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自我認識 解釋名詞 60% 6題 問答 40% 4選2
主體我:主體是個人能思考、能感受,並能認知客體。主體我是具有感知能力,能經驗 想像、知覺和計畫, 能決策和適應外界的行動體。 作或心理能力。 中他人對自己的認識與評價。 3).情感層面:右腦的,與感覺、直覺有關。 4).官能層面:眼、耳、鼻、舌、皮膚。 5).互動層面:我—你,自己和他人的溝通,自己和自己之間的溝通。 6).營養層面:固體和液體的攝取。 7).環境背景層面:顏色、聲音、光、空氣、溫度、形態、行動、空間和時間。 8).精神層面:生活的意義、靈魂、精神和生命力量。 表現出正確的社會行為。 靜態分析(身心靈三層面合一)的自我 第二章 自我的發展和瞭解 階段式的自我發展 體,對軀體有支配感、占有感與愛護感。 在思維上脫離自我中心傾向,已能感知他人的存在,逐漸脫離自己立場或角色看待外在事象。 主觀期—人格我的茁長 以主觀認定,主動接納為己有的精神層面,包括人格特質的價值觀、興趣、信仰、人生信念、 社會態度、生活方式等,理想色彩濃厚,是道德我、精神我或心理我,也是人格成熟的層次。 與週遭的環境)推論內在的狀態,也就是說外在的行為是內在感受的可靠指南。 個人對自己的態度、情緒及其他內在狀態的了解,部分是觀察在眾人面前的言行 舉止,或從言行舉止發時的環境推論而來的。 息,這些訊息像一面鏡子,讓我們看到他們眼中的我們。所以我們對於自己的評價 會依據他人的回應與評價而形成。能夠接受他人的觀點的能力,是形成自我意識非 常關鍵的條件,如果長時間接受他人對我們的看法,鏡中自我就會慢慢形成 相關,依想認識自己的能力,或確定目標,或使自己更有信心而定。 能力、外型、價值、目標與社會角色等有關。 重要他人所給予回饋以及對待的方式有關。 的方式保護自己,以維護自尊。 低自尊的人~則自我看法不清楚易混淆。 因而找出一些意義來,這其中也包括一些臆測和推估的部分。 歸因的三種向度 規約的中心概念: 高自我監控的人~有彈性、有適應力的,能調整自己去適應特有的環境,依環境的要求或線索,表現出最好的 自己,展現了因時因地制宜的特色。 種不變的態度,對社會周遭要求反應顯得有些遲鈍,這種人就是所謂的低自我監控的人。 第三章 自我成長、實現、超越和真我實現 心理健康的態度和行為: 4.做多於說 5.堅持重要的觀點和原則 6.生活有意義 10.實際的看法 11.幸福在心中 高度心理學:馬斯洛認為人除了有生理與安全的需求(X理論),自我實現的需求(Y理論)外,尚有超越性與靈性的需求(Z理論)。並稱呼這種心理學的新趨勢為高度心理學,或第四勢力心理學,是以宇宙為中心,不只是注意人性的需求或興趣,而是超越了人性、自我及自我實現等觀念。 第四章 自我管理和革新 自我管理的意義:是先由了解、管理自己開始後,才能了解他人或管理他人。先學會控制自己,妥當處理內 在自我後,才能處理自身以外的事情以及周遭環境。 管理身體注意事項 1.均衡的飲食 2.持之以恆的運動 3.暢通的呼吸 4純粹的休閒娛樂 每日生活管理 並注意其他領域的生活改變。 自我革新的方法: 4.澄清價值觀 5.培養專注與傾聽的能力 6.培養自我表達能力 10.培養自我導向學習的能力 11.統整革新的心得與經驗 12.做生活功課 愛的意義:1.給予 2.照顧 3.責任 4.尊重 5.了解 成熟的愛六個特質? 夫妻溝通的原則? 如何使婚姻美滿之夫妻相處之道? 家庭規則:成員在家庭中有組織地重複互動方式,這種重複的互動行為就是家庭規則,決定各自行為模式與彼此的行為型態,也界定彼此關係與互動方式。有四項功能: 第六章 工作和平衡的生活方式 B型人格:放鬆、有耐性及友善,不做時間的奴隸,不會時時想和別人競爭,工作鎮定不慌不忙,放鬆而沒有罪惡感的享受快樂,不會把競爭意識帶到戲中。 如何在工作中的自我成長? 因應壓力的有效策略? 平衡的生活方式? 如何幫助精神病患?如何克服災害變故的衝擊 一、掌握不同年齡發展階段核心的發展任務 二、體察個人的心理需求適當滿足 三、及時自我調適保存力量 四、用建設性的方法處理情緒 五、尋求協助資源 六、認知和信念的重建 七、學習新的行為模式和知識技能 第八章 開創健康圓滿的生活 精神創傷後壓力症候群(PTSD):一個人經歷極度的創傷壓力事件而且出現害怕、無助感或恐怖感的反應,如戰爭經驗、天災及強暴。隨後表現出三大類症狀: 一、此創傷壓力事件經由夢境或回憶持續被再度體驗 二、對創傷相關的刺激產生逃避反應及對一般的反應麻木 三、持續升高警覺性 若以上症狀造成人際社會功能的受損,並持續一個月以上,則稱為PTSD。 壓力指身體對任何外在要求而引起的系列反應,包括認知、情緒和生理等層次。 最常用之心理支持技巧? 關係下說出來。 問題所在,而有新的認知。 的經驗,以促其繼續進步。 證,提供治療照護的希望與目標,以減輕病人的懊惱,加強信心。
客 體 我:客體是被認同、被感受、被知覺。客體我是經驗和意識的客體,呈現於外的身體、財物、名譽、工
鏡中自我:庫雷,個人經由與他人互動中所反映出的自己,就如同在鏡子面前所看到的自己,因而了解到社會
薩提爾:視每個人的核心「自我」為自我環的中心。
【自我環】:由八個不同的元素或層次所組成,彼此交互作用並且在個人福祉上產生恆久的影響。
1).生理層面:身體部分。
2).智力層面:左腦的,與思想、事實有關。
發展成熟的人,自我概念包括三部分
身體我:對身體功能的認識及珍惜的情感,視身體為統整的單位,並負起維護的責任。
社會我:在社會團體中,如家庭、社區、學校、社團、職業…等的各種角色產生綜合的知覺與認定,
人格我:個人對某些信念、理想、行為規準,價值體系的認同。包括:道德我、宗教我、精神我。
自我結構分為「身、心、靈」三個層面,包含「時間、現在、未來」三個向度。
1.身:目前為止身上所看到的一切,代表「過去」。
2.心:是「有知」、「有情」、「有意」的主體,可代表「現在」。
3.靈:能夠指示一個人前進的方向,是比較針對「未來」。
個體化期—身體我的萌芽
意識到身軀屬於我,體認自己存在,是一切感覺、經驗、行動的依據,不可分割的完整個
客觀化期—社會我的發展
第二節自我的瞭解
一、自我覺察理論:當集中注意力於自己時,依自己內在的標準與價值評鑑並比較自己現在的行為。
二、觀察自己或他人行為:自我觀察是自我了解的重要來源,當內在的線索薄弱時,就必須依外來的線索(行
三、自我基模:自我根據過去的經驗,將所認識的資訊彙整成知識結構,以協助了解、解釋並預測自己的行為。
四、與他人互動:鏡中自我,自小接收來自家人、朋友、師長、同學或是其他陌生人有關於自己的訊
五、與他人比較:社會比較理論,也就是透過與他人做比較,來了解自己。用來比較的對象會與自己的目標
第三節重要的自我相關概念
自我概念:是對自己為誰的一些信念,又稱為自我基模,是由過去的經驗所形成,包括與個人有關的個性特徵、
自 尊:自尊是對自我價值的評價,也是自我概念的評價層面。自尊的建立和個人過去的成功或失敗的經驗,
自尊三種型態:
1.基本自尊:經由發展的經驗及有意義他人的反應而來的,是穩定的核心部分。
2.功能性、情境性自尊:會依每日所遭遇的情況而改變,易受他人的回饋所影響。
3.防禦性、假性自尊:如果理想與現實差距過大,而威脅到對自己的看法、感覺或滿意,便會採取防衛性
高自尊的人~對自我感到良好,勇於表達意見,能接納別人觀點,所以正向的自我概念與自尊同義。
自我歸因:係指人們對於自己行為原因所做的推論。人們經常對自己的經驗,言行舉止、思想態度加以歸因,
1.內在或外在:將行為的原因歸於個人的特質、氣質能力或感受則為內在歸因。
將行為的原因歸諸於環境的限制、情境的要求等則為外在歸因。
2.穩定或不穩定:行為原因的隱定性
3.可控制或不可控制:
可控制的:對工作所付出的心力,是在個人的掌控範圍內。
不可控制:與生俱來的,如對音樂的喜好,是難以掌握的,或是不控制的。
自我規約:設定目標全力以赴,不達目標絕不甘休,這種引導與掌控個人行為的工作就是自我規約。自我
自我效能:自己相信能達成某些特殊目標,與對自己擁有的技能可以完成某些事項的信念。
自我挫敗:人們有意做出有害個人利益的行為。
自我表現:自我概念個人如何看待自己,而公眾我卻是個人希望他人如何看待自己。
自我監控:指人們留意並且掌控所留給別人的印象。
低自我監控的人~只用一個自我和別人應對,要求看法和行為一致,是個相當穩定的自我表現者,但有時因這
1.真誠的接納自己 2.對自己的行為負責 3.有信心
7.享受樂趣 8.仁慈的心 9.冒險
真我的意義和本質
真 我廣義:我皮膚下的一切,如身體、感覺、情緒、理性…等,也就是我所擁有的一切。
真 我狹義:純粹自我意識及意的中樞,也就是主體我,是「觀者」、「覺者」。
真我不是一個客體,對真我的認識不能被文字所困,不能用主客二元對立的方式來追尋真我。
管理五大空間
一、身體空間:管理身體的動機並非只是治療或預防疾病,而是將身體維持在至康而有效率的狀態。
二、思想空間:人的思考模式可由二個座標軸和四個象限的組合方式來說明。
三、情緒空間~正面情感 愛(自然的)、喜悅、快樂、滿足等。
負面情感 恐懼(人為的)、悔恨、憤怒、悲傷、罪惡、困窘、挫折等。
四、神經感覺空間:輸入經由感覺接收器接收與過瀘後獲得資訊。
五、意識空間:意識可視為一種知覺形式。
步驟1 辨別與成長目標優先性有關的每日生活目標。
步驟2 分析達成目標的步驟,並安排支持性的環境。
步驟3 建立行為基本線的評量,選擇適合記錄行為的方法。
步驟4 由外在增強轉為內在自我肯定,保持增加可欲行為的事件,接著逐步減少正式記錄的次數,
1.激發改變自己的意願 2.建立自我負責態度 3.培養自我探索、了解、接納與肯定的態度
7.嘗試與創造性的表達 8.運用情意策略 9.運用心理支持技術
第五章 愛、美滿婚姻和健康家庭
1.愛需要彼此扶持與照顧 2,要對於對方的需要有高度敏感
3.愛需要彼此高度的信賴感 4.愛需要尊重對方的自由
5.愛需要共同完成,彼此分享 6.愛永遠需要一分驚喜
1.將心中的想法清楚說出來 2.學習用話語來表達內心的情緒與感覺
3.不「越界」 4.話裡不要帶刺
5.尋求了解的傾聽 6.聽對方所要表達的感覺
7.傾聽彼此需要的感受 8.交錯的對話
9.有效的對話包括四個特色:平衡、分段、具體、總結
10.控制夫妻之間情緒的溫度
1.學習彼此間的相互尊重 2.善加珍惜自己的配偶
3.相互了解欣賞對方的優缺 4.不要只想改變對方,而是先調整自己設法適應
5.保持良好的溝通,學習尊重對方的隱私 6.彼此無條件的照顧
7.對配偶要忠誠 8.負責任與建立和諧的性關係
9.重視情調,才能有滋潤和情投意合的婚姻
一、建立全家共同的目標、價值觀、期望和態度
二、決定家中權力的分配與形成過程
三、因應家中發生的變故
四、反應出家庭成員間的溝通方式與內容
1.建立工作新觀念 2.生活目標選擇 3.培養掌握資訊的能力
4.建立自信心 5.培養有效溝通的能力 6.增強接受挑戰的勇氣
7.做好時間管理 8.應用因應壓力的有效策略 9.避免落入身心耗竭的陷阱
1.適應改變 2.面對難題 3.應付衝突 4.豁達開朗
5.變換興趣 6.培養幽默感 7.放輕鬆 8.克服擔憂
1.維持生活的平衡 2.維持良好的健康 3.改變自我挫敗的信念
4.發展B型 人格 5.靈性提昇 6.深度放鬆 7.活在當下
第七章 克服生活重大事件的衝擊
一項生活事件經由個人之認知判斷,其意義各對個人而言,如果是不確定性或具威脅性,則會引起焦慮;若事件的意義是失落,則會引起憂鬱,以上各種情緒,是經由不同的心理防衛機制轉化而來。
壓力認知ABC:
誘發事件(Antecedent)→認知解釋(Belief)→壓力結果(Consequence)
壓力處理的一般原則
原則一:避免、減少或修飾壓力源
原則二:協助病人發展且執行降低壓力反應的技能
原則三:以健康的方式來處理壓力的反應。途徑:找人宣洩或傾訴和運動。
原則四:有效的運動要考慮到其強度、持續度及頻率的問題。
1.宣 洩:協助人透過宣洩將強烈情感(對疾病的害怕)包括過去所害怕或羞於表達的,在支持持的
2.澄 清:藉由病人自己談事情的過程,加上治療者/輔導候適時地予以辨明,讓病人重新看清
3.稱 讚:支持病人的自尊,在治療/輔導中提出病人的正面的行為改變或進步,並強化其成功
4.再 保 證:透過人對治療/輔導者的信賴,治療者可以針對患者的疑慮、診療相關問題予以再保
5.改變環境因素:協助移除可改變之壓力源。
6.藥物使用:必要時給予抗焦慮劑、抗鬱劑或其他支持性藥物,以改善其身心症狀
。
留言列表