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albee的部落格這是我在空中大學幸福的時光哦
青少年心理與輔導期末重點10-12 分享FacebookPlurkYAHOO!
第十章 青少年與社會文化
文化是人類社會在特定的時空環境下,經歷了生存的奮鬥以及生活的演化過程,所蘊育形成的精神心靈與物質文明的總體表現。
文化變遷的四種論點:1.文化變遷乃演進的自然結果。2.文化變遷乃傳播的影響所致。3.文化變遷乃異化的結果所致。4.文化變遷乃批判與反省的結果。
學者米德指出生活在不同文化類型中的青少年,將形成不同類型的成人,將文化的類型分為三種:(一)後塑型文化:文化變遷速度相對較慢,青少年於年輕時所接觸的文化和當其成人時並沒有太大變遷,兩代親子間的文化差異及適應問題較小。(二)前塑型文化:文化變遷速度快,青少年年輕時所接觸的文化和當其成人時已有極大的變遷,青少年常面臨「新舊文化截然不同」的文化差異及適應問題。(三)同塑型文化:文化變遷速度介於上述兩者之間,青少年常面臨「新舊文化同時衝擊」的適應問題。
社會文化的快速傳遞,對於青少年的觀念及行為發展的影響作用主要有二:1.社會文化的接觸機會更為廣泛及快速。2.社會文化的觀察學習。
社會文化的規範:透過個人良知、倫理道德、法律及宗教信仰,形成對社會成員行為的約束力量,其目的在於維持社會的秩序及人際行為的合理分際。
父母教養子女的兩種不同文化訓練觀:1.連續的文化訓練觀。2.不連續的文化訓練觀。
青少年次文化的意義:青少年一方面必須適應父母世代的主流文化規範,一方面也必須適應屬於自己世代的生活方式,以滿足自己在生活、心理、人際及成長上的需求,於是新生代自然的發展出一套青少年社群獨有的生活方式與精神內涵文化,這套屬於青少年社群所獨特具有的生活型態、行為規範以及價值觀念,稱之為「青少年次級文化」。
青少年次文化的內涵:1.成人主流文化的認同疏離與反抗:青少年之所以對成人主流文化的認同疏離與反抗主要原因:(1)成功的不同定義。(2)權威的不同態度。(3)兩性關係的不同看待。2.常遭成人刻板印象的誤解3.正負面功能兼蓄。4.形成及影響的因素複雜。
青少年次級文化的四項基本特徵:1.崇尚流行。2.從事消遣性及娛樂性休閒活動。3.和同儕團體有密切關係。4.存在性別間的差異。
青少年次級文化行為表徵的若干特色:1.喜歡去熱鬧的地方。2.喜歡輕鬆無拘束的感覺。3.喜歡有個性和時尚感的商品。4.喜歡各式各樣的休閒活動。5.也有不少煩惱。
第11章 青少年問題面面觀
影響青少年問題發生的原因:1.個人因素:個人生理、心理因素。2.家庭因素:夫妻失和、家庭破碎、父母不良習性、家庭經濟貧窮、父母管教態度偏頗等。3.學校因素:師生關係、課程缺乏彈性、教師管教不當、教師情緒不穩、班級人際關係不良等。4.社會因素:社會經濟引發家庭經濟困境使父母忙於工作未能妥善管教子女、社會不良風氣、不當媒體等。5.發展因素:生理發展遲滯、心理發展任務未能達成。
青少年問題分類架構:(一)二大類概括性分類:1.反社會行為:係指違反社會規範之行為。2.非社會行為:即其行為有異於常態,或有心理或社會偏差之行為傾向。(二)三大類分類法:1.違規犯過:如違反校規行為。2.心理困擾:如升學壓力。3.學習困擾:如學業成績不佳。(三)六大類分類法:1.外向性違規犯過行為問題或反社會行為,包括校園暴力或攻擊行為、不服管教、打架、逃學、偷竊。2.內向性行為即情緒困擾或非社會行為。包括孤僻行為、人際關係欠佳、情緒困擾行為。3.學業適應問題:學業成績不理想,而非由智力因素所造成,常與情緒困擾有關。包括作弊、粗心。4.偏畸習癖即不良習慣與其性格發展不健全有關。包括尿床、咬指甲、濫用藥物、性不良適應行為。5.焦慮性症候即過度焦慮引發明顯的身體不適應症狀或神經質行為。遇困境行為表現坐立不安。6.精神病症候即明顯脫離現實、屬於嚴重心理疾病包括躁鬱症、精神分裂症等。
吞世代:指8~14歲的小孩,也就是民國79年到85年出生的「八年級」生,他們雖年紀小,也沒經濟能力,但卻很有自己的意見,因而影響了父母親60%的購買決定,一年影響全球1兆8800億美元消費被視為是「消費小巨人」。
世代印象:如我們對七年級生的印象是什麼?「抗壓性低,很敢講話,很不努力,要求又太多」等等。
青少年的問題集中在:家庭問題、兩性情感、人際關係、升學學習、與偏差行為等。
青少年的身心發展歷程與需求的問題劃分為:發展性問題、預防性問題、與治療性問題等三大類。
青少年生理健康相關問題:1.青少年健康問題。2.青少年藥物濫用防制。
由台灣地區少年犯罪概況之探討:1.多量化。2.暴力化。3.一般化。4.女性少年犯增加。5.少年竊盜犯仍居首位。
少年網路難題之探討:1.網路色情類型。2.線上遊戲衍生犯罪。3.網路誹謗。4.侵害著作權。5.網路上販賣毒品禁藥。6.網路煽惑他人犯罪。7.網路詐欺。8.網路恐嚇。9.網路駭客。10.網路集體自殺傳播。
由青少年心理健康之探討:1.青少年藥物濫用。2.青少年自殺。3.兒童之焦慮如分離性焦慮疾患。4.注意力缺失過動症。5.因HID/AIDS影響之兒童及家庭。6自閉症及其他廣泛性發展疾患。7雙極性疾患。8.兒童憂鬱疾患。9.飲食異常疾患。10.學習失能障礙。11.抽動性疾患。12.精神分裂疾患。
當前我國青少年面對的十大難題:(一)大環境壓力引發問題:兩岸互動安全感問題、人禍、天災、重大傳染疾病之威脅、父母失業壓力等。(二)家庭之困境問題:親子關係、家庭解組、父母失業引發生活教育問題、父母管教、手足關係、外籍新娘、傭人引發文化調整問題。(三)兩性交往及性侵害問題:兩性交往之挫折、性侵害之防範問題。(四)教育問題:教改及教育政策多變之壓力、由教育引發親子溝通問題。(五)多元社會價值觀分歧之適應問題。(六)少年犯罪校園暴力之威脅。(七)國家認同之迷惑:統獨爭論、政黨對立,引發國家認同的冷漠。(八)藥物濫用、網路上癮,電玩上癮之氾濫及影響。(九)心理適應、精神疾病問題。(十)生涯問題:失業問題、生涯發展不確定、生涯轉換率增加,學非所用。
第12章 青少年輔導策略
聯合國將「青少年」定義為15~24歲的人口族群,此一定義來自聯合國於1985年舉辦之「聯合國國際青少年年」之決議。我國為12~24歲,其年齡層,以學制而言涵蓋自國小之高年級、國中、高中(職)以至大學、研究所。
聯合國認為青少年政策,應達成下列四個目的:1.減少青少年的無防禦能力。2.增加青少年的支持系統。3.協助青少年發展人類與社會認同。4.幫助青少年有穩定的生涯開展。
聯合國依循十項重要議題,提出具體的行動方案:(一)教育方面。(二)就業方面。(三)飢餓與貧窮方面。(四)健康方面。(五)環境方面。(六)物質濫用方面。(七)青少年犯罪方面。(八)休閒方面。(九)性別方面。(十)參與方面。
歐盟的青少年政策:1.青少年事務運作原則與機制。2.變化中青少年生涯轉換與因應。3.青少年自主與自立兼顧。4.非正式教育系統服務的提供。5.注重青少年的參與。6.青少年就業政策的擬訂。7.種族排除與仇外之杜絕。8.青少年計畫之策畫及執行。
綜合聯合國、歐盟及參考世界各國之青少年政策,其基本內涵:1.重視青少年健全生涯發展。2.考量青少年之需求及身心健康維護與發展。3.青少年政策之策略兼含補救性之問題解決、預防性及發展性。4.青少年正策之兩大工作取向包括:(1)「青少年問題預防與輔導」取向。(2)「人力資源」取向。5.全球化世界觀念之培養。6.加強青少年之公共事務與志願服務參與,重視青少年NGO(非政府組織)對青少年工作之價值與支持。7.因應變遷社會中青少年之生涯規劃能力培養及生涯轉換之因應及輔導。8.重視性別平等與多元文化之尊重與融合。9.重視青年衝突與防止。10.加強世代間的關係之溝通與傳承。11.重視青少年組織之參與、合作交流及聯結,以建立青少年之服務資源網。12.國情化:各項政策須符合各國國情青少年計畫之擬定及執行。
青少年政策白皮書綱領認為:「投資青少年,就是投資台灣的未來」作為核心思維,有三層意涵:1.重視青少年是個人成長的重要階段,需要國家重視與關懷。2.肯定青少年適切發展,才能確保國家社會的長遠發展。3.確定青少年之良好發展,為社會改善之契機。
對於我國青少年政策之省思:1.跳脫投資,無條件之關懷。2.加強「同儕輔導」及「自我成長」教育。3.多元文化教育之加強。4.培養優質成年人終身學習。5.青少年資源網之建構。6.全方位青少年之關懷尤其弱勢青少年。7.社會公眾人物之身教。8.媒體之自律及公正性。
綜合各學者對青少年之偏差行為觀念,整理為問題行為包含:(一)反社會行為:1.犯罪行為。2.不良行為。(二)非社會行為。
偏差行為:1.偏畸,不正常行為:(1)有異之行為。(2)有害之行為。(3)不良適應行為。2.心理不健康的行為。3.問題行為:(1) 反社會行為:1犯罪(逃避性)。2虞犯(違抗性)。(2)不良適應行為:1內向性。2外向性。3學業適應性。4偏畸習癖。5焦慮症候。6精神疾病症候。7其他。
青少年偏差行為之形成因素:1.學校因素:(1)師生關係不良。(2)偏重升學忽視就業班學生。(3)學業成績,操行成績較一般青少年差。(4)同儕間的人際關係差。(5)學校成就愈低挫折愈高。2.家庭因素:(1)家中有犯罪及不道德者。(2)破碎家庭。(3)父母教育知識偏低,不能予子女有適當的管教與控制。(4)家庭氣氛不良、管教子女方法不當。(5)家庭貧困。3.社會因素:(1)不當之休閒活動。(2)不良團體之影響。(3)不良之人際關係。(4)不能發揮個人的社會支持網路。(5)不當之青少年次文化。4.個人特質因素:(1)生理上不平衡的發育:1)自動神經系統不平衡。2)內分泌失調。3)體型上之畸型或官能上的缺陷。(2)性格之發展與環境之不適應。(3)遺傳和智障、性變態可能與近親結婚、遺傳、染色體之便羿等有關聯。(4)性格上之衝突。
青少年偏差行為之形成過程:綜合國內外學者之研究分為:1.犯罪社會學之理論模式:(1)文化偏差論。(2)緊張論。(3)控制論。2.由犯罪之生理心理理論模式:(1)特質論。(2)成熟論。(3)情緒衝突論。(4)。家庭動力論。(5)歸因論。3.科際整合論:(1)多因素理論。(2)因果關係理論。(3)個體適應途徑模式。(4)台灣地區青少年犯罪行為歷程之理論模式。
青少年偏差行為之分類:(一)主要分類:1.違規犯過行為:違反社會、家庭、學校中之法律、規範或紀律之行為。如打架、作弊、傷害等。2.心理困擾行為:由於無法有效解決內在衝突、挫折及焦慮而導致心理或情緒方面的困擾,但卻未違反法律規範或紀律。包括焦慮反應、恐懼反應、轉化或歇欺底里等。3.學習困擾行為:會防礙有效學習活動的不良態度、習慣及動機因素。如不按時交作業、不能集中等。(二)徐氏之分類:1.精神病行為偏畸。2.外向性的問題行為。3.內向性的問題行為。4.學業生活上的問題。5.焦慮症候群。6.偏畸的習慣。(三)吳氏之分類:1.外向性行為問題:即過份之違規犯過行為或反社會行為。如逃學、逃家。2.內向性行為問題:即通稱的情緒困擾問題或非社會行為。3.學業適應問題:成績不理想,而非由智力因素所造成,往往兼具有情緒上的困擾或行為上的問題。4.偏畸習慣:或謂之不良習慣,多與性格發展上的不健全有關。5.焦慮症候群:由過度焦引發而來,有明顯的身體不適症狀或強迫性行為,這稱為精神官能症或「神經質」行為。6.精神病症候:其行為明顯的脫離現實,屬於嚴重之心理病態。包涵躁鬱症、精神分裂症(如青春型精神分裂症)。(四) 張氏之分類:國中生行為問題十大類型:1.學習反常型:低成就的現象、成績不穩且差距很大。2.惡性習慣型:抽煙、吸食強力膠、打速賜康、賭博。3.孤獨冷淡型:孤獨、冷漠、敵視他人、不與人交往、逃避教師的注意。4.自我排斥型:退縮、恐懼、自卑、自責、怕失敗、沒信心。5.病態適應型:身心疾病、失眠、頭昏、手足麻木、大小便失禁。6.謊騙盜竊型:說謊、欺騙、偷竊。7.行為怪異型:心理變態、甚至精神疾病。8.性別錯亂型:過份女性或男性化、同性戀傾向。9.行為放蕩型:與異性發生關係、懷孕問題、行為過份新潮。10.暴力反抗型:打架、朋黨、與校外不良少年勾結、殺人。(五)由兒童臨床心理學觀點分類:兒童臨床心理學觀點將兒童行為問題分為八大類:1.正常性變異:指在常態範圍內的變異。2.適應性變異:或謂之反應性失常。比正常性變異嚴重一些,但尚未顯著破壞正常的發展。3.特殊發展性失常:涉及生理發展之遲滯和成熟的障礙。(1)排泄性失常。(2)飲食失常。(3)語言或閱讀失常。4.行為失常:過去習稱反社會行為,乃因此種行為就社會文化觀點而言是不正常的。5.人格失常:或稱性格失常,屬於一種常期的內在衝突狀態,可追溯到幼年不健全的人際關係,除了依賴或攻擊等則無相互的關愛,稍長,可能以欺凌幼小或傷害別人為樂。特徵為缺乏愧咎感,反社會反權威而且重複同樣之行為。6.精神官能症及身心反應。7.兒童期精神病:分為自閉症、精神分裂及抑鬱症三類。8.混合性異常:由於偏差行為是不良適應的症候,某一偏差行為可能由多種不良適應所造成,同一種適應困難,也可能導致不同的症候。因此許多偏差行為很難作確實的分類。(六)林氏之分類:1.生理困擾:生理突變、身體缺陷、肥胖、虛弱、矮小、視力不佳、女性月經煩惱。2.心理困擾:因生理引起的心理困擾、自覺不夠聰明、功課不如別人、父母師長不了解我等。3.生活困擾:家庭生活因父母工作忙碌,應酬多經常不在家、升學壓力過重。(七)依我國法律少年犯罪之分類:1.竊盜。2.恐嚇及妨害自由。3.殺人及殺人未遂。4.搶奪、搶劫、強盜。5.傷害。6.其他。(八)兒童精神疾病症候之分類:1.智能性。2.行為性。3.情緒性。4.生理性。5.發展性。
我國青少年輔導策略之發展:(一)因應時代任務的救國團青年服務工作。(二)政府部門方面:1.行政院青年輔導委員工作之推動。2.行政院青年服務工作委員會。3.行政院青少年事務促進委員會之成立:(1)整合提出青少年政策方案。(2)啟動「青春專案」。(3)建置少年寒暑假休閒完整活動資訊及溝通平台。(4)擴大青少年參與,推動研礙「青少年政策白皮書」。(5)推動青少年休閒育樂活動。(6)保障少年的社會參與權。4.教育部加強在學青少年之輔導及社會青少年之繼續教育。5.地區性青少年健康照護白皮書之發展。6.各縣市少年輔導委員會功能之重視。(三)民間青少年輔導機構之參與:1.財團法人「張老師」基金會。2.勵馨社會福利事業文教基金會。3.富邦文教基金會。
我國青少年輔導策略之探討:(一)青少年輔導相關法令之建立與落實。(二)組織層面—青少年輔導之機構之整合。(三)策略層面:建立我國青少年輔導策略:1.問題之形成因素包括(1)家庭因素。(2)學校因素。(3)工作場所因素。(4)社會因素。(5)遺傳因素。(6)個人特質因素。(7)發展性因素。(8)機遇互動性因素。2.問題分類:(1)反社會行為。(2)非社會行為分類。(3)服務對象。(4)策略之層面。(5)服務方式。(四)輔導網路層面:青少年的支持網路系統分為:1.自我支持系統:指少年自我概念及處理情緒壓力的方式。2.家庭支持系統:指父母管教、家庭氣氛、家人關係及角色負荷程度。3.社會支持系統:(1)經濟:急難時,親戚、朋友、同學、老師、福利機構提供之金錢、物質方面的協助。(2)情緒:指快樂、痛苦時,親戚、朋友、同學、老師、福利機構提供之精神支持。(3)服務:指需協助時,親戚、朋友、老師、福利機構提供服務的程度。1. 建立青少年輔導網路系統:(1)教育系統。(2)主要之社會化整合系統。(3)危機處理系統。2.建立學校輔導工作社會資源網。(五)政策指導層面—研擬「青少年輔導法」或「青少年福利法」。(六)問題指標層面—建立青少年問題之重要社會及行為指標。(七)青少年偏差行為之專業分工層面:確定於處理青少年偏差行為時問題之界定及不同專業領域之分工及合作。(八)重視青少年生涯輔導。(九)加強青少年福利措施及輔導。
青少年輔導策略結論:1.結合專家學者及青年輔導實務機構,發展適合國情健康之青少年次文化,建構我國青少年輔導策略及青年輔導模式。2.結合政府及社會資源建立青少年輔導體系。3.由根做起,訂定法令,加強及落實親職教育。4.推動青少年發展法及學生輔導法,建立青少年輔導專業證照制度。5.結合社會資源建立青少年輔導服務網路。6.保護青少年生命安全及青年身心健康之保健。7.擴展青少年之國際交流以增進青年之國際觀。8.鼓勵青少年社會服務之參與以培養青年之社會服務理念。9.加強青少年之休閒輔導。10.加強青年法治教育,以免未知法而犯法。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