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危機與管理http://prompt.nou.edu.tw/main3-2.php?sno=427&type=3
第1篇 家庭危機與管理總論
第1章 家庭危機與管理的本質
  何謂壓力?何謂危機?何謂家庭壓力?何謂家庭危機?壓力與危機常被混為一談,但事實上,壓力與危機雖相互關聯,但絕對不是完全相同。許多人誤以為家庭有壓力就會有家庭危機,但事實上,面對家庭壓力並非等同面臨家庭危機。
  要了解家庭危機,必須先從家庭壓力談起。家庭壓力到底如何形成?一般而言,只要是日復一日穩定的家庭生活產生了改變,就會帶來大大小小的壓力。穩定的生活有沒有可能完全沒有改變?當然是不可能,因為家人的年齡不可能不改變、家庭成員人數也不可能不改變、家庭的生活環境不可能不改變、影響家庭的社會文化不可能不改變,這些改變都會帶來家庭壓力。既然家庭壓力無可避免,如何因應家庭壓力,而不造成家庭危機,成為生活在當代社會中的每一個人、每一個家庭生活中必備的基本知能。
  一般而言,家庭危機管理分為6個階段,分別為預防家庭危機發生、擬妥管理家庭危機計畫、嗅出家庭危機的存在、避免家庭危機擴大、迅速解決家庭危機、化家庭危機為家庭轉機。對於家庭危機管理來說,理想的「家庭危機管理」就是「任何事也不要發生」,當然誰也沒有把握「任何事情都不發生」,因此預知危機,防患於未然,使「任何事也不會發生」是家庭危機管理的最高目標。
第2章 家庭危機與管理的理論基礎
  用以解釋家庭危機的理論很多,包括家庭壓力理論、結構功能理論、社會衝突理論、符號互動理論、社會交換理論、家庭發展理論。但以家庭壓力理論最常被用來作為家庭危機管理的理論基礎。
  家庭壓力理論為1949年,由Hill提出的ABC-X模型建構而成,在1982年,McCubbin與Patterson將ABC-X模型,加入時間歷程概念,提出雙重ABC-X模型(double ABC-X)。後在1988年由Patterson以家庭壓力理論的ABC-X模型基礎,提出家庭壓力研究應以調適(adaptation)為核心,提出FAAR模型(The Family Adjustment and Adaptation Response Model)。在FAAR模型中,強調以家庭具有的特性與能力渡過家庭危機,形成家庭調適的歷程就是「家庭韌性」。
  韌性是指從困境中站起來且變得更強壯,更有資源運用能力。這是一種面對挑戰與危機時,忍耐、自我修正與成長的積極過程。家庭韌性是以家庭為單位,指家庭發揮因應與適應功能的過程。
  發展家庭韌性的關鍵歷程,包括家庭信念系統、家庭組織模式、家庭溝通與問題解決歷程。這三者之間並沒有必然的先後順序。家庭面臨危機時,可以先對逆境有正向解釋,建立正向信念系統,從正向信念系統形成家庭凝聚力,再透過合作關係解決危機,產生家庭韌性。當然也可以先尋求社會支持系統資源,有了資源之後建立正向家庭信念系統,最後透過家人清晰的溝通,順利發展出家庭韌性。

第2篇 家庭發展中的可預期危機
第3章 家庭建立期的壓力與危機
  當情侶決定攜手共度一生之前,訂婚與婚禮的準備事宜,是即將結婚的新人首先要面對之課題。結婚是兩個家庭的事,因此在婚前準備的過程中,情侶及雙方家庭可能因籌備婚禮而發現彼此價值觀、態度或習慣上的差異,導致潛在的衝突與壓力,甚至關係破裂之危機。
  當有情人終成眷屬後,此時即步入家庭生命週期的開端—「家庭建立期」。剛結婚的新婚夫妻必須學習家庭的發展任務、適應婚姻與家庭生活,以及因應可能面臨的挑戰。新婚期可能面臨的壓力與危機可從人際互動以及家庭生活調適兩方面來分析。人際互動方面,夫妻關係可能面臨的問題包括:生活習慣的差異、角色適應問題、溝通不良,以及性生活不協調;而姻親關係的調適也是此時期的挑戰,可能的姻親衝突包括:婆媳、岳母女婿、公公媳婦、姑嫂、妯娌、連襟,以及不同輩分間或其他親屬的衝突。
  婚姻生活除了上述夫妻兩人的世界以及姻親關係外,還包括其他實際的生活層面,例如:工作與家庭的調適,以及家庭財務處理問題。若調適或處理不當,將會衍生潛在的家庭問題與危機。

第4章 家庭擴展期的壓力與危機
  家庭擴展期係指第一個子女出生至孩子離家前的階段。家庭發展至此階段是面臨最多壓力與負擔的時期,若無法有效因應此階段的轉變與挑戰,將導致壓力與危機。根據子女的發展階段,此時期家庭可能面臨的壓力與挑戰包括:新手父母的壓力與危機,以及家有兒童與青少年子女可能面臨的壓力與危機。
  新手父母階段係指夫妻懷孕後即將為人父母的階段,以及有第一個小孩的初為人父母階段。當夫妻升格為父母後,原有的婚姻與家庭生活會因此而產生轉變,例如:初為人父母的壓力、經濟壓力的負擔、夫妻生活作息的改變、生活重心的調整,以及子女托育與教養議題等。另外,某些懷孕婦女在生產後,會有產後憂鬱症的情形。
  兒童養育階段係指長子女的年齡在學齡前及學齡期階段。家庭在此時期可能面臨的主要壓力或危機包括:家庭經濟壓力、親職壓力、夫妻關係問題,以及工作與家庭衝突。
  隨著子女逐漸發展與成長,家庭即進入家有青少年子女的階段。從家庭生命週期來看,家有青少年的階段通常是家庭壓力最高,婚姻滿意度及家庭滿意度最低的時期。此時期主要可能面臨的壓力與危機包括:親職壓力、家庭經濟問題,以及夫妻關係問題。

第5章 家庭收縮期的壓力與危機
  家庭生命週期的最後一階段是家庭收縮期。家庭發展至此階段,主要面臨三個階段的轉變,包括:子女離家及空巢期階段、退休及老年期家庭,以及配偶死亡。
  子女離家階段係指子女長大成人並陸續離家,直到最後一位子女離開家庭為止。此階段家庭最主要的壓力與挑戰是子女的教育經費,以及各類貸款等經濟壓力;其次是子女照顧與教養問題、家庭照顧等。空巢期係指子女陸續離家,家庭回歸到只有夫妻兩人的生活,此時夫妻必須重新適應新的角色與生活。若調適不良,可能面臨以下壓力與危機,例如:空巢期症候群、旋轉門症候群、婚姻關係的挑戰、代間關係的挑戰,以及面對個人生理的老化與轉變。
  隨著夫妻年歲增長,家庭將步入退休及老年期家庭階段。若未妥善規劃退休後的生活或調適生活上的轉變,將可能面臨婚姻關係的調適問題,例如:退休丈夫症候群,以及家庭經濟與財務壓力。老年期家庭的潛在壓力與挑戰包括:熟齡離婚漸多的現象,家庭照顧者的壓力、家庭經濟壓力,以及隔代教養的潛在壓力。
  家庭發展至最後階段,終會面臨配偶死亡。喪失人生中最親密的伴侶後,可能面臨的壓力與挑戰包括:生活上的轉變與適應、心理與情緒問題、家庭經濟壓力,以及因喪失親人後所引發的家庭衝突。

第3篇 家庭中的非預期危機與多元家庭
第6章 家庭中的非預期危機—家人互動
  對許多人來說,家庭是溫暖的避風港,也是生活的重心。然而隨著社會型態的改變,現代家庭生活產生前所未有的危機。家庭危機則指一個正常的家庭在原本平衡的狀態下因外在或內在的因素產生的改變,影響到家庭的正常運作,甚至對家庭產生負向的影響。家庭危機有一些是非預期的,在家庭生活週期中,一般人不會期待出現的,本章將針對家人互動中,非預期的危機—婚姻解組與家庭暴力來詳加說明。
  建立婚姻是大多數人的期待,也是穩定社會的基石。但是隨著社會快速變遷,價值觀的改變。要維持穩定的婚姻卻成為現代人的挑戰,於是婚姻的解組—離婚的現象就快速增加。離婚所牽涉到的人員,不止是離婚的夫妻兩人而已,常包含了夫妻雙方的原生家庭,另外影響最大的還包含子女,尤其對未成年子女的影響更大。因此在本章當中將探討婚姻解組的歷程,同時也將說明離婚後的單親家庭所面臨的挑戰。
  除了婚姻解組外,本章也將探討家庭暴力的影響。家庭暴力長久以來,便存在於社會,但是過去一直被認為是家務事,未被特別重視。家庭暴力的統計數字一直被低估。本章將針對家庭暴力的定義,可能成因,提供輔導預防的建議與方法。期待減少家庭暴力的產生。

第7章 家庭中的非預期危機—生活事件
  對父母而言,收入是維持家庭的主要支持。舉凡家中食、衣、住、行、娛樂等都可藉由父母的收入滿足家人的需求並增加家庭的功能。家庭中非預期性的經濟危機最常發生的原因有兩種。第一種是貧窮。第二種是失業。當家中經濟的主要來源者突然失去工作,這個家的收入不但會減少,更可能會變成無收入的狀態,一旦失去了收入,所有家庭成員都會受到影響。收入的減少和失業,都會使得原本的家庭面臨到前所未有的經濟危機而使家庭結構發生變化。
  生、老、病、死是每個家庭所必須面臨到的課題。當家中有人生病或死亡的時候,其他的家人應該要如何面對?尤其是當家人面對這樣的健康危機時,有哪些資源和方法可以運用和應該抱持著何種態度可以將對家庭的傷害降到最低,並盡量維持應有的家庭功能?
  因此本章將針對貧窮以及失業,家人生理和心理的疾病如何對家庭產生影響,並探討這些的經濟危機與家人健康問題,對於家庭的影響,包括對父母、孩童產生的影響以及提供相關建議。
第8章 多元家庭的挑戰
  近年來因為社會變遷快速,社會價值趨向多元,因此社會上產生許多與傳統家庭不同類型的家庭型態。 我們的社會對於多元的家庭型態的接受度已經大大的提升。然而,因為這些多元的家庭是在短時間快速的增加。因此,社會大眾,或是家庭的本身,因為沒有過去的規範(norm)可以遵守與模仿,因此會面臨一些新的挑戰。
  近年來由於交通科技發達,愈來愈多人跨越國際的界限互結連理。新住民這個名詞開始流行在社會大眾間。在1990年以後,新住民主要是指東南亞國家與大陸地區等人民,透過結婚的方式移居臺灣,由於文化語言的差異,因此面臨較多的挑戰。因此本章將深入討論新住民家庭的挑戰與因應。另外由於臺灣社會對再婚的接受度也提升,繼親家庭—離婚後的單親父母或喪偶的單親父母—再婚後家庭的數字也增多。繼親家庭也是近年來才較受重視,本章也將深入的探討。
  由於臺灣家庭型態十分多元,例如:同居家庭、同性戀家庭、以及隔代教養的家庭等。這些家庭類型都源自於不同的成因,形成不同的家庭特性,因而對親子關係上也有不同程度的影響,本章也將做些說明與探討。
第4篇 家庭壓力與危機的管理
第9章 家庭壓力與危機因應的限制因素
  家庭在面對預期或非預期的特殊事件時,家庭壓力與危機的產生會因家庭內與家庭外的一些因素而有所限制,在個人與家庭的認知方面,學者提出幾個相關的概念,分別是家庭界域的模糊不清、事實情境的否認、以及價值的取向,當家庭的界域高度的模糊不清,對事實情境的否認愈久,以及價值觀中過度「宿命取向」與「控制取向」皆會對家庭面對壓力與危機時產生較負面的影響。
  從資源的角度,強調所有可以用來幫助家庭完成家人共同的生活目標,或是協助家庭或個人因應一些特殊事件的資源。它不一定存在於家庭之中,亦可能是在家庭的外部。它也不是家中成員個人資源的總合,還包括家人間互動的資源,以及家庭內部與外部互動所產生的資源。當這些可利用的資源減少或不足時,也就成為因應壓力與危機時的限制。
  此外,家庭亦有面臨一些來自外部且無法控制的因素,這些因素也會使家庭危機與壓力的因應受到限制,如全球經濟環境、政策制度、社會文化,以及自然災害中的海嘯、地震、颱風等。在瞭解影響家庭壓力與危機的認知與資源因素的同時,若能清楚的評估因應時可能的外在限制,將更有利於做好家庭危機的管理。
  家庭在面對預期或非預期的特殊事件時,會因家庭或個人的價值觀與信念而給予事件賦予不同的意義,這些不自覺的態度與定義也形成我們在面對該事件時的限制。而家庭的資源是另一影響我們因應家庭壓力與危機因素,當家庭可用的資源越少,家庭因應事件或狀況的能力也會減弱,不僅家庭壓力會增加,對事件的認知也傾向較為負面。此外對於家庭壓力與危機最無法控制,卻無法不受到其影響的就是家庭外的因素,像是文化、歷史、經濟、政治、遺傳、發展等皆是。
第10章 家庭壓力與危機的因應
  個人與家庭在發展的過程中會發生一些不可避免的壓力與危機,早期有關家庭壓力與危機的學術研究,多針對家庭中有哪些壓力與危機進行瞭解,但到了1970年代、1980年代,學術界關注的焦點開始從危機轉變為因應,研究者更想從這些成功調適危機的家庭,瞭解度過困境與危機的家庭有哪些特質,以協助脆弱家庭更強壯,進而有能力因應個人與家庭發展中不能避免的壓力與危機。而學習如何因應與面對這些危機正是本章主要的目的。
  首先在本章的第一節將先瞭解一般家庭在因應壓力與危機時的不同類型,從因應危機時的態度、因應壓力的成員、處理方式、以及家庭功能的改變等不同面向的類型分別加以說明,可更清楚個人與家庭危機處理類型特質為何以及依據其特質應注意的因應事項。
  而後在第二節中針對危機當下,首先澄清幾個家庭面對危機的觀點,如家庭成員的危機皆會造成家庭的危機?在家庭危機中每位成員皆會感到沮喪?以及家庭的危機將使家庭的功能減弱?而後再針對家庭在因應危機的可能過程加以述說,以瞭解危機的形成前與後可能的狀況。最後才針對危機當下家庭可使用的因應策略加以說明,以期幫助目前處於危機的家庭能有依循的方向,能更快更有能力度過危機。
  最後本章的第三節則從預防的角度,針對家庭未來可能面對不同的壓力與危機,聚焦在增進壓力與危機因應能力的要素,綜合不同學者專家的研究與論述提出主要的四項能力為:問題解決的能力、溝通的能力、家庭的凝聚力與彈性力。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徐德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