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青少年心理與輔導 -期中1-6章 2012/10/19 21:13分享FacebookPlurkYAHOO!

http://tw.myblog.yahoo.com/garfieldwen-blog/article?mid=14540

第一章 第一節

一、 世代:係指在特定的歷史年代中,一群具有類似生活及社會經驗的社會群體總稱。P.5

二、 新世代:二次大戰之後(約1945年至65年間)出生的嬰兒,常被稱為Y世代,之後20年內出生的新世代,則被稱為X世代或新人類,之後再出生的新世代,正逢電子及網路發達的時代,因此也被稱為E世代、N世代或新人類。P.5

三、 不同世代間存在差異,不容易明確區分或描述的主因:p.5 (評量1)

1. 不同世代間的社會成員,其生活經驗雖有差異,但也有其共通性。

2.同一世代的成員雖有共通的生活經驗,但也常因居住地域、社經背景、教育程度以及人格特質等因素的影響,而有差異。

3.對於不同世代的描述用語,通常是模糊的,甚至是存在著刻板印象的。

四、人們對於新世代(new generation)成員的描述,常常隨著時代變遷的特質以及新世代族群的特徵,而出現各式各樣的名詞。如頂客族、哈日(韓)族、援交族、手機族、搖頭族、暴走族、月光族、紅唇族、LV族、Hello Kitty族、NEET族等。P.5

五、尼特族:指的是一群既不就業也不繼續升學或接受職業訓練的新世代。 P.6

★後現代社會中青少年價值觀特色:P6~7 (評量3)

六、由於新世代青少年價值觀的轉變與危險因子影響,因而產生以下三種後現代社會中的青少年的價值觀危機: 1.混沌多元持續變化的價值觀。

2.自我逸樂的個人價值觀。

3.物質?#92;利與拜金消費的價值觀。

七、影響青少年價值觀及人格特質的轉變,以「社會生活文化」和「經濟環境的改變」是最重要的兩種力量。P.7

八、新世代青少年價值觀的轉變與危險因子:P.8

1. 以個人價值為中心的「愜意生活」、「富裕生活」、「高社會地位」等價值觀,超過「對社會貢獻」的價值觀。

2. 現代文化矛盾的哲學反思,指出個人主義、享樂主義以及科學主義糾結在一起而形成的資本主義文化,已為人類當前的價值求定下了基本方向。

3. 身為社會成員的青少年族群,在這樣的社會生活文化環境中成長,自然無可避免的受到負面的影響。

九、文化反動:P.8

自60年代末期起,美國社會開始出現新的青少年文化,青少年以各種被視為叛逆的行為,如:蓄長髮、吸大麻、酗酒、麻醉藥品以及性派對等,向成人權威和主流文化挑戰,此現象即為「文化反動」。

十、新世代青少年的「文化反動」常和成人的文化價值體系格格不入的原因:P.9 (評量4)成人文化價值體系對於休閒娛樂所反映出的規範,常是令新世代青少年在「文化反動」中予以排斥的原因,

如衣著隨性、不施胭脂、皮鞋不潔等是被視為不宜的,新世代青少年的「文化反動」卻寧為興者、悠閒者、自在者,在盡興中拋開虛偽的世俗,那些真實有趣的、個性鮮明的、不虛矯的、不強迫的經驗才是他們要的,新世代青少年在意的是休閒娛樂所的展現方式以及樂趣,而非成人世界所看重的文化內涵和價值。

十一、比較令人憂心的青少年負面行為包括: P.10 (評量5)

1. 過度的消費行為。

2. 複雜的兩性關係。

3. 抗壓性低。

4. 犯罪行為增加。

第二節

一、台灣社會的人口變遷對於青少年發展的影響 : P.12~17 (評量7)

台灣近三十年來,人口變遷的特徵及影響主要有三,分別為如下:

1. 結婚態度改變:(1) 結婚年齡延後 (2) 結婚率及結婚人口比例下降(3)家戶型態多元

2. 生育態度改變:(1) 新生兒出生率下降 (2) 重質不重量

3. 家庭結構改變:(1) 單親家庭增加 (2) 繼親家庭增加 (3) 隔代教養家庭增加 (4) 國際家庭增加

二、單親家庭:指由單一父親或母親和未滿十八歲的未婚子女所組成的家庭。

三、繼親家庭:夫妻中有一方成為配偶子女的繼父或繼母。

四、繼親家庭的子女較多的行為和問題:P.15

1. 較多的角色衝突

2. 親子關係顯得較為疏逺

3. 有較多的衝突及情緒

4. 繼子女感受到比較多的拒絕、差別待遇

5. 手足關係潛藏著競爭

6. 繼親家庭成員關係如產生裂痕,其彌補修復的難度相對較高。

五、隔代教養家庭:係指由祖父母負起照顧第三代的責任。P.15

六、國際家庭:與外籍人士的跨國婚姻、異國嫁娶,而組合成的家庭P.16

七、外籍新娘子女教養上的問題:P.17

1. 外藉孕婦感到無助、心情沮喪,或遭受暴力對待,所生的寶寶發展遲緩的機率約為本土寶寶的4~6倍。

2. 對於台灣語言不熟,在親子溝通上有很大的困境,無法表達心聲,有誤會或委曲無法訴說,造成心理壓力。

3. 由於語文能力不足,無法正確教導子女說、寫、讀的能力,導致子女缺乏語言模仿認同,無法指導子女,致其學習及發展較為遲緩。

4. 因語言能力的限制,經常無法獨立外出行為,缺乏與學校或教師聯繫,對於子女的發展問題渾然不知。

八、台灣30年來,社會生活變遷的特徵主要有三 : P.17~24 (評量8)

(一) 都市化:大都市一般都為都會生活圈的核心,中型都市則其為衛星都市城鎮。

*台灣社會發展都市化的結果對青少年發展的影響: P.19

1. 大量外地人口移入,對於學校教育品質產生不利的影響。

2. 都市化商業快速發展的結果,為滿足大量人口所需的各種需求,娛樂、休閒及消費場所林立,且良莠不齊,對於青少年產生誘惑及不利的影響。

3. 為應大量人口聚居,都市高樓及公寓鱗次櫛比,生活空間被水平切割,鄰居多素少往來,比閭而居不相識,疏離冷漠的結果造成;多的社區生活困境。

4. 都市化程度越高,社會生活及組織越複雜,人口流動率高,社會匿名性日益明顯,以致社會道德規範對於個人行為的約束力相對減弱。

5. 都市化高度發展結果,社會經濟利益和資源的爭奪更形激烈,個人與個人間、組織與組織間的競爭壓力持續增加。

6. 社會風氣和治安通常隨著都市化的規模而益形惡化。

(二) 資訊化:隨著數位科技的進步,人們透過3C的科技產品,隨時都可獲得社會生活中所需的服務。

*以電腦網際網路為例,主要影響包括:P21

1. 青少年生活與3C產品密不可分。

2. 青少年上網行為增加。

3. 交友型態的改變。

4. 不良網站的影響。

5. 網路偏差行為。

(三) 現代化:由過去的傳統生活的模式,轉變成未來的現代化生活。 如:富裕的經濟生活、自由的政治環境等。

*現代化的台灣社會形成對於當代青少年成長的不利因素,令人擔心的問題:P.23~24

1. 價值觀的混淆

2. 弱勢者處境的惡化

第二章

★青少年心理發展理論主要有六種p.30 ( 評1):生物論、心理分析論、認知論、行為論、社會學習論,及生態論。

(一). 生物論:是從生物性的觀點來解釋行為和心理發的特徵與現象。特別強調個人內在的、遺傳的及生理的因素對青少年發展的影響,不去強調後天的教育學習與社會文化環境的對青少年發展的影響。

復演論在人之發展的意義 P.31 ( 評量2 )

(1) 復演論:

由赫爾所提出,認為人類個體自幼稚到成熟的發展歷程,正代表人類自原始到現代整個進化階段之重演。

*復演論的主要概念:

1. 原始社會:嬰兒期出生至4歲 2. 狩獵社會:兒童期5歲至7歲

3. 農牧社會:少年期8歲至12歲 4. 現代社會:青少年期13歲至24歲

影響青少年的生理因素p32( 評3 )

(2) 生理學觀點:青少年期身體及生理的改變肇因於青春期的發展。

1. 腦下腺:位於腦的底部,因分泌2種荷爾蒙(生長 激素、性腺 激素),以促進個體青春期生、心理產生異於兒童的特徵。

(1) 生長激素:主要作用是決定個體身體成長的大小。

(2) 性腺激素:主要作用是刺激性腺的發展並提高其?#92;能。

2. 性腺:主掌個體的生殖系統,又稱為生殖腺,男性生殖腺是睪丸,女性是卵巢。

心理分析論如何詮釋青少年的心理發展 P.33評4

(二). 心理分析論:由佛洛依德所建構。認為影響人之行為與心理歷程的主要因素是潛意識及孩提時代

(5、6歲之前)的生活經驗。

1. 意識層次:p.33~35

(1) 意識層面:人在此時此刻有所感(覺)與有所知(覺)的現象。

(2) 前意識層面:介於意識與潛意識之間,它是指人在現時環境對某特殊事件無所感無所知,但在某些情境下又能有所感、有所知的現象。

(3) 潛意識層面:對某些特殊事件無所感、無所知的現象,要經過特殊處理(如催眠)後才能將特殊事件浮上意識層面。

*潛意識其來源有三:p.34

1. 被壓抑者 2. 由遺傳而來 3. 因時間久遠而發生遺忘者

*佛氏將人的意識層次或精神視為冰山:水面上的部分是「意識」,接觸水面部分的是「前意識」,水面下的是「潛意識」。

*潛意識可從下諸個層面去推論它的存在:p.35

1. 夢 2. 說溜嘴或筆誤 3. 遺忘 4. 催眠後的言語陳述

2. 人格結構:p.35~38

(1). 本我:是心理能量的儲存所,它包括來自遺傳的每一個心理事件及本能,是人格結構最原始的部分,

是與生俱來的,自我與超我都是由此分化和衍生而來的。

*生之本能:性需求、渴需求、飢需求 *死之本能:破壞衝動、攻擊衝動。

*支配本我運作的原則是「唯樂原則」:p.37

1. 趨樂避苦 2. 立即性的追樂去苦 3. 只要我喜歡,有什麼不可以

(2). 自我:由本我分化而來,是為了因應現實客觀世界而存在,以處理個體與現實之間的關係。

自我行為受「現實原則」所支配。P.37

(3). 超我:是人格的最高層,是人格中負責監督批判的機構。受「完美原則」支配。P.38

3. 人格發展:佛氏的人格理論通常都稱其理論為泛性論,其人格發展階段稱為發展的性心理期。

其人格發展為五個時期,6歲前的前三期更是人格發展的基礎。

這前三期是以性慾力滿足的部位或器官來命名,這些部位稱為性感區。P.38~39

(1) 口腔期:約從出生至1歲左右,此時期的原始快感、需求與慾力的滿足是靠口腔部位的活動來達成,有吸吮、咀嚼、吞嚥等。

*口腔性格:在口腔期假如孩子不能獲得足夠的口腔滿足,或獲得太多的滿足,麼個體將會在口腔期產生遲滯現象,。口腔性格會產生情緒及行為上的障與偏差。P.39

(2) 肛門期:約從1歲至3歲,此時期的快感活動從口腔轉移至肛門。嬰孩經由糞便的排泄或保留來表達個性和意願。

*肛門性格:嬰孩期若父母親的衛生訓練過於嚴格,小孩就會把大便憋住造成便祕,甚至會遺留下?#92;多負面的影響。

(3) 性器期:大約3歲至6歲,此時期幼兒藉著撫弄自己的性器官來獲得性的樂趣,而且對異性的性器官具有高度的興趣。P.39

*戀母情結:男童以父親為競爭對象而愛戀母親並認同父親的現象。

*戀父情結:指女童以母親為競爭對象而愛戀父親並認同母親的現象。P.39

*在性器期時,小孩經由愛戀異性父母的歷程,以促進未來個體的兩性關係之發展,經由認同同性父母的歷程,以促進未來個體的性別角色之發展。P39

4. 防衛機轉:指人們在應付挫折情境時,為防止或降低焦慮與壓力所採取的一些習慣性的適應行為。P.39~44

(1) 壓抑作用:指個體將不容於超我的慾念或不能被意識所接受的感情、衝動,從意識境界抑制到潛意境界中的歷程。

(2) 否定作用:將已發生的不愉快經驗以否定,並拒絕接受它們已發生或已存在的事實歷程。

(3) 投射作用:指個人將自己不為道德規範、人情世故或社會認可的慾念加諸在別人身上,藉以減少自己因擁有此慾念或缺點而產生焦慮的歷程。

(4) 反向作用:指個人在行為表現上,恰與其官心隱藏的慾念相反,藉以減少因慾念而產生焦慮的歷程。

(5) 退化作用:指個人將自己的行為改以較幼稚的方式表達出來,藉以暫時獲得安全、滿足以消除焦慮之痛苦的歷程。如:當人哭或叫媽時,他可能是在運用退化作用這種防衛機轉。

(6) 補償作用:是指個人因生理上或心理上的缺陷而導致焦慮或不適應感時,使用種種可被接受的方式以彌補缺陷,俾以減輕焦慮或不適應感的歷程。

(7) 幻想作用:指當一個人遇到現實上挫折或困難時,無法以實際、客觀的方法來處理這些挫折或困難的問題,就利用主觀,不切實際的想像方法,將自己與現實世界脫離,存在於幻想之世界中,用想像的情感、希望與策略來處理及因應心理上的挫折與困難,以得到內心之滿足與降低焦慮的歷程。

(8) 轉移作用:是指當個人的需求或慾念無法經由直接的方式去獲得滿足時,就轉移對象以間接的方式去獲取滿足的歷程。

(9) 昇華作用:指個人將不為社會認可、接受的需求、衝動、慾念,改以符合社會價值標準的方式來表現行為的歷程。

(10) 合理化:以社會認可的好理由,取代個人心中的真理由,藉以減少現實情境之困擾或不愉快的歷程。

(三). 認知論:重視意識思維,主張對外界事物與環境之認識與理解的過程是影響青少年發展的重要因素。P.44

*認知:指個體經由意識活動對事物認識與理解的心理歷程。影響青少年行為和心理歷程的主因是「認知」。

不同的認知發展階段,有不同的行為和發展歷程。

1. 皮亞傑的認知發展論:

*皮亞傑的四個認知發展期:感覺動作期、前運思期、具體運思期、形式運思期。(內容於第三章)

舉例說明訊息處理的歷程 p45 評8

2. 訊息處理論:是關於人們如何處理外界之訊息的歷程。

訊息處理模式

行為論如何詮釋青少年的心理發展 P.44評5

(四). 行為論:創始者「華生」。主要觀點是,人的行為都是後天環境的產物,主張人行為模式與人格特質都不是先天遺傳來的,而是經由後天學習來的。

*行為論的學習理論稱之為「聯結論」(刺激與反應的聯結),依刺激與反應聯結性質的不同,聯結論可分為古典制約學習及操作制約學習兩種學習。P.47

古典制約與操作制約的學習歷程 p.47~48 評6

1. 古典制約:在控制的情境下,將一個原不能引發個體某種反應的制約刺激,伴隨一個能夠引發該反應的非制約激多次出現後,終能使制約刺激與反應間建立起新的聯結關係,而能單獨引發該種反應的歷程。P.48

*由巴夫洛夫所建構。是一種刺激取代的學習歷程,人也經由古典制約的歷程學習了恐懼。P.47

2. 操作制約:在某一刺激的情境下,由於個體自發性的反應帶來的結果而導致該反應強度的增加,並終能與某一刺激間建立起新的聯結關係的歷程。P.48

*由斯金納所提出。是一種後效強化。(反應後的效果強化了該種反應)的學習歷程。

簡言之,個體之所以會產生某一種行為或一直去重複某種行為,都是行為後好的結果造成的。

*增強:又稱為增強作用、強化或強化作用,指在學習的歷程中,促使建立某種特定反應的處置或條件。

(1)正增強:指個體出現某種反應後給予某個刺激,而能增加某種反應頻率的過程。P.49

(2) 負增強:指個體出現某種反應後拿掉某個刺激物,而能增加某種反應頻率的過程。

社會學習論如何詮釋青少年的心理發展 P.49~50評7

(五). 社會學習論:代表人物「班度拉」。早期認為,我們透過觀察他人之作所為而產生學習。

經由觀察學習(模仿),我們在認知層面上會表現出他人的行為,也會將之採納成為自己的行為。

*班度拉的學習與發展模式,包括了行為、人與認知、及環境等三個因素。

三者的影響是交互作用的運作著。P.50

(六). 生態論:由布朗芬瑞納所提倡,此理論強調發展的社會文化觀。P.50

生態論觀點,試述影響心理發展的因素 p.50~52 評9

*生態論影響發展的因素包括五種環境系統:

1. 微觀系統:是指個人賴以生活的情境,包括個人、的家人、同儕、學校及鄰居。微觀系統裡,個人並不被視為是經驗的主動接收著,而是被視為協助建構環境的人,大部分有關社會文化影響的研究,都著重於微觀系統。P51

2. 中間系統:涵括微觀系統內諸成分之間的關係或系統間的連結。如家人經驗對學校經驗的關係。

3. 外在系統:指當個人具有另一個社會情境的經驗時,對於個人即時情境之經驗的影響情況。如工作經驗可能會影響某女士對其丈夫及子女的態度和關係。

4. 宏觀系統:是指個人生活裡的文化。文化泛指行為型態、信仰及人類代代相傳的相關事物。

5. 時間系統:指個人所處之大環境的社會歷史事件、個人人生的變遷型態,及個人人生的環境事件。通常處於不同時間系統的青少年,他們的發展模式也會產生差異。P52

下列人物在心理學上的主要貢獻 評11

* G.S.Hall : 赫爾: 復演論 S. Freud : 佛洛伊德: 心理分析論

J.Piaget : 皮亞傑: 認知論 B.F.Skinner : 操作制約 : 斯金納

A.Bandura : 班度拉 : 社會學習論

第三章 第一節

認知與認知發展的意義:p.61 (評1)

*認知:指個體經由意識活動對事物認識與理解的心理歷程。p.61

*認知發展:換個體自出生後在適應環境的活動中,對事物的認識以及面對問題情境時的思維方式與能力表現,隨年齡增長而逐漸改變的歷程。P.61

一、認知發展的動力

(一) 基模:又稱為認知結構,指人認識或了解外在環境事物的行為模式或方法,而此行為模式則須透過感覺和知覺歷程。P.61

  *吸吮基模:嬰兒藉著吸吮來體驗母親的存在,與獲得生理和心理(如吸吮奶嘴或指頭)的滿足及快慰,人透過此種行為模式以認識外在環境事物的歷程。p.62

* 抓取基模:經由手的觸覺來認識事物。

* 基模也可泛稱是人的行為經驗或認知經驗。P.62

適應歷程的要義:p.62 (評2)

(二) 適應:指個體利用或改變既有基模以符合和滿足環境一心理需求的歷程。易言整,適應即是個人與環境之間的互動,個人經由此一適應過程而認識及控制其環境。p.62

 *兩種適應方式:

1. 同化:係指個體將新的資訊納入已存在之知識中的歷程。

2. 調適:係指改變既有的認知結構(基模)以因應新的資訊的歷程。

*綜言之:凡是能運用舊的經驗來處理事情,就是同化,凡是無法運用舊的經驗來處理事情,而須另行再創新經驗才能處理事情者,就稱之為調適。p.62

(三) 平衡與失衡:是一組相對的概念,是指正負二種心理感受。

*平衡:當個體既有基模能夠輕易同化環境中新知識經驗時,在心理上會感到正面、快樂、愉悅等平衡感受。

*失衡:當個體既有基模不能同化環境中新知識經驗時,在心理上他就會感到負面、痛苦、緊張等失衡感受。

認知發展的動力為何 ? p.63 (評3-1)

(四) 失衡是認知發展的動力

失衡是一種內在驅力,驅力使個體調整或改變既有的基模,俾便能解決問題,或使新經驗納入個體內。至此,該個體再度獲得平衡狀態。調整或改變既有基模,就是再新增一個或多個基模,增加基模和獲得新的經驗,都能擴充認知的範疇,認知的擴充過程就是認知發展,所以,失衡是認知發展的動力。

* 失衡導致調適,調適促進認知發展。P.63

二、認知發展的階段

*皮亞傑認為:我們經由四個期的認知發展以認識及了解這個世界上的種種事物,每一期皆與年齡有關,而且都包含了各種不同的思維方式。

*皮亞傑主張:兒童與青少年之認知發展在各期的比較上,是屬於質的差異,而非量的不同。P.63

皮亞傑的理論 p.64 (評3-2) 皮亞傑的知發展期主要概念 表3-1

期別 年齡 思維特徵感覺動作期 出生~2歲 1. 嬰兒從出生時的反射性及本能性動作進步到開始用符號思維。

2. 嬰兒透過身體動作的感覺經驗來認識與了解世界。

3. 至本期後期嬰兒對物體的認識漸具有物體恆存性的概念。

前運思期 2~7 1. 兒童開始使用語文和影像來表達意思,這些文字和影像反應了日益增進的符號思維,而且超越了感覺訊息與身體活動的聯結。

2. 兒童開始運用思維,惟不能見及全面性的事物。

具體運思期 7~11 1. 兒童開始能對具體的事件與經驗運用合乎邏輯的推理。

2. 兒童能將事物加以分成不同的類別,而且也對事物擁有保留的概念。

形式運思期 11~15 1. 青少年可以更抽象和合乎邏輯的方式從事推理。

2. 青少年的思維更趨於理想的境界。

依皮亞傑觀點,青少年的認知發展特色 p65~70 (評4)

三、青少年的認知發展(一):具體運思期 7~11歲

*青少年的認知發展主要集中於具體運思期及形式運思期。人的認知發展到這一期,開始藉由運思來從事思維,只是要透過具體、客觀的事物、經驗和環境來運思。運思這種活動最大的特色,是思維具有可逆性。P.65

*運思:是指心理活動,它能讓人們不須透過身體或生理的活動,只須透過心理的運作,即能去做事情。P.66

*運思的最大特色,是思維具有可逆性。P.66

*可逆性:指思考問題時,可以從正面去想,也可從反面去,可以從原因去看結果,也可以從結果去分析原因。

*思維具有可逆性,則對事物的推理須擁有三種心理能力,即序列、保留、分類,這三種能力同時也是具體運

思期的主要心理運作特徵。P.66

1. 序列:指依據事物的某種屬性或特徵,將其按序排列,並加以比較的心理歷程。

2. 保留:指了解物體某方面特徵,將不因其另方面特徵改變而有所改變的心理歷程。

*保留能力出現的先後次序分別是:數目、長度、液體的量、質量、重量、及容積。P.67

3. 分類:指能系統化的組識各種物體,並將之分成數個類別和層次的心理歷程。

分類又可稱為類別包攝推理。簡言之,分類就是將其相同或相類似特徵的事物歸屬於一類。

四、青少年的認知發展(二):形式運思期 11~15歲

皮亞傑認為,最能描述青少年思考能力特徵的是形式運思的思維。早期著作指出,形式運思思維的開始和成

熟完成於青少年前期,亦即從11~15歲。後來修正提出,形式運思思維要遲至青少年後期才能完全達成,亦

即大約於15歲至20歲。

*形式運思期的「形式」具有三方面的意義:p.68

1.就思考內容言:可以是想像的,或是未經經驗過的事物,也可以是超越現實的問題。

2.就思考方式言:個體必須靠邏輯的推演能力以推估事物的可能發展,及事物間的可能關係。

3.就思考對象言:思考的意義不再限於物體本身,而是用以超越物體,以符號做為思考的對象。

思考的對象含括語言、文字、影像、聲音,甚且是概念、命題、假設或思考本身皆可。

*形式運思期的思考特徵:p.68~70

(一) 綜合學者:p.68

  1.假設演繹推理:先對所面對的問題情境提出一系列的假設,然後再根據假設進而驗證而得到答案。

 2.命題推理:在進行推理時,只憑想像、說明或命題既可展開推理,而不必一定要依據實際的例子或具體的資料。

 3.組合命題:思考含有多重因素的問題時,可以依問題的現有條件提假設,接著,一面排除或控制某些因

素,一面組合另一些因素以思考之,導致得到正確答案。

  (二) 稽丁:p.69

1.可能性的思考:不只對親身的所見所聞進行客觀的思考,也可對此時此地不一定存在的可能情況加以主觀的思考,以推演各種思考的可能性。

2.假設性的思考:即前述之「假設演繹推理」。

3.前瞻性的思考:在解決問題前,能運用抽象方式思考問題的各項步驟,並有系統且有計畫性的去執行。

4.對思想的思考:以自己思考的歷程與所得的結果,來當做思考的媒介或資料。

5.超越成規的思考:不依具體的、現實的資料做為思考的媒介或標的,而以超越現實、脫離常情及抱持懷疑的態度來進行思考。

(三)單卓克以簡潔扼要的觀點歸納出,形式運思期的青少年之思依模式有三項特徵:p.69

1.抽象的:青少年的思維比兒童更具抽象性。如以形式運思來思考的人可以解答代數方程式

2.理想主義:青少年常思考各種可能性,他們會思考他們自己、他人和世界的理想特質。

3.邏輯的:青少年的思考開始更像科學家,亦即他們會設計計畫來解決問題,並能系統化的檢驗答案。

第二節

依危果次基的觀點,如何增進青少年的認知社會化 p.70~71 (評5)

1. 危果次基的觀點,青少年之認知表現的差異,常和他們之認知環境的特色有關,特別重視語言發展與認知的關係。認為兒童及青少年的認知成長,可以經由善於使用文化工具之人的協助而激發之。

2. 主張社會文化對青少年的認知發展有著重要影響,尤其強調將兒童自我中心語言,看做是思維與行為的媒介,進而促使兒童認知的發展,因此如能多提供青少年各種社會文化刺激,特別是語言文化的環境,那麼他們將會有更佳的認知發展。

可能發展區的涵義及其教育上的應用 p.70~71 (評6)

1. ZPD:是指個人會因工作太難而無法單獨去精通它,不過能在成人或具有高才能之青少年的輔導和協助下,專精於該種工作。即可能發展區是指:介於兒童自己實力所能達成的水平,與經別人給予協助後所可能達到的水平,兩種水平之間的一段差距。P.70

2. 研究顯示,青少年所經驗之社會活動的性質,確實在塑造他們的思維上,扮演十分重要的角色,從認知社會的取向來看,正式教育是決定青少年認知成長的唯一文化機構。父母、同儕、社區以及文化的科技調適,是影響青少年思維的另個因素。因此透過發展較富認知刺激的環境,與更重視和認知成長有關的社會因素之角色

定位,則青少年的認知社會化是可以獲得改善的。P.71

第三節

*社會認知:是指個體根據其對人獲得的知覺,當做訊息來處理,將之分類、貯存,必要時檢索出來,做為對人判斷之用的歷程。換言之,社會認知是有關於人們將他們的社會世界形成概念並加以推理的能力。P.71

即指,了解人與人之間的互動關係,並加以推理及處理的能力。P.77

*影響青少年社會認知發展的主要因素:P.71

一、自我中心主義:指一種在行為或觀念上,完全以個人為主而不考慮他人的傾向。

*皮亞傑指出,兒童在前運思期(2~7歲)的認知特色之一是自我中心主義,這個時期的兒童大都無法分辨自己和外在世界的關係,大都從自己的角度或觀點來認識或解釋外在世界的種種事物。

 

*青少年的自我中心主義,是指青少年強化的自我意識,也就是青少年在行為的認知上缺乏社會知覺,以致無法充分的理解自己與別人的想法和感覺究竟有何不同。

*青少年的自我主義可分成二種社會思維:

1. 想像的觀眾:是指青少年強化的自我意識,在此種意識下,青少年總認為他人對他們的興趣,就像他們對他們自己的興趣一般。青少年非常在意別人對自己的看法,總以為他們所關心、關注的事情,別人也同樣會關心與關注。青少年「相像的觀眾」的思維方式P.72 評7

2. 個人的神話:指青少年的獨特感,青少年的獨特感,使他們感覺到,沒有人能夠了解他們實際的感覺是什麼。青少年為了努力維持個人的獨特性,可能會編造出充滿幻想之自我故事,此處的幻想是指將他們自己沈浸在遠離現實的世界裡。青少年「個人的神話」的思維方式P.72 評8

二、觀點取替:是指想像別人的個別觀點,並了解他或她的思想與情感的能力。何謂觀點取替P.73評9-1

觀點取替的特徵 P.73~74評9-2

*觀點取替包含五個階段,從3歲持續至青少年期,這些階段開始於兒童前期的自我中心取向(此時幼童完全無法運用或想像他人的觀點),並終止於青少年期的深度觀點取向(此時青少年能從第三者的觀點,來省察自己與他人之間的互動關係)。P.73

*觀點取替的五期發展論:P.73~74

1. 第零期:稱為自我中心觀點,介於3歲至6歲。此期能感覺到人我的區別,但卻無法分辨人我之社會觀點(如想法、情感)之間的差異。兒童能指出他人的外顯情感,卻無法了解社會活動之現象的因果關係。

2. 第一期:稱為社會資訊的觀點取替,介於6歲至8歲之間。此期兒知道,毎一個他人都有一套言之成理的社會觀點,這個觀點可能跟自己的觀點類似,也可能不相類似,然而,兒童傾向於採取某一觀點,而不會去調和各種觀點。

3. 第二期:稱為自我反應的觀點取替,介於8至10歲。此期的兒童意識到每一個人都知道他人都有其觀點,此種認知會影響到人我之間彼此的觀點。將自我置於他人的立場,是判斷他人之意向、目的和行動的方式。兒童能夠將各種觀點串聯在一起,但卻不能從這個串聯的過程中歸納出立即性與相互調和的觀點。

4. 第三期:稱為相互的觀點取替,介於10至12歲。此期的青少年真正了解,自己和別人都能立即性和相互的領悟彼此的觀點。青少年能跳脫開二人的立場並從第三者的觀點判斷二人間的交互關係。

5. 第四期:稱為社會與成規系統的觀點取替,介於12至15歲。此期的青少年確認,相互的觀點取替無法達到完全理解的境地。在不考慮青少年的立場、角色或經驗的情況下,因為他們被團體中的全部成員所了解,所以在理解他人的觀點時,就有必要藉助於社會成規,其觀點才能圓滿與周全。

第四節

一、認知發展的內涵:認知的內涵包括處理事的能力及處理人的能力。P.76

*EQ:情緒智力,是指處理情緒的能力,而影響情緒者以個人之壓力和人際關係等二因素為主,所以,又可將「EQ」引申為壓力管理的能力或處理人際關係的能有。P.76

二、如何促進青少年的認知發展P.76~77評10

1. 皮亞傑認知論的策略:

(1) 運用具體運思的教學策略及材料。

(2) 提供學生探索假設性問題的機會。

(3) 提供學生解決問題和有意義推理的機會。

(4) 要教學生概念而非事實,並使用與學生日常生活有關的材料與觀念。

2. 危果次基理論的策略:

(1) 宏觀層面:要讓青少年加速社會化(亦即所謂的認知社會化),

(2) 微觀層面:要多提供青少年語言文化的刺激環境。

(2) 可能發展區:成人、專家或教師應在青少年的「可能發展區」,盡量提供教學與輔導,才能開發未曾出現之認知發展。

3. 社會認知的策略:p.77

(1) 盡量減少青少年之「想像的觀眾」及「個人神話」等二種思維方式。

(2) 假如青少年的觀點取替能力老是停留在「以己窺人」或「以人視己」,而不能跳脫人己之差別與關聯以解釋群己之間的觀點,那麼青少年的社會認知將很難有「長進」。

(3) 盡力去除青少年低層次的觀點取替能力,並代之以高層次的觀點取替能力(如社會與成規系統的觀點取替)。

*流動智力:是指一種以生理為基礎的認知能力,也是一種沒有標準答案之智力測驗所測得的智力,所以凡是對新奇事物的快速辨認、記憶及理解等能力均屬之。P.76

 *固定智力:指以學得之經驗為基礎的認知能力,或是指經由有固定標準答案之智力測驗所測得的智力,所以凡是運用既有知識與學得技能去吸收新知識或解決問題的能力均屬之。P.76

第四章 第一節

*自我:是個體人格的核心,也是青少年人格發展中的核心層面。P.86

*青少年通常是從自我解開始,然後逐漸發展出自尊及自我概念,而自尊與自我概念又可能影響或決定青少年的行為。換言之,青少年的自我,主要成分是包括自我瞭解,自尊、及自我概念。

 分別定義並比較ego與self之區別 p.87~88 評1

一、自我的意義:

(一) ego:佛洛依德的自我係精神分析論的一個重要概念,主張個體的人格是由本我(id)、自我(ego)、超我(superego)三個部分所構成,而自我是指個體在3至6歲時,在現實環境的反覆作用下,從本我分化出來的一個部分,自我(ego)遵循現實原則指導,它是處於一種執行者的位置,透過它的組識、析辨、批判、綜合,使得個體可以在現實矛盾中理智的生活。P.87

  (二)self:羅吉斯、馬斯洛等學者所稱的自我(self)是人本論的重要概念,它是個人從經驗中對自己一切的知覺、了解、與感受,亦即「我是誰?」「我是怎樣的人?」等問題的一切答案,它是人人把自己與週遭環境區分開來的產物,把自己看作是心身活動的主體,把我與非我區分開來。P87

*綜合所述兩者的區別:

ego:可視為行為上的主體或個體主動的意識過程,面當於“I”的意義。

self:可視為被知覺的客體或個人對其自身的看法,相當於“me”的意義。

*鏡中之我:意指人們的自我概念是來自他人判斷的反映,我們覺得自己好或不好,是依賴我們設想他人如何判斷我們。p.88

二、自我的成分

何謂自我(self)?說明自我的意義及其成分 p.87~88 評2

1. 自我(self):青少年是攜帶著有關「自己是誰?」及「是什麼使自己不同於其他人?」的一種感覺,不論他們是基於真實的或基於想像的,他們都正努力在發展出一種自我(self)的感覺以及獨特性。

2. 自我的成分包含了(1)自我了解 (2)自尊 (3)自我概念 p.88

(1) 自我了解:它是指青少年對於自我的一個認知表徵,是青少年自我概念的實質與內容,通常包含了該名青少年所扮演的各種角色。如某一班的班長、電玩愛好者....等,而這些總合起來就形成了要去達到自我統合的重要基礎之一。

*青少年在自我了解的發展上,包含了自我的?#92;多層面:p.88~90

1. 抽象化和理想主義 2. 分化 3. 波動自我 4. 自我內的矛盾

5. 真實(自)我v.s.理想(自)我,真實(自)我v.s.虛偽(自)我6.社會比較 7.自我意識 8.潛意識自我 9.自我整合

*羅吉斯指出:真實自我與理想自我之間的巨大差距,是產生不適應的一項重要指標。一名青少年的真實自我和理想自我如果差距過大,可能會使這名青少年產生失敗感以及自我批評,而且可能導致憂鬱症的發生。

(2) 自尊:是有關於一個人的自我價值或自我意像,它是對於個人自我的一個總體評估的層面。即自尊是有關於個人對自己的一種整體的自我評估或態度情感。P.91

(3) 自我概念:指個人對自己的認知信念與情感態度的綜合體,包括有生理我、心理我、社會我、道德我、家庭我、理想我….等等。自我概念是個人對自己某特定範疇的認知評估。

 何謂自我概念?自我概念主要有那些特徵?p.93、96~97評3-1

三、自我概念:是指個人對自己的看法和定義,即它是指向「自我」這個對象的所有思想和情感。P.93

*自我概念的內涵:包括真實我、主觀我、客觀我、社會我和本我、自我、超我等數種。通常被視為是一種整體的認同,它是個人對自己的一種整體感受。P.93

 *自我概念的層面:p.93~94

1.生理我:是指青少年對於自己身體的高矮、胖瘦、外貌的美醜以及健康情況、強壯與否等之自我觀點。

2.心理我:指青少年自己內在的思考、感受、價值、態度等之總體評價,亦即一個人的自我價值感、自我性格能力、以及與他人關係的的評估。P.94

3.社會我:指青少年自己在與他人的互動關係中,對於自己的社會角色、人際關係、社會層面之人際互動的看法或評價。

4.道德我:指青少年對於自己的價值觀、道德觀、與道德判斷、或品行、情操之看法。

5.家庭我:指青少年對於作為家庭成員的價值感與勝任感。

6.理想我:指青?皉~理想上的自我情況,亦即青少年對自己將來的期望。

7.自尊:指青少年接納自己、尊重自己、以及自我信心的程度。

8.自我能力:指青少年對於自己所擁有的資質、潛能、與成就程度之看法。

9.自我統合:指個體能意識到自我與他人相區別而存在、以及自我的連續性和穩定性,亦即個人的內部狀態與外部環境之整合與協調一致。

*自我概念的基本向度:p.95

1. 整體性的或基本的自我概念

2. 暫時性的或過度性的自我概念

3. 社會我

4. 理想我:指青少年理想中的自我,亦即青少年他

四、自我概念的特徵p.96 評3-2

(一) 植基於認知發展為基礎

(二) 自我各個部分可能相互衝突

(三) 改變速率快變動幅度大

(四) 對行為具有指導作用

(五) 與行為並非全然一致

(六) 具性別差異

第二節

一、自我概念的形成 p.97

根據對嬰兒的研究指出,人類的自我認識,以及其自我概念的初期芻形,是慢慢發展出來的,自我概念開始於2歲的幼兒,藉著向不同年齡的人問同一問題「我是誰?」。人們的概念開始於一些具體的、有清楚界限、明顯易觀察的特徵,如年齡、性別、外觀、居住環境、及嗜好等。

二、自我概念的結構 p98~100

*自我概念源於兩種力量:

   1.個體本身的力量:自尊、自我基模

2.自我之外的影響力:社會評價

(1) 自尊:人們如何感受自我,即人們對自己的評價,不論正面或負面的。亦即個體對自己的滿意程度。

(2) 自我基模:(a) 定義:指關於自我的認知總括,是由經驗中衍生的,它能夠組織、指導自我將有關的訊息納入自我的社會經驗。即根據過去的經驗,將對於自己的認識彙整成知識結構,然後歸入自我基模架構中,並依靠這些自我基模的架構來幫助我們理解與解釋自己的經驗和行為。

(b) 自我基模的形成:是由個人社會互動經驗所衍生,因此它會因人而異。

(c) 內隱人格理論:指人們會假設在某兩個或多個人格特質間是有相關存在。如果某人具備某一特質,那麼他(她)也會具備另一特質或某些特質。

*內隱人格理論與自我基模p.99~100

 人自對自己會存在有一組相關存在的特質之假設。而人們對於自己的想法與感受會因自我基模的組織而形成穩定的態度,也就是人們會認定他們自身行為、態度、感受是保持穩定的,而這會以引導的方式影響人們的自傳式記憶。

(3) 社會評價:p.100

(a) 反射性評價:藉由觀察別人對你的態度瞭解自己在別人眼中是個怎樣的人,採用他對自我的看法,就是在反射他人的評價這種反射性評價會被納入自己的自我概念中。

(2) 直接回饋:當別人明白表示對我們的評價時,我們即接受了有關我們的特質和技能的直接回饋,進而影響了自我的概念。

三、自我概念的發展p.100

好的自我概念,是有助於青少年作出更多符合社會價值規範行為、以及正向的行為行動。

★影響自我概念發展的重要因素:p.100~102 評4

1. 父母 2. 性別 3. 出生序 4. 身體意象 5. 重要他人 6. 家庭社經地位

第三節

一、自我統合:又譯為自我認同,是Erik Erikson心理社會發展論中,人生全程八階段的第五個階段之關鍵課題。

  *心理社會危機:根據Erikson主張,人生全程可區分為八個階段,每個階段均有其發展上的社會期望,故

個體在不同階段會遭遇到不同的緊張與衝突,稱之為「心理社會危機」。

(一) Erikson主張,青少年所面臨的七種自我統合衝突:p.103~106評5

   1. 時間洞察v.s.時間混亂:青少年必需學習評估與分配自己的時間,必需協調過去與未來,以及必需瞭解需要多少才能實踐生涯規劃。此種對時間的洞察力,大約是在15歲至16歲左右發展出來。

(1) 成?#92;:有時間觀,按步就班完成計畫。

(2) 失敗:逃避現實,活在過去回憶與未來幻想之中。

2. 自我確認v.s.冷漠孤僻:青少年基於過去經驗所發展出的自信,相信自己有合理機會可以實現未來目標。

(1) 成?#92;:對自己充滿信心,對人友善少有敵意。

(2) 失敗:自我封閉,孤僻,對自己前途無關緊要。

3. 角色嘗試v.s.負面統合:青少年有機會去嘗試扮演各種不同的社會角色。

      (1) 成?#92;:樂於嘗試經驗新角色,接受各種歷練。

(2) 失敗:違反社會認可的價值觀及期望,持偏激反抗的自我意識。

   4. 預期成就v.s.工作無能:青少年在決定職業生涯之前應有機會去探索與嘗試不同的職業,因為職業的選擇是青少年自我統合的重要因素。

(1) 成?#92;:立定目標勤奮努力,以求有所成就貢獻社會,並完成自我理想。

(2) 失敗:缺乏工作及生活計畫,終日游手好閒無所事事。

   5. 性別統合v.s.性別混淆:青少年不斷地努力嘗試界定作為男性或女性的意義為何?

(1) 成?#92;:認同於自己性別及應扮演之角色行為,能尊重異性,與異性相處。

(2) 失敗:性別角色混淆,甚至喜歡模仿異性的穿著與舉止。

6. 領導服從v.s.權威混淆:青少年透過學校、社團、打工、與新的朋友而擴大了社圈,並且開始學習如何領導、以及如何服從他人。

(1) 成?#92;:對領導者及服從有明確認識,具領導力,不盲從附和。

(2) 失敗:盲目的服從權威,極端的威權崇拜,或恣意的抗拒權威。

7. 價值確立v.s.價值混淆:青少年必須去建構出自己的意識型態及價值系統,因為在個人大腦中的這些認知建構,對於青少年行為的?#92;多方面都具有重要指導作用。

(1) 成?#92;:接受及建立社會所認可的價值觀與意識型態。

(2) 失敗:對社會主流價值產生不滿,懷疑或疏離。

(二) 四種統合狀態 p.106 評6

1. 統合迷失型:是一種最不成熟的統合狀態,通常出現在青少年早期。他們迄未經驗到有意義的不同選擇,

對於未來人生方向亦尚未作出任何承諾。

2. 統合早閉型:青少年並未真正經歷究竟什麼最適合他們,就已對未來職業生涯或意識型態作出承諾。

3. 統合未定型:正置身於Erikson所謂的「統合危機」中,但迄未對任一統合作出明確承諾。

4. 統合定向型:青少年已然對特定目標、信仰、和價值作出承諾。

第四節

一、性別:是指雌雄兩性之身心差別。P.108

1.染色體性別:由染色體所決定的性別。

2.性腺性別:由性腺、生殖器官差異,影響個體所表現的性別特徵,由於這通常是判斷個體性別的主要依據,故一般稱之為初級性別特徵。

3.表現型性別:由生理、心理、以及社會文化面,影響個體所表現的性別特徵。一般又稱為次級性別特徵。

青少年的性別自我統合之基礎為何?p.108~114 評7-1

(一) 性別的生理基礎:生物上的性(sex)是由遺傳基因與荷爾蒙所共同決定,此即性別的生理基礎。

(二) 性別統合的心理基礎—認知與歸因1.認知:個體從兒童期開始,逐漸能認知到自己的性別,自我歸類為男孩或是女孩,並發展出符合個人性

別角色的基本架構。P.109

2.歸因:青少年對於符合自己性別角色的行為,做出內在歸因,而對於不符合自己性別角色的行為,做出外在歸因,那麼青少年就容易形成較佳的性別自我統合。

(1)內在歸因:歸因於是個人內在性格特質所造成,而使自己表現出符合性別角色的行為。

(2)外在歸因:歸因於是外在情境因素所造成,才使自己作出不符合性別角色的行為。P.110

(三) 性別自我統合的社會基礎

*性別自我統合的重要因素:p.111

  1.社會影響

 2.文化價值觀

*雙性性格:指男性及女性的性格特質逐漸合而為一,故雖然在生理性別上有男女之分,但是在性別角色行為方面則沒有男女之分,他(她)們的行為舉止其實是端視情況而定,而不再受限於一般文化習俗所公認男女應有的行為標準或尺度。

    *超越性別角色:新近學者建議以「超越性別角色」取代「雙性性格」一詞使用,他們認為應針對個人的勝任能力為基準,來加以概念化,而非還是在性別有關的名詞如女性特質、男性特質或雙性性格特質上打轉,如此才能真正打破劃分為男性或女性的刻板印象。P.114

二、性別與自我統合

青少年在性別角色的統合如果得以成?#92;,那麼就能表現出更適合的性別角色行為,並且作出更好的生涯選

擇與人生規劃,同時也得到更多的助力而非阻力。P.114

性別自我統合對青少年我統合的影響:p.115 評7-2

*青少年若能發展出成?#92;的性別統合,將有助於以下之統合。

(一) 未來親密關係之統合:在整個人生過程之中,融洽的親密關係是心理幸福的先決條件。但要能建立與維持融洽的親密關係,自我統合的形成,尤其是性別的自我統合能否成?#92;形成,是扮演著特別重要的關鍵角色。

(二) 未來職業生涯之統合:統合能力的發展是與認知能力的發展並駕其驅,而由支持鼓勵獨立的母親所撫養長大的女孩,最有可能在家庭生活之外建立自己的統合感。

第五章

一、情緒的意義:p.125 評1-1

1.大英簡明百科全書:情緒是一種情感方面的意識,通常被認為是主觀的感受、行為的表達和神經化學活動的

綜合表現。

  2.當代科學心理學定義:是指個人受到某種刺激所產生的一種身心激動的狀態,此一狀態雖能為個人意識所體驗,但其所引起的生理變化與行為回應,卻不易為個人所控制。

*情緒的隱喻:p.126

1.情緒宛如地雷 2.情緒有如風雨雷電 3.情緒有如敵人

4.情緒有如生命體 5.情緒有如盒中液體 6.情緒有如魔術師

二、情緒的成分p.127~132 評1-2

(一) 生理反應:情緒基本成分是生理反應,特別是自主神經系統。自主神經系統透過兩個次系統:交感神經系統、副交感神經系統在這些情緒的生理反應上扮演著重要角色。如當你感到生氣時,首先是呼吸心跳加快,血壓上升,肌肉緊繃,甚至會出現身體顫抖,胃部痙攣等回應,而且就算你能察覺也極難加以抑制或控制。

(二) 表情反應:包括面部及肢體動作等表情回應,是人們從外在最具體、可加以觀察的一種反應。

(三) 行為動機:當感受到被羞辱及憤怒的情緒底下,可能引發的行為或動機。

*認知調諧模式:情緒是個體對環境危險或安全的評估之指標,個體依照情緒所提供的訊號調整身體覺醒狀態以及認知系統的運作模式。P.130

(四) 認知評估:指個體對刺激內容的意義進行分析、解釋與推論之歷程。是一個動態的歷程。

*情緒二因論:1.Stanley Schachter 主張:情緒是生理激發加上認知評價二者之共同結果,此二者皆是發生情緒經驗之必要元素。

2.Richard Lazarus則主張:在生理激發的基礎上,情緒經驗是衍生自不斷與被評估的環境進行動態資訊交換,且此一認知評估的發生通常不需要意識上的思考。這種主張被稱為Lazarus- Schachter的情緒理論,或稱為情緒二因論。P.130

*認知再評估:當個體進行了認知評估,初步決定情緒的方向與強度之後,個體可以再經由對刺激或環境重新的解釋,而獲致新的認知評估結果,這就是所謂的認知再評估。P.131

三、情緒的特性:p.132~133

1. 情緒是刺激所引起 2.情緒是個人主觀的意識經驗 3.情緒狀態能自我覺察但不易自我控制

4.情緒與動機有連帶關係 5.情緒是一種認知反應 6.情緒是一種社會文化產物四、情緒的?#92;能 p.133~136 評1-3

1.情緒產生動機與生理激發:情緒具有動機?#92;能,讓個體產生行動—啟動個體朝向重要的目標前進。

*葉杜二氏法則:個體在作業上的表現隨著興奮水準及作業難度而異。為了做個體有更好的行為表現,適度的生理激發可能是必要的。

2.情緒調節社會互動:人們相互間的喜歡及厭惡情緒,使社會中的人們互相以不同距離連結組織起來。

3.情緒影響認知詮釋:

*情緒具有認知的?#92;能:p.135

1.情緒會影響個體的注意範圍

2.情緒會影響個體如何知覺自己和他人

3.情緒會影響個體如何詮釋與記憶生活情境的各種特徵。

*當一個人在某個情境中經驗某種情緒時,該情緒會隨著進行中的事件被貯存在記憶中,以作為相同背景的一部分,這種型態的記憶表徵,會引起兩種訊息處理模式:

 1.符合心境的訊息處理:指人們會選擇性收錄符合他們當時心情狀態的訊息。符合個人當時心境的訊息較可能被注意及察覺,並進一步接受精緻化的深層處理。P.135

2.心境依賴的訊息提取:指當人們身處某種情緒狀態,將特別容易回憶過去在相同心情狀態下發生的事件。當人們正感到悲傷時,他們將記憶起較多過去的悲傷事件,當人們感到心情愉快時,亦較可能回憶起較多過去的愉快事件。P.136

第二節

一、青少年的情緒:

傳統上,青少年階段被認為是情緒激烈波動,在情緒上表現出極度的不穩定和強烈的暴起暴落,在心理學上通常被稱之為「狂飆期」,它是情緒上特別動盪不安的一段時期。p.137

二、青少年情緒的特徵:p.139~140 評2-1

1.變動起伏劇烈 2.前導原因不明 3.回應比較直接 4.負向情緒較多

5.持續時間較長 6.情緒發展具延續性 7.情緒種類多元而豐富

三、青少年情緒的發展

認知與情緒有著互為因果的關係,認知的發展也會產生積極的情緒狀態。

皮亞傑觀點:青少年在11歲以後,其認知發展是進入形式運思期,個體開始能進行抽象思考,且能對主觀及客觀世界明確進行區分。個體的情緒已是屬於個人及內部事件,情緒能獨立於外在世界,且對於自己情緒更能自主。P.141

*青少年前期進入到青少年後期出現了以下的進展:p.142 評2-2

1.在引發情緒的原因上,是從直接、具體的事物為主,朝向以間接、抽象事物為主之情緒原因。

2.在情緒經驗的內容上,是從生理需要朝向以社會性需要為主來發展。

3.在情緒表現的形式上,是從以外顯為主的情緒,朝向以內隱為主的情緒發展。

4.在情緒的管理上,是從以衝動為主的情緒,朝向以自制為主的情緒發展。

第三節

一、 ★青少年情緒的生理成因 p.142~145 評3

(一) 荷爾蒙、身體發展與情緒

(二) 早熟與晚熟

(三) 體重過重與肥胖

二、 ★青少年情緒的心理成因 p.145~147 評4

(一) 潛意識本能慾望衝突

(二) 自我統合:情緒是把我們生活事件加以連結的「黏合劑」。在青少年的一個個生活事件中通常包含著情緒經驗,如羅曼蒂克的相遇、約會、發生性經驗等,這些都對青少年自我認同的發展有著重要貢獻。

(三) 非理性信念:Ellis主張,人之所以會產生情緒困擾或痛苦情緒,都是源自人們使用非理性信念的思考方式所造成。

(四) 認知評估:1.初級評估:我們進行先期評估,決定可能發生的幾種結果。

       2. 次級評估:接下來決定,我們要作什麼來回應。

三、 ★青少年情緒的社會成因 p.147~151 評5

(一) 家庭

(二) 學校

(三) 同儕團體

第四節

一、青少年情緒的類別 p.151~153

(一) Ekman的七類情緒說

1.快樂 2.驚訝 3.生氣 4.厭惡 5.悲傷 6.害怕 7.輕視

(二) Shaver的六類情緒說

1.愛 2.喜悅 3.驚喜 (正面情緒) 4.生氣 5.悲傷 6.恐懼 (負面情緒)

(三) Rice的三類情緒說 p.152

1.屬於積極情緒的喜悅狀態,包括情感、愛、快樂、怡愉等。

2.屬於負向情緒的抑制狀態,包括厭惡罪惡遺憾、害羞、悲傷、焦慮、恐懼、擔憂等。

3.敵意狀態,也是屬於負向的情緒,包括憤怒、憎恨、嫉妒等。

(四) plutchik的八個基本情緒說它是由兩兩相對的四對分立的情緒所組成:p.153

     1.歡樂—哀傷 2.恐懼—憤怒 3.驚奇—預期 4.接納—厭惡

其他情緒則被認為是出自我八個基本情緒的變異、衍生或混合:愛是歡樂和接納的二者結合。

  敬畏是恐懼和驚奇的結合。懊悔是哀傷和厭惡的組合。失望是哀傷和驚奇的組合。輕蔑是憤怒和厭惡的組合。

攻擊是憤怒和預期的組合。樂觀是期和歡樂的組合。服從是接納和恐懼的組合。

(五) Kostelnik等人的四個情緒群組說 p.154

表5-1 核心情緒及對應的情緒群組

二、★青少年情緒的影響p.155~156 評8

(一) 正面情緒的影響

1.正面情緒激發成長動力:當青少年經驗到快樂、歡欣、榮耀等正面情緒,會有助於激發青少年的奮鬥意志與成長動力。

2.正面情緒增進自我統合:當青少年能在其生活中各個不同事件,陸續經驗到快樂、歡欣、榮耀等正面情緒,帶來的成就與自我肯定,青少年會對自我能力有更進一步的正確認識與自我肯定,而有助於青少年自我統合的達成,未來人生有目的有方向。

(二) 負面情緒的影響

1.負面情緒造成知覺狹窄:當青少年處於憤怒或憂鬱等負面情緒狀態,會使青少年對一事件的知覺廣度及深度受到局限,而陷於知覺狹窄。

2.負面情緒影響認知決策:當青少年處於憤怒或憂鬱等負面情緒狀態,不僅使青少年知覺狹窄,同時也會影響青少年在面臨作出選擇時,其認知決策並不是一個對自己或社會最有利的決策。

3.負面情緒影響行為表現:過度激起的情緒,會使青少年有較佳的行為表現,但如情緒激發動態過高,可能反而會使青少年手足無措,行為表現無法達到原本應有的水準。

4.負面情緒影響身心健康:負面情緒會影響青少年身心健康,身體健康的損害使個人產生負面情緒,成為惡性循環,而危害身心健康。

5.負面情緒影響人際關係:負面情緒會影響人際關係。青少年如果對於人或人際互動有高恐懼情緒,則可能從同儕或人際互動中退縮出來,而更阻礙了社會關係的建立與發展。

第六章

*道德:它是指一個人行為是非對錯的標準。道德的?#92;能之一,是在維護個人在社會生活或人際互動之中,能夠盡到個人的責任,並且不致侵犯他人的權益。P.166 評1-1

*道德推理:指人們對於在某一特定情境底下「什麼行為是正確的?什麼是錯的?」所做的判斷。P.166

一、道德發展的內涵:主要包含以下三個層面的課題。 p.167~168 評1-2

(一)道德思維:即道德認知,它是指個人對於行為是非對錯標準的思考、想法、或見解。

(二)道德行為:指個人的行為符合社會規範、或符合是非對錯的標準。

(三)道德情感:即道德的情緒感受,它主要可就心理分析觀點與同理心觀點來加以說明。

1.佛洛伊德心理分析論:超我即是推動青少年發展道德情感的根源。當一名青少年的行為能達到道德標準,該青少年的自我理想,會藉由傳達一種自尊感與個人價值感,來對個人自己提供增強。當青少年如果做出不道德行為,良心則會讓青少年自己感到罪惡與沒有價值感,而使該青少年受到良心的懲罰。

2.同理心包含著感同身受、人同此心。同理心等正向情感,是對青少年的道德發展有重要的貢獻。

二、青少年道德發展的特徵 p.168~169 評1-3

(一) 從道德現實主義到道德相對主義:兒童期的道德判斷與行為,通常是?#92;利的,希冀得到讚賞與獎勵。到了青少年,開始不再以行為結果好壞來作為是非對錯的唯一思考標準,而是也能站在他人立場,重視行為結果的互惠公平。

(二) 從道德外控到道德內控:在兒童期行為的是非對錯標準,通常是來自外力所控制。到了青少年期,道德行為的原動力,開始可能不再基於外力他人的約束,而是來自自我的要求或內在的道德良心。

(三) 從服從到相對質疑:兒童期是絕對服從成人世界有權力者的權威。到了青少年,由於認知推理與判斷能力逐漸成熟,他們開始會去質疑及挑戰這些既有權威的合理性。

(四) 從個人取向到群體取向:在兒童期或青少年早期,由於認知發展的層次較低,加上接觸的人事物較為單純,因此被要求的道德項目多與個人修身取向(如自制、節儉、勤勉等)有關,到了青少年期,由於認知發展的提高,生活接觸及互動的人事物日益擴大,因此被要求道德實踐的項目也愈來愈多與群體互動(如合作、團結、社會公義、國家利益等)有關。

(五) 從道德和諧到道德衝突:兒童期所面臨的世界較為單純,行為的是非對錯問題比較單純,到了青少年,由於活動範圍及接觸的人事物日益擴大,如抽菸、喝酒、飆車、鬥毆等誘惑或衝突,都更為直接增加。又學校、家庭、社會教育等所揭示的道德標準,存在著嚴重的矛盾衝突。

(六) 從知行一致到知行不一:在兒童期在認知上認為有權力的大人就是對的,在行為上也較順從有權力的大人所指導的是非對錯,故兒童期的知與行是較一致的。青少年期可能因無法克制本我的衝動,做出與自己所認知道德原則不相一致的行為。

二、青少年道德發展的問題p.170~171 評2

(一) 自我統合不良或失敗:我國由於有較多父母過度保護及越位代替青少年子女做決定,故較易發生自我統合延後或甚至統合不良或失敗。

(二) 自我貶抑的標記作用:自我貶抑的青少年,對於自己沒信心,有較高的自卑及對周遭的人有較高的敵意及不信任感,自我抱負水準及成就動機低落,凡事變得無所謂,漠不關心,對於

別人的成?#92;既羨又恨,對於自己的失敗有較多的外在歸因。

(三) 混淆的價值觀:青少年在處處充滿工具理性、成就取向、富而無禮的社會現象中,不是盲從這些價值觀便是迷惑混淆多元的價值體係中,結果不是放縱自己便是傷害他人,無法建立自愛自重以及利他的道德行為。

(四) 無法抗拒不道德的誘惑或壓力:低自我強度、低罪惡感及羞恥感的青少年往往無法抗拒誘惑或壓力,而表現出較多的自我放縱的行為,其道德判斷及行為表現也較差。P.171

(五) 不良的家庭?#92;能:1.家庭為制約道德情感的場所:子女因害怕、敬畏、認同父母等來完成道德化。

2.家庭是訓練道德行為的場所:家庭具有特定的價值體系與行為準則,父母更是子女學習的榜樣。

3.家庭是陶冶道德情操的場所:和諧的家庭,較能培養子女自律的道德判斷及行為。

(六) 智育化的道德教育:青少年的道德教育並不能如預期般的落實。P.172

(七) 不良同儕團體之影響:青少年在同儕團體中,彼此都會感受到同儕團體規範的壓力,而表現出從眾或順應團體規範的行為。

(八) 家庭教育、學校教育、社會教本三者間的矛盾衝突:學校教科書學習傳統倫理道德、禮義廉恥、四維八德等,而父母親的身教言教又是一套,在傳播媒體或社會

生活所見或觀察學習可能又是一套標準或價值,三者之間的矛盾衝突,不利青少年道德發展的問題。

第二節

心理學主要理論學派對青少年道德形成的看法 p.173~178 評3

一、 精神分析論:

1. 人格結構:本我、自我、超我

2. 人格發展觀:口腔期 (0~1歲)、肛門期 (1~3歲)、性器期 (3~6歲)、潛伏期 (6~12歲)、兩性期 (12歲) 青*觀點: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徐德 的頭像
    徐德

    千惠的有空逛逛 國立空中大學高雄中心 青少年心靈輔社

    徐德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