庭危機與管理 重點 5375學長/期末部份小花老師整理
第一章
何謂壓力?何謂危機?何謂家庭壓力?何謂家庭危機?壓力與危機常被混為一談,但事實上,壓力與危機雖相互關聯,但並不是完全相同。許多人誤以為家庭有壓力就會有家庭危機,但事實上,面對家庭壓力並非等同面臨家庭危機。在家庭生活中,家庭壓力是無可避免的,如何因應家庭壓力,而不造成家庭危機,成為生活在當代社會中的每一個人、每一個家庭生活中必備的基本知能。
壓力的定義:張春興,1995 壓力是指個體生理或,心理上感受到威脅的一種緊張狀態。此種狀態使人在情緒上產生不愉快甚至痛苦的感受。
Spielberger, 1971 剷萇個人所遭受到的外在強迫力量,此力量對個人會構成某種程度的威脅性。
Lazaws & Folkman1984 壓力是足個人與環境申的人、事、物的一種特別關係,此種環境中人、事、物的關係是被評估有管有心理負擔,或超越其資源所能負擔的,以及危害心理健康及個體綜合福祉的概念,乃被稱為壓力。
Boss, 1988 壓力的意義是改變,是指系統平衡狀態的波折與改變。
危機的種類
1.情境性危機:指因客觀環境因素、個人因素、人際間或社會環境因素,所導致不可頂期的危機狀態。
2.發展性危機:指因個人的成長與發展,或因個人的社會地位產生變化而有所關聯,此為可預期的危機狀態。
3.社會文化性危機:指社會價值觀的影響,或社會結構因素而引發的危機事件,常無法為當事人掌握,是難以頂期的。
危機特性可以歸納為下列4項:
1危機具有持續性與階段性:危機發生的歷程是一持續性狀態,經過危機發生前階段、危機處理階段、危機處理後的復甦階段。
2.危機具不確定性與未預警性:由於危機發生常為非預期、無頂警,所以常常無法預知何時會發生危機,封於危機處理的後果也常無法預知。
3.危機具急迫性與威脅性:危機發生時,如果無法立即有效處理,將會使面臨危機的人、家庭、機構、團體面臨存亡的威脅;
4.危機具複雜性與雙面效果性:危機發生的原因、發生的歷程及因應危機的結果都具有複雜性。
家庭發展歷程中的可預期危機
1.新婚 2.初為人父母3.子女進人學齡與少年4.子女陸續離家並步入中年
5.進入空巢與退休6.步入老年
不可預期的家庭生活事件(危機)
1.家人互動與衝突2.離婚3.家庭暴力4.失業與財務、家庭經濟困境5.疾病與死亡6.非法藥物使用
家庭內事件分析
1.家庭結構向度:是指家庭系統界域意指由家庭的認知來定義誰是家人,誰不是。
2.心理向度:指對壓力源的認知與定義,是家人常使用的防衛機轉
3.哲學向度:指家庭價值觀及信念系統,當一個家庭面臨家庭挑戰時,在因應過程中的價值觀及信念,決定一個人採取的行動。
家庭外事件分析
1.文化:例如重男輕女的文化,
2.歷史:例如921臺灣南投大地震、911美國遭受恐怖攻擊等,
3.經濟:1929年的全世界經濟大蕭條,影響家庭的經濟狀
4.發展:例如,家庭賺食者,在子女剛出生時失業、子女大學畢業後中年才失業
5.遺傳:,例如夫妻兩個若皆為海洋性貧血帶因者,則很可能會生出一個重症海洋性貧血子女,對家人互動、照顧、經濟等都會帶來負擔。
危機管理六個階段如何應用在管理家庭危機?
1.第一階段:預防危機發生2.第二階段:擬妥管理危機計畫
3.第三階段:嗅到危機的存在4.第四階段:避免危機擴大
5.第五階段:迅速解決危機:6.第六階段:化危機為轉機
危機管理六個階段往省埋冢庭危機的應用
1.第一階段:預防家庭危機發生2.第二階段:擬妥管理家庭危機計畫
3.第三階段:嗅到家庭危機的存在4.第四階段:避免家庭危機擴大
5.第五階段:迅速解決家庭危機6.第六階段:化家庭危機為家庭轉機
家庭危機管理的資源與因應資源
1.人力資源:人力資源大致可以包括個人、家人、親友、鄰居、政府組織人員、時間、精力、能力、知識、溝通技巧、態度、人格特質、專長等
2.物質資源個人資源:
個人收入、股票、儲蓄等家庭資源:房屋、家具、電器設備、電腦、財務狀況等
社會資源:各機關組織、人員、圖書館、公園、休閒設施、相關法令規章因應
1.個人內在的因應
2.家人及人際互動的因應
3.知覺的因應:家庭危機發生時,可以採用選擇性覺察,多覺察事情好的一面,正向看待發生的事件,就如以「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智、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勉勵自己。
4.放鬆的應用:可以採取靜坐、放鬆,才能重新好好整理思緒,思考因應策略。
5.生理的因應家庭危機發生時,更需要採取健康行為,並回歸健康生活形態。
健康行為是指透過健康飲食、適度運動、放鬆技巧練習等;
第一章網路習題:
(2)1.下列那一項對壓力的敍述是正確的?
1:壓力對人的影響一定是負面的2:生活狀况的改變會帶來壓力
3:壓力只是一種結果4:壓力只是一種歷程
(1)2.從家庭添加新成員看家庭壓力、是從何種取向定義壓力 ?
1:刺激取向2:歷程取向3:結果取向4:綜合取向
(3)3.下列那一項是家庭發展歷程中的可預期危機?
1:家庭暴力2:青少年藥物濫用3:中年階段的子女離家4:壯年罹患惡疾
(2)4.下列那一項是因應家庭危機的人力資源?
1:家庭收入2:社工人員3:股票4:圖書館
(1)5.家庭危機管理的首先要務為何?
1:擬妥家庭管理危機計畫2:嗅到家庭危機的存在3:預防家庭危機發生4:化家庭危機為轉機
1.第一階段:預防危機發生2.第二階段:擬妥管理危機計畫
3.第三階段:嗅到危機的存在4.第四階段:避免危機擴大
5.第五階段:迅速解決危機:6.第六階段:化危機為轉機
第二章
用以解釋家庭危機的理論很多,包括家庭壓力理論、結構功能理論、社會衝突理論、符號互動理論、社會交換理論、家庭發展理論。但以家庭壓力理論最常被用來作為家庭危機管理的理論基礎。
家庭壓力理論是Hill所提出的ABC-X模型建構而成;其後該模型加入時間歷程概念,提出雙重ABC-X模型。之後在以家庭壓力理論的ABC-X模型基礎,加上調適(adaptation)概念為核心, FAAR模型(The Family Adjustment and Adaptation Response Model)被建構出。
在FAAR模型中,強調以家庭具有的特性與能力渡過家庭危機,形成家庭調適的歷程就是「家庭韌性」。
ABC-X家庭壓力模型中,A指壓力源事件B指家庭擁有的資源或家庭強力
C指家庭對壓力源事件的界定 X指壓力的高低程度或危機
表2-1生活改變所帶來的改變單位量
家庭的需求是由:預期和非頂期的壓力; 2.持續的家:庭壓力;3.每日的口角爭執所組成。家庭需求的3個層次:個!人、家庭、社會與世界觀的需求,以家有障礙孩子為例說明如下。
FAAR模型中的四個主要概念一
1.家庭的意義、2.家庭的需求、3.家庭的能力、4.與家庭的適應或調適,
這四個主要概念是從.ABC-X模型及雙重ABC-X模型發展而來。
在FAAR中,強調以家庭具有的特性與能力渡過家庭危機,形成家庭調適的歷程就是「家庭韌性」。
(2009)《家族再生一逆境中的家庭韌性與療癒》一書的導讀作者吳熙琄指出,當他一再與投注許多心力在研究上的Dr.Walsh反覆討論,終於有了共識,他們認為「韌性(力)超越復原力,它包含了在困境中所延伸出來的新發展,家人不可能只是回到原來的狀態去復原」。
家庭軔性的定義
1.實務工作者將家庭韌性界定為家庭強力,而不是家庭缺失;
2.家庭韌性是一種結果?一種特質或保護因子?一種處於危機狀態的本質與強度?或是一種歷程?
3.分析的層次是個人?還是家庭系統?例如一個人在失功能的家庭中成功的生活了下來,
家庭韌性的核心概念
1.在整個生命週期間,家庭會經歷壓力;
2.家庭擁有從負向經驗中回復的力量與支持;
3.家庭可以從他們的社區關係網絡中受惠,
4.家庭會尋找負向經驗的意義,並且發展對負向經驗的理解;
5.家庭面對危機時會去尋找使他們生活恢復秩序和平衡的能力。
家庭韌性的構成要素
家庭保護因素:指家庭成員處理發展階段的轉變以及努力提升家庭和諧與平衡的能力,包括:家人間的調和性、健康、家庭的慶祝活動、家庭的抗壓性、家庭的時間與規則、家庭的傳統、家庭的溝通、金錢處理等。
家庭回復因素:
1.家庭整合2.家庭支持和自尊建立3.家庭的娛樂取向、控制和組織4.家庭的樂觀與優勢
家庭信念系統:家庭信念系統是影響家庭功能運作的重要因素,也是培養韌性的重要力量。
2.家庭組織模式:宴底組織模型透過外部與內部的各種規範維持,並受到文化與家庭信念系統、家庭成員對彼此的期待…-..等因素影響,
家庭溝通與問題解決歷程:良好的溝通與家庭韌性息息相關,在家庭溝通與問題解決歷程中包括清晰、開放情感分享與合作解決決問題三項範疇。
溝通又可分為兩個面向:
(1)內容面向:即傳達出的事實、意見或感覺; (2)關係面向:即由界定彼此關係而表達出的言詞。
第二章網路習題:
(4)1.在ABC-X家庭壓力模型中、A指是什麼?
1:家庭擁有的資源、或家庭強力2:家庭對壓力源事件的界定
3:壓力的高低程度或危機4:指壓力源事件
(4)2.從家庭添加新成員看家庭壓力、是從何種取向定義壓力 ?
1:對上次家庭危機(X)的認知
2:對家庭累積性壓力危機(aA)的認知
3:對現存及新開發資源(bB)的認知
4:對上次家庭危機(X)、家庭累積性(aA)、現存及新開發資源(bB)的認知
(3)3.在FAAR模型中、下列那一項是家庭的回復因素?
1:家庭的慶祝活動2:家庭的時間與規則3:家庭的整合4:家庭的傳统
(2)4.在FAAR模型中、第一階段的適應較會用的是下列那一項因素?
1:努力保持家庭的整合2:家庭成員相互的支持
3:努力從社區和朋友中獲得支持4:努力維持秩序與樂觀的態度
(1)5.一般而言、下列對於家庭韌性的關鍵歷程描述、何者正確?
1:可透過超越性與精神性的家庭信念系统產生家庭韌性
2:先有好的家庭組織模式、才能有好的家庭溝通
3:先產生家庭信念系统、才會有好的家庭組織模式
4:家人間清晰的傳遞言語與和行為是一種家庭組織模式
第三章重點
結婚是兩個家庭的事,在婚前準備的過程中,情侶及雙方家庭可能因籌備婚禮而發現彼此觀念上的差異,導致潛在的衝突與壓力,甚至關係破裂。而剛結婚的新婚夫妻必需學習家庭的發展任務,以適應婚姻與家庭生活。此時可能面臨的壓力與危機,在人際互動方面包括:生活習慣的差異、角色適應問題、溝通不良、性生活不協調,以及姻親關係的調適。在實際的家庭生活層面,可能的壓力與危機有工作與家庭的調適,以及家庭財務處理問題。
根據家庭發展理論,家庭建立期是家庭生命週期的開始,
訂婚雖不具法律效益,但其功能是可提供情侶與雙方家庭一段緩衝期,使彼此對未來的婚姻關係都能事先有所準備與調適。
在結婚前分手的原因包括:
(1)對婚姻興趣的消失;(2)雙方因工作或學業,的關係,無法經常互動:
(3)訂婚前未發現,或是雖發現還希望對方能改進之價值觀、角色期待與興趣,但實在無法再容忍;
(4)訂婚後發現彼此在社經地位、宗教信仰上有明顯差異
(5)原生家庭成員與親朋好友之強烈反對。
訂婚情侶衝突的議題包括:
伴郎及伴娘人數的安排、宴客的安排、習俗的配合,以及收取聘金,且雙方家長對婚事的意見常是衝突的導火線。
新婚階段的發展任務主要包括「夫妻關係適應」、「家庭生活調適」、「社會參與」三大範疇。
夫妻關係適應;
1.建立婚姻與家庭角色2.提供配偶情感支持3.調適彼此的性格
4.協商性別角色5.性生活調適6.發展溝通技巧
家庭生活調適:
1.協調家庭與工作2.管理家庭收支等財務3.建立親屬關係
社會參與:參與社區活動:熟悉彼此的朋友,參與社區活動,擴展人際關係網絡。
新婚生活可能面臨的危機包括
1.生活型態轉變的壓力2.角色轉變的壓力3.單身身分權利與配偶角色義務間之拉鋸
4.個人成長的壓力5.社會風氣助長新婚適應難度
家庭建立期最主要可能面臨的問題包括:
1.生活習慣的差異2.角色適應問題3.溝通不良4.性生活不協調5.對於生育的歧見以及不孕議題
可能的姻親關係衝突包括:婆媳、岳母女婿、公公媳婦、姑嫂、妯娌、連襟以及不同輩分間或其他親屬的衝突。姻親衝突中所佔比例最高的是婆媳
婆媳衝突的原因整理如下:
(1)女性扮滇類似角色(2)角色適應不良(3)競爭心理與失落感(4)傳統觀念所致
(5)家人溝通不良(6)男性處置不當
婚姻危機的10個主要原因
1.家庭經濟危機、2.雙重生涯壓力、3.姻親關係與人際關係欠佳、4.夫妻相處時間不足、5.性關係的不和諧、6.夫妻人格特質未能配合、7.婚前相知不足、8.第三者介入、9.家庭生活刻板,
10以及夫妻成長差異
家庭建立期經濟與財務可能出現的問題包括:
1.夫妻雙方對於金錢的價值觀不一致、2.金錢使用習慣不同、3.家庭經濟由誰管理及如何管理的問題、4.家庭支出如何分配、5.投資理財方式,6.以及收入不足或經濟困難等。
第三章網路習題:
(4)1.導致訂婚情侶衝突的原因為何?
1:聘金2:宴客安排3:習俗的配合4:以上皆是
(3)2.下列何者非新婚階段的發展任務?
1:夫妻關係適應2:家庭生活調適3:政治參與4:社會參與
(1)3.下列何者非新婚生活可能面臨的危機?
1:隔代教養2:生活型態轉變3:性生活協調4:角色轉變
(2)4.下列敍述何者為非?
1:結婚是兩個家庭的事2:訂婚具有法律效益3:生育歧見會導致夫妻關係的緊張
4:性生活協調會影響夫妻關係
(2)5.相關研究發現、姻親衝突中所佔比例最高的是?
1:妯娌2:婆媳3:姑嫂4:連襟
第四章重點
庭擴展期是面臨最多壓力與負擔的時期。當夫妻升格為父母後,會面臨初為人父母的壓力、經濟壓力的負擔、夫妻生活作息的改變、生活重心的調整,以及子女托育與教養議題等。某些婦女在生產後,則會有產後憂鬱症。家有兒童的家庭面臨的主要壓力為:家庭經濟壓力、親職壓力、夫妻關係問題,以及工作與家庭衝突。而家有青少年的階段通常是家庭壓力最高,婚姻滿意度最低的時期。此時的壓力為:親職壓力、家庭經濟問題以及夫妻關係問題。
家庭擴展期係指第一個子女出生至孩子離家前的階段。
此階段的主要發展任務為:
1.初為父母的準備與調適、2.夫妻關係的調整與適應、3.親子關係的學習、
4.子女手足間關係的適應與協調,5.以及家庭與學校的聯繫與溝通
根據DSM-IV之診斷標準,產後憂鬱症係指發生在產後6個月以內的憂鬱狀態。症狀與憂鬱症相似,患者情緒低落,至少出現2種以上下列之症狀,且持續2週以上。
1.憂鬱的情緒。
2.心情低落。
3.缺乏愉悅感、興趣顯著減少。
4.思考、注意力減退、缺乏決斷力。
5.精神運動性激動或遲滯。
6.失眠或嗜睡。
7.反覆想到死亡、重複出現自殺意念或企圖。
8.無價值感或罪惡感。
9.體重下降或增加。
10.食慾減少或增加。
11.常常想自殺或有死的想法。
產後憂鬱症可能的原因可歸納為以下幾點:
1.生物化學因素:係指體內荷爾蒙的改變。
2.心理社會因素
(1)心理衝突:初為人母親的角色後,易有壓力、失落、沮喪甚至精神崩潰。
(2)體態改變:面臨肚子隆起、皮膚鬆弛、乳房腫大、身體意象的認同不適應。
(3)人格因素:或本身人格特質較為僵化不具彈性,便容易產生罪惡感、焦慮、敵意而罹患產後精神疾病。
(4)其他心理社會壓力:生涯規劃的改變、婚姻滿意度、婚姻觀、角色調適、非頂期懷孕、家庭衝突、先生的漠不關心、貧窮,都易導致產後精神疾病的發生。
3.產科學因素:產婦身體不適與疼痛,加上新生兒的哭鬧,使得產婦因無法休息而產生產後疲倦,迨戊梢柙心理壓力。
兒童養育階段的壓力與危機
此階段一般是指第一個子女的年齡在學齡前及學齡期的階段。
兒童養育階段可能面臨的主要壓力包括:
1.經濟壓力:子女的養育與教育費、購屋、買車中老年父母疾病或需看護與照顧
2.家庭內壓力::親職壓力、夫妻關係,以及工作與家庭衝突三方面
3.工作與家庭壓力。
丈夫或妻子因為各自職涯發展而選擇分隔兩地、是兩地婚姻家庭型態?
兩地婚姻家庭的優點是個人在工作成就上的滿足、增加自尊、自信、自我充實與教育的機會。
在夫妻關調係方面,兩地夫妻通常會較獨立、有責任感,對於配偶有較多的感激,珍惜相聚的時間。
在親子關係方面,兩地婚姻父母提供子女一個良好的角色示範,重視彼此相處時間的質而非量,且孩子會較獨立與有責任感。
兩地婚姻家庭的挑戰
對通勤者來說,若工作地點是在不同的國家,要面對的不僅是工作上的調適,還包括文化及生活上的適應。
對於單獨留在家中的配偶而言,其必須面臨的狀況包括:掛念另一地的安危,缺乏配偶陪伴的孤單與寂寞,以及必須一肩擔負起家務工作與照顧教養子女的壓力等。
家有青少年的父母會面臨許多親職壓力包括
1.對父母的情緒依附降低、2.父母對子女的影響力減弱、3.親子衝突與代溝,
4.以及青少年的情緒問題或偏差行為,
網路成癮檢測指標
1.全神貫注於網路或線上遊戲,下線後仍繼績想著上網情形。
2.總是覺得對上網時間不滿足。
3.多次努力想控制或停止使用網路,但總是失敗。
4.企圖減少或停止使用網路,會覺得心情沮喪、低落、易怒。
6.為了上網,寧願冒著重要人際關係、工作或教育機會損失的風險。
7.曾向家人、朋友或他人說謊,隱瞞自已涉入網路的程度。
8.上網是為了逃避問題或釋放無助、罪惡、焦慮或沮喪的感覺。
青少年的情緒問題或偏差行為
1.沉迷網路或線上遊戲2.憂鬱症與自殺3.物質濫用4.青少女懷孕5.青少年犯罪
當家庭生命週期發展至家有青少年子女階段,父母的事業發展以及家庭所需在此時期多達到最高峰,也是家庭經濟支出最頻繁與沉重的時期,且夫妻因為經濟、工作與子女教養等因素,婚姻與家庭姻滿意度也最低,最易引發家庭壓力與危機
家庭擴展期主要的重心是養育與教養子女。除此之外,此時的夫妻也仍需關照自己的父母、公婆或岳父母,正處於「三明治世代」
家有青少年時期的階段通常是家庭壓力最高、婚姻滿意度及家庭滿意度最低的時期
第四章網路習題:
(3)1.下列何者非產後憂鬱症的症狀?
1:缺乏判斷力2:心情低落3:高自尊4:興趣顯著減少
(1)2.丈夫或妻子因為各自職涯發展而選擇分隔兩地、指的是何種家庭型態?
1:兩地婚姻家庭2:單親家庭3:單身家庭4:隔代教養家庭
(4)3.父母對自己是否善盡職責所產生的疑慮、擔憂、自 感或疲憊稱之為?
1:工作與家庭衝突2:經濟壓力3:脫離衛星化4:親職壓力
(2)4.下列何者非網路成癮的徵兆?
1:下線後仍繼績想著上網情形。2:可以控制網路使用時間3:停止使用網路,會覺得心情沮喪
4:總是覺得對上網時間不滿足
網路成癮檢測指標
1.全神貫注於網路或線上遊戲,下線後仍繼績想著上網情形。
2.總是覺得對上網時間不滿足。
3.多次努力想控制或停止使用網路,但總是失敗。
4.企圖減少或停止使用網路,會覺得心情沮喪、低落、易怒。
6.為了上網,寧願冒著重要人際關係、工作或教育機會損失的風險。
7.曾向家人、朋友或他人說謊,隱瞞自已涉入網路的程度。
8.上網是為了逃避問題或釋放無助、罪惡、焦慮或沮喪的感覺。
(4)5.一般而言、「物質濫用」泛指?
1:抽菸2:酗酒3:藥物濫用4:以上皆是
退加第四章重點
青少年自殺的早期警訊
1.直接的自殺威脅或評述,會說些;「我希望我死掉」、「家庭沒有了我會更好」、「我一無所有」等話。
2.有事先的自殺意圖,也許極為微小。
3.身邊充滿與死亡有關的音樂、藝術品與個人著作。
4.因死亡、遺棄、破裂而失去家人、寵物、男女朋友。
5.家庭破裂,如:失業、嚴重疾病、搬家、離婚。
6.睡眠、飲食習慣與個人健康有困擾。
7.成績退步,缺乏上攀興趣或以前重要的嗜好。
8.行為方式急遽改變,如:安靜、害羞的人變得非常慷慨。
9.憂鬱、無助與沒有希望的感覺擴大。
10.從家庭成員與朋友中退縮,並與重要他人疏離。
11.放棄有價值的東西,並將其他事情料理妥當。
12.一系列「意外」或衝動、冒險的行為發生,藥物或酒精濫用,不考慮個人安全,從事危險的活動。
問答題:家庭危機與管理:壓力的定義張春興,1995
壓力是指個體生理或,心理上感受到威脅的一種緊張狀態。
危機特性可以歸納為下列4項:
1危機具有持續性與階段性:危機發生的歷程是一持續性狀態,經過危機發生前階段、危機處理階段、危機處理後的復甦階段。
2.危機具不確定性與未預警性:由於危機發生常為非預期、無頂警,所以常常無法預知何時會發生危機,封於危機處理的後果也常無法預知。
3.危機具急迫性與威脅性:危機發生時,如果無法立即有效處理,將會使面臨危機的人、家庭、機構、團體面臨存亡的威脅;
4.危機具複雜性與雙面效果性:危機發生的原因、發生的歷程及因應危機的結果都具有複雜性。
家庭發展歷程中的可預期危機
1.新婚2.初為人父母3.子女進人學齡與少年4.子女陸續離家並步入中年5.進入空巢與退休6.步入老年不可預期的家庭生活事件(危機)
1.家人互動與衝突2.離婚3.家庭暴力4.失業與財務、家庭經濟困境5.疾病與死亡6.非法藥物使用
危機管理六個階段往省埋冢庭危機的應用
1.第一階段:預防家庭危機發生2.第二階段:擬妥管理家庭危機計畫
3.第三階段:嗅到家庭危機的存在4.第四階段:避免家庭危機擴大
5.第五階段:迅速解決家庭危機6.第六階段:化家庭危機為家庭轉機
家庭韌性的核心概念
1.在整個生命週期間,家庭會經歷壓力;
2.家庭擁有從負向經驗中回復的力量與支持;
3.家庭可以從他們的社區關係網絡中受惠,
4.家庭會尋找負向經驗的意義,並且發展對負向經驗的理解;
5.家庭面對危機時會去尋找使他們生活恢復秩序和平衡的能力。
家庭回復因素:
1.家庭整合2.家庭支持和自尊建立3.家庭的娛樂取向、控制和組織
4.家庭的樂觀與優勢
(4)1.在ABC-X家庭壓力模型中、A指是什麼?
1:家庭擁有的資源、或家庭強力2:家庭對壓力源事件的界定3:壓力的高低程度或危機4:指壓力源事件新婚生活可能面臨的危機包括
1.生活型態轉變的壓力2.角色轉變的壓力3.單身身分權利與配偶角色義務間之拉鋸
4.個人成長的壓力5.社會風氣助長新婚適應難度
家庭建立期最主要可能面臨的問題包括:
1.生活習慣的差異2.角色適應問題3.溝通不良4.性生活不協調5.對於生育的歧見以及不孕議題
婆媳衝突的原因整理如下:
(1)女性扮滇類似角色 (2)角色適應不良 (3)競爭心理與失落感 (4)傳統觀念所致 (5)家人溝通不良 (6)男性處置不當
婚姻危機的10個主要原因
1.家庭經濟危機、2.雙重生涯壓力、3.姻親關係與人際關係欠佳、
4.夫妻相處時間不足、5.性關係的不和諧、6.夫妻人格特質未能配合、
7.婚前相知不足、8.第三者介入、9.家庭生活刻板,10以及夫妻成長差異
家庭建立期經濟與財務可能出現的問題包括:
1.夫妻雙方對於金錢的價值觀不一致、2.金錢使用習慣不同、3.家庭經濟由誰管理及如何管理的問題、4.家庭支出如何分配、5.投資理財方式,6.以及收入不足或經濟困難等。
此階段的主要發展任務為:
1.初為父母的準備與調適、2.夫妻關係的調整與適應、
3.親子關係的學習、4.子女手足間關係的適應與協調,
5.以及家庭與學校的聯繫與溝通
家有青少年的父母會面臨許多親職壓力包括
1.對父母的情緒依附降低、2.父母對子女的影響力減弱、3.親子衝突與代溝,
4.以及青少年的情緒問題或偏差行為,
網路成癮檢測指標
1.全神貫注於網路或線上遊戲,下線後仍繼績想著上網情形。
2.總是覺得對上網時間不滿足。
3.多次努力想控制或停止使用網路,但總是失敗。
4.企圖減少或停止使用網路,會覺得心情沮喪、低落、易怒。
6.為了上網,寧願冒著重要人際關係、工作或教育機會損失的風險。
7.曾向家人、朋友或他人說謊,隱瞞自已涉入網路的程度。
8.上網是為了逃避問題或釋放無助、罪惡、焦慮或沮喪的感覺。
青少年的情緒問題或偏差行為
1.沉迷網路或線上遊戲2.憂鬱症與自殺3.物質濫用4.青少女懷孕5.青少年犯罪
青少年自殺的早期警訊
1.直接的自殺威脅或評述,會說些;「我希望我死掉」、「家庭沒有了我會更好」、「我一無所有」等話。
2.有事先的自殺意圖,也許極為微小。
3.身邊充滿與死亡有關的音樂、藝術品與個人著作。
4.因死亡、遺棄、破裂而失去家人、寵物、男女朋友。
5.家庭破裂,如:失業、嚴重疾病、搬家、離婚。
6.睡眠、飲食習慣與個人健康有困擾。
7.成績退步,缺乏上攀興趣或以前重要的嗜好。
8.行為方式急遽改變,如:安靜、害羞的人變得非常慷慨。
9.憂鬱、無助與沒有希望的感覺擴大。
10.從家庭成員與朋友中退縮,並與重要他人疏離。
11.放棄有價值的東西,並將其他事情料理妥當。
12.一系列「意外」或衝動冒險的行為發生,藥物或酒精濫用不考慮個人安全,從事危險的活動。
網路成癮檢測指標
1.全神貫注於網路或線上遊戲,下線後仍繼績想著上網情形。
2.總是覺得對上網時間不滿足。
3.多次努力想控制或停止使用網路,但總是失敗。
4.企圖減少或停止使用網路,會覺得心情沮喪、低落、易怒。
6.為了上網,寧願冒著重要人際關係、工作或教育機會損失的風險。
7.曾向家人、朋友或他人說謊,隱瞞自已涉入網路的程度。
8.上網是為了逃避問題或釋放無助、罪惡、焦慮或沮喪的感覺。
空巢期症候群:係指父母在子女離家後,因為不適應而產生空虛、焦慮或沮喪等情緒,且需一段調適時間以適應家庭生活
衛星理論:即用於解釋青少年階段親子關係的轉變與青少年追求獨立自主的過程。在發展過程中,青少年如同一顆衛星,在獨立自主前環繞著父母親而行,依賴父母親且受到父母親的社會化。
旋轉門症候群:是指儘管子女已成年但延後離家,或因失業、經濟、分居、離婚等問題,又回到原生家庭,使得原本應該是空巢的家庭,並未如期發生空巢現象而又被填滿,此種現象稱之為「旋轉門症候群」
性別交叉:係指兩性在中年期會表現先前壓抑的特質,亦即男性會變得較容易表達體貼、細膩、關切等情緒,女性則變得較為果斷、獨立或具有支配性。
家庭危機與管理 第五章重點
子女離家階段的挑戰為經濟壓力、子女照顧與教養,以及家庭照顧。空巢期的壓力為:空巢期症候群、旋轉門症候群、婚姻關係的挑戰、代間關係,以及面對個人的老化與轉變。退休及老年期家庭階段可能面臨婚姻關係的調適,如:退休丈夫症候群,以及家庭經濟壓力。老年期家庭的壓力為:熟齡離婚,家庭照顧者的壓力、家庭經濟壓力,以及隔代教養。而喪偶後的危機為:生活的轉變與適應、心理與情緒問題、家庭經濟壓力以及家庭衝突。
家庭收縮期的壓力與危機
家庭生命週期的最後一階段為「家庭收縮期」,係指從子女陸續離開原生家庭開始,家庭成員逐漸減少直到夫妻死亡,結束婚姻關係為止。
此時期包括三個階段:子女離家及空巢期、退休及老年期家庭,以及配偶的死亡,
家庭生命週期發展至子女離家階段時,最主要的壓力與挑戰仍為子女的教育經費,以及各類貸款等經濟壓力。
空巢期:係指子女均已離家,家中獨留中年父母的階段。
空巢期症候群:係指父母在子女離家後,因為不適應而產生空虛、焦慮或沮喪等情緒,且需一段調適時間以適應家庭生活
衛星理論:即用於解釋青少年階段親子關係的轉變與青少年追求獨立自主的過程。在發展過程中,青少年如同一顆衛星,在獨立自主前環繞著父母親而行,依賴父母親且受到父母親的社會化。
旋轉門症候群:是指儘管子女已成年但延後離家,或因失業、經濟、分居、離婚等問題,又回到原生家庭,使得原本應該是空巢的家庭,並未如期發生空巢現象而又被填滿,此種現象稱之為「旋轉門症候群」
性別交叉:係指兩性在中年期會表現先前壓抑的特質,亦即男性會變得較容易表達體貼、細膩、關切等情緒,女性則變得較為果斷、獨立或具有支配性。
更年期:並非疾病,有些人可以安然順利的渡過,無明顯生理上的不適,但有些人則會因生理上荷爾蒙的變化而產生身心方面的明顯反應,甚而影響日常生活。
女性方面,因卵巢功能衰退停止排卵後而「停經」
而男性方面,更年期的發生通常較女性晚,但不似女性有明顯的停經信號,且更年期的症狀會因人而異。
退休後婚姻關係的調適,以及經濟壓力。
1.婚姻關係的調適
「退休丈夫症候群」係指妻子在丈夫退休後,覺得必須花更多時間照料先生的日常生活起居,以及感受到先生在退休後將注意力及重心全放在自己身上,且受先生的指使而產生身心症狀及反應,例如:壓力、頭痛、憂鬱、憤怒、肌肉痠痛等症狀
2.經濟壓力
老年期家庭的壓力與危機
(一)婚姻關係的危機一熟齡離婚現象(二)疾病與家庭照躲者的壓力
(三)經濟壓力 (四)隔代教養之潛在壓力
家庭照顧者:係指家庭成員的照顧工作,亦即替罹患慢性生理或心理疾病,而無法從事「日常生活活動」
家庭照顧者的壓力來自於多重角色的要求,以及平衡工作、家庭與個人生活之需要。
家庭照顧者的負荷和壓力通常經歷到以下壓力
(1)身體負荷(2)心理壓力與情緒崩潰(3)生理健康問題(4)經濟壓力
隔代教養:係指祖父母擔負孫子女最主要的生活照顧與教養工作。
悲傷與憂鬱喪偶後會感到悲傷,是正常的情緒反應,喪偶者需要適時的抒發難過與哀惕的情緒。梅。焦慮和長時間交替出現的悲傷和失望等狀況,通常會持續1至2個月才會減輕,平均傷痛最常可持續6至12個月。
憂鬱症基本特徵:1.情緒低落2.失去興趣和快樂
第五章網路習題:
(2)1.父母在子女離家後、因適應而產生空虛、焦慮或沮喪等情緒、指的是?
1:旋轉門症候群2:空巢期症候群3:退休丈夫症候群4:以上皆是
(1)2.已成年子女延後離家,或因失業、經濟、分居、離婚等問題,又回到原生家庭,指的是何種現象?
1:旋轉門症候群2:速續性理論3:孝親成熟期4:社會護航理論
(3)3.「三明冶時代」通常指的是哪個時期?
1:兒童時期2:成年初期3:中年期4:老年期
(2)4.到中年時、男性或女性可能會表達先前壓抑的持性指的是何種理論?
1:性別角色2:性別交叉3:性別刻板印象4:性別認同
(4)5.國內近期的調查發現、結婚年數在幾年的離婚率增加幅度最高?
1:5一9年2:15一19年3:25一29年4:3O以上
家庭危機與管理6-10重點取自小花老師的網站
http://jl062888.pixnet.net/blog/post/13954563
有的部分因為面授畫過或者還蠻容易理解的~所以小花就直接畫頁數囉!當然有不懂的地方或小花有誤植之處請上網或發mail發問~不必客氣的啦!!
第6章
p.155影響結婚因素三大類;近幾年男女人口比1.1:1(男多於女),主要談的是男女人口失衡的概念;本頁最後一段前二行越來越多人選擇不婚的原因。
p.156台灣離婚率居亞洲之冠。
本頁第二段前二行的概念要知道;本頁最後一段的前五行(離婚的原因)。
p.159單親對子女的三種負面影響。
p.160隔代教養的缺點(最後一段第6行開始)。
p.162最後一段第2-5行,攻擊、暴力、犯罪暴力的區別。
p.163心理暴力也是種虐待的行為...(第一段第12-14行)務必理解其內容!
p.163心理暴力比天災還嚴重…(第二段第1-2行)
p.164-p.166家暴的原因(最後一段倒數第1-2行):1.性別(女多於男;母親比父親較會對子女有暴力行為)、2.社會結構(除上次面授標畫的部分,另外其他種族西班牙裔最高,另沒宗教信仰…等<即本段倒數第2-4行內容也要知道>)、3.壓力(該段第1-5行內容需了解)、4.社會孤立與5.代間傳遞的部分大概看一下即可。
p.170有3項被害人常見的情緒跟身體影響(請務必熟記)。
p.171-p.172家暴預防三階段(看面授時畫的即可)。
第7章
p.185低收入戶的定義(看面授時畫的即可)。
p.187與第9章談的失業是有差別的!p.187是談個人失業所造成的短期影響,第9章談的是大環境所造成的失業!(此外請留意本頁倒數第2-3行的內容)。
p.189三、經濟危機對家庭的影響第一段前二行及第二段前四行。
p.190-p.192有八項經濟危機對兒童的影響(請務必~務必熟記;大標加內容)。
p.195-p.198有四項家庭和疾病間存在的關係(看面授時畫的即可)。
p.198當家中有人發生疾病需要家人照顧時的三項建議(請熟記)。
p.199心理健康第二段第二行:心理疾病在社會上是非常常見的。
p.200-p.202心理疾病對家庭的衝擊有哪些?
p.207-p.208關心自己的8項方法。
第8章
p.219-p.220外籍配偶激增的三個原因。
p.220-p.222外籍配偶所面臨的三項困難。
p.223-p.224;p.223的最後倒數第1-2行畫到p.224第一行。
p.227過去再婚原因多半是喪偶,現在再婚原因多半是離婚;再婚率:男多於女。
p.231-p.232繼親家庭所面臨到的四項問題。
p.233再婚之前的準備工作有哪三項(請務必~務必熟記)。
p.237同居家庭的定義(看面授時畫的即可)。
p.239同居家庭的考慮與壓力有哪六項?
p.241同性戀有哪四種類型及其意涵?
p.244隔代教養家庭的特性有哪五點?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