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6下生涯規劃與發展1-9章
恩熙:分享我的筆記! 2005-10-01 (空大書香園地提供)
第一章 生涯概說
生涯概說意義:P3
薛恩說:「人生的生命歷程,是由三個旋律所交織、激盪而成的:
1. 工作、職業或事業;
2. 情感、婚姻或家庭;
3. 個人的自我成長和身心發展。
【考古題】人生幸福輪:P4
人生幸福輪的主軸之六個要素:工作、情感、自我成長、健康、財富、回饋。
羅文基認為:【考古題】生涯應具備以下四種特性:P7
1.獨特性:生涯是每一個人根據個人的人生理想,為實現自我,而逐漸開展的獨特生命旅程。
2.終生性:生涯並不是個人在某一時段所擁有的職位與角色,而是一個人終其一生的事業發展與整體生活型態的總合。
3.發展性:每一個人的生涯都是一種動態發展的歷程,它會根據個人在不同階段的需求而不斷蛻變與成長。
4.總合性:由於個人所從事的工作或職業,往往會決定他的生活型態,這兩者之間的確很難加以分開。因此,所謂生涯應具有總合性,也即涵蓋人生整體發的各個層面,而不僅限於個人的工作或職位。
規劃的涵義:P7
規劃的功能,在於設定目標,並找出達成目標所需採取的步驟。
規劃是一個幫你找到想要去的目地,再計劃從現在這個起點,可以採取那些途徑和方法,以達到目的地的一個過程。
一、規劃的力量:P8
在懷孕期間,怎麼路上的孕婦突然增加了?這些現象都被為-----選擇性的注意
生涯規劃的目的有:突破障礙、開發潛能、自我實現 的三重積極目的。
二、【考古題】規劃成功的要件:P8
1.規劃是自覺的選擇:規畫是自覺的,非被動的,則成功的機率將大為提升。
2.能信才能見:能信才能見是孕育發明家的搖籃,也是引領個人突破現有格局的利器。
3.規劃是行動的開始:規劃的關鍵是行動,有持續進行,在行動中不斷反省,調整.更新意思,是活的。
4.全然地投入生活:人生中的重要事件,也就是所謂的四老:老伴、老友、老本、老身。規劃之後,要學會”放下” ,放鬆心情,全然的投入在過程中,一次只做一件事,把所有的能量和注意力,都投入在每一步上。
三、 規劃的種類 P12
1.長期規劃:一般的說法,認為長期規劃是指十年以上的計劃。較實際的作法,是站在生命的終點,回頭看自己一生的任務和人生的意義為何,讓它做為生命
的燈塔,再繪製到達目的地所需要的航海圖。在這種「終點思考」下,做出的藍圖,就是所謂的「願景」,也是期規劃的產品。
2.中期規劃:三到五年內的計劃,是所謂的中期計劃。例如:取得空大學位;參加公職考試,取得公務員資格;到海外旅遊;結婚生子;理財計畫;買房子等
3.短期規劃:顧名思義,就是短時間內可實現的計劃,通常是指三年內的計劃或年度計劃。
生涯規劃是去思考一個人的生命意義,並找到可以達成的路徑,做出計劃,逐步實踐。P12
生涯規劃的方法:P13
1.便捷的生涯規劃法2.系統化生涯規劃法生涯規劃的過程,也和旅遊類似。初次上路的生手,常受外界因素的影響,先走再說、且走且戰,這一類生涯規劃的方法我們姑且稱之為「便捷的生涯規劃法」
P13
【考古題】系統化生涯規劃法:重新思考自己的方向,擬定一個心甘情願的行動計劃,步步為營,則有機會化危機為轉機。P13
【考古題】舉出至少四種生涯規劃的方法,並舉一實例說時其內涵。P15-21
便捷的生涯規劃法:P15
1.自然發生法:例如,有人到了適婚年齡,免強湊合就結婚
2.目前趨勢法:跟隨現在市場的趨勢,盲目地投入新興的熱門行業。
3.最少努力法:選擇最容易的科系或技術,但祈求最好的結果。
4.拜金主義法:選擇待遇最好的行業。
5.刻板印象法:以性別、年齡、社會地位等刻板印象來選擇工作:女性較適合從事服務業、男性較適合搞政治、做工程師等。
6.櫥窗遊走法:到各種工作場所,走馬看花一番,再選擇最順眼的工作。
7.假手他人法:許多人在思考自己的未來時,還是會不知不覺地把它交給別人來決定。這些人包括:a.父母或家人b.朋友或同僚: C.老師、指導教授、或輔導員: d.牧師、神父、或神明: e.社會:
以上七種方法,通常被稱為知識導向、配合導向或人群導向的生涯規劃方法。
它們是最便捷的生涯規劃的方法。P16
系統化生涯規劃法的優點:P18
1. 幫助你認識自已的特質及價值所在。
2. 幫助你認識工作世界的現況與趨勢。
3. 幫助你找到可以實現自已途徑。
4. 幫助你了解工作只是人生的一部份,而非全部。0
【考古題】系統化生涯規劃法,包括七個步驟:P18
1. 覺知與承諾2. 設定方向3. 認識自己4. 認識工作世界
5. 確立目標6. 付諸行動7. 評估回饋
生涯規劃是一個周而復始的歷程。在不斷的探索追尋中,人最終能發展自己的
「五業」:1、努力學業 P21
2、選對行業3、建立專業4、發展事業5、投入志業
第二章 生涯發展的理論
壹. 生涯發展的階段
一、【考古題】 蘇伯的生涯彩虹理論:P25 ~26
蘇伯認為人生好比彩虹,它的整理發展是由以下三個層面所組成:
1. 時間:以一個人的年齡或生命歷程為基礎,分成五個階段:成長、探索、建立、維持、衰退階段。
2. 廣度:包括人的一生所扮演的各種角色,如兒童、學生、休閒者、公民、工作者和家庭人等。
3. 深度:即一個人在扮演某個角色時,所投入的程度。
二、 薛恩的生涯發展階段與任務:P30
將生涯發展分成九個階段,每一階段都有其特定任務。
三、 何爾的生涯發展階段與需求:P35
他把一個人進入工作世界後的生涯發展,分為:早期生涯、中期生涯、晚期生涯。每一階段都有它的任務需求和社會----情緒需求。
四、 葛林厚斯的生涯發展特徵理論:P36
將生涯發展分為五個階段:準備工作期、進入組織期、生涯早期、生涯中期、
生涯晚期,每一階段都有其主要任務,是一個自提醒的好工具。
五、 奎恩的生涯發展理論:P38
1. 自我部份:關切的是能力和自我認同;
2. 工作部份:關切的是對職業的承諾、升遷和職場中人際關係的品質;
3. 家庭部份:對家庭角色的認定和工作與家庭間衝突的調適等。
(薛恩、何爾、葛林厚斯、三位學者,是從工作生涯的角度來看生涯發展,對家庭和自成長的部份較少論述,奎恩的生涯發展理論,則較能兼顧三者。)P38
貳. 生涯困境與轉型理論
一、 列文生的理論:P40
以個案研究為工具,針對四十位35 ~ 45歲的成人加以研究,回顧自已從18歲以後的生涯發展。可分為六個時期:
1. 二十歲轉型(18-22歲)
2. 進入成人世界一一一初期結構建立期(22-28歲)
3. 三十歲轉型期(28-32歲)
4. 結構逐漸穩定期(33-40歲)
5. 四十歲轉期型(38-42歲)
6. 中年期開始(45左右歲)
二、 哈布生的中年生涯轉換心情起伏說:P41
哈布生從情緒變化角度,來看成人在中年生涯轉換時所經歷的心理歷程,它包括了七個時期:
1. 固著與震撼期:成人在面臨轉變時,有些是自己想要的,有些是逼不得已的。如升遷、結婚、購屋等,也會讓人脫離已習慣的舒適感,而夾著興奮又焦慮的情緒。
2. 退縮期:當新的生涯轉變尚未成熟或不能適應時,就會有否定、退縮、的現 象產生。
3. 自我懷疑期:調適期間,經常會伴隨著失落、憤怒、挫折、失望、嫉妒等情緒,甚至自我懷疑。
【考古題】李先生退休後,頓時失去生活重心,躲在家中足不出戶。李太太覺得他變得相當情緒化,很難相處。這是屬於哈布生「中年生涯轉換心情起伏說」。那個階段所呈現的現象?自我懷疑期。P41 ~42
4. 接受期:在覺察到不同情緒所帶來的訊息,和它背後的需求後,開始接受它,並且用不同的角度來思考事情。
5. 試探期:新的思考模式,讓人開始往探索新的生涯所帶來的機會和經驗。
6. 意義尋找期:從新、舊經驗的衝擊中,重新思考自己的價值觀、真正想過的生活方式是什麼等問題。
7. 統整更新期:在釐清價值、找到新的意義後,開始進入統整更新期,為新的生涯做出承諾,重新出航。
三、 朱湘吉(此書作者)的整理P43
生涯發展的困境
階段 生涯困境
織夢期(三十歲前) 1. 角色不清2. 缺乏認同3. 學非所用
夢醒期(三十歲到退休前) 1.忙、盲、茫2. 家庭、工作與成長的衝突3. 壓力4. 競爭、升遷
圓夢期(退休後) 1. 從喧嚷中退出2. 重建人際關係3. 空巢期4. 面對死亡
第三章 願景設定
壹. 願景的定義與內涵
一、 願景與夢想:金子、妻子、兒子、房子、車子…「五子登科」的夢想。
如果你有宗教信仰,你一定相信「發願」所帶來的力量,願景始於夢想。P50
二、 願景的力量:願景能讓人產生極大的企圖心和動力。而夢想,一旦能真的被你認養,和你生命源頭相聯結,它就成為了你的「願景」。P50
貳. 願景設定的原則與方法
【考古題】POSERS原則 P51
一、 P(Positive正向的):是用正面用語(我要)說出想要的。
二、 O(Own Part自己的):由自己提出並保持。
三、 S(Specific明確的):用知覺用語描述,即包括看到的、聽到的和感覺到的。
透過五官,可以看到、聽到、摸到、聞到或嚐到的東西,才是具體可驗證的,才能產生真正的驅力。
四、 E(Ecology生態平衡):是指在追尋的過程中,不會因為得到某些東西,卻又失去了珍貴的東西。
五、 R(Resource資源):考慮所需的資源,逐步取得、增強。
六、 S(Size大小):擬定大小適當的行動計劃,踏實築夢,避免空中樓閣或微不足道。
【考古題】迪士尼策略:是模仿迪士尼樂園創始人華德.迪士尼思的思考模式而來的。它是由狄爾斯等人研究出來的。迪士尼策略在創作過程中.常用夢想者、實踐者、批評者三個角色來思考。P58
1.夢想者的基本態度是相信「任何事是可能的」
2.實踐者則是「假定夢想是可達成的」
3.批評者則是常思考著「萬一」問題發生時怎麼辦。
【考古題】( A ) 使用迪士尼策略來塑告願景時從以下那個角色開始?P58 ~ 61
A. 旁觀者 B. 夢想者 C. 實踐者 D. 批評者
你若想讓自己的願景更具體,可再用夢想者,實踐者和批評者的「目標」和「考慮重點」來加以檢核。P61
【考古題】請以迪士尼策略具體描述自已的生涯願景。P61 ~ 62
(1)夢想者:5W1H,即When, Where, Why, Who, What,及How
(2)實踐者:主要包括達成步驟、完成日期、檢核標準等。
(3)批評者:考慮生態平衡,如新想法會影響誰,需付出什麼代價等。
E(生態平衡):宏基電腦董事長施振榮,在「鮮活思維」一書中說的:若希望要過個快樂的人生,就必須有效管理生態平衡點,當選擇了一個平衡點之後,就必須對這個決定負責。有效管理的方法有三:1.想通 2.溝通 3.學習心安。P63
R(資源):想像你有兩本存摺:p63
一本是有形的,裡面存的是可以量化東西,如:銀行存款、房屋、車子、有價證券…等。一本是無形的,存的是你的經驗、智慧、人脈、興趣、能力、陰德…等。
【壞古題】狄爾斯提出「從屬等級」模式,讓我們思考時,可以同時考慮並整合意識到潛意識的層次,以便全心全意投入在夢想實現中。這個模式,包括六個層次:p64
1.環境 (environment):時間(when)和地點(where)的問題。
2.行為 (behavior):需要做出什麼(what)。
3.能力 (capability):如何(how)努力、方向和方法是什麼?
4.信仰 / 價值觀 (belief/value):為什麼(why)這個願景對你是重要的。
5.自我意識(who):你是誰?
6.系統(who else):這個事物,是更大的系統中那一部份?
總之,你在設定願景時,要不斷地自我澄清,再反覆使用POSERS原則,擬定具體的行動計劃,如此一來願景才有可能實現。P67
第四章 認識自我
自我的定義:P71
賴費伯瑞認為,自我具有兩種意義:
(1)廣義而論,是指我皮膚下的一切,包括身體、感覺、情緒、思想、理性等,也就是我所擁有的一切。
(2)嚴格而論,是指純粹的自我意識及意志的中樞,和我擁有的東西不同。它也是所謂的「真我」。
先暫時將自我視為一個人的「人格」特質。心理學家便藉著「心理架構」來解釋、描繪人格特質。P72
一般適合成人使用在生涯規劃上的人格測驗有:「柯氏性格量表」、「艾德華斯個人興趣量表」;興趣測驗包括:「職業自我探索量表」;能力/性向測驗則有:「羅氏職業性向測驗」、「青年性向測驗」;價值觀測驗則有:「工作價值觀問卷」等。
P73
【考古題】何倫所提倡的六種人格類型:P73
實際型、探究型、藝術型、社會型、企業型、事務型。
人格類型的六角模式:P74
實際型 R (realistic) 有運動或機械操作的能力,喜歡機械、工具、植物或動物。偏好戶外活動。
探究型 I (investigative) 喜歡觀察、學習、研究、分析、評估和解決問題的人。
藝術型 A (artistic) 有藝術、直覺、創造的能力。喜歡運用他們的想像力和創造力,在自由的環境中工作。
社會型 S (social) 擅長和人相處。喜歡教導、幫助、啟發或訓練別人。
企業型 E (enterprising) 喜歡和人群互動。自信、有說服力、領導力。追求政治和經濟上的成就。
事務型 C (conventional) 喜歡從事資料工作人。有文書或數字的能力,能夠聽從指示,完成細瑣的工作。
【考古題】人格組型:P79
柯倫建議:把最像你的人格,依次排列,如SEIACR或IASERC等,便可找到你自己人格組型。
圖4-3 六種人格的相同點與相異點
【考古題】職業 P81
職業,代表著一種生活方式,一種環境,而非一組無關的功能或技術。因此,職業選擇反映出一個人的動機、知識、人格和能力。
六種人格類型的特質及適合職業 P81-82
特質 適合職業
實際型 R (realistic) 順從、坦白、誠實、謙虛、重視物質、自然、有恆、實際、溫和、害羞、穩定、節儉汽車機械士、飛機控制師、土地測量人員、農夫、電器修護士
探究型 I (investigative) 分析、謹慎、批判、好奇、獨立、智力、內向、重視方法、溫和、精細、理性、保守生物學家、化學家、物理學家、人類學家、地質家、醫學技術士
藝術型 A (artistic) 複雜、無條件、情緒化的、善表達、崇尚理想、富幻想的、不實際的、衝動的、獨立的、直覺的、不從眾的、獨創性的作曲家、音樂師、指揮家、作家、室內設計師、演員
社會型 S (social) 令人信服的、合作的、友善、慷慨的、助人的、理想的、善於理會的、善察人意的、責任的、社會的、技巧的老師、宗教人士、輔導、臨床心理學家、精神病社會工作者及語言治療師
企業型 E (enterprising) 好冒險的、野心的、引人注意的、武斷的、精力充沛的、衝動的、樂觀的、追尋歡樂的、自信的、社會的、受歡迎的業務人員、經理人員、企業家、電視製作人、運動促進者、採購員
事務型 C (conventional) 順從的、有良知的、謹慎的、保守的、抑制的、有條理的、有恆的、實際的、自我控制的、缺乏想像的、有效率的簿記人員、速記人員、金融分析師、銀行家、成本估計師及稅務專家
興趣:是吸引你特別重視外在世界中某些特色的力量。P83
興趣界定 P83
1. 興趣的萌芽 2. 探索原始興趣 3. 興趣挖寶
價值觀的形成,常是受到父母、學校、朋友、偶象、社會或宗教的影響。P90
價值觀本身,並無好壞之分,它會隨著不同生命階段而改變,許多時候,它只呈現了一個人在某一階段的慾望罷了。P91
價值觀,也可以分為「工具性」和「終極性」兩大類。P92
金錢、權力、身分地位和安定感等,是「工具性」的,它們是踏腳石,經常可被追求或數量化的,透過它們,希望能得到更高層次的東西。P92
愛、智慧、自由等,則是「終極性」價值觀,它們的存在,就是目的。你無法得到它,只能調整自己,並且耐心地等待、培育它,「讓它發生」。以愛為例,如果它是可以交換的,那就是有條件的愛,而非真愛。真愛常在不預期的狀況下發生的。P92 ~93
【考古題】何謂終極價值觀?影響你人生的終極價值觀為何?請以實例說明之。
從個人生涯發展的觀點來看,工具值觀既然只是踏腳石,我們便要不斷澄;清我要的到底是什麼?管理大師彼得杜拉克,就常這樣問:P93
.我真正想做的是什麼?
.我為什麼要去做?
.我現在正在做什麼?
.我為什麼這樣做?
透過這四句「杜拉克式問句」,不斷的省思,價值觀才愈來愈清楚,而且較不會停留在某一種慾望中過久,而導致沉迷、墮落。
價值觀的內涵 P93
價值觀本身就是有這種抽象、神秘的色彩。
作者認為:能夠獨立自主、為自己負責,和家人密友過著相互扶持,滋潤有味的生活,就是成功。
作者生活中的價值觀排序是:健康、愛和成長。
健康:是身、心、靈平衡,內外一致,為自己負責的。
愛:是先愛自己,接受自己,照顧自己。然後,對於所愛的人,能盡己所能地對待之,但是不要求對方一定要有所回報。
成長:接受我的不能;溫柔、耐心地善待自己;願意放棄不合時宜的想法,用不同的思考模式做事。
實際上,每個價值觀的內涵,都是一個檢核點。
價值觀的改變 P95
價值觀,會隨著你的年齡,心境,外在的刺激或生涯發展的階段,而有所變化的。
每年的變化,是小週期的變;不同的生命階段的變化,是大周期的變。
你若留意自己的生涯,你或許會發現:自己價值觀的優先順序,每年都有變化。其實,這也是人生最美麗的地方:時時變、常常變,因此生命才是「活」的。
價值鏈 P96
當一個慾望滿足後,最好能繼續往更終極性的價值觀前進,生命的層次才能提昇。
價值鏈:例如:擔心、害怕→安全→放鬆→自由→平靜→快樂→自在→健康→大愛。(作者的價值鏈,找到自己的價值鏈後,人似乎變得較穩定了。)
【考古題】何謂價值鏈?用自己的現狀為例,說明價值鏈的延展過程。P96 ~97
價值觀與代價 P98
不同的價值觀,所需付出的代價也不同,最後也會導至不同的生活方式。
生物權:相信「每一種生物都是特別的生物,他們擁有不被人圈養、實驗、解剖、展示的權利。他們生在自然、活在自然、也要死在自然」。P98
簡樸生活:「一種接近泥士、接近自然、不污染地球、不過使用地球資源、又能淨化心靈的體驗。」P98
能力鑑定 P98
能力:是讓你可以勝任某一種活動或職業的能力。談起能力,自然就想起和它相關的潛力。
潛力:是尚未被發展出來的能力。P99
潛力,既是潛而不見的,就需要有工具或機緣,來幫助我們找到它。
美國史丹福大學的嘉德納博士提出的七種智力理論,就是最具代表性的,
這七種智力分別是:
1.語言智力:對於文字的意義及組合,具有敏感度。
語言學家,作家,及演說家,都是擅用這種能力的人。
2.數學/邏輯智力:對數學及複雜邏輯系統的掌握能力。
電腦專家,工程師及科學家,都是這個領域的代表。
3.音樂智力:了解及創造音樂的能力。
音樂家,作曲家及舞蹈家,在這方面,都有卓著的表現。
4.空間/視覺智力:能正確地認知視覺世界,並在腦中或紙上,將它重現.
設計師,建築家及航空管制員,都專精於這種能力。
5.體能智力:能巧妙地運用身體來表現自我,達成目標或娛樂他人。
運動員、舞者及演員,都有這方面的能力。
6.人際智力:能夠認知並了解他人的心情,渴望及動機。
企業家、政治家、老師及諮商師,常使用這類能力。
7.自省智力:能持續覺知自己心理狀態-包括情緒,價值觀及哲學的能力。有時又稱為後設感覺的能力。
諮商者、發明家及宗教領袖,都擅於這種能力。
潛力與實力 P101
1. 生而知之:生來就天賦稟,但也要經過學、習,才能把潛力轉為實力。
2. 學而知之:晚培養總比沒培養要好! 人的學習可分為四種:難學難精、
難學易精、易學難精、不用學又易精。
3. 困而學之:是第三種學習的次第。
生而知之者,上也。學而知之者,次也。 困而學之者,又其次也。
困而不學,民斯為下也。
孔子季氏篇
如果把時間投入的多寡,和是否容易精熟,做為兩個向度,你會發現,人的學習,可以分成四種: P102
1.難學難精:需要投入很多時間,但是卻不易熟練的。
2.難學易精:學習時需花費很多時間,一旦學會了,就能隨心所欲,永不遺忘。
3.易學難精:學起來能很快上手,但是卻不容易精通。
4.不用學又易精:不需花什麼時間,就可以精通的,這就是天賦。
培養能力的方法:P103
1.給機會一個機會2.每天進步一點點
周哈里窗,是個常被用來補意外的工具。窗子,是把一個人的內心世界,比做「心窗」,它有四格:P104
1.公眾我:是自己知道,別人也知道的公開部份。
2.背脊我:是自己不知,別人卻知道的盲點。「旁觀者清」
3.隱私我:是自已知道,別人不知道的秘密部份。
4.潛在我:是自己不知,別人也不知的處女地。這也是所謂的潛能部份。
【考古題】( 3 )在自我探索的過程中,好朋友可以像鏡子一樣,讓我們對那個部份的我更加覺知?P104
1.公眾我 2. 隱私我 3. 背脊我 4. 潛在我
公眾我的部份,若有機會擴展開來,人的自由度和活動空間,就會更大。
隱私我,若能和知心知己的好友分享,自己就不需揹負那麼沈重的包狀。
潛在我的開發,則是把握機會,有時嘗試一點自己不擅長或不敢做的事,冒個小險,給自己一點挑戰。P104
能力的發展階段 P108
學習心理學家,把能力的發展,分成四個階段:
1不自覺沒能力2.自覺沒能力3.自覺有能力
4.不自覺有能力
「不自覺沒能力」,心態上是穩定、舒適的。但在客觀環境改變,或有新的挑戰出現時,便會受到動搖,而產生「自覺沒能力」的危機。一般而言,一項新學習,需要七次左右的重複練習,才會熟練,這時候便進入了「自覺有能力」的階段。
「不自覺有能力」,是將新學習轉化成為一種習慣,變成貼身功夫,動靜之間,是自然而不費力的本能反應.,入「直覺」的境界。任何學習,幾乎都要經過這四個階段的。P108
能力的種類 P108
對工作時所需的能力之分類,依其性質的不同,分為三大範疇:P108
1.資料 2. 人 3.事物
處理資料時,通常需要七種能力:綜合能力、統整能力、分析能力、彙集能力、計算能力、處理能力、比較能力。P109
和與人或動物共事、相處的能力:顧問能力、磋商能力、教導能力、督導能力、娛樂能力、說服能力、說明與示知的能力、遵從指導的能力。
事物:操作機械、設備、工具或產品。事物是看得見的,有形狀,大小或其他物理特徵的。P109
建構能力、精密工作能力、操作與控制能力、發動與操作能力、操縱能力、轉動能力、供輸原料與切斷原料的能力、接觸處理能力。
第五章 了解工作世界
工作世界發展的一般趨勢:P116
奈思比提到90年代影響我們十個大趨勢:
1.經濟全球化2.藝文復興3.社會主義擁抱自由市場4.生活國際化
5.福利國家民營化6.太平洋盆地的興起7.婦女晉升領導人8.生物科技革命9.宗教復興10.個人戰勝團體
太平洋盆地的興起:全世界的GNP大致分為四等份:太平洋盆地、歐洲、美國及世界其他地區。117
亞洲之所以能在世界贏得一席之地,主要原因有:P118
1. 低成本的製造2. 附加價值3. 創業式的管理
4. 技能訓練5. 出口管理6. 彈性
十個大趨勢,對於未來工作世界將產生極大的衝擊,可歸納為七點:P119
1.工業或製造業的就業人數減少,而服務業和資訊業的工作機會增多。
2.人力需求結構以高、低兩層人才為主,形成兩極化的傾向。
3.技術及職業變動快速,失業將是一個長久存在的問題。
4.個人轉業的次數增加,未來的工作世界將是個「學習的社會」。
5.就業市場需要具有廣博知識及技術基礎的專業人員。
6.研究與發展(R&D)的工作將日趨重要。
7.更多婦女將進入就業市場。
工作世界發展的特殊趨勢 P121
1.工作機會一去不返
2.就業機會全面減少
3.暫時聘僱:資訊和通訊科技,則是促成這些變化的主要原因。
4.因應改變的反應鏈:垂直整合,成為業界合作的趨勢。競爭變成全球化的現象。
5.辦公室之死:傳真機、數據機的發達,加上手提電腦、大哥大的普遍,任何地方都可變成辦公室。
6.職務重整:工作者需要愈來愈大的彈性。
總之,未來的工作者,必須培養自己多種職能,讓自己「多一頂帽子,多一份保障」.同時,在選擇工作時,也要能跨部門地發展,彈性應變,才能永續經營自己的生涯。P122
行業分類 P123
行業,是指經濟活動部門的種類,而不是個人所從事的工作。
職業,則是個人所擔任的工作職務。
例如:百貨公司電梯小組屬於「電扶梯人員」,在行業分類上,則因百貨公司的經濟活動工商服務,所以屬於「工商服務業」。
「中華民國行業標準分類典」有系統地歸納出11個行業:P124
1.農、林、漁、牧業2.礦業及土石採取業3.製造業4.水電然氣業5.營造業
6.批發、零售及餐飲業7.運輸、倉儲及通信業8.金融、保險及不動產業
9.工商服務業10.社會服務及個人服務11.公共行政業
94上生涯規劃與發展 期中考 自我評量
第一章
生涯具有哪些特性:P7
1.獨特性:生涯是每一個人根據個人的人生理想,為實現自我,而逐漸開展的獨特生命旅程。
2.終生性:生涯並不是個人在某一時段所擁有的職位與角色,而是一個人終其一生的事業發展與整體生活型態的總合。
3.發展性:每一個人的生涯都是一種動態發展的歷程,它會根據個人在不同階段的需求而不斷蛻變與成長。
4.總合性:由於個人所從事的工作或職業,往往會決定他的生活型態,這兩者之間的確很難加以分開。因此,所謂生涯應具有總合性,也即涵蓋人生整體發的各個層面,而不僅限於個人的工作或職位。
試述規劃成功的要件:P8 ~12
1.規劃是自覺的選擇:規畫是自覺的,非被動的,則成功的機率將大為提升。
2.能信才能見:能信才能見是孕育發明家的搖籃,也是引領個人突破現有格局的利器。
3.規劃是行動的開始:規劃的關鍵是行動,有持續進行,在行動中不斷反省,調整.更新意思,是活的。
4.全然地投入生活:人生中的重要事件,也就是所謂的四老:老伴、老友、老本、老身。規劃之後,要學會”放下” ,放鬆心情,全然的投入在過程中,一次只做一件事,把所有的能量和注意力,都投入在每一步上。
( 2 )李青最近找工作不大順利,他的同學介紹他去一家公司任職,他便把握機會立即上班,他所使用的是哪一種生涯規劃的方法?P15 ~ 16
1. 最少努力法 2.自然發生法 3.假手他人法 4.櫥窗遊走法。
( 4 )王致和在商店門口看到徵人啟事,於是把握機會應徵後立即上班,他所使用的是哪一種生涯規劃的方法?P15 ~ 16
1. 最少努力法 2.自然發生法 3.假手他人法 4.櫥窗遊走法。
( 3 )生涯規劃最重要的是:
1.找到適合的工作 2.建立美滿的家庭 3.發現人生的意義和使命 4.不斷的自我成長
( ×)俗話說規劃趕不上變化,所以生涯是無法規劃的?
生涯的原意為何?P15 ~ 18
生涯的英文是career 它的原意是兩輪的馬車,引申為人生的道路或發展的途徑
中文:從中國文字學上來看生涯的定義:生涯的生字是一棵禾苗,從地上長出來的意思.也就是說,每個人的生涯都像一種子擁有無限的潛能。
舉出至少四種生涯規劃的方法,並舉一實例說時其內涵。P15-21
1.自然發生法:例如,有人到了適婚年齡,免強湊合就結婚
2.目前趨勢法:跟隨現在市場的趨勢,盲目地投入新興的熱門行業。
3.最少努力法:選擇最容易的科系或技術,但祈求最好的結果。
4.拜金主義法:選擇待遇最好的行業。
5.刻板印象法:以性別、年齡、社會地位等刻板印象來選擇工作:女性較適合從事服務業、男性較適合搞政治、做工程師等。
6.櫥窗遊走法:到各種工作場所,走馬看花一番,再選擇最順眼的工作。
7.假手他人法:許多人在思考自己的未來時,還是會不知不覺地把它交給別人來決定。這些人包括:a.父母或家人b.朋友或同僚: C.老師、指導教授、或輔導員: d.牧師、神父、或神明: e.社會:
第二章
( 2 ) 蘇伯的生涯彩虹理論包括哪三要素?P25 ~ 30
1. 課題、任務、角色 2.時間、廣度、深度 3.生涯早期、中期、晚期
4.自己、生涯、家庭
簡述蘇伯(Super)的生涯彩虹理論。P25 ~26
蘇伯認為人生好比彩虹,它的整理發展是由以下三個層面所組成:
1. 時間:以一個人的年齡或生命歷程為基礎,分成五個階段:成長、探索、建立、維持、衰退階段。
2. 廣度:包括人的一生所扮演的各種角色,如兒童、學生、休閒者、公民、工作者和家庭人等。
3. 深度:即一個人在扮演某個角色時,所投入的程度。
根據Super的理論,人生的發展由哪三個層面所組成:p25 ~ 26
1. 時間:以一個人的年齡或生命歷程為基礎,分成五個階段:成長、探索、建立、維持、衰退階段。
2. 廣度:包括人的一生所扮演的各種角色,如兒童、學生、休閒者、公民、工作者和家庭人等。
3. 深度:即一個人在扮演某個角色時,所投入的程度。
( 2 )李先生退休後,頓時失去生活重心,躲在家中足不出戶。李太太覺得他變得相當情緒化,很難相處。這是屬於哈布生「中年生涯轉換心情起伏說」。那個階段所呈現的現象? P41 ~ 42
1.固著與震撼期 2. 自我懷疑期 3. 意義尋找期 4.試探期
( 2 )依哈布生的中年生涯轉換心情起伏說,哪一種心情是坐落在段谷底?P41 ~42
1. 退縮期 2. 自我懷疑期 3. 固著與震撼期 4. 意義尋找期
第三章
( 1 )使用迪士尼策略來塑告願景時從以下那個角色開始?P58 ~ 61
1.旁觀者 2. 夢想者 3. 實踐者 3. 批評者
( O ) 夢想是生涯規劃的起點。
( O )迪士尼策略是讓夢想明確化的重要方法。
以迪士尼策略具體描述自已的生涯願景。P61 ~ 62
(1)夢想者:5W1H,即When, Where, Why, Who, What,及How
(2)實踐者:主要包括達成步驟、完成日期、檢核標準等。
(3)批評者:考慮生態平衡,如新想法會影響誰,需付出什麼代價等。
【帶入實例說出自己的生涯願景】
簡述POSERS原則所代表的意義和內涵,並以實例說明各原則。 P51 ~ 67
一、 P(Positive正向的):是用正面用語(我要)說出想要的。
二、 O(Own Part自己的):由自己提出並保持。
三、 S(Specific明確的):用知覺用語描述,即包括看到的、聽到的和感覺到的。
透過五官,可以看到、聽到、摸到、聞到或嚐到的東西,才是具體可驗證的,才能產生真正的驅力。
四、 E(Ecology生態平衡):是指在追尋的過程中,不會因為得到某些東西,卻又失去了珍貴的東西。
五、 R(Resource資源):考慮所需的資源,逐步取得、增強。
六、 S(Size大小):擬定大小適當的行動計劃,踏實築夢,避免空中樓閣或微不足道。
請以從屬等級來攬把自己生涯願景做成行動計劃。p64 ~ 67
1.環境 (environment):時間(when)和地點(where)的問題。
2.行為 (behavior):需要做出什麼(what)。
3.能力 (capability):如何(how)努力、方向和方法是什麼?
4.信仰 / 價值觀 (belief/value):為什麼(why)這個願景對你是重要的。
5.自我意識(who):你是誰?
6.系統(who else):這個事物,是更大的系統中那一部份?
總之,你在設定願景時,要不斷地自我澄清,再反覆使用POSERS原則,擬定具體的行動計劃,如此一來願景才有可能實現。P67
第四章
( 4 )具有內向、謹慎和好奇的人格特質是屬於哪一種特質?P80-82
1.實際型 2.事務型3.藝術型 4. 探究型。
( 3 )具有順從、有恆和有效率等人格特質是屬於哪一種特質?P80-82
1.實際型 2.探究型 3.事務型 4.藝術型。
2 )以下屬於相反的人格特質有哪些?P80-82
1.實際型與藝術型 2. 實際型與社會型 3.社會型與事務型 4.社會型與探究型
( ×)人格類型是固定不變的。( ×)將興趣發展為職業是唯一正確的路。
試說明何倫把人格類型分為哪六種?你認為自已的人格類型是什麼?適合從事哪一種工作?P73-82
特質 適合職業
實際型 R (realistic) 順從、坦白、誠實、謙虛、重視物質、自然、有恆、實際、溫和、害羞、穩定、節儉汽車機械士、飛機控制師、土地測量人員、農夫、電器修護士
探究型 I (investigative) 分析、謹慎、批判、好奇、獨立、智力、內向、重視方法、溫和、精細、理性、保守生物學家、化學家、物理學家、人類學家、地質家、醫學技術士
藝術型 A (artistic) 複雜、無條件、情緒化的、善表達、崇尚理想、富幻想的、不實際的、衝動的、獨立的、直覺的、不從眾的、獨創性的作曲家、音樂師、指揮家、作家、室內設計師、演員
社會型 S (social) 令人信服的、合作的、友善、慷慨的、助人的、理想的、善於理會的、善察人意的、責任的、社會的、技巧的老師、宗教人士、輔導、臨床心理學家、精神病社會工作者及語言治療師
企業型 E (enterprising) 好冒險的、野心的、引人注意的、武斷的、精力充沛的、衝動的、樂觀的、追尋歡樂的、自信的、社會的、受歡迎的業務人員、經理人員、企業家、電視製作人、運動促進者、採購員
事務型 C (conventional) 順從的、有良知的、謹慎的、保守的、抑制的、有條理的、有恆的、實際的、自我控制的、缺乏想像的、有效率的簿記人員、速記人員、金融分析師、銀行家、成本估計師及稅務專家
( 2 )「幫助他人」是屬於哪一種價值觀?P92
1. 工具性價值觀 2.終極性價值觀3.服務性價值觀 4.社交性價值觀
( ×)價值觀是一個人的行為準則,所以它應該是永久不變的。
( ×)「快樂、積極、開朗、活出意義」是每個人該有的終極性價值觀。
何謂終極價值觀?影響你人生的終極價值觀為何?請以實例說明之。P92-93
愛、智慧、自由等,則是「終極性」價值觀,它們的存在,就是目的。你無法得到它,只能調整自己,並且耐心地等待、培育它,「讓它發生」。以愛為例,如果它是可以交換的,那就是有條件的愛,而非真愛。真愛常在不預期的狀況下發生的。
何謂價值鏈?用自己的現狀為例,說明價值鏈的延展過程。P96 ~97
價值鏈:當一個慾望滿足後,最好能繼續往更終極性的價值觀前進,生命的層次才能提昇。例如:擔心、害怕→安全→放鬆→自由→平靜→快樂→自在→健康→大愛。找到自己的價值鏈後,人似乎變得較穩定了。
( 3 )在自我探索的過程中,好朋友可以像鏡子一樣,讓我們對那個部份的我更加覺知?P104
1.公眾我 2. 隱私我 3. 背脊我 4. 潛在我
( ×)一個人的能力要多過潛力。
( ×)一個人最強的智力,只可能有一種。
能力發展有哪四個階段?P107-108
1不自覺沒能力2.自覺沒能力3.自覺有能力4.不自覺有能力
(表格的部份無法呈示,請自行修正之。)
94上生涯規劃與發展 期末考 重點整理
( 範圍:第5章第3節 ~ 第9 章 P125 ~ 250 )
第五章 了解工作世界 / 第三節 職業分類
職業分類時的(準)原則:P125
(1)所需知識、技能與資歷;(2)生產之物品或提供勞務之種類;
(3)工作環境、工作程序或使用之原料、工具及設備;(4)在職務上所負的責任
羅安職業分類法:126
羅安是一位心理學家,她把職業分為:服務、商業交易、行政、科技、戶外活動、科學、文化和藝術娛樂等八大職業組群。
各職業組群中的職業,又依其難易度和責任水準之高低,分為:
1.高級專業及高度管理性的工作:教育程度至少是碩士以上
2.一般專業及中度管理的工作:教育程度至少是大專以上
3.半專業及低度管理工作:較少管理,需要特殊知識,判斷能力和實際執行的工作。教育程度至少高中/高職左右
4.技術性工作:需要專門訓練,特殊知識及判斷能力,如廚師等
5.半技術工作:只需要少許技能及知識,如小販,郵差
6.非技術性工作:如工友,送報生等
八大職業組群和六個專業層次,便組成了一個職業分類系統.。
羅安的職業選擇論,是以馬斯洛的「需求滿足論」為基礎。羅安把親子間的互動關係分為三種:關心子女、逃避、和接納。
再配合父母管教態度的溫暖或冷漠;形成六種情況:128
1.關心子女───溫暖或冷漠
這種互動,又可以分為過度保護和過度要求兩種情形。這類的父母,多半能夠滿足子女最基本的生理需求,但其對心理需求,則是條件式的予以滿足;過度保護型的父母,對子女有相當高的期望,只有在子女努力達成這些期望後,才會給予認同;同樣的過度要求型的父母,常對其子女劃出「標準行為」的規範,當子女的行為合乎標準時,少會施予獎勵。
2.逃避───冷淡
這類互動,可分為拒絶和忽略兩種。這類父母,只滿足了子女生理方面的需求,卻輕忽了其心理上的需求。雖然忽略型的父母所表現出的行為,往往不是有意的。
3.接納───溫暖
這種互動,可以分為愛和隨意兩種.充滿了愛的父母,不僅能滿足子女的需求,同時也會被鼓勵,支持子女發展其獨立性.隨意型的父母,則多採取自由放縱,任其發展的態度。
圖5-2 家庭氣氛與職業選擇的關係 P128
羅安認為,你所選擇的工作環境,往往會反映出幼年時的家庭氣氛,如果你的家人充滿了溫馨、愛、接納或保護的,你便可能選擇與人有關的職業,包括服務、商業、文化、藝術、娛樂或行政等。P128
【考古題】(1)小新生長在個溫暖、接受和充滿了愛的家庭中。依照羅安的理論,她可能會選擇那一類的職業?(1)服務業 (2)藝術與娛樂 (3)技術類 (4)戶外工作
P128
如果你的生長在一個冷漠、忽略、拒絕或過度要求的家庭,你便有可能選擇科技、戶外活動或科學類的職業,因這些職業的工作範圍,是以事、物和觀念為主,不太需要和人有直接、頻繁的接觸。128
「中華民國職業標準分類典」中指出,所謂職業,是指個人所擔任之工作或職務,但應具備三個條件:P130
1.需有報酬:可因工作而換取現金或實物的報酬。
2.有繼續性:打零工或不定期的工作,並不算在內。
3.為善良風俗所認可:不為善良風俗所認可的,就不能被認定為正式職業。如檳榔西施、黑道大哥。
一般而言,職業共分為十大類:P131
1.民意代表、行政主管、企業主管及經理人員
2.專業人員3.技術員及助理專業人員4.事務工作人員
5.服務工作人員及售貨員6.農、林、漁、牧工作人員
7.技術工及有關工作人員8.機械設備操作工及組裝工
9.非技術工及體力工10.現役軍人
職業資訊來源有三:P132
1. 出版品2. 各地就業輔導單位3. 實地訪談
第六章 生涯決定
【考古題】決定個人的生涯時,要考慮那幾個要素?P139
1.我想要做什麼:我的興趣和價值觀,導引我往那個方向發展?
2.我能夠做什麼:我有從事何種職業的能力?
3.我可以做什麼:也就是自己所在的環境,提供了什麼機會?
4.我應該做什麼:我在社會中應該負起何種責任?我的家人和親友對我有何種期望?
生涯決定模式:P139
生涯決定是以「機會──能力──價值」間的互動關係,做為基礎。
【考古題】「機會一能力一價值」模式:我想要做什麼、我能夠做什麼、我可以做什麼、我應該做什麼,以這些答案間的互動,就形成了「機會一能力一價值」生涯決定模式。P139
今日的社會,只要有能力,就有出頭的機會,畢竟現今社會,已逐漸從「學歷」導向,走向「學力」導向。有能力的人,就能創造新形勢。我們也可以說:現代的社會是一個「英雄造時勢」的時代。P141
現在時代具有3C的特色:(1)快速的變動 (2)升高的競爭 (3)遽增的複雜度
因此多數人都需要「終生學習」。P142
葛賴特等4位學者,發現一般人做決策的方式,可以分4種:P142
1.期望型:這種人傾向於做自己最想做的事,完全不顧可能出現的危險或是其他可能性。
2.安全型:這類人會將資源注在成功率最高,最容易成功的事上.但是其相對的回收率亦較低.。
3.逃避型:他們通常會避免最壞的情況,如果預期效果不好,寧可不下注。因此往往會因過度延宕而座失良機。.
4.綜合型:這類人使用系統化的方法,來了解自我,認識工作世界,在「期望」和「安全」間,不斷修正目標取得平衡,因此成功率也最高。
【考古題】(4)玉華婚後,希望能夠兼顧家庭,於是放棄高薪,選擇代課老師為業。這種做決策的方式,屬於以下那一類型?(1)期望型 (2)安全型 (3)逃避型
(4)綜合型。P142
作者朱湘吉認為:生涯規劃時最好能有採用「狡兔三窟」的策略,以因應外在環境的遽變。P142
撰寫生涯報告書時,通常需要包括五個主題:P155
1.生涯內容2.生涯所需準備3.升遷機會4.生涯前途5.其他
生涯決定品質的好壞,往往取決於一個人用功程度的多寡。P158
第七章 樂在工作
人生最黃金的歲月,多半都在工作中渡過。對多數人而言,工作品質幾乎可和生活品質劃上等號。P162
每個人為了不同理由工作。如為生活而工作、為工作而工作、為理想而工作。P163
馬洛斯認遵為人的需求,有五個層次:P164
1.生理需求 2.安全需求 3.愛和歸屬需求 4.自尊需求 5.自我實現需求。
馬洛斯晚年又加了另兩項需求:6.知識和理解需求 7.審美需求
馬桂格在馬洛斯提出需求理論的二十年後,將它用來解釋工作動機:P168
自我實現需求/個人成長與發展、潛能充分發揮
尊重需求/身份、地位、升遷、表揚
歸屬需求/在正式及非正式團體中成員之關係
安全需求/工作保障、福利、退休金、工會、離職金、其它專長訓練、保險
生理需求/薪資
圖7-1 工作動機之需求層次理論
【考古題】(2)40歲的阿明,為了升遷,答應被外派到大陸工作,每三個月才能回台探望家人一次。請問這種工作動機可被歸納為何種需求的滿足?(1)自我實現需求 (2)尊重需求 (3)歸屬需求 (4) 安全需求。P168
【考古題】樂在工作的要訣有哪五個?並以自己的經驗說明印證之。P169
一、做工作的主人:用心經營,是樂在工作、追求卓越的關鍵要素。人們若要愉快地工作,下列三件事是必須的:必須接受它、必定不能過度操勞、必須有成功的感覺。P171
二、成為終生學習者:知識獲得的管道很多,包括:(1)進修課程、(2)媒體、(3)人脈、(4)實地觀察。
知識的取得,再加上行動檢驗和時間的沉澱,希望能產生「4U」的效能,讓自已成為職場中的常勝軍。
生涯4U,是指:
(1) Unique(獨特的):是指利用自己的特質,發展出了個人特有的「品牌」,讓自已能與眾不同、無所取代。
(2) Usuful(有用的):利用 個人的特質,為自己創造出價值,且讓別人也從中獲利。
(3) Upgrade(升級的):不斷提昇現有能力,增加效率和效果。
(4) Update(更新的):定時為舊有的想法體檢,汰舊換新。
三、改變認知態度:貝克勒認為態度包括認知、情感、行為 三部份。
【考古題】十組影響工作績效的態度 (舉出兩個口訣,並以自己經驗加以證驗)。P173-175
1.心開VS.開心2.要我做VS.我要做3.做你喜歡的事VS.喜歡你做的事
4.多做多錯、少做少錯、不做不錯VS.多做多對、少做少對、不做不對或多做多機會、少做少機會、不做沒機會5.能者多勞VS.勞者多能
6.法辦VS.辦法7.向錢看VS.向前看8.分工合作VS.合作分工
9.好管閒事VS.管好閒事10.教人家VS.教家人
四、培養工作熱情:熱情是一種驅力,它讓我們發出強烈的感覺和無法控制的情緒。
五、順著流走:生涯規劃中,有句口訣:「一 年生、二年熟、三年巧、四年精、五年通、六年達、七年賢、八年師、九年博、十年專」。作者也是在工作十年後才逐漸了解自己的韻律。
「人生彩虹」的闡釋:在不同的生命階段,對不同角色的投入,應有所不同。
P177
到底什麼是壓力?心理學界兩種觀點來看壓力。178
一種是把壓力視為引起反應狀態的刺激事件。例如,葛瑞認為:「壓力是單一或連續引起身體或心理緊張的事件。」莫利斯:「壓力是指任何會引起緊張或威脅,並且個人必須去改變或調適的環境事件。」瓦海德:「壓力是因為心理的、社會的、文化的和生理的環境改變而起的。」
另一種觀點,則把壓力視為反應狀態。例如,辛巴度:「壓力是指干擾個人心理平衡和超過個人能力的刺激事件,所引起的特殊與非特殊的反應組型。」
【考古題】心理學家把來自環境的壓力來源,分為四大類:P179
一、挫折:當你的需求,無法獲得滿足;或將目標設得太高,和現實落差太大時,就會產生挫折。.引起挫折的來源很多,莫利斯把它歸納成五類:(1)延遲、(2)資源不足、(3)失落、(4)失敗、(5)歧視。
二、衝突:衝突的戰場,有時是在心中,有時則藉著行為表達出來。在內心交戰的情況,有如:(1)雙趨衝突、(2)雙避衝突、(3)趨避衝突。
外顯的衝突則包括和同事或老闆的意見不合,而產生言語上的齟齬等。
三、壓迫感:是指任何強迫我們加快、加強或改變行為的事。包括:(1)競爭、(2)期限、(3)超載、(4)人際關係。
四、變遷:如換工作、結婚生子、家人生病或死亡等,也是一個壓力來源。
【考古題】(3)靖嘉退伍後,投了二十幾封求職信,全部摃龜,他覺得非常鬱卒,壓力很大。這種壓力源屬於以下那一種?(1)衝突 (2)壓迫感 (3)挫折 (4)變遷。P179
費得曼和羅生門提出A型行為的研究。P182
所謂A型行為是指:「一個人從事長期無止境的努力,企圖以最少的時間達成最大成就,即使與其他人和事對抗亦在所不惜。」他們發現A型的人感到時間緊迫、長時間工作、沒耐心、具有過度的競爭心,具攻擊性、凡事計劃好且有遠大的目標.他們對自己和他人的要求都很高,因此也容易對別人的工作不滿意。這類人的生活型態會引起緊張而且容易承受壓力。他們在三、四十歲罹患心臟病的可能性較高。
B型行為的人,較有耐心,不會主動誇耀或討論自己的成就,能夠充分放鬆自己而不會有罪惡感。P183
成年期所面臨的壓力整理為三大類:P184
1.工作壓力2.家庭壓力3.其它
把成人的壓力問題,分成:P186
1.工作的壓力2.健康的壓力3.子女教養的壓力4.婚姻與家庭的壓力5.經濟理財的壓力6.人生晚年的壓力
【考古題】舒解壓力的方法有那幾種?以自己的實例說明。P186-192
作者將減壓的方法分為三大類:
一、感官式減壓法:每個人喜歡用減壓方法不同,以下是幾種和眼、耳、鼻、舌、身等五官有關的方法。如:聽音樂、喝杯咖啡或熱茶、洗熱水澡、逛街購物、大哭一場…等。
使用感官做為減壓的管道時,有四個忘諱:(1)暴飲暴食 (2)煙酒無度 (3)濫用藥物 (4)使用暴力。
二、心靈式減壓法:有兩種,
一是藉著人際互動和交談,讓能量流動,得到回補。
另一種是藉著內省的方式,調身調息,讓內在的雜音沈澱下來。
有些心理學家則指出:當人過度把焦點集中在「此刻」-----此刻的事情、此刻的要求和此刻的挑戰…等,會容易鑽牛角尖,讓自己身心俱疲。
三、治本式減壓法【考古題】:有四個要點,P189
1.面對情緒:了解各種情緒的意義是什麼。
2.調整心態:碰到瓶頸時,態度常是讓我們反敗為勝,扭轉情勢的關鍵因素。
3.找出對策:用反向思考,找出行動的方向。
4.化整為零:把大問題,轉化為小問題。
面對情緒:了解各種情緒的意義是什麼。
每一種情緒及壓力的背後,其實都隱含了一些禮物。卡麥倫-班德勒等指出:常被我們排斥或壓抑的情緒,其實各有一些訊息要傳達。例如:焦慮、挫折、失望、壓迫感、生氣、嫉妒、後悔、罪惡感、孤獨、不中用。P189
第八章 自我成長
三個自我:P196
「公眾我」、「私秘我」、「觀照我」。
三個自我,可能的答案包括:母親/父親、妻子/丈夫、女兒/兒子、員工、學生、男人/女人…等。這些答案,都是屬於「公眾我」的部份。它是別人看得到的,外在的自我。它代表了我們的形象和外界對我們的認知,也是我們用來接觸和接受世界的地方。
隱藏在「公眾我」的背後,還有一個「私秘我」。它透過公眾我的五官從外界接受訊息,在身體內的某個地方運作後,再送出訊息給公眾我,依令行事。例如:當你在讀書時,文字藉著你的眼輸入腦中,並有所反應,這就是「私秘我」。
「觀照我」,站在高處,看著公眾我和私秘我的互動,指導它們、並從中學習。
「觀照我」是自己比奄較冷靜、睿智、核心的那一面,它有可能成為引導你走過人生的「內在嚮導」。「公眾我」比較直接,表面。「私秘我」較自我中心; 防衛性較強。「觀照我」則能從較超然的角度來審視生命。P198
佛洛依德提出一套動態的心靈理論:用 本我、自我、超我 來說明心靈互動。
本我,是人類原始的慾望和渴求,如吃東西、求安全…它依「享樂原則」來活動,有享樂避苦的趨向。
自我,是從本我分化出來的,並且能夠控制它,換包括說自我會順應現實的要求,而加以修正或調整,學習如何在考慮他人的情形下,也能滿足自己的需求,因此,自我是依賴「現實原則」來活動。
超我,是超越個人的需求,學習如何對別人有益的特質。超我是依「道德原則」來活動。P198-199
另一位心理學家榮格又推出新的,在佛洛依德的理論基礎上,區分出:
ego(自我)、self(自己)。
self是整合過的自我。換句話說,是當一個人能了解自己的社會面具、陰影和陰性、陽性的特質後,而發展出來的「統合我」。
圖8-1 自我和自己的關係
陰影和面具是這樣形成的:在我們人生中,有些部份是我們對自己滿意的部份,有些部份則是自己不喜歡的。
「我討厭這個人」,一經投射,就變成「這個人討厭我」,人也會因此變得消沉沮喪。
這種投射,就是一種自我防衛的遊戲。人們不僅會否認負向的想法,把有違禁忌的想法打入冷宮,而且設法想出一些比較能為社會規範所接受的自我形象,就形成了「角色」或「面具」。P200
列文格把對自我發展階段的研究論述,分為兩種類型:P200
階段論和類型論。
階段論的代表人物,如佛洛姆,他把自我發展分成三個階段:共生、遵從、自主。也就是說,每個孩子在年幼時,都需依賴父母,但成長到某個時點上,會面臨一個抉擇,即從共生關係中,繼續無意識的遵從或成長為一個能夠自主的人。
類型論的代表人物,有佛洛依德和榮格等人。
「人際溝通分析」理論,它何以讓我們了解自己和他人互動時所呈現的行為模式。人際溝通分析理論,把自我分成父母(Parent)、成人(Adult)和兒童(Child )
三種狀態,因此有時又簡稱為PAC理論。P201
P,是從我們出生後,父母或外界教給我們的價值觀。
C,是一個人在身,心上所產生的感覺。基本上P和C是互生的。
A,是思考的概念,也就是做自己的主人。一個人是從出生後的第十個月開始長A的。
一個人呈現在外的性格或行為,和內在的PCA能量有關。
或許可以發現:站在不同的立場,視野,對事件的解釋就不同,其結果更會大相逕庭。因此,就有可能突破是非、黑白、對錯的二分法,而創造出「我好,你也好」的空間。
黃煥祥和麥基卓則用本質我、理想我和現實我來說明一個人的內在發展。
本質我,是一個人與生俱來的天性和人格特質,也可說是一種生命本質。這個本質,包含了能隨時間和經驗而綻放發展的潛能。
理想我,是父母對孩子的期望或社會對個人的規範,通常具有完美主義的產生的傾向。
現實我,則是本質我為了「被他人接受」,因而順服於理想我的要求,所產生的外顯結果。
P201
【考古題】自我成長「4A」原則:P202
1.Aware(覺察):首先,是覺察自己追求完美的模式,接受自己在客觀環境下,巳盡全力做到最好的事實.即使有時未能付諸行動,我們也接受自己對追求完美的用心和掙扎。
2.Acknowledge(向人承認):和親密的朋友分享自己在追求完美的背後,所隱藏的無助、無力和自卑的感覺。
3.Accept(接受):接受自己就是這樣的人,當自己又有追求完美的衝動時,偶而可以加點自嘲,多給自己一點溫和愛。
4.Action(行動):接受自己有權決定要不要付諸行動。可以選擇愛自己,從容面對改變,同時注意到自己有時也需要放鬆享樂。這就是自愛之路。
榮格認為:個人在適應文化的過程中,可能會逐漸喪失其完整性或個別性。因此,自我成長的重要工作,就是個體化,使個人的各個人格面向,能夠充份發展、茁壯,成為一個完整的人。他把自我成長分為三個步驟:
一是要看到自己為了適應社會所戴的面具。
二是整合自己的陰影,接納自己負面的想法、衝動和行為,以增加人格的廣度的完整性。這樣才能較妥善地面對自己的不完美和自私傾向。
三是要整合自己的陰、陽特質,讓自己的男特質和女性特質,能夠相輔相成,取得平衡。P202
【考古題】舉出五種自我防衛的轉機,並以實例說明之。P202-207
在威權文化下,自我為了減低焦慮,適應挫折,常會使用下列的八種自我防衛方式:P202-207
一、合理化
當我們的期望未能實現,或行為不合乎社會規範時,為減輕焦慮、掩飾過失、維護自尊,因而給自己的作為,一個合理的解釋。
常見的合理化解釋有四種:(1)酸葡萄、(2)甜檸檬(自我辨解)、(3)推諉(把自己的過失、不悅、歸咎到別人身上或外在的原因,稱為推諉。推諉的機制,在威權文化的家庭中,是最常見的互動模式。)、(4)援例(引用慣例,或認為別人可以,因此自己也可以依樣畫葫蘆)。
【考古題】(1)某官員公器私用,被媒體揭露。只見他面不改色地說「我的前任也是這樣做」。這是那一種原型的展現?(1)合理化 (2)替代作用 (3)認同作用 (4)投射作用。P204
二、替代作用
可分為兩種:
1.昇華:把不能被社會所接受的需求,動機或渴望,調整或改變為能被社會所接受的行為來表現。(類似轉移作用)
在人際關係或世俗事物上受到挫折、創傷後,有人會轉向宗教,尋求慰藉以轉怨天尤人的怒氣。
2.補償:當一個人在從事某些活動,受到挫折,無法達成目的後,會改以其它成功的活動來代替,以彌補受創的自尊心,這種適應方式,稱為補償。如:一個智力普通,能力平庸的人,會以加倍努力來達成願望。
三、認同作用
當個人在現實生活中,無法獲得成功和滿足時,會開始認同其他成功的人,藉著分享他人的成功,來減少自己的挫折,及其所帶來的焦慮和痛苦。如:崇拜偶像,職場上,為了證明自己很有能力,往往會攀龍附鳳。
四、投射作用
一個人指責別人的缺點或不是,卻不知道其實自己也有這部份.這種適應方式,稱為投射作用。通俗地說,就是指你對別人的行為不滿時,其實都是自己內在影呈現到外面罷了。如:It takes one to know one.意思是說:自己有某種特質,就會在別心身上看到相同的特質。
五、壓抑作用
把痛苦、不愉快的經驗,排除在記憶或意識之外,讓自己「眼不見為淨」。但是這個感覺並未消失,每當意識放鬆或失去控制時,它仍然可能會浮現。如:受到不公平待遇,心中雖是忿忿不平,口中卻說「退一步海闊天空」。
六、反向作用
所有不能被個人潛意識接受的動機或衝動,經壓抑後,再用完全相反的行為呈現出來,稱為反向作用。如:你對某人深感厭惡,但為了表現出你有風度、有修養的人,因此,不但不惡言相向,反倒面帶微笑,嚧寒問暖地和對方交談。
七、退回作用
個人在遭到挫折後,表現出比其實際年齡為小的行動,稱為退回作用。如:四、五十歲的女人,認為自己魅力不再,於是改變裝扮,穿起青春少女的服飾。
八、幻想
個人在遭到挫折後,陷入一想像的境界,藉以脫離現實,得到心理的慰藉。如:常被同學或友人欺負的人,會幻想自己是超人或正義且有力人士,可以消滅壞人。
自我防衛,固然可以暫時解除焦慮,平撫挫折,但是這股不被接受的能量,並未真正銷聲匿跡。P207
試著從以下幾個層次來觀看憤努的情境:p210
行為、溝通模式、感受
對感受的感覺:對於憤努,你又有何感覺?p210
觀點、期望、渴望、自己。
透過這種剝洋蔥的解析,可以看到自己深層渴望和需求,透過了解並接納它。
威爾伯認為:當我們能認出潛意識中的陰影,就已經踏上了成長之路,它的過程就這麼簡單:角色+陰影=自我。P211
自我整合的目的,是「邁向統整的生命力」。
我們有許多的個性部分,榮格稱之為生命原型、薩提爾稱之為面貌、阿薩吉奧力則稱為次人格。P211
任何一種特質或原型,不管它是正向或負向的,都是一種潛能。P211
艾力克森的人生八大任務:P211-212
(1)信任對不信任、(2)自主對羞愧/懷疑、(3)主動對罪惡感、(4)勤奮對自卑、(5)認同感對角色混亂、(6)親密對孤立、(7)生產對停滯、(8)整體對絕望。
皮爾森把人的內心深處探索分為三個階段:P212
(1)準備期、(2)探索期、(3)回返期
在準備期中,主要任務,是建立完整的自我。
探索期的任務,是深入靈魂。
回返期則在整合本我,轉化昇華感性與理性、自我與靈性、陰性與陽性的對立,使分製的精神層面,能夠融合為一,找到誠實、無懼和自由的道路。
皮爾森以十二個人格原型,分析在探索歷程中內在指引和動力。每一種原型,都代表一種人格,它們各自負責不同的人生歷程。
在準備期中,「天真者」、「孤兒」、「戰士」、「照顧者」,是主要的引導原型。
探索期的四種原型期:「追尋者」、「破壞者」、「愛人者」、「創造者」,能讓我們「澄清渴望、整合分歧的心靈、平衡陰陽對立、和發現深層的真我」。P213
在回返期中,「統治者」、「魔術師」、「智者」、「愚者」四種原型,讓我們達到內在的平衡與和諧,整合本我。
「原型探索量表」(簡稱原型量表)的設計是藉著確認生命中的不同的原型作用,來幫助我們更了解自己和別人。P213
皮爾森用三個曼德拉圖,代表自我、靈魂和本我,分別對照於準備期、探索期、回返期等三個階段。曼德拉圖是內圓外方的圖形,象徵宇宙。每個圖都是四個原型所組成。
P218
榮格認為數字「四」加上「曼德拉」,代表「圓滿」和「自覺」。P218
【考古題】試以皮爾森的生命原型,來說明自己目前所在的生命階段及所呈現的特徵。P219-229
皮爾森各生命階段的配對原型和主要課題。P219-229
一、章年期:主要的課題是安全。天真者相信生命、自己及他人。孤兒和天真者同樣有「失落、沉倫」的經驗。解決天真者和孤兒間的矛盾和衝突方法,是以聖嬰的形象來呈現。
【考古題】請以皮爾森的理論說明自我探索所包括的三個階段,及其需整合的原型。P220
圖8-3自我探索的三個階段與原型整合
我們透過六角星形圖,看到如何以自我、靈魂、本我,以及探中三個階段(準備、探索、返回期)來整合生命的發展階段與原型。
二、青少年和二十歲出頭時期:這個時期,追尋者和愛人者,開始影響我們,用不同的方式,幫助我們找到自我認同。追尋者追尋一個更美好的未來、或更完美的世界。愛人者的渴望,是和人或事物有所聯結。心理學上常用「聖地」來象徵兩者的整合。
三、成人期:成人期的任務,是負責。戰士是依自己的原則、目標而活,為自己的價值、標準而奮鬥。理想的照顧者,是十全十美的父母、充滿慈愛、無我無私地照顧孩子。唯有戰士照顧者,這兩種能量能夠平衡、調和時,一個人才可能成為理想父母,既能照顧自己的內在孩童,也能給人帶來滋潤和力量。
四、中年轉變期:這個時期的主要課題,是真實。當一個人開始覺得生活變得平板、無趣、停滯、空虛或無精打采時,破壞者原型就會出來。創造者,創造我們生命的是,是靈魂,不是自我。整合破壞者和創造者能量的途徑,是找到「簡樸」方法。尋找新生的「再生」之路,可比擬孔子「四十而不惑」的境界。
【考古題】(1)阿青人到五十,突然開始穿起鮮艷的花襯衫,買了一部跑車。這是那一種原型的展現?(1)創造者 (2)愚者 (3)魔術師 (4)破壞者。
五、成熟期:如果我們能夠順利達成中年轉變期的任務,這時就能和自己內在的力量聯結,並將這種力量表達出來,成為自己的主人,展現真正的「權勢」。當統治者居主導位置時,我們會準備為自己負責。統治者原型的最高境界是相生相用,所有人力、物力、資源,都能物盡其用,皆大歡喜。魔術師具有療傷止痛,藉由改變意識層面來改變現實的力量。
六、老年期:到了老年期,若要能過得自由自在,就要超越從照顧他人當中來尋找意義,並且不再藉著成就或改變世界,來發現生存的意義。智者原型的使命,是找到自己、世界、和宇宙有關的真理。愚者像孩子般,想嘗試一切,甚至有做些被禁止的事的慾望。當智者和愚者原型能夠整合時,我們就能成為一個大智若愚的人,超越內在的探索,達到開悟的境界,並得到真正的自由。
從十二原型的描述中,我們會發現幾個特色:P227
1、一般性:不同的生命階段,有不同的功課要做。從發展心理學的觀點來看,這些功課可歸納為六種:安全、認同、負責、真實、權勢、自由。
2、獨特性:受到、外環境的影響,因此,不同的人,即使是同一年齡、或身處同一生命階段,但要做的功課,卻不一定相同。
3、層次性:每個原型,有其發展的層次。
4、整合性:在生命過程中,我們可能為了發展某一原型,而會漠視另一原型。內心探索的每一階段,都要透過正、反、合的過程,從分立到整合,才能進入更高層次的探索。
自我整合是一個從二元對立(雌雄有別)到完整合一(陰陽同體)的生命發展模式。P229
表8-2 陰陽特質的整合 P229
陰性特質 陽性特質 陰陽整合 天真者 孤兒 聖嬰
照顧者 戰士 理想父母(原型父母)
愛人者 追尋者 聖地 破壞者 創造者 再生
魔術師 統治者 救贖 愚者 智者 開悟
第九章 情感關懷
關係的種類,最核心的部份,是和自已的關係,也叫己際關係。第二圈是知心知己的關係,也叫親密關係。知心知己,可能是同性,也可能是異性。第三圈是親情、友情和愛情。再向外推,分別是泛泛之交和點頭之交。第三、四、五圈的關係,合稱人際關係。
【考古題】
(4)在各種關係中,最基礎而重要的是?(1)親情 (2)愛情 (3)友情 (4)己際關係。P234
【考古題】情感關係圖 圖9-1 P234
黃煥祥和麥基卓認為,【考古題】情感發展可以分為五個階段:P236-239
1、浪漫階段:對方常被「物化」為角色(如:男/女朋友、生意夥伴、爸爸/媽媽),許多希望和期望因運而生,他的廬山真面目反而沒被看到。
2、權力鬥爭階段:權力鬥爭中的衝突和差異,若未得到適當的解決和接納,可能會產生三種結果:
(1)冷漠:雙方選擇繼續留在關係中,但是人卻變得冷、失望、消極反抗、放棄、絕望、理性、實際.生活一成不變、枯橾無味.有人則為了「孩子」而在一起,扮演好「應該扮演」的角色。
(2)超越:留在關係中,但認為自己比對方好、自己比對方氣度大、「諒解」對方的不成熟,底層的優越感把彼此的距離,愈推愈遠.對關係不承諾也不接觸。
(3)分離:關係破裂,可能會心懷怨恨或報復,並尋找新夥伴,開始另一段關係.但是,因為基本的行為模式並未改變,因此很有可能會犯同樣的錯誤。
3、整合階段:當我們願意放棄用「二分法」看事情,分出誰對誰錯、誰好誰壞,並用「好奇心」去探究彼此的差異時,整合階段就開始了。透過「4A原則」—覺察、向人承認、接受、行動,讓整合的層面變得更深更廣。
4、承諾階段:因為彼此認識加深,期望也較實際。
5、共同創造階:自己和對方,也可以在靈性上相結合,成為「心靈伴侶」。夫妻在這個階段考慮創造「愛的結晶」,孩子以才可能有較健全的人格。
圖9-2 情感發展的五個階段 P23
黃煥祥和麥基卓提出溝通模式有:240
1、情境:(背景)。
2、知覺:所謂知覺,是指透過眼、耳、鼻、舌、身這五官,所看到、聽到、聞到、嚐到或接觸到的訊息。
3、解釋:解釋無關「正確」或「錯誤」,它只不過是我們將資訊「合理化」的方式而已。
4、感覺:感覺可分為兩類:(1)正向感覺 (2)負向感覺。
5、意圖:人雖有情緒,但同時也是理性的
6、行動:人的感受會受到情緒的影響。當你發現自己情緒不穩定時,最好把要衝出口話暫時「保溫」,調身調息調心,等感平氣和時再慢慢溝通。
圖9-3 溝通模式 P240
雙向溝通是增進感情的不二法,我們透過知會、邀約、澄清、確認這四個雙向溝通的步驟,來增進彼此的互動品質。所謂「話愈說愈明,情愈談愈濃」。P244-245
史騰堡認為受愛包括了親密、熱情、及承諾三部份。佛洛姆主張「成熟的愛」是兩個人在保存自己完整性、保存自己個人性之條件下的結合。黃煥祥和麥基卓他們認為沒有愛這碼子事。愛是動詞、不是名詞。愛是行動、愛是過程、愛是旅程、愛是一輩子的發展計劃,愛不是可以交換的商品。愛是互動的品質,可在心中感受到它、在行為/表現中看到它。P245
作者朱湘吉綜合佛洛姆與黃煥祥和麥基卓對愛的詮釋和體驗:P246
1、愛是支持。
2、愛是增長力量:力量和權力是不同。力量來自內心,權力則是控制、掌握和要求對方屈服。孩子到了青少年期,孩子雖然日趨獨立,卻習慣性地徵詢父母同意。如果父母仍有「被需要」的需要,孩子就無法剪斷和父母的「情緒臍帶」,當他們外出探索、學習時,就容易有罪惡感。
3、愛是開放:在開啟的過程中,成熟的父母能像鏡子般,如實地給予品回饋。他們不用凹鏡來貶孩子,也不用凸鏡來膨脹孩子。一個有愛的能力的人,能用關心取代照顧,依事實提供資訊、經驗、鼓勵和回饋。
4、愛是尊重這個人:對成人而言,自尊是最重要的,所謂自尊,是看重自已身為人的價值,如實看待自己,不多也不少。
5、愛是喜樂。6、愛是坦露脆弱與親密。7、愛是共同創造。
8、愛是永遠不止息:和宇宙合一的「大愛」,讓我們更能體會到愛是永遠不止息的。
Edit this page (if you have permission) | Google Docs -- Web word processing, presentations and spreadsheets.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