦。這種苦在產生時,是不易覺知的,所以,它屬於細微之苦。第三是行苦,即此苦沒有諸如苦苦和壞苦的明顯苦樂之感,但它是這兩種痛苦的基礎。至於我們生命本身的運作,在刹那刹那地變化,極不穩固,導致了痛苦的形成。這種苦是通過分析生命的細微變化過程而確立的。因此,它屬於極微之苦。在認知了行苦的本質與道理之時,就可以說掌握了苦諦的實質。
佛教徒對待痛苦的特點
日常生活,人們有多種面對和消除痛苦的方法。社會上普通人他們所使用的消除痛苦的方法,只能暫時解決一點問題。比如,消除饑餓就要吃東西,防禦寒冷就要增添衣服,去除病苦就要服下藥物,消除貧困就要去賺錢……由此,人們消除每種痛苦就要採取不同的方法。但這些都不完善,亦不完全可靠。有人說:“要消除饑餓,可以吃東西和喝水。”但是靠吃喝只能解決饑渴的痛苦,而對其它痛苦則沒有辦法。用一頓餐,喝一碗水,的確可以消除一次饑渴的痛苦,卻不可能永遠消除饑渴,因為用不了多久,人們又會像以前那樣重新感到饑渴。不僅如此,吃一頓飯,消除一次饑餓,這也不是絕對有保證的,也有可能吃了飯會消化不良,而增加新的痛苦。總的來講,凡夫人所使用消除痛苦的方法,都是暫時性、強制性和局限性的。這些都不是從根本上徹底消除痛苦。就像吃止疼藥,暫時起了點作用,可是稍微過了一會兒,又依然如故地疼痛起來……諸如此類情況,僅僅是權宜之計,是不能消除痛苦根源的。
當人們內心生起粗大煩惱時,就會採取一些不明智的手段來暫時緩解自己的心緒。這些手段具有極大的危險性。很多人會把困境的因素輕率地歸結於別人,進而用暴力的手段報復他人、陷害他人,企圖以此手段暫時地壓制自己內心的痛苦;一些人會用酗酒的方法來麻痹自己的神經;一些人把自己家的東西都砸了,希望通過這種發洩的方式來化解痛苦;一些人則摧殘自己的身體,在比較嚴重的情況下,甚至自殺,認為這樣就可以消除痛苦了……
根據佛教的觀點,這樣做只是雪上加霜,根本不是消除痛苦的方法,就像砍樹不把根剷除一樣,它還會生長出枝葉。同理,如果不把痛苦的根源徹底切斷,今後還會出現其它痛苦,無論你怎麼去排除它們,它們還會在別的地方重新滋生的。
我們應該懂得,所有痛苦的根源都是來自於內心不自在才聚集而成。因此,我們應該從這方面著手採取相應有效的措施。人不是機器,可以借用別的力量來控制操縱,並使其本性徹底地得到根本改變——但這是不可能的。僅僅想憑藉外部世界的某種手段,去強行消除人們內心深處的種種問題,當然是相當困難的。因為痛苦主要是由心聚集而成,所以應該依靠心來使自己安詳和平靜,應該依靠產生痛苦的心識本身來消除痛苦,而不能依靠粗暴的行為來消除痛苦,解鈴還需繫鈴人。例如可以用修無常、禪定、如夢如幻等內在的溫和的方法,將痛苦徹底消除。這種觀點與人們的意願與主張是相適宜的。從根本上而言,也是有別於其他方法的。
用這些方法來消除煩惱的根源——我執心,內心的痛苦就會自然緩解。再進一步將痛苦轉為道用——加以利用,亦可提高慈悲心和修行層次。用自他相換的修法,就可以替代他人的痛苦……等等,佛法中有著許多類似的利用痛苦作為增上修行的方法。這些,都是以最終消除人們內心中的“執愛自心”為目的。我們普通人,考慮問題往往都是從自己的角度出發的,而佛教的觀點則恰恰與此相反,它們二者不僅在消除痛苦的方式上有所差別,而且在一些重大的問題上,其看法更是大相徑庭。佛教特別是大乘佛教認為,“執愛自心”不但不會給人們帶來幸福安樂,相反它是痛苦的根源。只有克服和拋棄了“執愛自心”,用“執愛他心”去代替它,這樣才能獲得真正圓滿的幸福安樂。所以,必須完全徹底地拋棄造成痛苦的“執愛自心”,這才是非常重要的。
不要執著痛苦
我們要知道正確地對待痛苦與不幸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是我們若不去控制它,它就會反過來控制我們。因此,不論遭遇多麼大的痛苦與不幸,我們都要敢於正視它。
這裡最為重要的是,採用什麼樣的方法把纏繞我們的痛苦及其根源執著心解脫出來。如果對痛苦的執著心越強,對待痛苦的忍耐力就越弱,如此下去,最後連忍耐一點點痛苦的能力也失去了。或者說僅有的一點忍耐能力也全部變成了煩惱。他們要麼是抱怨社會,要麼就是抱怨朋友家人,甚至自己抱怨自己,最終,自身受到傷害,從而走向毀滅。
比如我們在平時接觸到的人群中,有一部分人無論在什麼地方和場合,一和別人接觸時,總是心情煩躁不安,不愉快……造成這種現象的主要原因是什麼呢?主要是過分執著自己的痛苦以及痛苦的根源——自我意識使他們的思想發生了混亂。正如章巴甲熱曾說,“執著心很大的人們終日被痛苦、欲望所困繞,明瞭心情寬鬆的人才不會與大樂分離”。卡巴格西也曾說:若未駕御禦自心念,則做何事皆不適,智者知曉心念事,相遇逆緣亦轉安。
全知麥彭仁波切 也講過一句與這種錯亂思想有關的箴言:
迷亂之心未消前, 何生所為皆痛苦,漂泊不定諸有情,自在安樂永難覓。
這句話的意思是說,如果不從錯亂的幻覺中解脫出來,無論你出身高低貴賤,無論你怎麼做,痛苦都會紛至遝來。
對於痛苦的蹤跡過於敏感,這不僅不能消除和克服原有的痛苦,反而會因為自己執著錯覺的緣故,又增添新的痛苦。人們都想離苦得樂,為什麼還要去尋找第二個痛苦呢?!
一些人會想:用嘴說說容易,但現實生活中真的遇到非常不幸的事情時,就會手忙腳亂,所以,產生痛苦是必然的。的確,除了內心已經獲得了自在的人以外,一般人在遇到不幸的事情時,痛苦確實無法避免,這種說法有一定道理。但是進一步思考就會發現,感受痛苦的大小,完全取決於個人。
例如,各方面的處境相同的兩個人,雖然他們遇到了完全相同的不幸,可是,他們兩人在心理上具備承受和抑制不幸的能力是有區別的。實際的情況就是這樣,所有的結果最終會根據他們各自所表現出來的心理素質的不同而有所區別。為什麼這麼說呢?一個人沒有面對痛苦的勇氣和經驗,思想就不可能開通;相反,另一個人具有面對痛苦的勇氣和經驗,思想就會很開通,這就是他們二者的區別。如果痛苦不在於人們的內心而完全依賴於外界,是一種獨立存在,那麼當相同的痛苦和不幸出現時,他們為什麼沒有出現相同的壓力與痛苦呢?因此痛苦的大小取決於內心對其所持態度和方法。關於這一點,早有例子進行過說明。
釋迦牟尼佛在世時,有一個人為了考驗佛陀,他來到佛陀跟前。那個人胡言亂語講了半天,最後佛陀問他:“如果施主給的東西他人不接受,那麼它該是誰的財產呢?”這個人心想:那當然還是屬於施主的。於是他就說道:“應該是施主的財產!”佛陀說:“說得對,你所說的粗言穢語,我一點也沒有接受,當然還是屬於你的。”
釋迦牟尼佛實在太偉大了,他那深邃寬廣的心胸在法界中沒有一點動搖,考驗他的人一點也沒有傷害到佛陀。反而充分展示了佛陀無與倫比的智慧、慈悲和力量。因此,我們也應該向佛陀學習,努力設法使痛苦不要加害於我們。基於此,我們就應該生起正見。如果換個角度,換一種思維方式來觀察,那麼對事物的本質就會有新的認識、新的體悟。
一般來講,凡夫在看待事物時,往往帶有個人的感情色彩,並認為那就是世界的本來面目。因此,他們在看待那些傷害自己的人時也是這樣——這種狹隘思維方式只會給自己帶來內心的不安,不會有任何益處。所以即使是傷害過自己的人,也要從正面的角度來看待他,如果我們有了這樣的新習慣,對自己對別人都會有很大的利益。
不論是什麼人,前世的業力、現世的生活環境、人生的經歷和人的個性等都迥然不同。因此這個世界的性質就必然是多元的。每個人都依循自己的方式去生活,我們不能強求人人都適合自己的意願。假如認識到了這一點,就可以大大地開啟自己的智慧之門,當遇到任何事情的時候,就有勇氣面對和承受;再進一步說,滾滾紅塵中每個凡夫人的生命都被煩惱所控制,有時做一些無知的事情當然是在所難免的。但是,應該從不同的角度來認識分析它們,應該懂得這不是人的錯,而是他的內心煩惱造成的錯誤。只有這樣的認識,我們的思想才不會狹隘,我們的思路才會變得開闊。下面講一個與此觀點相同的故事……
很早以前,有座日光城,那裡住著一位名為日光王的國王。他有一頭白色的大象。國王讓馴獸師去馴服它。一天國王和馴獸師兩人騎著大象進了森林。
國王的大象是一頭公象,當它聞到森林中母象的氣味時,就像發了瘋似的,不顧一切地拼命奔跑,馴獸師使出渾身解數也無法令大象回頭。這時國王相當恐懼,不知道做什麼好。
“怎麼辦好呢?”國王對馴獸師說。
“趕快抓住樹枝!”馴獸師說。
國王在慌亂中伸手抓住了一個樹枝,終於使自己倖免於難。國王在森林中大發雷霆,立即命令手下人把那位沒有使大象馴服的馴獸師關進監獄。馴獸師請求國王讓他再試一次。
“我除了沒有馴服大象的心以外,它的身體已經被我馴服了。”他為自己辯護道。
“你說已經馴服了大象的身體,你有什麼證據呢?”
“請國王給我七天時間,您就會看到它回來,到時您就明白了。”
七天過後大象果然回來了。馴獸師拿著一個用火燒紅的鐵錘來到了大象跟前。他向大象招呼一聲,做了一個手勢。大象聽到主人的話,像是無法克制似的,毫不猶豫地玩起滾燙通紅的鐵錘來。
國王看到這一切,終於相信了馴獸師的話。他又對馴獸師說,“那麼,在這個世界上,什麼是‘馴心’呢?!你可以告訴我這方面的見聞嗎?”
“‘馴心’那只有佛陀!”馴獸師說。
國王一聽到“佛陀”的名號,立刻就產生了信仰,他的心情也忽然開朗起來……
這個故事使人清楚地明白,煩惱對我們的內心有多大的影響!我們仔細想一想就會發現煩惱是多麼可怕。那頭大象並不是不怕那個馴獸師,也不是不想聽馴獸師的話。假如馴獸師命令它玩通紅滾燙的鐵錘,它都毫不猶豫地玩起來,其它就更不在話下了。可是當煩惱已經生起來時,它便失去了控制能力,於是毫不猶豫地跟在那頭母象後面跑了起來。
同樣,當人們的內心被欲念、怨恨、嫉妒等煩惱緊緊纏繞時,必然要產生難以忍受的痛苦與壓力。在這種情況下,他們會傷害父母、傷害妻兒、甚至傷害自己,對他人也會做出一些不合情理的事情,這是情有可原的。因此,當別人攻擊我們時,應該想到這並不是人的過錯,而是煩惱的過錯。因此我們應該竭盡全力使自己生起忍耐心。
可是有些人不同意把人和煩惱分開,他們認為把人和煩惱分開來講這種觀點純屬是胡說。在他們看來,煩惱大,這就是人的過失,假如像你所說的那樣去寬恕他,對方這些壞習慣一旦養成,就會無所顧忌放任自流,對你什麼事都幹得出來……這時,難道你還要容忍嗎?
把人和煩惱分開這種觀點有不少的理由和例證。我們若深入地分析,衝動與憤怒是我們清淨心被煩惱之垢所染汙而出現的,都是不明智之舉,只會令事情愈加複雜化。我們應當用智慧觀察分析,處理問題。修習忍辱並非別人說的統統都對,我們都去接受。每個人都擁有追求真理的權力,假如我們站在真理的一邊時,就應該保留自己的觀點。為了實現理想,甚至在必要時可以用非暴力的手段來進行強烈的辯護。為什麼要把人和煩惱分開呢?為了正確地瞭解別人,令自己心胸變得更開闊,而減輕內心的種種痛苦。我之所以這樣講,目的就在於此。
上面這些說法都與大乘佛教的理論觀點有關。不論顯宗還是密宗,都認為心的本性是清淨的,一切眾生皆是因地佛。煩惱等缺點都只是暫時存在於眾生的心裡,並沒有進入他們的本性。因此,從心性的角度來看,都具有清淨的佛性。所以,要對包括微小生命在內的所有眾生都不應該輕視和踐踏。
顯宗的觀點是把眾生觀想為自己的父母,密乘更進一步把所有眾生觀想為佛菩薩,這些都是在前面的理論基礎上得來的。因此,應該對所有的眾生生起善心和慈悲心,尤其是我們人類具有辨別和判斷善惡的能力,在修行的道路上具有得天獨厚的優勢,所以我們應該尊重每一個人的權益,並用愛心和寬容來對待他們……這就是大乘佛教的基本人生觀。
我們凡夫平時在思考問題時,常會持這樣的態度,即喜歡把別人及其缺點過錯混在一起,這些偏見是長期以來形成的。正因我們常常看到對方的過錯,即使對方有很多優點,也不會信任他,總認為他非常壞,總想這個壞人會傷害自己。人們不去責備人的缺點過錯,而是去責怪人本身,導致自己的內心煩亂發怒,最終陷入痛苦的境地……
認真分析這種觀點,與我家鄉的一個笑話極其相似:有一個傻瓜在家裡看電視,當看到一個不合自己心意的畫面時,暴跳如雷,他立刻毫不猶豫地用石頭把電視機砸爛了。雖然電視節目不好,但只是電視節目的過錯,而與電視機毫無關係,這個道理即使一般的人也都清楚。可是他連這麼簡單的事理都分辨不清,才做了這樣的傻事。
這個笑話很能說明一個道理,人本身或人的心性就像電視機的螢幕,而人的各種煩惱缺點就像電視節目,把人本身和人的缺點、電視機和電視節目混為一談,心自然會煩亂發怒,這是二者共同的地方。
如此解釋,或許就會發現我們的思維和看法上肯定會有很多錯誤成份。雖然從理智上明明知道自己有錯誤,但是面對現實的時候就無法顧及這一點。把人本身和人的缺點混為一談的做法是長期以來形成的錯誤觀念,它具有很大的影響,需要一定時間才能改變。儘管如此,平時我們的思想中並不是沒有正確的東西,在多數人平常的言行中也會說,“他是一個好人,不過缺點就是性子稍微有些急躁。”“不是對他本人有看法或意見,而是不同意他的說法。”等等……諸如此類的說法是符合道理的。分析這些話的核心意義,某些地方是有問題的,我不敢苟同,然而,他們並沒有完全徹底地否定一個人。
“不徹底否定一個人”這個道理,人們往往不能舉一反三,在某個特定的範圍內,還有一定的局限性。如果我們的理解能夠超越這個範圍,並將這個道理經過一定的深化,使之逐步適用於更大範圍的話,即使別人要傷害自己,思想上也會想得開,心理上也會出現一些不同於以前的微妙變化,這一點有修行經驗的人都有體驗。在煩惱逐漸減少後,人的本性力量就會逐漸顯現,使自己的痛苦逐漸減少,懂得了這個道理是極其重要的。
平時因痛苦而產生的壓力大還是小,主要取決於對觀念想法的理解。自己若對事物能夠忍耐,就會找到正確觀察和理解事物的方法。在這個前提下,不論遇到多麼惡劣的境遇,心裡都應清楚一點,那就是即便焦慮萬千也無濟於事。正如古印度的佛學大師寂天菩薩所說的,遇到不好的境遇時應該這樣想:對不好的境遇,自己能夠改變也罷,不能夠改變也罷,最終的結果僅僅是這兩個。假如自己能夠改變的話,就不要焦慮;假如自己想改變它,但又無能為力,焦慮又有什麼用處呢?!我們應該想到,除了正確面對痛苦外,不會出現任何有益的東西。我們只有持這樣的觀點態度,心理上才會大有裨益。
若事尚可救, 云何不歡喜?
若已不濟事, 不樂有何益。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